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邮票的收藏与鉴赏
郑炜 2014-01-05
浏览量:1286
今天是马年甲午邮票的首发日,中国邮政总公司的领导以及苏州市市长都参加了今天的首发活动,这是对苏州的集邮充分肯定。从苏州这几年集邮的发展情况来看,我们已经成为全国集邮名城,这个荣誉来之不易,它的评审方法是和国家卫生城市是一样的,这是苏州众多集邮爱好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今天我给大家讲邮票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邮票的鉴赏,走近世界各国的邮票,然后是介绍一下苏州的邮票,第三是介绍一下邮票的历史,邮票是怎么产生的以及邮票的用途,最后我再讲一下邮票的投资。
美国维基收藏网站(en.wikicollecying.org)日前公布的调查结果提供了一份答案。在2011年世界上最流行的75种收藏爱好中,集邮赫然排名第1。这份结果来自对世界上160个国家(地区)15万名收藏爱好者的调查。排名紧随集邮之后的是古玩收藏(第2)和名人签名(第3)。纪念品收藏位居第4,硬币收藏排在第5。第6到第10的依次为:交易卡(例如棒球卡、篮球卡等)、艺术品、书籍、老爷车和连环漫画。
说到邮票我们先来欣赏一些好的邮票。
中国的邮票,“全国山河一片红”分为大小两种,大的那种是未使用稿,没有发行,在1968年当时的国家总理李富春向周恩来汇报要发行这枚邮票,但是周恩来觉得这枚邮票太大要求改小一点,然后邮票设计师万维生先生将邮票改小。大的邮票仅存8枚,这8枚邮票是怎样由国家邮政流到民间去的呢?谁也不知道。去年在香港嘉德拍卖已经拍到了730万的价格。那个小的“一片红”是被收回的,因为它是一张错票,现在的价值是100万,我们苏州有两枚,其中一枚是新票,在一位姓郑的老师手里,他在80年代富仁坊的集邮公司买的。为何会撤销这枚小的“山河一片红”呢?因为其中的中国地图没有画全,不是没有将台湾画进去,而是没有将南沙群岛,西沙群岛,还有中国和蒙古、东南亚的边界都没有画清楚。不过万维生先生和我交流的时候说,他很委屈,因为这枚邮票本身就不是地图邮票,地图只是作为这枚邮票的一个背景,是进行艺术化处理的,不需要那么清楚,但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是不允许的。当时第一个发现这枚邮票的问题是一个地图出版社的总编辑,他发现后立马给邮电指挥部打电话,然后就撤销了发行。但是在一些小的地方还是流出了这种邮票,所以这是在中国历史上难得的一枚珍邮。
苏州市集邮协会正式成立自1983年成立以来。各级基层组织从33家发展到了415家,会员从当初的512名增加到了26143名。实际上按不完全统计苏州的集邮爱好者超过50万人。协会创立的会刊《苏州集邮》、《个性化邮票研究》、《生肖集邮》为传播和提升集邮文化社会影响力提供了正能量。
说到邮票我想讲两个故事,它改变了我们现代的社会。第一个是奥运会,我可以这么说,没有邮票就没有现代的奥运会。当时顾拜旦想在希腊举办第一届奥运会,但是他筹不到那么多的资金,他只募捐到了33万的希腊币,所以他想到了发行邮票,他发行了全世界第一套奥运邮票,通过邮票获得了40万德拉马(希腊币)的资金,终于促成了第一届奥运会的举办。
第二个故事是,一枚邮票拯救了巴拿马运河。当时从美国的西海岸到东海岸的航海路线是要绕过整个南美洲,或者是从北极绕行,非常的不方便。所以法国人提出凿建巴拿马运河,可是由于法国政府发生了一些财政上的丑闻就放弃了这个计划,然后美国人接手这个工程,他们提出了两种方案,其中之一就是巴拿马方案,另一个是尼加拉瓜方案,路程虽然比巴拿马方案长,但却可以利用尼加拉瓜湖和圣胡安河,工程量较小,比巴拿马方案更经济实惠,但是尼加拉瓜有一个先天的缺陷是有很多的火山。巴拿马和尼加拉瓜都想争这个工程,于是在美国的议会进行辩论,当时的巴拿马运河的设计师想了一个办法,他找了一张尼加拉瓜的一张摩摩通博火山的邮票,他凭此邮票说服了议员尼加拉瓜是一个多火山的国家,巴拿马运河的方案就此通过了。这两个故事是我们集邮当中很经典的两个故事。
