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读史与精神

    阎崇年   2011-08-21

    浏览量:93

        “苏州的讲坛”难登,因为苏州不光是经济发达,而且文化也特别发达,苏州地区明清出的进士,他们给我个数字是2697位,我没比较,我想可能是全国各个地级市里面大概苏州是首屈一指的,苏州的文化历史太深厚了,所以每个地方讲坛都可以去讲,就是苏州这个讲坛不大容易讲。既然跟我说了呢,我想我还可以跟大家做点交流,为什么呢?一个是讲读书,我是小学上一年级的时候虚岁8岁,现在是周岁6岁上一年级,虚岁7岁,我们那时上学虚岁8岁周岁7岁上小学一年级,我一算到现在整整70年了,这70年读书读的不算太多吧,总还是不停的在读,但还可以把70年读书当中的心得跟诸位交流、请教,这是一。第二,跟党员做点交流,在来的路上我算了下,现在是8月份,再过4个月我的党龄就是60年,所以有这么两条还能跟大家做点交流。

        交流我就想,我们中国现在最主要是缺什么,缺了好补啊,我跟一些人交换意见,有人说是缺钱到处都引进外资,苏州啊,其他城市啊到处都在引进外资,缺钱不缺钱,当然也缺钱,但是不是那么特别缺钱,我们国家现在存的钱美金有人说是2个亿,有人说是2万个亿,有人说是3万个亿,别的朋友告诉我实际上存的美金4万个亿,所以缺钱不是当前最主要的。有人说我们是不是缺粮食,我们13亿人口,粮食也不算太富裕,但跟三年困难时候比,大概不是特别缺粮食,跟北方不一样他们特别缺粮食。缺人口吗,你像俄罗斯鼓励生育人口缺劳动力,我们国家人口应该说不算缺,国家公布的人口数字,我们国家的人口是14亿人,全世界排第一,人口不算缺。那么我们国家到底缺什么,我跟别的人不一样,有的人说缺住房,住房紧了点,我个人觉得最缺的就是精神,有几件事情对我个人触动很大不知道诸位怎么样。我说几件对我个人触动比较大的几件事情,我这个人不怎么看电视,尤其不怎么看体育新闻,北京有几家报社免费给我送报纸,来了报纸后有好多体育版我基本不看,但是在足球比赛的时候足球杯啊,我说我得看看开幕式,开幕式一定是比较热闹的,打开电视以后一看怎么那么多国家的国旗,但就是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美国的过去了,日本的过去了,韩国的过去了,北朝鲜的国旗也在那晃悠。我就说人家北朝鲜这么两三千万人口的国家国旗在那升着呢,我们是14亿人口,没有我们的国旗,我就问怎么回事啊?有人就跟我说咱们中

    国不行,中国是亚洲人,叫做东亚病夫,所以咱们足球不行,我说你这个理由不成立,那日本也是东亚啊,韩国也是东亚阿,怎么人家的国旗升我们不升,我说你这条不成立,有人说经济不如日本,我说你这条也不成立,我们经济行不行,我们经济总的产量占全世界地二位,超过了德国超过了日本,仅次于美国,你怎么说不行啊。有人说吃的不行,特别是前些年,说我们几代人饭都吃不好体质不行,所以我们足球踢不好,我说你这也不成立。我去过北朝鲜,见过北朝鲜的人包括官员没有一个胖的都是很瘦的,那我们吃的别的国不说,肯定比北朝鲜吃得好,我去他们商店,他们一个市就一家商店,这个商店类似我们改革开放初期的友谊商店,外国人凭护照可以进去,本国人不能进去,有点饼干啊,可乐啊,那个货架上没东西,那你说我们吃得总比他们强吧,那为什么他们的国旗可以在那飘啊,我们国旗没飘啊,我想了半天,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的精神不行。14亿人我们的名族精神有了问题,这个事情对我触动很大。

