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常用中药的鉴别与使用

    王玳珠   2013-07-26

    浏览量:211

    视频播放

    鹿 茸 【来源】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习称“花鹿茸”,后者习称“马鹿茸”。【产地】梅花鹿茸: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四川等省亦产,品质优;马鹿茸:主产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青海、四川等省区。东北产者习称“东马鹿茸”,品质较优;西北产者习称“西马鹿茸”,品质较次。【性状鉴别】锯 茸:呈圆柱状分枝,具1个分使者习称“二杠”,主使习称“大挺”,离锯口约1cm处分出侧技,习称“门庄”,具2个分枝者,习称“三岔”。有时锯下鹿茸后,当年又能长出的鹿茸,称“再生茸”。花二杠:全形呈人字形分开,顶端呈弯头状,从基部侧出“门桩”,皮红棕色或棕色,多光润,密生淡红黄色或棕黄色细茸毛,皮茸紧贴,“虎口”有灰黑色筋脉一条,锯口卵圆形,黄白色,中部密布细孔,外圈无骨质。体轻,气微腥,味微咸。花三岔:大挺上的同一侧长出二个侧枝,靠基部的侧枝较长;基部表面:“起筋”和“骨钉”或“骨豆”;皮红黄色,茸毛较稀而粗;锯口切面外围略显骨化,体较重,其余同花二杠。再生茸:主枝长而不圆或下粗上细;皮灰黄色,毛茸较粗糙;锯口外围多已骨化;体较重,无腥气。砍 茸:即带头骨的茸,脑骨后端有一对弧形的骨,习称“虎牙”;气微腥,味微咸。马鹿茸:较花鹿茸粗大,分枝较多;侧枝1个者习称“单门”,2个者习称“莲花”, 3个者习称“三岔”, 4个者习称“四岔”;其中以莲花、三岔为主。【品质评价】以茸体粗壮,顶端饱满,质嫩,断面周边无骨化圈,中央的蜂窝眼细密,皮毛完整,无臭味者质佳;习惯认为梅花鹿茸比马鹿茸质佳;在花鹿茸中,花二杠质量最好,三岔次之,再生茸质量更次,初生茸质最次;同等的鹿茸中,凡出现突出纵棱多或明显、骨豆多的质量差一些;血茸主要是适用于出口的要求。【伪品及鉴别】常见有:塑胶膜制成,形状类似鹿茸的头骨架,外面包裹老鼠皮;用锯末为原料,加胶粘合捏成商品花鹿茸“二杠”模型,外面再包裹上动物毛皮伪造;用鹿角外粘贴动物毛皮,再横切成薄片伪充鹿茸片等等。以上伪品只要仔细观察,加热水浸泡,胶粘部自然脱落,塑料变软,水溶液染色,必要时配合镜检和理化方法,不难鉴别。真鹿茸片呈圆形或椭圆形,外皮红棕色。鹿茸以体轻,断面蜂窝状,组织致密者为佳。假鹿茸片也类似圆形,但厚薄不均,直径1.5-3.5厘米,外皮呈灰褐色,毛短。切断面棕紫色,无蜂窝状细孔,偶有圆点。外毛皮可剥离。

        

        麝 香【来源】为鹿科动物林麝、马麝、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产地】主要分布于四川、西藏、云南等省区;其次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及东北等省区亦产。四川省都江堰市、马尔康、米亚罗养麝场已进行家养繁殖,活麝取香已获成功,现已能提供商品药材。【性状鉴别】毛壳麝香:扁圆形或类椭圆形的囊状体;剖开后,中层皮膜呈棕褐色或灰褐色,半透明状;内层皮膜棕色,内含颗粒状及粉末状的麝香仁和少量细毛及脱落的内层皮膜(习称“银皮”、“云皮”或“黑衣子”);有特异香气。以饱满、皮薄、仁多、捏之有弹性、香气浓烈者为佳。麝香仁野生品:当门子:不规则圆球形或颗粒状。散香:粉末状。饲养品:颗粒状、短条状或不规则团块状。以当门子多、颗粒色紫黑、粉末色棕褐、质柔润、香气浓烈者为佳。【伪品及鉴别】商品麝香仁中常见的掺入物有三类:植物类掺入物常有生地、锁阳、荔枝核、树脂、儿茶、淀粉、大豆粉、丁香粉、海金沙等;动物类掺入物常有肉松、肝脏粉末、血块、蛋黄粉、奶粉、奶渣等;矿物类掺入物常有铁末、砂石、磁石、朱砂、铅粒、玻璃渣等;毛壳麝香伪品常以麝皮或其它动物的毛皮或者膀胱包缝而成,其鉴别要点为全囊有毛或一面剃去毛但有毛根痕迹,或一面将皮反转,有缝合痕迹。发现香囊过大过满或过于沉重者,尤其要注意检查。常用鉴别方法:毛壳麝香用特制的槽针从囊孔插入,向不同部位转动,抽出槽针,立即检视,上槽之香仁应有逐渐膨胀高出槽面的现象,称之“冒槽”;以手捏麝香囊微软,有回力感觉,放手后皮部凹陷可自行弹起恢复原状。口尝时刺激性很强,辛辣味较重,味苦凉,有浓郁香气,凉直达舌根(即有钻舌感),其味纯,无异味;取香仁少许放于手掌中,加水润湿,手搓能成团,再用手指轻揉即散,不应粘手、结块。整麝香,手捏之有弹性。水溶法:取少许香仁,置于无色玻璃杯内,用开水冲泡或沸后倒进杯内,搅拌,静置,真香微溶于水,水液呈澄明的淡黄色,香气浓而持久。火烧法:取香仁粉末于坩埚中灼烧,初则迸裂,随即熔化膨胀起泡,香气浓烈四溢,应无毛、肉焦臭,无火焰或火星出现,灰化后,残渣呈白色或灰白色。纸压法:用易吸水的洁净纸一张,取麝香少许置纸上,将纸折合,稍用力挤压,如系真香,则纸上不留水、油迹,纸亦不被染色。如纸上现水迹,则为发水香或没干的麝香;显油迹,则为浸油之麝香;如纸被染色,则为掺伪的麝香。

