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陈子善教授苏州图书馆演讲实录

    ——2009,张爱玲研究重要的一年

    陈子善教授   2009-09-12

    浏览量:1079

        我有幸今年完成了张爱玲的一个心愿

        各位朋友下午好。很高兴通过名家大讲堂这个平台跟各位见面,同时跟大家交流一下我阅读张爱玲的一些体会,一些感受。那么演讲必须有题目,这个题目是我的一个朋友给我起的,他说《张爱玲在2009年》非常有意思,我一听确实。张爱玲离开我们14年了,也就是1995年中秋节前后,张爱玲在美国洛杉矶的寓所去世,确切去世的时间我们不清楚。当我们发现她去世的时候,她已经离开人间了。这种情况是很少有的,那么有成就的作家,这样悄然地离世,在20世纪中国文坛上面并不多见。

        2009年对张爱玲来讲意味着什么?张爱玲当然已经不知道,但是对于我们广大张爱玲读者和研究者来讲这是非常特殊的年份。就好像1995年对张爱玲来讲是她离开人世的那一年,她的创造从此画上休止符。值得庆幸的是在2009年又意外地读到了她的长篇小说《小团圆》。这是我们意料之中同时也是意料之外的一件文坛大事。所以在讲张爱玲与2009年开始的时候,我必须把好几件事情联系起来一起讲。

        第一件事在2009年的年初,上海出版了一本叫《重读张爱玲》的论文集。这是最近五六年以来我们研究张爱玲最新成果的汇编,都是论文集。论文集的作者涵盖了中国内地、香港、台湾以及美国、日本。研究者涵盖面非常广,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讨论张爱玲的文化程度,包括她的小说和散文。讨论张爱玲的电影,她所创造的电影,也讨论张爱玲的身世,她的家属等等。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这部论文集的出版好像是一个预告,预告着2009年跟张爱玲将会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非同寻常的关系。

        我要补充的是在此之前在香港和台湾都已经出版了研究张爱玲的研究论文集,在台湾出版的叫《阅读张爱玲》,在香港出版的是《再读张爱玲》。因此我们在内地出版的书名定为《重读张爱玲》,这个书名是有来历的,不是随便起的书名。

        张爱玲2009年第二件事情我非常有幸地参与了。 2009年的1月下旬我去香港,由朋友介绍我与张爱玲遗产的执行人宋以朗先生见了一次面。在他的寓所翻阅了他保存的大量张爱玲的资料,包

    括张爱玲没有公开发表的很多手稿,中文的和英文的手稿。包括张爱玲给宋淇夫妇的几百封信件,以及她所保存的中国现代其他有关的重要资料。

        我在他家里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快要结束的时候,宋先生突然跟我说,陈先生我这里有三样东西不知道怎么处理。我当时很奇怪,什么东西难以处理,张爱玲留下的手稿经过整理都可以发表,即便有个别手稿不适合发表,将来也应该提供给研究者研究。张爱玲给她父母的书信,他也会选择适当的时机公布。他说在张爱玲遗物当中有三包小东西,他感到难以处理。大家知道张爱玲去世以后,她的遗嘱执行人经过一番挑选把他认为值得保存的东西全部打包从洛杉矶运到香港,交给了宋淇夫妇。其他的包括张爱玲留下的衣服,穿过的鞋子,手提包,手表,闹钟这些东西在香港作了展览,都是很宝贵的。

        我今年7月份在香港特地参观了张爱玲遗物展览,张爱玲穿过的衣服,一件是白色的风衣,非常漂亮。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可以说引导时装新潮流。还有一件是我不太懂的服装,我都不知道怎么给它命名,是上面的衣服跟下面的裤子连在一起的。

        宋以朗跟我讲的三样东西就是保存下来的三个牛皮纸信封。打开一看每个信封里面有一封信。每封信都是写在贺卡上,不是写在信笺上。我把第一个信封里面的贺卡抽出来一看,里面有一封信,张爱玲亲笔书写的一封信。诸位,我在这里读一下。“小萍小姐:为了我出书的事,让你帮了很多忙,真感谢。连这个谢都没表达,更是耿耿于心。这小钱包希望能祝你前途似锦。张爱玲”我要提醒诸位的是,张爱玲根本不认识这个小姐。宋先生是学统计学的,思路很清晰,他认为这封信收信人应该是在上海,所以他问你认识这个人吗?

