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昆曲的几度兴衰

    宋词   2011-10-15

    浏览量:1274

        视频播放

        昆剧是我国最古老的戏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从形成到现在,没有中断过在舞台上的演出,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只有看昆剧,例如看《游园惊梦》,人物一出场,音乐一起,立刻就能把你带入古代生活的情境中。昆剧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最早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上有三大戏剧体系,俄国的斯丹尼体系,德国的布莱希特体系,中国的梅兰芳体系。以梅兰芳命名,是因为梅的名气大,有世界影响,实际上就是昆剧、京剧体系。昆剧最能代表传统古典戏曲的特征:“程式化、虚拟性、写意型”,“无声不歌,无动不舞”,歌、舞、剧三者结合。这一表演体系,是对世界戏剧艺术的伟大贡献。

        本文不是对昆剧史的研究,也不是昆剧艺术的理论探讨,而是谈一谈昆剧在发展中经历的几次兴衰,兴衰和社会变迁的关系。昆剧艺术大家周传瑛说过:“听先生常讲,昆曲是顶高雅的,是近贵的;所谓‘歌舞升平’,也就是只要时世太平,昆曲就会兴旺起来的。”太平盛世昆剧就兴盛,到了乱世,因战乱,因人祸,就衰败,就没落。数百年间,昆剧有过几度起落、兴衰。

        一、昆剧的产生与形成

        中国戏曲形成于何时,有过几次争论,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形成于宋代。宋代的南戏,元代的元曲,称为南曲与北曲。元末明初,有四大声腔,浙江海盐腔、余姚腔、江西弋阳腔、苏州昆山腔。昆山腔产生于苏州昆山,魏良辅《南词引正》中说:“元朝有顾坚者,离昆山三十里,居千墩,精于南辞,善作古赋,善发南曲之奥,故国初有昆山腔之称。”我到千灯去过,他们说千灯是昆曲故乡,发源地。昆曲和昆山腔有渊源,但昆山腔还不是昆曲。到了明朝嘉靖年间,魏良辅在昆山腔的基础上,得到张野塘、谢林泉等民间音乐家的帮助,采各腔之长创出号称“水磨调”的昆曲。

        魏良辅创造了昆曲。魏是何处人,有三说:太仓、昆山、江西,多认为是太仓。他先习北曲,对各种声腔都有研究,后回太仓,住在南关,传说他十年不下楼,度曲把几案拍出深深的指痕。他是位大音乐家,“度为新声”,创造出新声——昆曲;并在伴奏乐器上配以箫、笛、管、笙,后又加入三弦、提琴、阮、筝。昆曲优美婉转,动听传情,很快得到传播,广受欢迎,“出乎三腔之上,听之最为荡人”。

        

        昆曲开始时是“清唱”,逐渐演剧也采用昆曲。直到1566—1571年间,明万历时,魏死后,昆山出了一位梁辰鱼,字伯龙,善度曲,得魏之传,把昆曲(腔)用到剧作中,写出《浣纱记》,是用昆曲演出的第一部戏,获得成功。诗人吴梅村有诗赞道:“里人度曲魏良辅,高士填词梁伯龙”。昆剧从《浣纱记》开始形成,并在江南流行,被称为“时曲”。与梁伯龙《浣纱记》同时演出的昆剧还有汪廷讷的《狮吼记》、高濂的《玉簪记》等。

        二、一兴一衰

        明朝的中期到晚期,从万历到天启、崇祯,近一百年间是昆剧最兴盛的时期。由于生产发展,经济繁荣,特别江南苏杭一带,不仅是天下的粮仓,还盛产丝绸、棉布,手工业和商业很发达,出现了歌舞升平的繁华景象。

        这一时期昆剧的流行主要还在社会上层,官僚、士大夫、地主、豪绅、富商穷奢极欲,追求享乐。苏州“科举冠海内”,通过科举步入仕途,在京城和各地做官的人很多。贵族豪门的家里养优伶,家家都有家庭戏班,这许多戏班演的都是昆剧。最出名的家庭戏班有:

    苏州申时行相国的家班。

        浙江张氏家班(张岱《陶庵梦忆》有详细记载)。

        浙江祁豸佳、彪佳的家班,自创新剧,自度曲。

        南京阮大铖家班,艺冠金陵,阮能编能演,《桃花扇》中写到。

        如皋冒辟疆家班。以上都有史料记载。

        在苏州、南京、北京以及各大城市,茶楼酒肆,乐藉妓院,婚丧喜庆,宴客会友,演剧成风,出现许多职业戏班。当时戏台还不多,大都在客厅演出,所谓“红氍毹上”。

        这一时期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剧作家,写出许多优秀的、经典的昆剧剧本,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汤显祖的《牡丹亭》。

        汤显祖江西临川人,万历十一年(158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因上疏弹劾首辅申时行被贬,四十九岁还乡。还写有《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称《临川四梦》。《牡丹亭》

    一问世,轰动海内,“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色。”(沈德符《顾曲杂言》)《牡丹亭》写男女情爱,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为“情”而生,为“情”而死,歌颂人性之美,爱情之美,性爱之爱都到了极致,成为戏曲史上的“千古经典”,直到今天看《牡丹亭》仍感受到强大的思想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诗意、词曲、文辞之美都达于顶峰。

        与汤显祖同时和在他前后的优秀的剧作家和作品,有吴炳的《画中人》、《西园记》;袁于令的《西楼记》、《金锁记》;阮大铖的《春灯谜》、《燕子笺》;还有《钗钏记》、《金钗记》、《玉簪记》、《红梨记》等名剧,作品数量多达一百多种。

        昆剧以苏州为中心,向全国各地扩展,扬州、南京、北京为最盛。以南京为例,昆班林立,竞争激烈。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朝宗在《壮悔堂集》《马伶传》中写道:“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而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这两个戏班在一位新安富商举办的大会上唱对台戏,都演的《鸣凤记》。

        昆剧剧本出自文人之手,搬上歌台,付诸管线,那要靠演员的演唱和表演技艺的不断加工丰富。最著名的演员和曲师,见于记载为大家熟知的有“声色甲天下”的陈圆圆;侯朝宗在《马伶传》中写的那位马伶;苏州名优王紫稼;在《桃花扇》中出现的名曲师苏昆生。

        “盛极必衰”。到了崇祯17年,明朝亡国,李自成进京,崇祯自缢;吴三桂降清,清军入关,顺治在北京登基。豫亲王多铎征江南,兵临南京,宏光还在后宫演戏。接着发生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血洗江阴。江南义军抗清复明,战乱多年。战乱最严重的是昆剧流行的地区,昆剧的家班,职业戏班纷纷解散,艺人流亡。“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续<板桥杂记>》中说:“一片欢场化为瓦砾”。这一次昆剧的衰落延续了几十年,一直到清康熙的后期。

        三、二兴二衰

        清朝从顺治元年入关到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前后38年。因战乱,经济还未恢复,社会尚未安定,昆剧处在衰落期。虽在衰落中,仍出现了昆剧剧本创作和演出的盛况。以李玉为首的吴江派剧作家,有朱素臣、叶时章、邱园等,写出几十种昆剧,《一捧雪》、《永团圆》、《麒麟阁》成为轰动一时的名剧。还有李渔的《十种曲》,其中《怜香伴》、《风筝误》影响深远,直到今天还在

    演出。

        康乾盛世是昆剧的第二个兴盛期。康熙、雍正、乾隆都是很厉害的君主,在文化上采取高压政策,大兴文字狱,杀害大批文人,控制言论,对知识分子进行收买,成为忠顺的奴才、犬儒;对戏曲歌舞,则大肆提倡,粉饰太平,歌颂盛世。统治者满足自己的声色之好,要享乐,平民百姓也要娱乐,于是昆剧得到发展,遍及全国,进入宫廷。康熙、乾隆多次南巡,必看昆剧。这一时期,因明令禁止官员养优伶,家庭戏班没有了,职业戏班兴起。演出不限在客厅,城市、乡镇、商会都有了戏台。昆剧之普及,有两句话形容:“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收拾起”是《千忠戮》建文帝唱的一句词“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的头三字:“不提防”是《长生殿》中头一句李龟年唱的“不提防余年值乱离”三个字。说明在民间家家户户都在传唱昆剧。

