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家庭常用急救技能
朱一军 2013-10-05
浏览量:138
急性酒精中毒预防及处理
酒精是一种亲神经物质,主要是对神经系统直接的立即的抑制作用。酒是一种中枢神经的抑制剂,但个体差异很大。 当血液中酒精的浓度达到0.05%时,出现微醉,感到心情舒畅、妙语趣谈、诗兴发作,眼和手指的协调动作受到影响;升至0.1%以上时,表现为举止轻浮、情绪不稳、激惹易怒、不听劝阻、感觉迟钝、步态蹒跚、这是急性酒精中毒的典型表现;升到0.2%以上时,平时被抑制的欲望和潜藏的积怨都发泄出来,表现为出言不逊、借题发挥、行为粗暴、滋事肇祸;血液中酒精的浓度达到0.3%以上时,表现为说话含糊不清、呕吐狼籍、烂醉如泥;当血液中酒精的浓度升至0.4%以上时,则出现全身麻痹、进入昏迷状态;当血液中酒精的浓度升至0.5%以上时,可直接致死。当然并不是每个醉酒者发展过程都会如此界限分明的一步一步进行,症状的强度如何,还取决于个体对酒精的耐受性。 
急性酒精中毒俗称醉酒,指饮入过量的酒精或酒精饮料后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及随后的抑制状态。酒后1~2小时血中浓度最高。
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胃:1、约在30分钟内排入肠;2、约30%在胃吸收;3、可以导致胃黏膜损伤、出血;4呕吐。肝:1代谢酒精转化为乙酸CO2+H2O;2乳酸、酮体增高致代谢性酸中毒;3、糖异生受阻致低血糖。脑:先兴奋共济失调 昏睡 昏迷 呼吸循环中枢抑制。其他:1、3-5%肾排出;2、引起胰腺炎、心肌损伤;3、低血钾、、低血镁、低血钙
酒精中毒的紧急处理对轻、中度中毒者,首先应鼓励或设法使患者吐出胃内残留的酒,可以用筷子或者匙柄刺激其舌根、咽部催吐。对重度昏睡者,使其头部偏向一侧或让其侧卧,以防呕吐时食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同时拨打120电话呼救,送患者到医院诊治。因为饮酒至轻、中度酒精中毒的现象太多,饮酒者及周围人多不在意,认为只要让醉者睡就行了,然而不乏因饮酒过量而丧命的例子,尤其原有慢性疾病者。应注意观察。要注意对醉者保暖,侧卧,吵闹者隔离,不用镇静安眠药。
酒精中毒的饮食保健
1)可多喝水(温开水、淡盐水、糖水或蜂蜜水、绿豆汤等),降低血中酒精浓度,并加快排尿,使酒精迅速随尿排除。
2)多吃水果,如梨、橘子、苹果、西瓜、番茄等,用果糖把乙醇烧掉。
3)可服用维生素B1和维生素E,促进乙醇的分解。
4)醉意较浓的,可取白糖5克加食醋30毫升,待白糖溶解后,一次饮服
煤气中毒的预防及处理
煤气中毒的预防及处理
2009年12月,有上海市民在西安路8弄闻到浓烈的煤气味,有关部门迅速赶到现场处置,发现有20人煤气中毒,有两人已经死亡
2006年2月14日,合肥市发生因使用煤球炉不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例,先后有87人入院治疗,3人死亡。
2007年12月1日,西安市一家五口在家洗澡时发生煤气中毒。
含碳物质在不完全燃烧时都可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轻,在空气中燃烧有时可见蓝绿色的火焰。
一氧化碳是含碳酸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一氧化碳经呼吸道吸入后,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循环,立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气的能力。而且碳氧血红蛋白的存在还抑制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阻抑氧的释放和传递,造成机体急性缺氧血症。症状轻重与碳氧血红蛋白多少有关。 正常人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可达5%~10%血中
含10%~20%碳氧血红蛋白时发生头胀、头痛、恶心;
达到30%~50%时则出现无力、呕吐、晕眩、精神错乱、震颤,甚至虚脱;
至50%~60%则出现昏迷和惊厥;至70%~80%则呼吸中枢麻痹,心跳停止。
由于碳氧血红蛋白呈红色,所以患者无青紫,皮肤及唇色呈樱桃红色。
但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测定必须及时,脱离一氧化碳接触8小时后碳氧血红蛋白即可降至正常,且与
临床症状间可不呈平行关系。
煤气中毒致病原因
1.在日常生活上,常因冬季用煤炉取暖时,门窗紧闭排烟不良及煤气灶漏气等原因造成。日常使用的煤气中含有5%~10%的CO.若大量吸入含有5‰以上的CO的空气时,会引起重度的中毒症状。
烧水煮饭时,汤水溢出,熄灭煤气火焰
外出时忘了关闭煤气
淋浴器和煤气没有分房安装
睡在装有煤气设施的屋内
热水器安装不规范
胶管老化脱落
2.在工业上,炼钢、炼铁、炼焦等冶炼车间;丙酮、甲酸、甲醛等合成车间;矿业采掘爆破;内燃机、汽车发动时排出的废气等,均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在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均可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煤气中毒会引发什么疾病?