老舍先生曾经讲过,集邮长知识。从我自身的集邮经历中,我确实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我在初中的时候曾经代表一中参加过知识竞赛,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我的这些百科知识都是从邮票上得来的。比如说桂花,其实我并不知道关于桂花的知识,但是我国曾经发行过四种桂花的邮票,分别是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我从中得知了桂花的知识。我希望青少年都能参加到集邮活动中去,我也常到中小学去宣传。举例来说你买了一本当年的集邮年册,它里面有很多的内容,邮票是国家的名片,所有国家最精华的东西都在浓缩在了里面,所以说买了一本年册就把全年的知识都汇总在了一起。
比如说去年发行的中国梦系列邮票,每一个邮票最终发行都是要通过中央宣传部来决定的,一套邮票从设计到脱稿到发行都要通过很多的环节,2013年9月29日提出中国梦,如何来表现这个主题,后来决定了以航天为主题,推出了“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以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还有“蛟龙号 7000M”和“辽宁舰”。从这方面来展现国家的富强。
去年我们还发行了“小蝌蚪”邮票,把《小蝌蚪找妈妈》这个动画片以邮票的形式展现了出来,每年都会有以动画片题材的邮票,吸引了很多的小朋友。
去年发行的邮票我还特别喜欢“豫园”这枚邮票,它的发行也是一波三折,它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提出,可是直到去年才成功,它是以钢笔画的形式展现了上海豫园湖心亭与九曲桥、大假山、卷雨楼、玉玲珑的景色,很海派。 
去年还有《毛泽东同志诞生一百二十周年》纪念邮票,毛主席邮票是中国邮票常表现的一个题材。中国邮票发行有一个规则,活着的人是不上邮票的。现在有一些小国家的领导人愿意上中国的邮票,像朝鲜等,当然这些是商业邮票。这次毛主席邮票主要采用的是一些馆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的毛主席油画。
我国发行的邮票中毛主席的题材最多,不光是他个人的形象同时还有毛主席诗词,在座的老同志可能知道,在文革的时候发行过毛主席的全套诗词,现在价值是三十万。最早的毛泽东邮票出现在1944年,由山东省战时邮务总局发行了中国第一套毛泽东肖像邮票,当时还是区票。1959年发行的《开国大典》邮票,是为了纪念建国十周年,底稿是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文革时期发行了大量的毛泽东邮票,具体我就不展开了。
下面我再介绍一下2012年的最佳邮票,与国外不同,国外的最佳邮票通常是艺术邮票,而我国的必定是政治题材的邮票。所以2012年的最佳邮票就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一个小型张两枚邮票。
2012年我还比较喜欢的是《福禄寿喜》特种邮票,它的底图是采用了杨柳青画和苏州的桃花坞画,其中的福是清代桃花坞的木刻。
2012年还有一套是《宋词》特种邮票,每一首词都配上了一幅画,很漂亮。所以我说如果孩子能够在集邮过程中记下一首诗一首词就增长了知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还有《唐诗三百首》邮票,它展现我国邮票的最高技艺,我可以肯定的说邮票代表着一个国家印刷的最高水平。在《唐诗三百首》这枚小小的邮票上印有唐诗三百首的全部内容,我一开始还不相信,后来拿放大镜仔细观察才确定这是真的,每个字都很清晰,笔画比头发丝还要细很多。
2011年我就简单说一下了,比较有名的是南京的云锦和关公邮票。我当时在想关公的内容是如此丰富要用两枚邮票来概括是很困难的,后来图稿出来后很不错,它选了两个故事,千里走单骑和夜读春秋,把关公的形象展现出来。
现在我国推出了个性化邮票,个人的形象可以印在附图上,在其他的一些国家像美国和澳大利亚都可以印在主图上,上面还有邮票的面值,可以做正常邮票来使用。
接下来讲生肖邮票,这在中国是一个奇迹。1980年的金猴邮票,我10元的时候买过,100元的时候买过,1500元也买过,1万的时候也买过,现在已经涨到了1万5千,猴票一直都是很抢手的。这枚邮票很漂亮,猴子身上的每根毛用放大镜都可以看清楚。
