“古籍里的吴江 领略古韵江南”
第四场 震泽蚕丝扇
时间:2024年08月07日 来源:悦读吴江
苏州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丝绸生产的重地,养蚕缫丝,传承久远。清人顾禄的《清嘉录》 中有这样的记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描绘出一幅江南丝绸文化的绝美画卷。
吴江震泽正是丝绸文化的重要传承地。 在吴江区图书馆所藏古籍《道光·震泽镇志》中有不少关于丝绸文化的记载:“丝有头蚕二蚕,较他处色更光白,其细者多为缎经(经以二丝纺为一),谓之经丝;粗者曰肥丝,织绸绫用之。”
《道光·震泽镇志》
“古籍里的吴江-领略古韵江南”系列活动第四场,我们将带领小读者们跟随古籍中的记载,走进震泽,近距离接触蚕宝宝,见证从蚕到茧,从茧到丝,从丝到衣的神奇过程,真正理解中国古老的丝绸文化。
01古籍小课堂
图书馆的老师介绍馆藏古籍《道光·震泽镇志》及《耕织图》的相关内容,通过互动,加深了小读者对古籍的了解,对中国古老的蚕桑文化的了解。
02匠心新体验
在文化导师的带领下,小读者们走进太湖雪蚕桑文化园,通过参观和体验,了解蚕桑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发展历程,激发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
文化园通过实物展示、知识互动问答等方式,让小读者们深入了解蚕桑文化的内涵和技艺,增强了对中华传统丝绸文化的热爱和自信心。
在手工老师的带领之下,化身为小小工匠,通过抽丝、绕扇、挑选配饰、裱边、设计扇面、装挂流苏来完成一把精美的蚕丝扇,真正感受到丝绸对我们生活的意义。
03传播小达人
两位小读者手拿自己制作古法蚕丝扇,向其他小读者展示他们的研学成果,并且分享了此次活动的心得体会,用切身感受和实际行动,助力具有吴江地域特色的蚕桑丝绸文化的传播。
最后小读者们与志愿者老师一起合影,定格精彩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