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从爱心之旅谈体验式旅游

    卞晓勇   2014-10-18

    浏览量:350

    视频播放

    首先欢迎各位喜爱旅游,关心旅游的市民朋友光临今天的旅游大讲堂,我是苏州海外旅游公司的卞晓勇,从事导游工作将近三十年,今天很高兴旅游局给我这样的机会来这里与各位一起探讨苏州蓬勃发展的旅游以及市民的旅游消费方式,今天想跟大家探讨的题目是从爱心之旅谈体验式旅游。所谓爱心之旅,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带着爱心去旅游,旅行,这个从字面意思非常容易理解。

        爱心之旅是一种什么样的旅行方式呢,这里我谈一下促使我们搞爱心之旅的两个活动。第一个是2012年11月份,苏州有一个企业家协会叫华商会,这个协会一共有52家公司,派了11家企业的老总作为代表,在姑苏晚报的首席记者谷雨的带领下到贵州遵义作了一次献爱心活动,一共捐了价值16万多的爱心物资,这些物资包括山里孩子所需要的一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当地的落后和贫困是出乎我们意料的,尽管我们在去之前已通过姑苏晚报、遵义晚报了解了一些当地的艰苦的情况,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但是我们到了那边以后,所看到的让我们非常震惊,我们没有想到在我们国家,在21世纪的中国大地上,我们还有这样贫困的地方,校长派出来迎接我们的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但我却觉得是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十分的瘦小,贫困的状态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到了那边发现学校整个一天就象过节一样,门口拉着横幅,全校停课一天,很多家长,其实都是爷爷奶奶,因为他们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把我们爱心企业家所送的物资用背篓背了两个多小时的山路背到深山里面的学校。去了之后我们很多企业家都认为,如果这样的地方让我们苏州的孩子来亲身体验一下的话相信对他们的触动是不小的,出于这样一种理念,我们从2013年开始就在苏州的部分学校连续搞了两次中学生的爱心之旅,我们的目的就是让苏州的孩子到西部山区去体验一下他的同龄人过的什么样的生活。

        这个就是我所讲的爱心之旅,尽管我们参与者不同,表达爱心的方式也不一样,但是不管是企业家带着爱心物资去,还是我们的中学生带着学习用品和书籍去送给山里的孩子,我们苏州人的一种热忱,我们的一种爱心都给山里的老师和同学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且我们苏州的园区十中和当地的乌江中学也因此缔结为友好的秭妹学校。下一步我们还会让山里面的孩子和老师到我们苏州来参观,特别是我们会组织贵州的乡村教师到我们苏州来进行短期的业务培训。我们给物质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我们希望能免费为山里培训他们的老师,要以授人以渔的方式去提高山里老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水平,最终让山里的孩子得益。接下来我们还会有很多类似这样的爱心之旅的活动,我们也希望我们的家长,我们的市民朋友能够更多的以各种方式参加进来,除了表达我们的一颗爱心之外,还可以以体验的方式来感受不同地区的生活,来了解不同地区人们的民俗文化,我想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旅游方式。

        从爱心之旅的亮点上讲,给我们最大的启发就是体验式旅游,旅游者的旅游消费从原始的初级状态到一个不断充实完善的高级状态。最早的时候我们讲到旅游,大家马上就会想到游山玩水四个字,九十年代初我们出去旅游也就是参加团队到有名的名山大川去观光,基本上旅游也就是把每个地方最有代表性的景观以视觉审美的方式去游览。这是最基础的旅游形式,观光型旅游,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往往这种旅游给我们的印象不会特别深刻,很多都是走马观花,每天要看很多的景点,有很多值得我们去体验的东西由于时间关系不允许去很好的进行了解,从而也不可能给我们带来很深刻的印象,充实量就是我们在景点拍了一些照片回去后可以回忆一下。当时我们刚工作的时候接外宾到苏州来旅游,我们所展示的也都是苏州园林,最早到苏州来就看园林,98年以后才开始有看同里、周庄、看水乡古镇,看我们苏州的小桥流水人家。为了让外宾更好的了解中国的民风习俗,了解普通国民的生活,我们推出了比如:做一日上海人,做一日苏州人这样的活动,这个实际上就是最早的体验式旅游,这种旅游在国际上九十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当时国内还没有到这一步,今天我们发展到这一步,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旅游已不是一种奢侈的消费方式,对于我们苏州人来说,出门旅游是我们普通市民最基本的日常消费方式。

