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眼科:白内障的早期发现

    邵之江   2011-07-23

    浏览量:621

        视频播放

        人眼其实就像照相机一样的,有精密的零件组成的,今天要讲的主要就是晶状体,晶状体怎么会产生浑浊?产生浑浊了怎么办?瞳孔在光线下回缩小,在暗处会放大,晶状体可以调节度数,看远会变扁平,看近的会突出,它还有一个作用可以滤过紫外线,如果我们晶状体浑浊了,就会引起严重的视力障碍。那么大部分人都有晶状体的模糊的,有时候医生在帮你查的时候都会跟你讲晶体稍微有点浑浊,那是没有关系的,如果严重的浑浊就会产生视力的障碍。白内障是致盲的首要原因,全世界有2500万人因白内障而失明,占47%,我国白内障致盲人数占盲人总数的46.1%,每年新增白内障患者约40万,

        大多数成年人的晶状体都有不同程度的轻微浑浊,只有引起严重视力视碍才具有临床意义。引起白内障的原因就是晶状体囊膜损伤,透渗性增加,或晶状体代谢混乱,使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造成浑浊。许多因素例如老化、遗传、代谢异常、外伤、辐射、中毒、局部营养障碍等,均可引起晶状体囊膜损伤,使其渗透性增加和丧失屏障作用,或导致晶状体代谢紊乱,使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形成混浊。白内障发生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年龄的老化、遗传因素、紫外线过度照射、过量饮酒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度近视、外伤及眼内某些炎症性疾病等有关。 

        白内障有很多的分类,有先天性白内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代谢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药物性及中毒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后发性白内障。按发病时间分为:先天性、后天获得性。按晶状体混浊形态分为:点状、冠状、板层白内障。按晶状体混浊部位分为:皮质性、核性、囊膜下白内障。按晶状体混浊程度分为:未成熟期、成熟期、过熟期。

        白内障的症状:视力障碍、对比敏感度下降、屈光改变、单眼复视和多视、畏光和眩光、色觉改变、程度不同视野改变。

        白内障有何临床表现?主要症状是无痛无觉的进行性视力减退。由开始的视物模糊,逐渐发展到视物不见。此外还可表现为近视度数加深,需要经常频繁更换眼镜;单眼视物重影,眼前固定黑影,视物发灰发暗及怕光等症状。经常为双眼发病,发病时间和程度可有不同。

        最常见的白内障,多见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增高,晶体退行性改变,发病机理尚不

    清楚,但是相关因素有紫外线、晶状体营养、全身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还有代谢状况。临床表现:双眼患病,可有先后;眼前阴影,及渐进性、无痛性视力减退;屈光力增加,单眼复视或多视;虹视现象;畏光和眩光。

        皮质性白内障:按其发展过程可分为四期,初发期-----晶体混浊不影响视力;膨胀期-----可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成熟期------视力下降,眼底不能窥入;过熟期-----晶体沉于囊袋下方。那么初发期的具体表现楔形混浊,轮辐状暗影;若未累及瞳孔区,则不影响视力;发展缓慢。膨胀期的表现混浊加重,呈不均匀灰白色混浊,视力明显减退;晶状体肿胀、体积增大-----易诱发急生闭角性青光眼。成熟期的表现晶状体全部混浊;视力降至眼前手动或光感;晶状体体积恢复正常。过熟期的表现晶状体体积缩小,囊膜皱缩,有白色斑点及胆固醇结晶,前房加深,虹膜震颤;晶状体纤维分解液化,呈乳白色。过熟期的表现为棕黄色晶状体核沉于囊袋下方,上方前房加深 。过熟期的并发症有葡萄膜炎、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晶状体脱位。核性白内障是比较少见的,发病年龄较早,进展缓慢、混浊主要位于晶状体核、屈光力增加-----可发生近视、可发生单眼复视或多视、散瞳前后视力不同。后囊膜下的白内障是后囊膜下浅层皮质棕黄色混浊------似糊锅底样混浊、早期明显视力障碍------混浊位于视轴、进展缓慢、后期合并晶体皮质、核混浊。最后发展成为成熟期白内障。