1、肺水肿:表现为呼吸急促,口鼻溢出或吸出较多粉红色或白色泡沫状分泌物,双肺闻及大量湿性啰音,
2、脑水肿:脑细胞对缺氧最为敏感,缺氧引起脑细胞水肿,表现为四肢肌张力增高,抽搐,眼底改变甚至脑疝。
3、皮肤损害:受压部位更易发生,如面部、肩后、四肢等部位出现局部红肿、发硬(略高于正常皮肤,边界清楚,形状不规则,压之退色)、疼痛、压痛亦可出现水泡或破溃。
煤气中毒家庭急救方法
1.首先要打开门窗将病人从房中搬出,搬到空气新鲜、流通而温暖的地方,同时关闭煤气灶开关,将煤炉抬到室外。

2.检查病人的呼吸道是否畅通,发现鼻、口中有呕吐物、分泌物应立即清除,使病人自主呼吸。
对呼吸浅表者或呼吸停止者,要立即进行口对口呼吸,方法是:让病人仰卧,解开衣领和紧身衣服,术者一手紧捏病人的鼻孔,另一手托起病人下颌使其头部充分后仰,并用这只手翻开病人嘴唇,术者吸足一口气,对准病人嘴部大口吹气,吹气停止后,立即放松捏鼻的手,让气体从病人的肺部排出。如此反复进行。
3.给病人盖上大衣或毛毯、棉被,防止受寒发生感冒、肺炎。可用手掌按摩病人躯体,在脚和下肢放置热水袋,促进吸入毒物的消除。
4.对昏迷不醒者,可以手指尖用力掐人保(鼻唇沟上1/3与下2/3交界处)、十宣(两手十指尖端,距指甲约0.1寸处)等穴位;对意识清楚的病人,可给饮服浓茶水或热咖啡。
5.供氧非常重要,因为吸入氧浓度越高,血内一氧化碳分离越多,排出越快。研究表明,血中一氧化碳减半时间,在室内需200分钟,吸纯氧时需40分钟。故应用高压氧舱是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最有效的方法。将病人放入2~2.5个大气压的高压氧舱内,经30~60分钟,血内碳氧血红蛋白可降至0,并可不发生心脏损害。
6.重度的煤气中毒需要及时送往医院救治,以免出现大脑损伤疾病,所以当 您的身边不幸有人煤气中毒的时候在做完上述急救的措施后要第一时间将其送往 医院接受专业的治疗。
煤气中毒的紧急处理
当感到有煤气泄漏时,立即关掉煤气开关,打开窗户或走到室外,切忌开灯,以防爆炸。中毒者离开现场,解开衣扣、腰带,让其吸入新鲜空气,清除口腔分泌物和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检查神志、呼吸、瞳孔等,发现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复苏抢救。中度以上的中毒者应
拨打120呼救,送医院救治。
发现有煤气泄漏切记:
切勿触动任何电器开关 ( 如开、关灯 ) 
切勿在室內使用电話或手机
切勿使用火柴或打火机
切勿按动邻居的门铃 
切勿用火检漏 
切勿开启任何煤气用具,直至漏气情况得到控制 
预防煤气泄露
应经常检查煤气管道和煤气灶具是否漏气。使用煤气器具烧煮时应有人看管。严禁在有煤气灶的室内睡觉,临睡前应检查煤气总开关是否关闭。 
冬季取暖、厨房或使用热水器时应特别注意室内通风,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应由专业人员正确安装各种煤气淋浴器,定期维护保养。尤其要注意的是煤气淋浴器应与浴室分房安装。 
安全使用煤气歌
用 煤 气,便 万 家,为 民 造 福 效 益 大;