        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是昆剧发展史上的大事,是里程碑式的作品,标志着昆剧艺术的成熟和完美。这两部戏都是宏大的真实的历史为背景,以悲欢离合的男女爱情为主线,故事性、史诗性完美结合,词曲、音乐、表演、歌舞成为昆剧艺术的典范。这两部戏都呈送宫内,给康熙审阅过,对《长生殿》加以称赞,因为写帝王之恋,安史之乱,并不触犯清庭。《桃花扇》也没有明显的反清倾向,歌颂李香君,赞美史可法,也符合清朝统治者提倡忠贞、收买人心的要求,二剧均未遭禁。洪升、孔尚任虽得盛名,仍因剧作遭祸,洪升被逐出京都,孔尚任罢官归家。从《牡丹亭》到《长生殿》、《桃花扇》,昆剧在文学和艺术上达于顶峰,与莎士比亚相比毫不逊色。三百年后我们仍能看到昆剧经典《长生殿》、《桃花扇》的精彩演出。

        到了晚清,随着清王朝的衰落,昆剧也走向衰落,这次的衰落是致命的。一是四大徽班进京,京剧形成和兴起,出现“花部”和“雅部”之争,“花部”为京剧,“雅部”是昆剧,在这场竞争中,昆剧被打败了;京剧兴起,进了宫廷,占领了北京的舞台;昆剧被逐出宫廷,离开了北京舞台。其原因有社会的,也有自身的,主要是“曲高和寡”,昆剧过于文雅,脱离了观众,观众看不懂,看昆剧要带一本《辍白裘》(昆剧折子戏集),边听边看唱词。京剧通俗易懂,继承了昆剧的传统:“程式化、虚拟性、写意型”。皮簧为板腔音乐,形成多种流派,名伶辈出,从同治的“十三绝”到谭鑫培、杨小楼、余叔岩、梅兰芳。

        

    二是太平天国造反,从1851年道光三十年金田起义到1864年天京失陷、1868年同治七年灭亡为止,共18年的天下大乱。太平军占领南京和江南地区,受到战乱影响,昆剧停演散班。当时苏州的四大名班大章、大雅、洪福、集秀都转移到上海演出。

        京剧兴起和太平天国的战乱,加速了昆剧的衰落。

        四、昆剧在衰落中的传承与延续

        进入民国以后,昆剧在北京、上海已经几近绝迹舞台。在苏州只剩下一付半昆班,即文全福,半付武鸿福,共二十多人,仍在坚持演出。这是昆剧的精华,是薪火传递的最后的火种。

        昆剧得以传承和延续,是在苏州创办了“昆剧传习所”,培养了一批“传”字辈艺人。1821年昆剧票友贝晋眉、徐镜清、张紫东,都是苏州绅士,出力出钱,在贝家的“五亩园”,原为殡葬地,创办“昆剧传习所”,主要出资人为民族资本家穆藕初,负担全部费用,出资五万银元。老师主要是“全福班”的名家,大先生沈月泉、沈斌泉、吴义生、许彩金等,都身怀绝技。(“传”字辈兄弟谈起他们的老师,都说学到的技艺不到老师的五成)培养出“传”字辈昆剧演员四十多位,行当(家门)齐全。学戏三年,1926年满师,组班到上海演出,开始了“新乐府”时期。

    “新乐府”(1927-1930)时期,演出于上海笑舞台、新世界、大世界。俞振飞为顾问,“全福班”的老师名艺人丁兰荪、施桂林、名丑陆寿卿都参加演出。“传”字辈兄弟出师后经过舞台实践和磨练,又得到老师们的继续传授、指点,演唱、演技全面得到提高。如王传淞得到陆寿卿真传,陆为“江南第一名丑”,华传浩、京剧名丑刘斌昆都是他的弟子。三年演出,因班主中间剥削,班内师兄弟之间的矛盾,在小生台柱顾传玠离去后,“新乐府”散班了。