        如何早期发现白内障?首先要注意自己单眼视力的变化,如果遮住一只眼时发现另一只眼的视力在逐渐减退,必须及时到医院就诊,经过彻底的眼部检查方可诊断是否患有白内障。患有早期白内障,患者不会感觉疼痛,眼睛也不红,仅表现为视力减退。

        老年人视力下降是不是都是白内障引起的?老年人视力下降有可能有很多种原因,人的视觉通路上任何一个结构的病变都可能造成视力下降,常见的包括青光眼、高度近视、翼状胬肉、角膜疾病、玻璃体疾病、视网膜疾病(包括黄斑疾病)和视神经疾病,有些脑部疾病也会造成视力的损伤,因此老年人视力下降千万不要武断的认为是白内障引起的,一定要到医院进行检查确诊。

        老花眼消失说明自己的眼睛好了吗?人到老年以后,会逐渐出现老花眼,这是老年人的正常生

    理变化如果同时发生白内障,晶状体纤维发生变性、肿胀和混浊,使中央部分的屈光力增加,视近物反而清晰,可改用度数较低的老花镜,甚至不必戴镜;如果晶状体混浊未波及瞳孔区,远视力可无大影响。因此老花眼消失可能是白内障的先兆,并不代表自己的眼睛好,应到医院详细检查。

        日常保健与白内障:预防治疗全身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常饮茶;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西红柿、大枣及新鲜绿色蔬菜等;多吃富含锌的食物------如青鱼、沙丁鱼、瘦肉、花生、核桃、牡蛎等;多吃富含硒的食物-----如芦笋、蘑菇、谷物、鱼、虾等。少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蛋黄、鳝鱼、动物内脏等;应尽量避免食用油炸食品和人造脂肪、人造黄油、动物脂肪;还要避免食用乳糖丰富的乳制品-----如全职奶粉、牛奶、奶油、奶酪、冰淇淋等;避免使用含盐高的食品。

        预防白内障的主要方法:避免过度视力疲劳 、避免长期接触辐射线、坚持定期按摩眼部、保持心情舒畅。

    白内障药物治疗有效吗?目前国内外都处于研究探索阶段,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种能治疗    白内障的药物。有的药物可能只起到减缓白内障的发展的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彻底治愈。手术是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方法,现在有很多广告宣称吃药能治好白内障,这是极不负责任的,是对患者的误导。

        先天性白内障------各种影响晶状体发展的因素,都可能引起先天性的白内障。遗传性:约1/3患者与遗传有关;母亲怀孕头3个月宫内病毒性感染;母亲怀孕期间,特别是头3个月内应用一些药物;母亲怀孕期间患有代谢性疾病。

        白内障的治疗目标是恢复视力,减少弱视和盲目的发生;视力影响不大者:定期观察;视力影响大者:尽早手术,减少弱视和盲目发生;摘除晶体后:眼镜矫治、佩戴角膜接触镜、IOL植入术。

        糖尿病性白内障-----属代谢性白内障,白内障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包括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双眼发病,进展迅速开始时在前后囊下皮质区出现浑浊,血糖升高时形成近视,血糖降低时形成远视;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生早、发展快、容易成熟。

        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并不多见,主要发生在青少年严重糖尿病患者。本病特点为双眼发病,发展迅速,可在数日,甚至48小时完全成熟,很少超过数周的。

        糖尿病患者的老年性白内障:糖尿病患者的老年性白内障与无糖尿病的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表现大致相同,只不过发病的平均年龄较早,成熟的也较非糖尿病者早,糖尿病患者中白内障高达48%

    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病学说有渗透压或多元醇代谢异常学说、蛋白质糖基化学说、氧化应力学说。

    糖尿病患者能做白内障手术吗?很多人认为糖尿病患者得了白内障不能手术,其实不然。糖尿病对眼睛的主要损害是产生白内障和眼底出血,早期眼底出血可行激光治疗,晚期只能手术而且效果不好。因此,如果白内障影响医生观察眼底的话就应尽早行白内障手术,术后2周左右继续治疗眼底病变。