        最近又一件事情还是足球,我那助手他是喜欢踢足球的,他说阎老师我哪天加班都行,我每个礼拜天上午我一些朋友踢足球,星期一上班来跟我说他看了女子足球赛,日本的女足赢了,他说人家的女足不是职业的专业运动员不是国家队,就临时业余的踢足球凑在一起,经过短期的培训就上场踢得了女足的世界冠军,我们中国的女足根本踢不过,美国也不行也输了,他说我看了全场比赛,就是两个字就是精神。男足咱们不行,女足半边天,女足人口大概7亿这么多人口还是不行,这里就要研究了。最近我看报老有杀人的事情,我们北京前后连续出现了3个灭门,这个就值得研究了,儿子把他父母妻子儿子全家都杀了,你跟别人有仇杀了不对在心里还有个原因,你把自己亲身父亲母亲妻子两个孩子全杀了,这里还没有精神病,就是为了点房产的事,把自己家里头灭门了,这个人到最后判了死刑。我们北京是首都啊过去叫做首善之都,出现了这么严重的刑事案件就是精神有问题。大家都知道西安的一个大学生,车把人家给蹭倒了,回去看看人还没死就拿刀人把人家捅死了。我自己就碰到一件事情,那是在60年代,我骑自行车上班,早上起来很着急,别人问我说你会开车吗我说不会,为什么我说没学,为什么没学,我说我不能开车,我脑子老是想事,开

    着车一想事就容易出交通事故,所以我不能。我骑自行车上班一面骑车一面脑子想事,一个3年级的小学生从马路上走,我自行车前轱辘撞了小孩的腿上,我就赶紧下了车把那小孩扶起来,那小孩第一句话就说叔叔,你上班去吧别迟到了,后来我就扶他走了几下,那小孩后来没什么大的事情就往学校走了,那时家里也没电话,我就把单位的电话自己的姓名留给了他,如果不舒服需要去医院我就从单位到你家去看你,你说我撞了人家也没有骂我也没有发脾气也没有说要我把他送去医院要我出医药费,那是个什么样的精神境界。事情过了40年了,到现在还感动着我,所以我就想我们现在的精神面貌的确值得思考,为了钱为名有时候不惜一切手段,咱们苏州这个地方,在历史上精神境界是很高的,咱们苏州下面的昆山有个叫归庄的,志节高尚,清朝让他做官他不做,把家搬到他祖坟那。还有个叫顾炎武,大家很熟悉,他是两头骡子两匹马驮着书,一边走一边读,没有一天不读书,骑了他的马和骡子从咱们江苏昆山到南京,到明孝陵去祭奠,还骑着马和骡子驮着书去北京,崇祯皇帝明思陵四次祭奠,叫做二祭孝陵四祭思陵,所以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是这么一种精神境界,首先考虑的是天下兴亡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我们苏州这事情太多了,大家都知道咱们苏州还有个人叫姚广孝,我在台湾跟星云大师谈起佛学事情,他说明朝有个大和尚叫姚广孝,我说我知道一二,他说那个和尚了不起。最近我在百家讲坛又进行节目录制,我就特别介绍了我们苏州的几个人,一个就是昆山的顾炎武,一个就是我们当时叫长洲现在是相城区的姚广孝,他们听得人都很感动,因为我自己也很受感动。姚广孝朱元璋从南京派他去当时的北平就是现在的北京,朱元璋儿子燕王大家知道派他做燕王的侍从,朱元璋给他每个儿子配一个高僧,朱棣起兵之前,建文帝就要削弱几个叔叔藩王的势力,就派人去北平试探燕王,燕王就像老子说的“大智若愚”,到燕王的王府一看,本来燕王是堂堂燕王北京盟国,威武雄壮啊,不是,他是夏天去的,但去燕王府一看,燕王朱棣就围着炉子直哆嗦,穿着棉袄喊冷啊冷啊,钦差就报告建文帝说燕王疯了没有危险了,有的朝廷大臣说不然他是不是装的呀,过了几天朝廷又派人再到北平,燕王府里没有燕王,在哪啊,在北平的大街上碰到燕王,穿的破破烂烂,蓬头垢面,胡言乱语,脸摸得黑乎乎脏兮兮的,钦差大臣回到南京说燕王真的疯了。南京就对燕王朱棣放松了警惕,燕王想我这不是个办