        散班后,“传”字辈骨干十一位师兄弟发起组织共和班,每股出资银洋一百元,租行头,添置服装,取名“仙霓社”。戏班立足上海,还到苏杭等地跑码头演出,历经贫困、艰难,又坚持了五六年。1937年,淞沪战争爆发,他们正在小东门福安技艺场演出,日本飞机轰炸,剧场被炸起火,几年辛苦购置的戏衣行头被大火烧光,最后一个昆剧戏班“仙霓社”散班。剩下的十二位“传”字辈兄弟各谋生路,各奔东西。有的做“拍曲先生”,有的加入京剧,有的流亡外地,有的冻饿而死。

        

    周传瑛、王传淞走投无路,参加了朱国樑领班的国风苏剧团,改唱滩簧,即苏滩。这是一个跑江湖的家族戏班子,演员有张艳云、张凤云、张娴三姐妹,朱国樑、龚祥甫、传瑛、传松和乐师张兰亭,“七个演员分男女,独角乐师兼文武”。只有一条赤膊船,破烂的戏衣不满一只小皮箱,一顶“日当衣衫夜做被”的破蚊帐,漂泊在杭嘉湖水乡和无锡、江阴一带农村,茶馆、庙宇、蚕房、桥堍就是戏场。传瑛、传松在苏滩演出时加进昆剧节目,并且教会张氏姐妹唱昆剧。只有一支笛子,传瑛唱时传淞吹,两人都在场上,只得当场吹。住庙宇,宿凉亭,睡牛棚,常在饥寒交迫中,受苦受气,还受地痞流氓凌辱。后来“国风”不断扩大,又加入了周传铮、包传铎、沈传锟、刘传蘅,而且带出了几位“世”字辈的青年演员。传瑛、传淞在“园风”一个跑江湖的“叫花班”延续了昆剧一线血脉,传承了最优秀的民族戏曲遗产,使昆剧未成绝响,才有了建国的昆剧振兴和《十五贯》的进京。

        在北方,北昆的最后一个戏班“荣庆社”在天津劝业场演出,也因日寇占领天津而散班。北昆的韩世昌、白云生、马祥麟组织小戏班,乘一辆马车奔走在河北农村乡镇,在庙会上演出,也是住寺庙,宿祠堂,从1938年坚持到抗战胜利。周传瑛、王传淞乘赤膊船飘荡在江南水乡,韩世昌、白云生坐马车奔走在冀中平原,都是在民族危难之际,昆剧存亡之秋,传承和延续了昆剧的生命!

        五、从《十五贯》进京到十年浩劫

        1949年建国后,对戏曲提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政策,京剧和各种地方戏都受到重视,出现繁荣兴盛的局面。统治阶层和人民大众都需要娱乐,要看戏,历代如此,概莫能外。建国初期,没有电视,电影一年才拍几部,主要是戏曲演出,以上海为例,上百家剧场演戏曲,单越剧团就有几十个。昆剧在1954年“华东戏曲会演”中“亮相”,国风苏昆剧团和“传”字辈艺术家演了四出折子戏,朱传茗《思凡》华传浩《醉皂》,周传瑛、张娴《小宴》,王传淞和青年演员朱世藕大轴《相梁刺梁》。我看了那一场演出,震动全场,许多人都是第一次看到我国戏曲的第一瑰宝!

        