        代谢性白内障:半乳糖性白内障、手足抽搐性白内障

        并发性白内障:病因:葡萄膜炎、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眼内肿瘤、高度近视、低眼压等,治疗:治疗原发病、手术摘除、处理并发症,局部及全身激素 

        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糖皮质激素所致白内障、缩瞳剂所致白内障、氯丙嗪所致白内障

        放射性白内障:红外线所致白内障、电离辐射所致白内障、微波所致白内障

        晶状体异位和脱位:晶状体全脱位、晶状体半脱位

        晶状体先天异常:晶状体形成异常:先天性无晶状体、晶状体形成不全

        晶状体形态异常:球形晶状体、圆锥形晶状体、晶状体缺损、晶状体脐状缺损

        治疗:白内障摘除、植入人工晶体:不宜植入人工晶体,严重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伴牵引性视网膜脱离、虹膜新生血管形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手术时机:评价视力影响程度与白内障的关系、患者对视力的需求、患者对手术的理解、术者对技术的掌握、手术方式的选择。

        何时接受白内障手术较为合适?民间曾流传一种说法,白内障要等完全成熟、看不见了才能手

    术,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随着显微手术的普及和手术技术的提高,视力减退已不是白内障手术的唯一指征。一般来讲,只要白内障影响到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就可以考虑手术。有些患者虽然视力较好,但其伴有明显的畏光或眩光等不适,或对比敏感度明显下降,应尽早手术,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如果等到成熟期或过熟期手术,不但可以因晶状体过熟引起继发性青光眼或葡萄膜炎,而且手术难度加大,并发症相对较多。

        白内障手术之前应注意什么?消除心理上的紧张情绪。白内障手术是眼科常做的手术,若没有发生并发症,手术时间短、痛苦少,甚至手术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食宿要规律。高血压、糖尿病及呼吸道疾病等患者,应在疾病控制稳定后再施行手术。 若有服用相关药物,请在手术前后及当天都继续服用。手术前一天或当天请清洗头发,不可用任何眼部化妆品。手术当天须有家属陪同。

        年纪大做手术有危险吗?高龄白内障患者,尤其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全身疾病者,手术确实存在心脑血管意外及其它意外的可能,因此在进行眼科手术前,医生要给病人做全身检查以确定患者是否可耐受手术,病情严重者需请内科医生会诊协助治疗,待全身条件允许后可在监护下行手术治疗,一般情况较好者无需担心。整个白内障手术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的,手术时间短,患者也无任何疼痛感,即使体质较弱的老年人在监护医师的配合下也可以顺利完成手术。患者血压应控制在正常范围或接近正常范围。糖尿病患者,血糖最好控制在8.3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低于8.5mmol/L。儿童术前应做胸部透视。提示正常方可在全麻下进行手术。注意预防感冒。

    术前准备:全身:控制血压、血糖等、各器官功能耐受手术。眼部:急性炎症-暂缓、慢性泪囊炎、胬肉-较大先行胬肉手术。全麻患者的检查。

        术前全身检查:各种辅助及化验检查:心电图、血压、空腹血糖、血尿常规、凝血时间、肝功能等。心血管、糖尿病、哮喘、传染性疾病等全身疾病的治疗。全麻患者的检查。

        眼部检查:视力(光感、光定位、色觉)、眼压、结膜与泪道、角膜、前房及房角、虹膜与瞳孔、晶状体混浊程度及核硬度、眼后段情况。

        Emery晶体核硬度分级标准:Ⅰ级:透明,无核,软性;Ⅱ级:核呈黄白色或黄色,软核;Ⅲ级:核呈深黄色,中等硬度核;Ⅳ级:核呈棕色或琥珀色,硬核;Ⅴ级:核呈棕褐色或黑色,极硬核;颜色相同的核,年龄大者硬度大。