        我说你真问对了,你问别人可能不知道,天底下名字叫小萍的真不少,恰恰我认识她。我说我认识。虽然我在跟他交谈的时候我也没见到小萍女士,但是我告诉他,在我见他前一个月,小萍给我打过一个电话。宋先生非常信任我,把这个贺卡以及送给小萍女士的小钱包交给了我。这个小钱包很好玩,非常小。

        后来我找了小萍女士,我说我们要见一次面,有一样东西交给你。我们约在上海张爱玲故居楼

    下的咖啡馆见面,好像有点纪念意义。当我把这个贺卡、这个小钱包交给她的时候,她拿到手里还莫名其妙,我说你打开看,那封信就说明了一切。她打开看完以后几乎说不出话来,热泪盈眶。后来她给我发一个短信:“收到爱玲女士礼物,内心震动,感慨万分,无以言表,以爱玲女士之高贵之才华谁人能比拟,普通人之用心又谁能如此,问好。”这是一个跟张爱玲素不相识的普通女士在收到张爱玲14年前就要送给她的礼物的真实感受。

        这是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必须追溯到八十年代,我们大家知道八十年代张爱玲的名字重新在我们的文学史上出现,张爱玲的作品重新进入我们大学的课堂。所以她在上海的姑父李开弟先生作为大陆出版的版权代理人,李先生现在早已经过世,在他生前,刘小萍女士经常去他家。要处理张爱玲的版权有很多琐碎的事情,比如复印材料等全都是托刘女士办的。

        关于《小团圆》:她只是写了她想写的

        在2009年3月,张爱玲16万字的长篇《小团圆》在香港和台湾同时出版,一个月以后在内地出版了简体字版。《小团圆》的问世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也创下了2009年文学书籍畅销的最高纪录。九月初在北京举行的国际图书展览会上公布的一个数字,2009年上半年文学书最畅销的是《小团圆》。据说发行量已经快要到100万册。在现在多样化、多元化的时代,《小团圆》能够达到这样的发行量几乎是难以想象的。《小团圆》的出版实际上给我们张爱玲的研究提出很大的挑战,就是说我们怎么看待这部长篇,张爱玲晚年的作品。

        有很大的争议,首先一个就是这个小说应不应该发表。第二个争议是怎么评价这部作品。接下来就是发表以后我们怎么看待这本小说,怎么样给它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或者怎么样讨论这部作品。

        读《小团圆》,一开始感到很陌生,好像她写的事情很遥远不可亲近。一个原因,人物太多了,不断地有人物出场,很多同学、老师、亲人。张爱玲写自己的母亲,不叫“母亲”叫“二婶”,叫“父亲”不叫“父亲”,这是很怪的家庭。但是这样的家庭确实存在,而且通过张爱玲的小说会长期存在下去,长期被我们所讨论。这个小说出版应该附小说的人物给你,这些人物跟主人

    公什么关系,现在已经有人做这个工作,马上有好几本书出版,谈小说中的人物跟现实中人物对比关系等等。

        这部小说内容如果概括起来讲,实际上一句话就可以讲清楚,就是写小说主人公九莉在三十岁以前所经历的事情。换句话说这是张爱玲的自传体小说,写她大学的生活,再离开大学回到上海生活,涉及到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以及停止学业,回到上海以后开始她的写作生涯,在写作过程当中的情感事情。一直写到解放前夕。所以有的评论者就大胆预言这部小说是要回应生活当中张爱玲的恋人胡兰成的回忆录,我说这个说法很值得商榷,可能经不起推敲。为什么?张爱玲想写自己的家庭,这个愿望早在五十年代初就产生了。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张爱玲还有两部英文小说,也都是长篇小说。一篇叫《易经》,中国古代的经典《易经》,一部叫做《雷峰塔》。这两部小说的手稿这次在北京也展出来了,据说请人已经翻译成中文,计划顺利的话明年可以出版。我们可以看到张爱玲写自传的小说,实际上是经过长期的考虑的。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作家就要写他最熟悉的”。对于她来说最熟悉的就是她的家人,复杂的家庭关系。所以她有强烈的冲动一定要把她的家人写出来,把她的家族写出来。她以前写的小说实际上可以倒过来说是为了她写自己的家人和家庭作了一个铺垫。《易经》也好,《雷峰塔》也好,在她的理念里,谈恋爱跟异性结合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在座每个人都经历过。每个人经历不一样,一个人的经历就是一个世界。张爱玲写得特别深刻,让你感到惊心动魄。《小团圆》的产生决不是偶然的。

        我们有这样一句话,作家到了老年已经到达炉火纯青的地步,这是一种比喻或者是一厢情愿的想象。很多作家到了老年他的矛盾可能更大,什么炉火纯青啊,可能矛盾更加尖锐。他对世界的认识也许更深刻,也许更矛盾,张爱玲就是一个例子。所以这部小说我们不能按照常理,不能用所熟悉的长篇小说的模式生搬硬套。张爱玲显然是在做一种尝试,她要按照自己的意图,自己的想象,自己的理解来写小说。她已经不在乎别人的评论,已经不在乎读者的感受。我想写我所想要写的,我想表达我所要表达的,仅此而已。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我不在乎后来人的批评。

        小说里有很多细节我们都是难以想象的。小时候张爱玲过马路,母亲牵着她的手,如果我们小时候过马路母亲、父亲牵手应该是很温暖的。但是她感到冷冰冰,很生硬。这说明她小时候跟母亲

    的感情是生疏的。小孩子跟父母长期分居会产生一种怨恨的心情。我们可以从社会学角度,从心理学的角度,从女性的角度,很多角度进入,甚至我的一个朋友他还从侦探小说的角度来切入。这样的文本并不多见,在我们的现代文学史上这样引起争议的小说并不多见。