中国的生肖邮票就是从1980年这张猴票开始的,一共发行了3届,今年是第三轮的倒数第二枚。虽然生肖起源于中国,但是第一枚生肖邮票是日本发行的,日本在1950年发行的虎年邮票。
今年是马年,发行的是由陈绍华设计的白马,他曾设计了申奥的标志,还有龙票和蛇票,他的设计很有气派,设计龙票的时候展现了龙的皇家气派。今年设计马的时候采用的是唐代的马,起源于唐三彩,马的白色印刷的时候采用的是刷银工艺,在马的颈部有牡丹的图样,马鞍上有两个蝙蝠,寓意马上有福。我觉得今年马票比1990年和2002年都要漂亮。今天整版的价格已经炒作到了300元了。
现在全世界有50多个国家发行中国的生肖邮票,包括美国、日本、新西兰、法国、菲律宾等等,而且每年都会发行。列支敦士登号称邮票王国,它的财政收入很大一部分来自邮票,去列支敦士登旅游的人肯定会买他们国家的邮票,今年发行的是一张大邮票加四枚小型张,它采用的是镂雕一样的工艺,颜色是红色很是大吉大利,我预计它能被评为今年的最佳生肖邮票。台湾在2013年就发行了马年的生肖邮票。美国今年的生肖邮票采用的是以鼓为形象的,往年他们直接采用生肖的形象。日本的生肖邮票一向可以获得世界最佳生肖邮票,自从岛屿之争开始后中国人就不再投票给它了。澳门的生肖邮票是以水木金土火五行,水是用水墨画来表示,金是用黄金饰品,木是用木雕,火是用烟花,土用的是宜兴紫砂来表现。还有一些像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布隆迪、尼日尔等等国家都有生肖邮票,固然设计的很不错,但是都是商业邮票,是不是受到世界集邮联盟承认的,上不上的了世界集邮名录,如果上不了,在业界称为灰姑娘,它们印出来只是为了赚中国人的钱,我作为全国生肖邮票研究会的副会长是抵制这种邮票的。我和中国邮政公司的总经理高山,我们在商量明年开始是否把这些小国家发行的邮票驱逐出去。
再介绍一下去年的生肖蛇邮票。香港蛇年邮票4种票图以中国民间工艺不同的蛇形图案为造型,分别为剪纸、绘画、篆刻、玉器形式。“飞龙灵蛇”金银邮票小型张使用22K镀金金片制作,世界首创。同时还发行丝绸邮票小型张,高贵典雅。
加拿大蛇年以水纹图案为背景。国内邮资邮票是一条红色带有金色纹的蛇,滑行在水波之上;国际邮资邮票是一条翠绿色带有金色纹的蛇。蛇图均采用富有立体感的浮雕印刷技术,手触摸有浮突的感觉。
新西兰这套邮票延续了该国本轮生肖邮票的设计特点,前三枚图案分别为书法、剪纸、彩绘,第四枚则是盘蛇的花灯与新西兰著名景点高空缆车为图案,体现了中国文化与当地文化的结合,很有创意。
这三个国家就是去年的最佳世界生肖邮票的前三强,列支敦士登以100票的劣势屈居第四位。
前年是生肖龙票,中国的团龙邮票很是霸气,台湾的则有点软弱,日本以各种书法字体来展现龙,显得很有文化底蕴。法国的是赵无极的一副龙的画。龙年世界最佳生肖邮票分别是香港、马来西亚和列支敦士登。
兔年是日本、澳门和加拿大这三个国家和地区,首届是加拿大、香港和澳门。
以上关于生肖邮票,接下来我介绍一下关于的苏州的邮票。苏州题材的邮票发行数量仅次于北京,如果扣去政治题材,苏州题材是最多的。
有直接题材的,1980年发行的留园邮票,展现的是曲溪楼、涵碧山房、远翠阁、冠云峰四个景点春夏秋冬的景色。然后是1984年拙政园邮票,展现的分别为宜两亭前望倒影楼、枇杷园景物、小沧浪水院、远香堂与倚玉轩,也是雕刻版。距今已经30年了,很值得投资,我藏了大约一万套。1988年发行了虎丘邮票,2003年发行了网师园的邮票,是四连张,构成一幅网师园的全景,是苏州著名画家劳思创作的。
还有关于苏州工业园区的邮票,这个邮票从提出到发行只花了20天时间,为了纪念园区成立十周年,据说明年还会有苏州工业园区的邮票。1996年我们和新加坡联合发行了城市风光的邮票,我们采用是盘门三景为题材,新加坡是狮身鱼尾的标志。1995年发行的太湖邮票,我对这套邮票是很有意见的,因为太湖五分之四是在苏州,五分之一在无锡,但是这套邮票只有一枚是苏州的太湖景致,苏州的东山和西山,其他都是无锡的鼋头渚、寄畅园和梅园。
还有很多间接题材关于苏州的,比如生肖邮票,因为生肖邮票的研究会就在苏州。还有桂花邮票,因为桂花是苏州的市花。还有富春山居图邮票,虽然表现的景色是富春江的景色,却是常熟藉画家黄公望画的。还有《牡丹亭》邮票,因为昆曲是苏州最有名的曲种,而且《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虽然是浙江人,但是很多创作是在苏州完成的。