        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旅游产品,从游客的角度来讲,如何选择适合你的旅游产品去出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期待。目前我们国家的旅游产品基本上还是以比较平面的观光旅游为主,哪怕是出国游,也就是到最有名的景点去报个道,对于特殊的旅游消费群体,我们已进入到体验式旅游的境界。比如爱好摄影的旅游者,我们会让他跟着摄影界特别有名的老师一起旅游,一边实习一边得到名家的点评,成为带有专题体验性质的摄影之旅。我们还有类似的登山之旅,写生之旅等各种主体旅游逐渐应运而生,这些旅游方式的出现主要还是我们消费者旅游消费的理念不断成熟所提出的客观的要求。我们今天很多的旅游产品还是用比较便宜的低价把客人吸引过来,以比较快的速度带你看一些景点,腾出时间带你去一些自费项目以及购物,我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大家参加这样的团,多少心理总有些不太舒服吧,有的人回来后会抱怨一下,去旅行社投诉,甚至要求索赔。这里我谈一点个人的看法,我觉得从今天的角度来讲,在消费能力不是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希望大家在选择旅游商品消费的时候能够理性一点,不要纠结于旅行社的价格,因为旅行社是企业,旅行社推出的产品哪怕再便宜,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它不是慈善机构。出门旅游是为了散心,开拓眼界,自己要有个心理预算,如果旅行社的价格在你的范围内,这样的团是不太会有消费陷阱的,如果大大低于你的心理预期,希望大家心里面要打个问号,你便宜掉的钱肯定什么地方要让你出,我们任何人都不希望别人骗自己吧,很多人都是事后诸葛亮,但在报名参团时却不理性,只看价格,比如2000元以下的香港游都是要打问号的。我们的体验式旅游同这种旅游在质上面是不同的。从旅行社角度来讲,推出一些特价游也有它的道理,旅游产品是针对整个社会消费大众的,每个人的消费能力理念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我们很多市民在买家庭用的日用品的时候,都会首选去小商品市场去买,因为那里东西便宜,后来我们发现那里的东西虽然便宜但是质量不好,容易坏于是就去大超市、专卖店等地方购买,不同的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消费能力和自己的消费理念选择不同的地方去进行消费,去买自己认可的商品。物质商品消费发展到今天已经拉开了档次,但是在旅游消费这个层面上,绝大多数消费者,不管是有钱的还是没钱的,从消费理念来讲还都停留在观注价格这个层面,做旅游的最困惑的是我们的消费者拿钱万里桥小商品市场的价格来要求旅行社给他提供人民商场的商品,甚至最好给他提供泰华的商品。现在旅游企业很煎熬,有的时候觉得客人很不讲道理,很多旅行社为了能拉到客人,不会在商品介绍的时候,把商品里面所有的缺点全部说清楚。所以在出去旅游时,在旅行社门店看行程的时候,一定要以理性的消费状态出发,千万不能贪多。

        出去旅游就是想要开心的过这几天,怎样做旅游消费才是开心的,我们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旅行社提供的线路上,好也说线路安排得不错,不好就说线路安排的一塌糊涂。旅游商品的消费和物质商品的消费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消费者本人也是决定最终消费效果,消费成败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我们如果买衣服买杯子,商品的好坏跟消费者没有关系,但是旅游消费,消费者本人的消费能力、消费理念,包括个人的素质、个性、脾气的好坏都直接影响到旅游消费的成功与否,或者说质量的高低。比方说参加一个可能含有旅游陷阱的特价团,一般而言游客的满意度肯定不会很高,但如果消费者本身的个性很好,很容易调整心态,能够在不快乐中去寻找快乐,这样的消费者可能就很少会抱怨。甚至当导游带着游客走马观花的时候,他能够自己先主动调整,争取第一个下车,紧紧跟着导游,这样导游讲的都能够听到,导游给游客预留的拍照时间也能够充分利用到,这个就是属于会旅游的人,一方面自身心态很好,另一方面又对导游的讲解引导把握的很好。反之有很多游客在心态上总是觉得导游就应该为我服务,上洗手间的频率也比其他人要多得多,从来不紧跟着导游,这样很容易给自己带来很多的不愉快,甚至会带来冲突,所以如果游客的心态不是足够平和,行动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不足以参加这样的低价团的话,我个人比较建议游客可以在报名的时候主动说出需求,让旅行社根据情况为游客量身订制体验式旅游,在性价比及品质上都能够满足游客的要求,但这样的量身打造从报价上来看是无法与旅行社推出的其他特价团相比的。游客可以更多的从以往只关注价格而不关注质量的惯性思维上解脱出来,应当明白所有的旅游产品同所有的商品一样,都是一分价钱一分货。当今消费者的理性思维成长得非常快,这也直接导致旅行社已不再是一个暴利的行业,所以在消费过程中,我们希望更多的客人能够从原本蜻蜓点水式的观光型旅游进入到深层次的体验式旅游,通过旅游者的自我体验、自我感受、自我认知以收获更多更丰富更具体的知识了解与掌握,这对于提高综合性旅游能力非常有好处。