    法呀,你装疯装几天行啊你不能装十年二十年,得想个办法燕王就想了个办法但不能说啊,天机不能随便说啊,说了就是叛逆、造反、杀头罪,要跟谁商量呢要跟姚广孝商量,他爸爸给他派的和尚,又不便明说,说我要造反,起兵打到南京,你同意不同意啊,这话也不能说啊,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一边吃饭一边喝茶,燕王朱棣就说我说一句话你对一句话,姚广孝说好啊,他说上联,“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一种写法是两点右边加个水字,还有一个写法比较简单就是个水字,水字没有这一点就不成冰,水字加上这一点就成冰了,姚广孝在旁脱口而出:“世乱民贫,王不出头谁做主”说国乱民怨,王不做主谁做主,您上面都不加这一点谁加啊,字面的意思是天很冷没有点不成冰,内涵的意思呢就是我要起兵你看怎么样,燕王你不做天下之主那有谁来做这个皇帝,两个人一拍即合,吃饭喝茶这就准备了,正式起兵那天举行一个仪式,真是不巧啊,突然狂风暴雨雷电大作,房子上的灰瓦刮在地上摔碎了,永乐皇帝心里特不舒服,脸色顿时就变了,是不是天意啊不让我这么做要惩罚我,上天警醒我,这时道衍哈哈大笑天哪天哪大吉大祥啊,‘飞龙在天,从以风雨’吗?您就是真龙天子,马上就要换黄屋了。”永乐一听非常高兴这么一来就变成吉祥的事情了,挥师南下留下道衍在北京留守,永乐亲自带兵打仗。前后四年的时间打到南京夺取了皇位做了天下,做天下要封赏啦谁是头功阿,这道衍和尚是头功,封一个高官给他做,道衍坚辞,坚决辞让我不做,这是第一,永乐一看他不要官那给他钱吧,第二赐金银,这数很大啊,一般人皇帝赐赏赶紧下跪恭谢皇恩收下他不要,这和尚给官不要给钱也不要,永乐想他是出家人,那好吧第三赐你蓄发,蓄起来就不是出家人了,就可以享受凡人的那些快乐你可以结婚了可以有孩子了,这回和尚你同意了吧道衍第三坚辞不要,永乐皇帝看你辞了三次,第四你是不是要房子啊,赐给他豪宅,今天在座诸位有人送你一套豪宅一分钱不要,还替你交物业费,你高兴不高兴,肯定会接受,道衍坚辞,这房子也不要那可能是要地,赐土地若干顷,道衍坚辞不要。他是房子也不要地也不要金钱也不要,这个人可能要精神上的,那我赐你个爵位,道衍坚辞不要,我说我就是要青灯一盏,你让我去大庆寿寺去念经就可以了,他就在那念经修行,朝廷有事穿着官服去了,退了朝了就穿着

    袈裟。你比较一下官不要地不要钱也不要,8个不要,道衍这个人就是念书把书念透,所以他保持了晚年,我想道衍和尚我们不去从宗教来说,我们从普通人来说,他的修行达到了一定境界。 

        昨天我到了常熟,翁同和故居那,他有一副对联,上联是“绵世泽莫如为善”,下联“振家声还是读书”上联重点讲了善,下联重点讲了读书,常熟也是我们苏州下属的一个县级市,翁家还是叔侄状元,他们家出了两个状元父子宰相,兄弟两个一个做尚书一个做巡抚在地方做省长,这么一个家庭这是不容易的,他父亲翁心存,大家都知道,他们家就是耕读起家,原来不是很富有,经过几代的积累到了他父亲做了进士,后来做了同治皇帝的老师,而且考中了状元,他这个家是一直传传到了现在这代翁万戈。89年的年末90年初我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演讲完之后有对夫妇大概70岁左右,第一句话我是翁同和的后代叫翁万戈,翁先生说请你到我家看看,自己设计的房子,这是善本书库这是字画,一直看到夜里12点多,他到现在还以这个文化为荣。我们江苏苏州之所以出了那么多的宰相,尚书,我想就是我们苏州地区有读书的风气还有一个藏书的风气,浙江宁波有个天一阁我们这更多了,昨天我又看了铁青铜剑楼藏书,这样几代人的积累才能逐步把它发展起来,所以我说书香城市、书香家庭苏州最有条件。大概这个书香我想需要家庭,一个人就比较难,好多的家庭逼着孩子读书自己不读书,我觉得慈禧教育同治是失败的、教育光绪是失败,选择宣统我个人认为也是失败的,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慈禧自己不读书,这老师翁同和就很难当。清朝康熙8岁继位,康熙怎么能念书呢,我觉得康熙小时候没妈妈,生他时候妈妈难产死了,主要靠他奶奶教育,他奶奶岁数大了,心情也沉浸下来,他认为大清朝要巩固就必须让孙子好好读书,从康熙一懂书4岁就熏陶他去读书。康熙的小时候他奶奶经过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饱经政治的风雨,认为文化太重要了,所以刚懂事的时候培养他读书,康熙之所以能做出事业来就是家庭、奶奶对他兴趣的培养,我觉得我们作为家长就是逼着孩子读书,现在最累的就是中学生,没完没了的功课,也没有寒暑假就是整天的读书。