邮票有很多品种比如小型张、小版张、JP、小全张、小本票等等,苏州的邮票品种也是全的。
以上是关于邮票的鉴赏的,下面我再来介绍一下邮票的历史。最早寄信不是用邮票,而是收信人付款的,在当时英国铁路工人的工资是33元,而寄一封信是15元很是昂贵。英国罗兰希尔爵士发现有一对恋人他们的寄信的方式很奇特,女方每次收到信后不拆信直接在信封上做个记号就还给了邮递员,这样其实就完成了他们两之间寄信的目的了而不用付钱,但是亏钱的是邮政。那时候的邮政收入来源主要是公函,而私人信件很少,于是有人提了一个议案,付费的不再是收信人,而是发件人付费,所以产生了邮票。1840年5月1日英国发行世界第一枚邮票,黑便士。唯一黑便士在1840年5月1日出售日贴用实寄的例证,可谓存世孤品。这枚黑便士在1999年拍卖价是57.50万瑞郎。现在收藏邮票千万不要将邮票从信封上取下来,以这枚邮票为例,如果取下后它的价格只有1000元。现在很多的民国的邮封价值在3万左右,所以不要盲目地将信封上的邮票撕下来。
我们再回到黑便士,它有一个问题,邮票上的黑色邮戳不易看清,且容易洗掉,因此有人钻空子(漏洞)将其反复使用。为此,之后的1便士邮票改用红色印刷,1841年2月10日,红便士宣告诞生。
中国的第一枚邮票是1878年清朝政府发行的大龙邮票。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分为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五分银(桔黄色,寄挂号邮资)。这是我国首次发行的邮票,集邮界习惯称为“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清代邮票多用“龙”做图案。特别要提一下的是大龙宽边五分银全张,被誉为“西半球最罕贵之华邮孤品”,美国集邮家詹姆士?施塔在1920年获得。1991年9月11日在英国苏富比公司拍卖中以37.4万英镑的高价成交给了香港一位大收藏家。四年前又卖给了一个江苏人。谁有这枚邮票就是“中国邮王”。
1896年决定开办大清邮政,邮票的记值也从原来用银两改为圆角分来记值。由于来不及印刷邮票,1897年初,清政府决定将海关兼办邮政时期发行的邮票和清代红色印花税票加字改值暂作邮票使用,这就是红印花的来由,它的红色部分在放大镜下看起来像是灯芯绒,一丝丝很漂亮。负责印制的是清代中国海关造册处德籍雇员费拉尔,他第一次印的时候特意印了40枚小字的红印花,印好后他上报领导说这种字体太小要改印字体大的,就把这40枚小字的红印花藏起来了,以此他赚了不少钱,现在当一元的红印花拍卖价都在100万左右,小字当一元就更贵了。
中国邮票史上还有一种叫“绿衣红娘”的邮票,实际上它也是红印花,就是在红颜色上加印了绿色,也是费拉尔在捣鬼,他一共只印了九张,又上报领导说绿色的效果不好,就又改印了黑色的,现在中国邮政博物馆有一个双联。中国著名的集邮家马任全就将世界上唯一一枚盖销红印花当一元捐给了中国邮政博物馆。
1913年5月,发行中华民国第一套普通邮票,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中心倒印(也称“宫门倒印”),一般来讲错票都是值钱的邮票。因为印邮票是一件很谨慎的事情,极难出现印错,但是一旦出现就成了很珍贵的邮票。在1996年4月29日香港苏富比远东邮品拍卖会上,一对“宫门倒印”牌坊票以52万元的价格成交,被誉为“民国珍邮榜首”。讲到错票,就让我想到美国著名的“倒置的珍妮”发行于1918年,是美国发行的首枚航空邮票。发行时有一名集邮爱好者以24美元的价格买了一整版,回家发现邮票的飞机印倒了,然后他就跑遍了几大街区去寻找“珍妮号”邮票但是没有找到,他意识到了他手中邮票的价值,第二天他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告诉了邮政公司,当时美国邮政就想回收,当天就有一个邮商出价500美元收购,一周后一个费城的邮商出价1万美元,一个月后又有一个邮商出价1万5钱美元,他动心了,一个月的时间就赚了1万4千多美元,这个邮商也不地道,到手后就以2万美元的价格卖了,到了现在这枚邮票的价格是300万美元,在一九三几年拍卖过后整整70年没有再出现过,直到2000年过后才陆陆续续又出现了,这里还出现了一个惊人大交换的故事,美国金融家格罗斯,他用“倒置的珍妮”与神秘邮票公司的总裁唐纳德?松德曼交换现今仅存两枚之一的1美分邮票“Z-暗纹”,成全了格罗斯收全美国邮票的愿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8日发行了第一套邮票,即“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纪念邮票,全套4种,当时的币值是1000元,后来货币改革就不能用了,为此还产生过纠纷。