    

        羚羊角 【来源】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的角。【产地】西伯利亚及小亚细亚一带。新疆北部边境地区亦产。【性状鉴别】长圆椎形,略呈弓形弯曲;类白色或黄白色,基部青灰色。嫩枝透视有“血丝”或紫黑色斑纹,光润如玉,无裂纹;老枝有细纵裂纹;尖部以下有10~16个隆起环脊,间距约2cm,手握四指正好嵌入凹处,称“握之合把”;角基部横截面内有坚硬质重的角柱,习称“骨塞”;骨塞长约占全角的1/2或1/3,表面有突起的纵棱与外面角鞘的凹沟紧密嵌合,横切面结合部呈锯齿状;除去骨塞,角下半段空洞状(洞角),全角半透明,对光透视,上半段中央有1条隐约的细孔道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质坚硬,气无,味淡。

        冬虫夏草 【来源】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蝙蝠蛾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产地】主产于四川、青海、西藏、云南等;四川产量最大,西藏、青海产质量最佳。海拔3500-6000m。【性状鉴别】虫体部分:①虫体长3-5cm,直径3-8mm;②表面土黄色至黄棕色,背面有20-30个环纹,近头部的环纹较细;③头部红棕色;腹部有足8对(头3尾1),中部4对较明显;④体轻,质略松而硬脆,易折断,断面白色,充实,微有弹性,可见有黑褐色“V”字型的线纹或裂隙。子座部分:①子座(由子座与柄构成)单一,由虫体头部长出,长4-7cm,基部将虫头包被,呈细长圆柱形,略弯曲;②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下部子座柄具细纵皱纹,子座上部略膨大,略显颗粒性,顶端有短小的不育部分;③质柔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或中空;④气微腥,味微苦。以完整、虫体饱满肥大、色黄亮、断面充实色白、子座粗壮而短者为佳。【伪品及鉴别】用非冬虫夏草冒充冬虫夏草(其它虫草充冬虫夏草、用淀粉等原料压模成型);用低等级冬虫夏草冒充高等级冬虫夏草;摻竹丝、铁丝到现在的摻重金属粉。

    

