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苏州话寻根讲座之八:从地方轶事、民间故事方面寻根

    潘君明老师   2010-08-14

    浏览量:1054

        视频播放

        一、地名佚事:

        专诸巷配眼镜——各人眼光不同。

        专诸巷,在金门城内。十九世纪末为眼镜集中地,有眼镜店二十多家,是一条名符其实的眼镜街。苏州人配眼镜都到专诸巷去,眼镜要对光,故有此语。

        比喻:各人看法不一样。

    

        南濠街火着——带脱小邾弄。

        南濠街是胥门至阊门沿护城河的一条长街,小邾弄在渡僧桥北堍东侧。此处曾多次发生火灾。明朝末年,南濠街店家焚香供神,香灰吹入货堆,起火。小邾弄裁缝店老板用熨斗烫衣服,出来看热闹。熨斗起火,烧脱了小邾弄。这与“城门失火,殃及鱼池”为同样的道理。

        比喻:连累受灾。

             

        到仔香花桥——懊恼来不及。

        香花桥在北寺塔南。北寺塔后面有小教场,军人演武,也作刑场。清初,苏州发生哭庙案,金圣叹也被捕入狱。临刑前,抚台大人出对“屋北南禅寺”,要金圣叹对上,可免死。囚车到了香花桥,金圣叹未能对出;过了香花桥,金圣叹对出来了“府东西贯桥”。但为时已晚,懊恼也来不及了。

        比喻:懊恼莫及。

    

        中街路格鬼——拣善的欺。

        中街路在养育巷北端。原名清嘉坊。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店铺不多,行人稀少,比较冷落。歹徒夜伏于此,抢劫财物。抓获后,歹徒说:专抢老年人和妇女,因他们心地善良,无力反抗,故有此语。

        比喻:欺侮老实人。

        懊恼黄石桥。

        黄石桥在葑门外,去黄天荡的必由之路。旧时,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生日,苏州人称“观莲节”。在这期间,城内的人都去黄天荡看荷花。其时,天气异常,风云多变,时有雷阵雨,游赏的人未带雨具,淋得混身是水。说“懊恼黄石桥”。

        比喻:有懊悔之意

        

        陆墓火着——窑烟(谣言)。

        陆墓,今称“陆慕”,在苏州平门外。其地多窑,专门为皇家烧方砖,送往京城,俗称“金砖”。旧时有窑60多家,日日烧窑,天空中烟雾弥漫,如乌云遮日,这就是窑烟。“窑”与“谣”同音,借之为“谣言”。

        比喻:混淆黑白,说谎。

    

        真剑池、假虎丘。

        虎丘山上有“虎丘剑池”四字,原为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写。日久之后受风雨侵蚀,墙塌壁倒,“虎丘”两字的石碑再也找不到。明历年间,有书法家叶清臣补写。故有此语。

        比喻:冒名顶替,以假充真。

    

        苦头吃勒黄天荡。

        谚语中的黄天荡是在镇江,而苏州葑门外也有黄天荡,故此语在苏州也很流传。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金兵吃败仗逃跑,被守在镇江的韩世忠堵住,逼金兵逃入黄天荡。金兀术想突围,韩世忠、梁红玉夫妇英雄迎战,有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的故事。金兀术大败。故有此语。

        比喻:不要逞强好胜而导致失败。

             

        团团转。

        此语源于无锡,后流传至苏州。无锡北门外有江尖上,是运河中的小岛,与陆地相隔,没有桥梁,来往行人靠船只摆渡。某日,一秀才在江尖上探亲回家,因时间已晚,没有摆渡船,在江尖上转了一圈,还是找不到船。第二天回家,家人问起此事,便产生了这句谚语。

        比喻:急得没有办法。  

         

        二、民间故事:

        千金小姐。

        吴王夫差有女儿名叫紫玉,爱如掌上明珠,娇生惯养,百依百顺。某日,夫差得一大鲈鱼,烧好后一尝,味道极好。他想起女儿喜吃鱼,命人将鱼送给女儿吃。紫玉一看鱼,已被人吃过,问是何人吃的,说是大王吃的。紫玉认为,父王将吃过的鱼给我吃,分时是看不起我,心中一气,上吊自缢。夫差为女儿大办丧事,要全城百姓都来吊孝,凡来者每人赏银数钱,丧事办完,计化去一千金。故称“千金小姐”。

        比喻:女儿。

                      

        水中捞月一场空。

        夫差在灵岩山上建有馆娃宫,与西施在宫中取乐。某年八月中秋,夫差与西施赏月,西施要拿天上的月亮白相。夫差无法。西施走到池边,双手捧上一掬清水,月亮在手中晃动。夫差也去池中捧水,因指缝太大,水一会儿就漏光了。西施道:“你是水中捞月一场空”。

        比喻 :花了大量力气还是失败,结果是两手空空。

    