1962年9月15日,为纪念已故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国家邮电部发行了一枚《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现在市场价在20万左右。
1967.4.20-1970.7.1发行的文革邮票,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全国山河一片红”,1970.8.1-1974.12.23发行编号邮票,一共只有97枚,现在市场价是1-2万多,很有升值的空间。
这几年比较有名的是SARS邮票,面值9元的整版现在卖到了3000多,当时中国邮政部和文生部给参与SARS斗争的医护人员每人赠送一版,不向市场发售。
邮票具有哪些元素呢?我简单说一下,全世界邮票必定是都含有这些元素的,比如有面值、国名、齿孔(现在一般做异形齿孔,防止伪造)、防伪标志(每张邮票都一个编码)。虽然每枚邮票都有面值,但是美国却推出了永久邮票,不管你寄一封信是1.2元,还是以后涨到10元,这种邮票都可以用。
我再介绍一下集邮展览,今年的全国集邮展是五月份在湖南的长沙举办,亚洲邮展是一年两次,世界邮展也是每年都有。1926年5月18日,由德国、奥地利、比利时、法国、荷兰、瑞士、捷克斯洛伐克7国发起,在巴黎召开大会成立了国际集邮联合会。1930年,FIP首次赞助了在阿尔及尔举办的国际邮展。1974年9月14日,亚洲集邮联合会在新加坡成立。1982年1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华全国集邮联。
大家参观集邮展一般有这么几个类别,传统集邮类、邮政历史类、邮政用品类、航空集邮类、航天集邮类、专题集邮类、极限集邮类、集邮文献类、青少年集邮类、税票类、一框类及试验类展品。
传统集邮类就是对一枚或者一组邮票进行研究,比如它的齿孔的长短,暗记的变化,有没有漏印套印,一般的珍邮都出现在传统的集邮类里。
邮政历史类,就是讲故事,比如说云南邮政史,西藏邮政史,蒙古邮政史等,这些邮政史很有意义。举例来说,我收藏的一封1893年来自埃及的信,它的邮路是从埃及寄出后经过印度、越南、中国云南、再转回越南然后到达新加坡,如何知道这个邮路呢?是根据信封上的邮戳知道的。
邮政用品类是研究明信片、首日封之类的。
航空集邮类研究的是航空邮件,我国的第一封航空信是1920年5月7日,当时航路是北京到天津,北京到天津搭载了三十几枚信封,从天津回到北京搭载的有五十几枚信封,现在这种信封将近100万。
航空集邮类,就是搭载航天器进入太空的信件,下来后就有公证处公证,这种信就专门形成了一个类别。
专题集邮类就是讲故事,比如有人收集建筑专题,或是别的什么专题。
极限集邮类,比如说金字塔的明信片贴金字塔的邮票盖金字塔所在地的邮戳形成极限片。
我再用几分钟的时间给大家介绍一下集邮品的投资,邮票是有一个中准价(国家指导价)的。中国的第一家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在南京,邮票每天都是有成交价格的和股票很类似的。天津和上海的文交所在今年年前也会上市交易。还有网上市场交易。
哪些邮票比较保值呢?作为集邮家我是不能讲这个话题的,但是理性来讲老的邮票保值性要高一点,也就是1980年前比较高,今天邮票很多都是依靠炒作在升值的。这里还有一些投资的技巧我就不具体展开了。
总而言之,我希望大家在空闲的时候多接触邮票,用老舍先生的一句话讲“集邮长知识”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讲。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