    “国风”从民营剧团改为国营浙江昆剧团。上海戏校招收第一届昆剧班学员。1956年春天昆剧《十五贯》进京,九月在苏州举行昆剧观摩演出,接着上海举行南北昆剧会演。

        1955年11月间,时任浙江省文化局长的黄源和作家郑伯永、编剧陈静,集体改编了《十五贯》。春节期间到上海演出,中宣部部长陆定一看了戏,决定让《十五贯》进京演出。1956年四月剧团到北京,在广和剧场首演《十五贯》,周扬、田汉、欧阳予倩都看了,在北京引起重视。四月十七日进了中南海,毛主席看了《十五贯》。十九日在广和剧场演出,周总理和观众一起看了戏,散戏后到后台看望演员,对剧本大加称赞。四月二十日中央文化部在吉祥戏院举行对《十五贯》一剧的颁奖仪式,传达了毛主席的指示:“《十五贯》是个好戏,这个戏要推广,全国各剧团有条件的都要演。这个剧团要奖励。”二十五日,在国务院礼堂,毛主席又一次看了《十五贯》,连看两场是没有先例的。五月十七日,在中南海紫光阁举行各界两百多人的座谈会,周总理作了长篇讲话。十八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从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谈起》的社论。从轰动北京到全国各地争演《十五贯》。

        《十五贯》让昆剧又一次兴盛是空前的。周传瑛说:“党的阳光和雨露,滋润了古老的昆剧”。(《昆剧生涯六十年》)。是的,荣誉和兴盛由于领袖和党的重视。《人民日报》社论中明确指出:“《十五贯》不仅使古典的昆曲艺术放出新的光彩,而且说明了历史剧同样可以很好地起现实的教育作用”。就是为当前的政治服务。现在很清楚了,1955年从“反胡风”到全国进行“肃反”运动,按照百分之五的指标,制造了大量的冤案。全国各阶层对“肃反”扩大化意见很多,怨气很大。《十五贯》这出戏,把造成冤案的责任推到过于直这个人物身上,因为他的主观主义,不调查研究;从而掩盖了制造冤案的制度性的政治原因。用况钟纠正冤案,坚立一个清官形象。《十五贯》起到掩盖“肃反”扩大化的作用,消解了群众的怨气,是当时政治的需要。

        《十五贯》保留了传统戏中最精彩的《判斩》、《见都》、《访鼠﹒测字》,加上周传瑛、王传淞两位艺术家精湛卓绝的技艺和表演,使这出戏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这三折戏成为昆剧经典。

        

    《十五贯》让昆剧受到重视,得以振兴,同年,南京成立江苏省昆剧院,北京成立北方昆剧院,湖南也成立了湘昆剧团。1956年《十五贯》进京到1966年“文革”开始,十年时间,昆剧从“阳光雨露”的滋润,到狂风暴雨的吹打。在十年浩劫中,昆剧不仅是衰落,而是毁灭!毁灭了一代昆剧艺术大师、名家,忍受不住批斗、凌辱,京昆名伶言慧珠自尽惨死,死于浩劫中的南昆“传”字辈的有朱传茗、华传浩、周传铮;北昆有韩世昌、白云生、侯永奎。浩劫过后,北昆只剩下侯玉山和马祥麟,1980年昆剧传习所六十周年纪念,“传”字辈健在在只有十六位,都已七十多岁高龄。一代新的青年演员,荒废了十年青春。“为政治服务”变化很快,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到“一出戏救活了一帮牛鬼蛇神”,这是周传瑛在“文革”中加在周传瑛头上的罪名,从有功变成有罪。

        昆剧的现状。

        新时期以来,特别是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后,昆剧受到重视,出现兴盛繁荣局面。五大昆剧主力:江昆、苏昆、上昆、浙昆、北昆。在两个方面取得成绩,一是传承,二是推广。传承剧目和技艺,培养青年演员,“文革”后二十多年间,喜见三代演员的成长,后继有人。推广昆剧,扩大观众面,多演出,坚持常年剧场演出,走进大专院校的校园,走出国门,到港台,到国外。海内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喜欢上了昆剧这一国之瑰宝,有不少年轻的昆剧“粉丝”。缺乏的是竞争,还没有一个自由宽松的生存环境,艺术只有在竞争中,在观众的评判中才能进步和发展,演员才能真正的成名、成家、成长。靠会演、大奖出不了“四大名旦”,梅兰芳是观众用票选出来的。戏曲(包括昆剧)在体制内,成为官员的“政绩工程”,纵然一时繁花似锦,必然会枯萎衰落。

    【返回】

    投诉建议:0512-65227889    咨询电话:0512-65226989
    网站维护:苏州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 0512-65226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