        痴汉等老婆。

        灵岩山上有块巨石,状似人像,俗称“痴汉等老婆”。传说:秦代,灵岩山脚下有对年轻夫妇,男耕女织,十分恩爱。女的生得漂亮,被官府看中后抓去了,要送往京城,献给大官。丈夫知道去官府讨还,反被官府一顿毒打。他就爬上灵岩山,望着远方,等候妻子回来。日久化为石头,故有“痴汉等老婆”之说。

        比喻:等候很久。

            

        蒋二奶奶碰不得。

        此语在常熟十分流行。传说:常熟陈世倌在京城做官,为雍正朝的大学士,习称“阁老”。雍正生了个女儿,同时,陈世倌生了个儿子。雍正叫陈世倌将女儿抱进宫中,隔一会抱了出来,陈世倌回到家一看,儿子变成女儿了。他知道此中关系重大,即辞官回家,将女儿好生抚养。女儿长大后,嫁给了姓蒋的二儿子做媳妇,习称“蒋二奶奶”。蒋二奶奶娇生惯养,作威作福,事事挑剔,极难伺候。

        比喻:难弄、不肯吃亏。

                

        高勿配、低不就。

        旧社会,男女双方找对象,讲究门当户对,就是地位相仿,财富相当。王知县有个独生女儿,虽有家财,但布衣不要;虽是书生,但未考中进士不要,在县城里很难找到对象,后来,她遇见了一位在京城做尚书的公子,想嫁给他。但公子认为,我是朝廷大员的儿子,怎么娶一个小小知县的女儿呢,回绝了。由此老是嫁不出去。

        比喻:高低都不行。

        

        败家精。

        旧时,常熟东乡徐市有个不务正业的人,叫徐三爷。他生活侈奢,贪图享乐,三次玩耍,把家财都败光了。一是骑马踏瓷碗,二是登上塔顶撒金片,三是造房子放火、救火,最后成为一个乞丐。

        比喻:好吃懒做,随意化钱。

     

        丈一还有丈二。

        传说:江南大侠甘凤池,保驾乾隆皇帝下江南。某日,来到一条小河边,要船摆渡。船家是个青年,撑的篙子是铁打的,长有一丈,说:摆渡可以,今天风急浪高,船钱要加倍。若能将他手中铁篙舞上三个回合,也可不要钱。甘凤池接过铁篙,一用力,将铁篙弯成一个圆圈,在手臂上舞了二百个回合,舞完后再将篙子拉直,发现篙子长了,变成丈二长了。小青年就此服贴。 

        比喻:强中更有强中手。

         

        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春秋时,春申君黄歇以吴地为都邑,定居苏州时,他的一些亲戚朋友都来找他求个职业,弄口饭吃。有个王小二,冒充黄姓,春申君就叫他去管理一片农田,收成尚好,日子过得蛮快活。后来,春申君因朝廷内讧被杀,王小二管理农田也无人支持,收成年年下降,日子很不好过。

        比喻:越来越差。

               

        天要落雨,娘要嫁人。

        此语发生在宋朝年间。实为“天要落雨,粮要解营”。金兵侵犯中原,岳飞在前线猛烈抗击。时间长了,前线缺粮,急需粮草。百姓组织送粮,时逢大雨,照样要送,说“天要落雨,粮要解营”,这是必定要送的,是毫无办法的。后谐音为“天要落雨,娘要嫁人”。娘要嫁人,儿子也是没有办法阻挡的。

        比喻:无法阻挡。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性。

        吕洞宾与苏州很有缘份,苏州有神仙庙,内供吕洞宾神像。吕洞宾久居仙山,不食人间烟火。他来到苏州,闻到肉馒头很香,买了就吃。一群狗跟在他的后面。吕洞宾即将馒头掷给狗吃。但狗多馒头少,狗抢着吃,吃完了再跟着吕洞宾。吕洞宾没有馒头,狗就去咬他的衣服,将衣服都咬破了。

        比喻:做了好事无好报。

    

        红得发紫

        唐代诗人李白,进京考试,住在贺知章家。因无钱孝敬杨国忠、李林甫,不得进场入考时,黑蛮国使者送来文书,无人能识。贺知章告知李白,李白说我能识得。贺知章推荐李白上殿,李白对黑蛮书十分熟悉,一口气全部读完。使者要求用黑蛮文写回书,李白提出要求。要李林甫敬酒,杨国忠磨墨。写完回书,皇帝十分高兴,当即赐大红袍,李白成了红人。稍后,皇帝与杨贵妃在赏牡丹。李白写《清平调》三首,更讨得皇帝的欢喜,又赐紫金鱼袋。人们说:红得发紫了。

        比喻:领导面前红人。

    【返回】

    投诉建议:0512-65227889    咨询电话:0512-65226989
    网站维护:苏州图书馆 技术信息部 0512-65226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