        现在在职的干部最主要一条理由就是我太忙没时间看书,我觉得大家的确都忙,但是你挤点时间看书还是可以的,我举个例子跟大家说,我就说人家做黄帝,康熙他是如饥似渴的去念,她奶奶看孩子还小怕他把身子用坏了,就跟他说你有点文化懂些知识就可以了,你跟念书的人不一样,念书人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你用不着啊,你生下来就是天子,吃的喝的住的都有啊,他不听他还是念,这个习惯一直到老,我说他活了69岁,5岁开始正式读书,中间是64年基本上是手不失卷。他到咱们南京来,紧急奏报他在哪呢他还在看唐诗,出征到克鲁伦河外蒙古那地方,我去那考查过中间是一个大的戈壁不是沙漠寸草不生,新军到那没有粮食吃也没水喝,官员跟他奏报说后勤现在补给供不上太远了,说官兵现在一日一食,他说朕也一日一食,又往前走离后勤又远了,官员又跟他奏报说间日一食,他说朕也间日一食,白天还要行军晚上睡在临时帐篷里还有随时有敌情,有个紧急军报跟他奏报,大概到夜里12点钟他帐篷里还点着灯,在干嘛呢他还在做数学题,他这个数学不是一般的数学,大体上相当与数学家的水平。康熙行军走到宁夏给他皇宫里的儿子写了封信,说他现在在什么地方这个地方离北京有多远,他完全靠测量,后来咱们专家根据科学测量核对了一下距离跟我们现在所掌握的实际距离基本上差不多。再举个例子,他们都是东北人没见过海,康熙小时候在北京出生没出过皇宫,后来他出去巡查到天津,天津有海啊,他就奇怪这海水怎么涨潮退潮,我们都习以为常了,后来东巡山海关,山海关这海水也涨潮退潮,南巡就到了杭州,钱塘江外面这海也涨潮退潮,他就开始研究,写了篇论文跟我们现在的结论差不多,月亮有盈亏地球有引力的变化就有涨潮退潮。你听说农作物咱们老说一亩三分地,黄帝的实验地就是一亩三分地,黄帝亲自耕播种,康熙在宫里吃的稻米都是他自己种的,他把实验田又搬到承德,在承德避暑山庄吃的稻米都是自己种的,他不光种还改良稻种,比袁隆平先生早一点,他种水稻是6月份,就一棵,6月份就熟了,他就给他剪下来,剪下来就到第二年种,收成的时候就好多棵了,第二年又是六月份一小片,又给他剪下来,第三年收成就又多了,扩大这十亩三分地全是他的早稻品种,后来推广到玉泉山,推广到天津,天津有个总兵叫蓝理让他在那实验种稻没种好,天津靠海土地是盐碱地,用我们的话