        所以《小团圆》的问世,实际上给张爱玲研究者提出新的课题,新的挑战。这个课题如何解答,这个挑战如何应对,恰恰是每一个张爱玲研究者所面临的艰难的任务。

        《重访边城》我觉得同样重要

        《小团圆》的问世与争论余波未停,张爱玲的另一部作品《重访边城》问世了。这不是小说是散文,一年前在台湾出版,是纪念张爱玲逝世13周年,在大陆的出版已经到了2009年5月份。《重访边城》的出版相对平静,我觉得这有点遗憾。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重访边城》同样重要。如果说《小团圆》是张爱玲晚期小说的代表作的话,那么《重访边城》是张爱玲晚期散文创造的代表作。《重访边城》写的是什么呢?这篇散文的篇幅,在张爱玲所有散文当中是比较长的。 1960年秋天也就是差不多这个时候,张爱玲去了台湾,她到台湾有一个目的,一直没有公开,后来我们才知道,她是想写一部张学良传。张学良是中国近代传奇性的人物,要写张学良传要搜集大量资料,最好跟张学良当面谈一下,采访一下张学良。但是她的目的没有达到。所以最后只留下七十几页的英文原稿,这个原稿复印件我2001年在美国南加州看到了英文的原稿复印件。未完成的《张学良传》按照宋先生的想法暂时不能公开,我想以后可能会公开,希望我们能见到。

        张爱玲去了台湾,在台湾见了一些人,然后又从台湾到香港。这是张爱玲第三次到香港,也是最后一次到香港。《重访边城》就是写这么两件事。在座的各位可能要问什么是典型的张爱玲风格。实际上张爱玲的散文比小说写得好。因为小说毕竟是虚构的,散文里面张爱玲自己更强烈地表达出来她自己的爱好,自己的兴趣,自己对人生种种问题,对艺术、文学很多看法。《重访边城》最早是在美国的杂志上发表,前几年把英文翻译成中文。应该是2007年的时候,也就是电影《色戒》上映的时候,宋先生由于《色戒》引起很热烈的讨论。所以他寻找《色戒》资料的时候,偶然发现了《重访边城》的中文稿。把中文稿整理以后发现,写作时间明显晚于英文稿。张爱玲有一个

    习惯,她喜欢把自己的文章先写成英文,然后再写成中文。这不是简单的翻译,而是改写和重写。以前写《更衣记》的时候,英文稿叫《中国人的生活与服装》,但是中文稿题目就非常漂亮叫《更衣记》。这两篇文章英文稿和中文稿一对照差距很大。《重访边城》的英文稿和中文稿差距也很大。

        张爱玲与市民报的关系很密切

        接下来谈到的一本书,是2009年6月的《旧闻新知张爱玲》,是把四十年代上海的小报搜集编辑起来的。小报当时在上海很活跃,品种很多。我们可以发现四十年代的人怎么理解张爱玲的,在他们眼中张爱玲是什么样的。

        以前我们总是认为小报品位不高,从今天来讲是八卦新闻。但是现在来看是不对的。在这本书当中,出现了一篇张爱玲的散文,叫做《炎樱衣谱》。这篇散文发表在1945年4月6号《力报》上。张爱玲非常喜欢小报。当时的作家一般比较进步的,或者说比较正统的作家不喜欢看小报,认为这些是小市民的东西。张爱玲认为小报非常重要,在小报里面能够找到很多重要资料。说实话我现在也喜欢看小报,丰富多彩。张爱玲还说我从小就是小报的忠实读者,它有非常浓厚的生活情趣,可以代表我们这里的都市文明。她把它提升到很高的高度,小报能够代表都市文明,小报的作者不是孤僻的做梦的上海市民,所以我看小报同时也是具有研究的价值。她的话很有见地,很有眼光,她对小报的认识,在今天来看也是很客观很全面的。

        “衣谱”这个词是张爱玲发明的。大家知道真正的大作家会发明很多词的,当然现在在网上也有很多新的名词出现。要检验一个新词的生命力要让时间来检验。写什么?写她朋友炎樱穿的衣服,非常有意思。这篇已经收在《旧闻新知张爱玲》里面。这是《炎樱衣谱》的前言,换句话说这个《炎樱衣谱》除了有前言还应该有连续的文章,而我那个学生只发现这一篇,我马上乘胜追击,果然在后面的《力报》上找到了另外三篇《炎樱衣谱》。这是在2009年7月份发行的,《炎樱衣谱》前言在2009年6月份发表。

        讲到这里,2009年9月份以前张爱玲的几件大事已经讲完了,2009年还没有完,在后面的几个月会不会还和张爱玲有关呢?这个有可能。张爱玲是20世纪中国非常重要的作家,她的创作可以被我们认真研究,认真探讨的空间很大,尤其《小团圆》的问世,给“张学”提供新的重要的研究材料。所以以后的人如果回顾这些年来张爱玲作品的传播史,回顾张爱玲的研究史,2009年一定会被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来讨论。(记者 彤彤整理)

        2009年9月12日

        (《姑苏晚报》2009年9月13日05版)

    【返回】

    投诉建议:0512-65227889    咨询电话:0512-65226989
    网站维护:苏州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 0512-65226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