节 能 源,省 时 间,合 理 用 气 真 方 便;
睡 觉 前,下班 后,先 到 厨 房 嗅 一 嗅;
关 阀 门,查 炉 灶,发 现 泄 露 要 报 告;
点 燃 前,臭 味 浓,打 开 门 窗 断 火 种;
遇 漏 气,别 发 呆,门 和 窗 户 全 打 开;
火 等 气,莫 麻 痹,炉 灶 点 燃 人 不 离;
勤 通 风,氧 入 户,避 免 窒 息 或 中毒;
须 谨 记,才 安 全,家 家 户 户 喜 洋 洋。
白果中毒的预防及处理
白果又名银杏,味带香甜,可以煮或炒食,有祛痰,止咳、润肺、定喘等功效,但大量进食后可引起中毒。现代科学证明:银杏种仁有抗大肠杆菌、白喉杆菌、葡萄球菌、结核杆菌、链球菌的作用。白果即银杏去除外皮的干燥种子。在肉质外种皮、种仁以及绿色的胚中含有有毒成分,主要是白果二酚、白果酚、白果酸等。尤以白果二酚的毒性较大。
潜伏期: l~12h
症状:人的皮肤接触种皮或肉质外种皮后可引起皮炎、皮肤红肿。经皮肤吸收或食入白果的有毒部位后,毒素可进入小肠,再经吸收,作用于中枢神经。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胃肠道症状。
白果(银杏)中毒的症状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紫绀,
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表现:头痛、极端恐惧感、惊叫,轻微的声音及刺激即能引起抽搐,意识丧失或昏迷。
严重者,严重时可因呼吸功能以及肝肾功能衰竭直接导致死亡。
所以一旦发现有可疑中毒的,必须急速抢救处理。
急救措施
立即催吐、洗胃、导泻;洗胃用温开水,导泻可用硫酸镁或番泻叶。
口服鸡蛋清或 0.5%活性炭混悬液,可保护胃粘膜,减少对毒物的继续吸收。 
多饮糖开水、茶水、以促进利尿,加速毒物排出。 民间用甘草15~30克煎服 或频饮绿豆汤,可解白果中毒。
保持室内安静,避免光线、音响刺激,酌情使用镇静剂。
严重者应尽快转送医院救治。
白果(银杏)中毒预防:
1切忌过量食用或生食,婴儿勿食。
白果的有毒成分易溶于水,加热后毒性减轻,所以食用前可用清水浸泡1小时以上,再加热煮熟,均可大大提高食用白果的安全,熟食也要控制数量;除去果肉中绿色的胚。
2 采集时避免与种皮接触
采集时与种皮接触因长时间接触而在皮肤残留毒性而中毒。
误服药物的处理
药物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能起到治疗作用,若自服或误服超过治疗剂量的药物,就会引起人体的强烈不适反应,后果严重,甚至可致死,这就是药物中毒。急救前先要判断是原来疾病引的症状还是因为服用过量药物引起的中毒症状。对已经昏迷的患者,更要仔细寻找中毒证据,对症下药。
对有毒中药类中毒而言,上述症状和体征并不一定全部存在,多为表现其中某些症状,不可掉以轻心。
中毒急救原则
立即终止接触毒物
清除进入人体内已吸收或尚未吸收的毒物
促进人体内已被吸收的毒物排出
使用特效解毒剂
保护重要脏器及对症支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