        辅助检查:验光、B超、电生理、视网膜潜视力、角膜内皮检查、A超和角膜曲率( IOL度数)。

        白内障术中应注意什么?手术中不要咳嗽,因咳嗽会增加眼压不利手术进行、手术中请勿移动头部或聊天,否则影响手术者操作。如有疼痛胸闷等不适感觉应告知手术者。

        白内障手术后应注意什么?手术当天一般不会有疼痛等反应,部分患者有轻微的眼磨、眼红,都是正常的,如有眼胀疼甚至头痛、恶心等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服药后部分患者会有手指麻木感,请勿担心。手术当天请勿自己打开包扎,并尽量安静休息。注意用眼卫生,切勿揉眼,术后轻活动,减少低头弯腰,勿咳嗽并保持大便通畅。忌辛辣食物,勿抽烟、喝酒。洗脸、洗澡动作轻柔,勿使水流入眼内。遵守复诊时间,按时点药,如有不适,请及时就诊。点眼药水时请先洗手,两种以上眼水滴用时,要间隔10~15分钟,夜间睡眠不再点用。

        白内障手术有哪几种方式?白内障手术方式主要有三种:现代囊外白内障手术,适用于晚期白内障比较硬的患者。该手术方式较以前切口明显缩短,长约5~6.5mm,手术散光减少,安全性大为提高;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是目前国内外最为常用的手术方式。切口不超过3mm,无需缝合,手术散光更少,术后视力恢复快;囊内白内障摘除术,就是把白内障连同囊袋一起取出来,由于不能植入常规人工晶状体,目前已不是常规手术方式,仅适用于晶体脱位的部分患者。

    白内障术后视力矫正:人工晶状体、眼镜、角膜接触镜。

        什么叫人工晶状体?人工晶状体是是取代混浊晶状体并植入眼内的一种光学晶状体,其性能极为稳定,能长期为眼组织所耐受,相当于眼内的“小眼镜”。 取出混浊晶状体后如不植入人工晶状体的眼睛通常是高度远视状态,裸眼视力较差。成功植入的人工晶状体是终生不需要更换的。人工晶状体植入后能用多长时间?迄今为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已有50多年的历史,由于人工晶状体材料有着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眼内已被证明是安全的,可以放心使用一辈子。

        白内障术后需不需要配戴眼镜?白内障摘除植入常规单焦点人工晶体后理论上讲是不会有调节的,仅在某一距离达到最佳视力。例如术后远视力好的病人经常需要配戴“老花镜” 进行读书看报。若不希望术后戴镜,可以选择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国内外研究显示,约90%的患者可不戴眼镜完成日常生活和工作。建议配镜时间为术后1~3个月。小切口超声乳化手术后1月屈光状态即不会再有很大变化。ECCE需术后3月方能稳定。对有特殊需求的患者可提前配镜,但应根据屈光状态的变化及时重新验光配镜。

        白内障会再长或复发吗?有些患者说:“刚做完手术视力很好,可过了几个月视力又逐渐下降了”,认为白内障又复发了,其实不然。目前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要保留晶状体囊袋以利于植入人工晶状体。所谓白内障“复发”其实是保留的囊膜变混浊了,医学上称为“后发障”。随着人工晶状体设计的改进及手术技术的提高,后发障的发生率约2%~5%。一旦发生后发障,也不必过于担心和紧张,一般不需再次手术,可以用YAG激光将混浊的后囊膜切开,只要几十秒钟的时间,视力即可恢复,无任何痛苦,安全有效。

        为什么白内障术后视力提高不明显 ?如果眼睛仅是白内障,则手术后视力可能恢复得较好。其它眼病,则白内障手术后视力不一定能恢复到正常。如有角膜白斑、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出血、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病变、黄斑病变等均影响视力提高。其他如散光、屈光不正等也影响视力的提高。

        为什么有些白内障手术后眼前黑影增多?眼前黑影飘动称为玻璃体混浊或“飞蚊症”。在老年人、高度近视眼患者,玻璃体变性后发生混浊是很常见的。术前有的患者因严重白内障遮盖而不感觉眼前黑影的存在,在白内障摘除视力提高后,黑影反而显现出来了。而有的患者手术前感觉眼前黑影,术后仍然存在而且会更明显。这些现象与白内障摘除术没有任何关系。少量黑影飘动对视力是没有影响,通常也不会进一步恶化。

    【返回】

    投诉建议:0512-65227889    咨询电话:0512-65226989
    网站维护:苏州图书馆 技术信息部 0512-65226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