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苏州民间的时空节点--苏州传统节日概述

    蔡利民老师   2006-07-15

    浏览量:252

    一、民间节日的形成

        民间传统节日

        特定地域的特定日子

        伴随有相应的仪式、社交、娱乐等时序性民俗事象

        具有特殊的文化含义和社会价值

        节日的成因

        季节性、生产性成因

        四时:春、夏、秋、冬

        八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

        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节”的本意(節,从竹,即声)“节”字借用来指时序上特定的日子

        后来有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俗事象,逐渐演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民间“节日”。

        宗教性成因:

        祭祀几乎是所有宗教共有的仪式,它对节日文化影响深远,并在节日民俗中有凸出的显现,所以有人甚至将宗教性节日称之为“祭祀节日” 

    纪念性成因

        为了纪念历史上的某些事件或某些人物,人们常会在特定的日子举行一些仪式,举办一些民俗活动,久而久之就发展成了节日

    庆贺性成因

        经过艰苦劳动,获得了丰收,或历经时日,家道兴旺、平安幸福,人们便有想要庆贺一番的心理需要,于是就在这年复一年的庆贺活动中形成了节日。

        社交、娱乐性成因

        在特定的时间,人们出于社交与娱乐的需要,相聚一起,载歌载舞,举行各种民俗活动,久而久之,这些特定的时日也就成了节日。

    二、苏州民间传统节日举要

        端午、七夕、中秋、冬至、轧神仙……

        苏州端午节

        伍子胥《曹娥碑》:

        五月五日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

        清· 朱彝尊《午日吴门观竞渡》:

        胜日衔杯罢,轻舟解缆初;尽传迎伍君,不比吊三闾。

        太仓七夕节

        宋·龚明之《中吴纪闻·黄姑织女》:

        昆山县东三十六里地名黄姑。古老相传,尝有牵牛织女星降于此地。织女以金篦划河,河水涌溢,今村西有百沸河。乡人异之,为立祠。

        苏州中秋节

        中秋风情

        烧斗香斋月宫吃月饼、走月亮看小摆设摸秋……

        虎丘曲会

        沈朝初《忆江南》:

        苏州好,海涌玩中秋。歌板千群来石上,酒旗一片出楼头。夜半最清幽。

        邵长蘅《冶游》诗有

        “中秋千人石,听歌细如发” 之句。

        游石湖看串月上方山庙会

        苏州冬至节

        清·蔡云

        有几人家挂喜神,匆匆拜节趁清晨,冬肥年瘦生分别,尚袭姬家建子春。

        轧神仙庙会

        吕洞宾

    三、民间传统节日的

        社会功能与当代意义

        民间传统节日的社会功能

        族群认同功能社会交际与社群整合功能文化教育与道德教化功能

        文体娱乐功能经济贸易功能文化承载功能……

        民间传统节日的当代意义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需要;发奋图强,振兴中华的需要;

        保持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发展旅游、发展经济的需要

    四、传统节日的现状与保护

        民间传统节日的现状:

        泛政治化商业化边缘化

        传统节日的保护:处理好几个关系

        民俗文化与先进文化;保护者与传承者;民俗与民众;继承与创新;共性与个性;时间与空间

    【返回】

    投诉建议:0512-65227889    咨询电话:0512-65226989
    网站维护:苏州图书馆 技术信息部 0512-65226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