    就是碱水,现在天津的沽小站稻很有名的就是康熙改良的,后来又推广到台湾,他通过福建巡抚把水稻送到台湾,台湾气候跟我们大陆的不大一样就慢慢适应在台湾改良,还把西瓜敲碎了把子送到台湾,在台湾种西瓜,第一年还行就是比内地小一点,第二年是刮台风颗粒无收,第三年又种连续种几年,前年我在台湾讲学说你们得感谢康熙,因为有了康熙你们才吃到了西瓜,他就是这么学,自然的学。他还亲自研究中药自己搞人体解剖学,心脏什么样画出图来,满文怎么写汉文怎么写,他要出版,大臣说不能出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没有出版,做皇帝也没那么自由大臣都反对他,现在这本人体解剖的书还在故宫博物院的图书馆存着呢。文科也是这样,文科写诗写了1147首诗,后来他总结了一条经验,他说凡是老年人喜欢书法喜欢绘画或者喜欢某种工艺或者喜欢读书思考这样的人高寿,他做了很多的研究得出了这条结论,现在的科学证明这条也还是成立的。

        说到这里我再说点读书跟精神的关系,我们中国人是很强调精神的,我觉得精神给概括了一下,一.心,就是元宋末,元初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说是说真要这么做不容易也很难,但要做个高尚的人读书的人要坚守这一条;二说就是范仲淹的两个知,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个道理谁都懂但要这么做很难,我们的男足我们的女足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颗心,踢球就不会踢成现在这个局面,还有左传讲的三立《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左传对“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评价太低了,老子五千言那比某个将军立功对民族来说贡献更大,还有宋朝的哲学家张载,大家都很熟悉这句话四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先锋讲坛我就说张载这四为,我认为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今天很多人做的很好但是还不够,为什么贪官那么多,原因很多其中没有一颗为天地立命的心,没有一颗为生民立命的心,没有一颗为往圣继绝学立命的心,更没有为万世开太平的心。我昨天在参观完藏书楼的时候,我就想我们今天有些有钱的人办丧事的时候人民币一打一打的烧,故然是对长辈的孝心,但是把这些钱去买书,建立私人博物馆像宁波天一阁那样,像铁琴铜

    剑楼那样,大家都可以来看书这不比把钱烧了好吗,这样做就是为善,族组世代这么传下去还是要做善事不要做恶事,振家声还是读书,我觉得翁同和父子这两句就很值得我们思考,我觉得为了我们干部自身的修养,为了我们子女的教育,也为了我们个人的健康长寿,为了我们心灵的纯净读一点书还是有益处的。说到读书我在这里再谈些自己的体会,因为我学历史看了很多古人的历史,读了很多古人的撰记,我就发现很多人是成功的,很多人是失败的,成功的人为什么成功,失败的人为什么失败,要找一下原因,对我们自己可能有好处,对我们子女的成长也是有好处的,这个就是我说的四合。我过去说过,第一就是跟天和,我们每一个男人女人白人黑人老人小孩只要出生到离开这个世界之前就要处理跟天的关系,做小事有小的天时,做大事要有大时,我昨天去看了陆慕,生产金砖的那个厂,他家里人讲从永乐建北京就生产金砖,过去很苦,现在老板开了很好的车,我说你赶上天事没有现在这个天时你不行,上午我又看了我们苏州一个刺绣,叫姚建萍她的成绩很好,我说你还是要感谢天时,你要是在文革期间行吗不行,绝对不行,所以我们每个人老人也好小孩也好都要看这个天时,利用好这个天时;第二个跟地和,你没有苏州这个土你就做不了这个金砖,敲之有声,断之无孔,就要苏州这个土,这就跟地和,苏州刺绣跟这地和,千家万户的刺绣绣娘出了几个优秀的大师,因为苏州刺绣很普遍历史又很悠久,跟人和,不要埋怨别人,就是从自己这找原因找心理的原因,我跟比人讨论心地要善,心志要高,心志高了就不会计较小事,心量要大,最后一个要心质,要坚,去战胜一个个的困难,第四个是己和,第一个平衡就是身理平衡,一会儿牙疼一会儿胃疼,一会发烧感冒,所以我觉得我们人生第一件事就是要调整自己身理的平衡,处理身理平衡因素很多大概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吃一个睡,掌握正确科学的方法;第二个是心理的平衡,就是把事情看开了想开了,我们常说心能治;第三个是伦理平衡。

    【返回】

    投诉建议:0512-65227889    咨询电话:0512-65226989
    网站维护:苏州图书馆 技术信息部 0512-65226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