        人 参【来源】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及根茎。栽培者为“园参” 。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人参称为“林下参”,习称“籽海”。【产地】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野山参主要分布于辽宁省的宽甸、桓仁;吉林省的安图、敦化、抚松、通化;黑龙江的铁驪、穆林、虎林。园参主产于东三省,以吉林抚松产量最大,约占全国园参产量的50%以上。山东、河北、山西、湖北等省均有种植,云南部分地区也有少量栽培。【性状鉴别】园参类:主根纺锤形或圆柱形;身长,芦头上一面或两面生有芦碗,上着生1~数条不定根;支根2-6条,末端多分枝;须根似扫帚,短而脆,易折断,珍珠点小而少。生晒参:主根纺锤形或圆柱形;表面灰黄色,上部有断续环纹及明显纵皱纹;体轻,质较硬;断面淡黄白色,显粉性,形成层环棕黄色,皮部有棕色点状树脂道和放射状裂隙;气香而特异,味微苦、甘。以支大、质硬、皮细纹深、表面黄白、气香、味苦微甜者为佳。①林下参(常冒充野山参):圆柱形、菱角形或人字形;表面灰黄色,具纵纹,上部或中上部有环纹,支根多为2~3条,须根少而细长,清晰不乱,有较明显的疣状突起(习称“珍珠点”); 根茎细长,少数粗短,中上部具稀疏或密集而深陷的茎痕。不定根较细,多下垂。②红参:红棕色,半透明,偶有不透明的黄褐色斑块,习称“黄马褂”有少数横纹;断面红棕色,平坦、角质,有光泽;气香而特异,味甜微苦。③白糖参:上端有稀疏粗横纹,下部有支根2-3条;全体淡黄白色,全体可见加工时针刺的点状针痕及白糖结晶;断面黄白色,疏松;味甜。生晒参片:外皮灰黄色,体轻质脆,切面灰白色,显菊花纹,皮部有黄棕色小点。香气特异,味甜、微苦。红参片 长椭圆形斜片。切面红棕色,半透明,中央有浅色圆心。质坚脆。气香,味甜、微苦。④朝鲜人参:人参栽培品,参体粗壮顺长,芦粗短且多为双芦(习称双马蹄芦)。1、朝鲜红参:又称“高丽参”、“别直参”。圆柱形或方圆柱形,芦短粗,长1.5~2cm,直径几与主根同。主根顺长,多单支。棕红色,半透明。气无,味甜、微苦。2、朝鲜白参:全体长约10cm。芦较细。白色,有不规则纵形抽皱,质轻泡。气无,味微甜、苦。⑤日本红参:又称“东洋参”。栽培品;芦较细;主根上部常有黄色粗皮,分枝短,常骤变细;饮片周边黄棕色。

    

        西洋参 【来源】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产地】原产加拿大和美国。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引种栽培成功。【性状鉴别】根呈圆柱形或长纺锤形,表面有密集的环纹及线状皮孔,主根下部可见支根痕。质较坚硬,难折断,断面平坦,淡黄白色,皮部散有多数红棕色或黄棕色点状树脂道,形成层环棕黄色。气微而特异,味微苦、甘。【商品西洋参种类】商品西洋参按照加工方法有:生晒、冻干、红参、生鲜四类产品;在生晒西洋参产品中有硬支、软支之分;主要商品种类如下:野生西洋参、半野生西洋参(林下参)、生晒原皮西洋参(原尾、长枝、短枝、泡粒)、生晒剥皮西洋参(粉光参)、活性西洋参(冻干参) 、西洋红参、生鲜西洋参 、西洋参参节、参片、参须、参粉、西洋参蜜片、西洋参超微粉冲剂。

        三  七 【来源】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采制】花前期采挖,称“春七”,果熟后采挖,称“冬七”, “春七”质佳。芦头、 侧根、须根晒干后分别称 “剪口” “筋条”“绒根”。【产地】广西的田阳、靖西、百色等地,云南的文山。云南文山的三七栽培历史悠久、产量大,为道地药材。【性状鉴别】纺锤形或类圆锥形,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习称“钉角”),侧面有支根断痕。灰褐色或灰黄色,质坚实,击碎后皮部与木部常分离。(骨肉分离),断面灰绿、黄绿或灰白色(铜皮铁骨),皮部有棕色树脂道斑点。气微,味苦而后微甜。主根习称“三七头子” 整个的芦头称“剪口”较粗支根称“筋条”,细小支根及须根称“绒根”。【选购】三七规格有10头、20头、25头、30头、40头、60头、80头、120头、160头、200头、无数头、剪口、筋条等等。

        天  麻【来源】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产地】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东北及华北各地亦产。【性状鉴别】块茎长椭圆形,稍扁。顶端有红棕色的顶芽,称“鹦哥嘴”,末端有圆脐形疤痕,称“肚脐眼”。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样,黄白色或淡棕色。气微,味甘。以质地坚实沉重、有鹦哥嘴、断面明亮、无空心者为佳。

    

        枸 杞 【来源】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产地】主产于宁夏、新疆、陕西等省区,以宁夏的中宁和中卫县枸杞子量大质优。【性状鉴别】类纺锥形或椭圆形,表面红色或暗红色。果皮柔韧,皱缩,果肉肉质,柔润。种子20-50粒,类肾形,气微,味甜。嚼之唾液呈红黄色。以粒大、肉厚、籽小、色红、质柔、味甜者为佳。【宁夏枸杞的鉴别】① 看外观——长扁型;②看颜色——暗紫色;③测比重——冲茶多会浮在上面;④捏一捏——不结块;⑤尝一尝——甘甜不腻口

    

    【返回】

    投诉建议:0512-65227889    咨询电话:0512-65226989
    网站维护:苏州图书馆 技术信息部 0512-65226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