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慢性胃病的生活管理
陈江 2013-09-27
浏览量:130
慢性胃病是许多胃部慢性疾病的统称,包括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息肉、胃结石、胃的良恶性肿瘤、胃粘膜脱垂,等等。
一、慢性胃病有哪些表现?
上腹不适
饱胀
疼痛
嗳气
泛酸
烧心
恶心呕吐,等等
二、慢性胃病为何多发?
《黄帝内经》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也就是说,脾胃是人体的仓库,饮食物必然要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慢性胃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所谓“十人九胃”,其多发的因素在于:
①饮食不规律:不吃早餐,晚餐过饱,经常宵夜;
②精神因素:生气、忧郁、过度思虑、紧张、压力过大;
③不良的生活习惯:抽烟、喝酒、过食冷饮、酸辣等刺激胃肠的食物及过重口味。
三、慢性胃病的调理要点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的正常运转及五脏六腑需要脾胃吸收输布的营养精华来维持。脾胃每天都在接触饮食物,不可能完全休息,但可以通过减轻胃肠的负担来调理脾胃。总结起来,调理脾胃应该做到:顺应四时调摄、饮食规律、细嚼慢咽、注意保暖、温和食谱、少食多餐、
均衡营养、酸碱平衡、少吃刺激之品。
1.顺应四时调摄
如春时阳气生发,胃病多有动血之虞,故春时宜恬静少怒,食宜清淡,少食助热之品;夏季炎热,多挟湿气,湿困脾胃,表现为纳呆、脘胀或吐泻,所以夏季不宜过食生冷油腻食物;新秋之时,暑湿未尽,天气转凉,饮食稍有不慎可发生腹泻,待到秋燥明显可食甘寒柔润之品;冬令健身,重在食补,冬至后可服适量膏剂补品。
2.有规律的饮食习惯
研究表明:有规律地进餐,定时定量,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液的分泌,更利于消化。 
3.细嚼慢咽 
对食物充分咀嚼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充分嚼碎的食物在胃中更加容易被消化和吸收从而减少胃的负担。
4.注意保暖
慢性胃病按中医辩证来说以虚寒型为多。胃脘部的保暖在日常生活中尤为重要。可以在胃脘部加穿皮背心或者自制的护胃等。
5.温和食谱
胃喜温恶寒,吃点温热食物有利于保护胃,不要吃冰冷、油腻、过甜之品。
6.少食多餐
减轻胃肠负担。可自备一些自制的五谷杂粮及新鲜水果,或根据自身的体质,选用黑米、燕麦、淮山药、黑芝麻等食品。
7.均衡营养
胃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的缺乏是慢性胃炎、胃溃疡等问题的根源之一,故酵素(酶)补充至关重要。为了修复胃粘膜,必须补充类胡萝卜素;为了加强胃的蠕动,钙、镁等矿物质补充不可缺少;胃病往往伴随着出血、贫血等问题,故铁、维生素c补充非常重要。
8.酸碱平衡
鱼肉蛋奶、精米、精面属于酸性食物,不吃不可能,但是吃的不要过多;要配合粗粮,实现粗细搭配。粗粮属于碱性食物,含矿物质、维生素,但对慢性胃炎的人,易刺激胃壁,应吃易煮烂的,如小米粥、黑芝麻糊、黑米糊等。
9.少吃刺激之品
辛辣、过酸、过冷、烟酒、浓茶、咖啡和巧克力都不同程度地对胃粘膜刺激,不利于慢性胃病的调理。
四、中医如何调理慢性胃病?
中医药调理慢性胃病通过以下方面:药物治疗、饮食调养、情志调理。
1.药物治疗
中医药辨证论治,调理慢性胃病疗效显著,可以改善症状,减少复发。中成药口服方便,对慢性胃病治疗有效果。常见中成药有:三九胃泰、胃苏冲剂(颗粒)、香砂养胃丸、胃复春、胃炎丸、气滞胃痛冲剂,上述药物有各自适应症,需要在医师指导下处方服药。
2.饮食调养
不少人患了胃病以后,花了不少钱,吃了不少药,却总不见好或根治。其实,胃病的发生主要与人们的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俗话说“胃病不忌嘴,医生跑断腿”,意思是说有胃病的人如果不注意饮食的话,容易反复。我们说“吃”出来的胃病,还得靠“吃”来调养。
正所谓胃病三分治,七分养。既然慢性胃病有饮食宜忌,那么哪些东西不能吃?如糯米、辛辣食物、豆类、腌制食品、粗纤维蔬菜、开水泡饭、油炸食品、生冷水果等不适合此类患者。此外中医所谓“发物”如牛肉、 羊肉、狗肉、公鸡、香椿、竹笋等等容易诱发胃病。老胃病患者脾胃功能低下,适合松软容易消化的清淡饮食。总之,慢性胃病患者应规律饮食、定时定量、温度适宜、细嚼慢咽。
五、慢性胃病的饮食原则
1.消化性溃疡
少量多食,定时定量,选用易消化、营养价值高的食物。
烹调方法:蒸、煮、熬、氽等,忌用煎炸食物。
忌用粗纤维、硬而不消化的食物。
2.胃炎
少量多食
烹调方法:蒸、煮、熬、氽等,忌用煎炸食物。
忌食粗纤维多的蔬菜、咖啡、浓茶、烈酒、酸辣、芥末及过甜食物。
3.萎缩性胃炎
少量多餐,选择易消化食物,适量增加醋调味帮助消化。
进食含优质蛋白质及铁丰富的食物。
限制含碱多的食物,如面条、馒头、奶油、黄油等。
4.胃切除术后
选用排空较慢的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
高蛋白、高脂肪、高热能、低碳水化合物、少渣易消化食物。
六、慢性胃病的食疗
1.肝胃不和 :胃脘部胀痛,嗳气打嗝,食后明显,遇情志不畅时加重。 
(1 )橘皮粥:橘皮15-20 克(鲜橘皮30 克),粳米50-100 克。洗净橘皮,煎取汁,去渣,与粳米同煮粥。或将橘皮晒干,研为细末,每次用3-5 克调入已煮沸的稀粥中,再煮成食。 
2.饮食积滞 :胃脘胀痛,恶心厌食,饱满嗳气 。
(1 )莱菔子散:菜菔子6 克,研末,水调服。 
(2 )橘饼汁:橘饼泡汤代茶饮。 
(3 )佛手橘煮粳米粥:佛手橘20 克,煎汤去渣;粳米100 克,加水适量,煮成粥后加入冰糖并入佛手橘汤,稍煮即可。每日2 次 。
3.胃阴不足 :胃脘疼痛有烧灼感,吃点食物后则能缓解,口干舌燥,心烦易怒。 
(1 )餐后苹果:每日餐后食苹果1 只,坚持长期食,必收良效。 
(2 )荸荠蛰皮饮:鲜荸荠(马蹄)50 克,海蛰皮(洗去盐)50 克,煮汤饮,一日2 次。 
(3 )平时宜吃百合、梨、藕、蜂蜜等。 
4.脾胃虚弱: 胃脘隐隐作痛,喜食热饮,食则胃部胀满,神疲乏力。
(1)胡萝卜大米粥:大米100克,胡萝卜50克,大米煮成粥后加入胡萝卜煮熟烂食之,有健康温胃的功效。
(2)炒小米粥:炒小米面熬粥,加红糖食用。
(3)平时做菜时加用山药、莲子肉、大枣、生姜、胡椒等健脾温中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