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永远的苏东坡

    莫砺锋教授   2009-01-18

    浏览量:1077

        “苏东坡在黄州种水稻,产量极低;而我下乡插队种了多年的水稻,技术很好;我对东坡佩服得五体投地,但只有在水稻栽培技术上,我个人自信胜过东坡。”一番风趣的开场白引得场下掌声雷动。

        1月18日下午,南京大学博导、建国以后首位“国产”文学博士莫砺锋教授在我馆报告厅讲述“永远的苏东坡”。近400名听众听取了讲座。

        当年若是“太湖一跳”  青史当缺千古一才

        莫砺锋从苏东坡的一个小故事作为切入点,让听众从一个历史假设中了解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他讲到,在北宋元丰二年的一个夜晚,时任湖州知州的苏东坡,在泊于太湖的船上,被朝廷逮捕要立即押送汴京。他立于船头,想到今后将在狱中可能受到的凌辱,悲慨万分,心想着“不如往太湖一跳,就可以一了百了”,但他忽而想起,早年与手足兄弟的约定与自己的政治抱负,终于回心转意。

        莫砺锋说,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假如可以假设的话,那么东坡 “太湖一跳”,将会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史造成很大的损失。他还列举了民族文化的“损失”清单如下:包括前、后《赤壁赋》在内的千余篇锦绣文章、《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一百多首词,许多中药方,杭州西湖上的苏堤,美味的东坡肉,常挂在人们嘴边的格言“不认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等。

        “更重要的是,假如那天晚上他跳下去,我们将完整地失去苏东坡这个人。”莫砺锋如是说。

        踏尽天涯坎坷路  几度“奇缘”至岭南

        莫砺锋谈到,当王安石雷厉风行推行新法时,东坡极力反对;当司马光东山再起、废新法推旧法时,东坡认为新法之中也有合理之处,所以依旧反对。莫教授认为这是真正的政治家风采,但正是这种坚持让苏东坡尝尽仕途坎坷、人心险恶。

        苏东坡曾经以宁远军节度副使之职,贬至广东惠州。莫砺锋娓娓道来,他一住就是三年,写下了一百九十多首诗词和数十篇散文序跋。在此期间,他一心为当地民众生计着想,曾自己捐钱为惠州造桥。后来他因“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的诗句传到了汴京政敌章恬耳中,章忌恨他贬谪生活的闲适,又进谗将他贬至海南儋县。

        无波真古井   有节是秋筠

        “东坡能成为永远的东坡,在于他善于处理人生逆境的态度,”莫砺锋指出,“他的乐观、开朗、积极、不绝望,对我们有着永远的启发。”东坡的人生满是坎坷,但他的人生态度却始终积极。在生活中,他随时随地都在学习、思考、创作,没有一日闲过。莫砺锋举例说:“东坡从年少时便开始‘抄读’古书,且是抄一本,换一种字体,所以东坡不仅满腹诗书,且精于书法。”讲到这里,莫砺锋化用一宋人之言勉砺同学们:“东坡尚且如此勤奋,我们这样的二等天资又如何敢懈怠呢?”

        “虽然才高八斗,精通书法和绘画,苏却平易近人,对于一般老百姓的求字求画也是有求必应。这种心胸豁达、可及可亲的的作风在古代文人中找不到第二个了。”莫教授深深赞叹道。

        讲座结束后,有不少听众围上去请莫砺锋签名。在座观众对莫砺锋的学识与风度无不折服。

    【返回】

    投诉建议:0512-65227889    咨询电话:0512-65226989
    网站维护:苏州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 0512-65226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