        我总结了一下针对学生展开的爱心之旅体验式旅游的亮点之处:一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不同的生活平台,把苏州的孩子带到贵州山区,体验贵州孩子的日常起居,这样提供的就是一个从未接触过的生活平台,在这样的一个生活平台上我们就能够检验孩子的生活能力、自理能力,同时作为家长也能够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甚至能够激发出孩子的善根、与众不同的品质,以发现更多孩子的闪光点,激发孩子的自信心。这样的爱心之旅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塑造,社会责任感和怜悯心的培养都非常有好处,而这样的体验式旅游所带来的感受和记忆又是相当深刻而绵延的,这也是走马观花的观光型旅游无法达到的。体验式旅游并非一定要住在当地人家里,而是更多讲求一种审美体验,比方说去竹海旅游,我们就可以选择住在森林中的酒店,如果是年轻人,是驴友,甚至可以选择在林子里搭个帐篷住一夜,这就是一种很好的审美体验,除了能够获得观光式旅游的视觉审美,还能够获得多种感官上的美的享受,早起时大自然各种清脆的声响所带来的听觉享受,清新的森林空气所带来的整体感官享受,这些只有在森林中住了一夜才能够切身体验到。

        二是体验式旅游能够体现个性化。一个产品的主题能够极好反映出该产品的个性。我们爱心之旅的主题很明晰——去山中体验孩子的生活,这也是这个旅游的特色所在。又比方说可以组织同道者一起规划设计一个植物考察之旅、少数名族风情体验。不久之前针对外国人我们曾规划过“当一天苏州人”活动,早晨安排老外跟着普通苏州人去菜场买菜,中午包馄饨,下午再做一个交流,这样的一日活动可能并不相信,但从外国人的角度来讲,这与他们到苏州只看一个寒山寺、只看一个拙政园是全然不同的体验,当他们真正走入苏州的寻常百姓家,在心理上会非常满足。很多人都认为旅游就是要去最有名的景点,但这其实只是一方面,是最初级的阶段,随着旅游的深入,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所涵盖的层面和角度非常丰富。游客在食住行各方面都可以积极同旅行社进行沟通、斡旋和交涉,提出要求后所获得的旅游体验就会比不提要求的行程,相对而言能够获得更多。

        旅游消费已经渐渐成为我们日常消费之一,怎样去?到何处去?和什么人一起去?让什么人带我们去?这些我希望能够通过旅游大讲堂来一次次了解,一次次提高,相信对听众也是非常有好处的。出门旅游就是换一种生活,用几天时间来体验一下当地人的日常,在安徽吃臭鳜鱼,在西南吃麻辣火锅,在新疆吃羊肉,在日本吃纳豆、生鱼片,那么这些在国内外都生活体验过的人,他这一辈子在生活内涵、生活品质上就在慢慢提高。在还能够走出家门、走出国门的时候,我们要多出去跑,多出去吃,多去体验不同的生活,这对人生是一种极大的丰富、极大的充实。《孟子》上说“夫物之不齐,世之情也。”就是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丰富多彩的,这是一种客观的现象。正因为有这么多不同的文化环境有待于我们去体验,所以只要身体健康,有时间,有消费能力,就应当带着一种积极的态度出门旅游,最终可以带来更为健康长寿有品质的生活。我带过很多去日本的团队,其中就有一些老人他的心态非常让人佩服。比方说早晨吃自助餐,纳豆他们都没吃过,问了我之后就主动去尝一尝,他们永远带着一股好奇心去旅游。同样我也带过学生团去日本,他们第一次看到纳豆都不接受,这就需要导游做一个引导,让学生做一个尝试,之后他们甚至渐渐喜欢上这种日本食品。所以心态很重要,带着积极平和的心态与带着急躁排斥的心态去旅游所获得的感受是全然不同的。

        因此我建议大家在旅游前和旅游的过程中要先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同时要找准自己的同道者,找合适的旅伴。作为商家而言,来的都是客,我都会接纳你。这样的散客团中游客的素质必然是参差不齐的,难免会有一些旅客因个人因素而对整体产生影响,使他人反感,甚至会引发冲突,这也就必然会影响到消费者的旅游心境和旅游质量。相反如果是自组团,同样的行程去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旅游消费的品质。

        我相信随着旅游大讲堂的一次次开展,与听众们的一次次由浅入深的交流,都能够使大家掌握一些旅游方面的技巧及理念,最终对大家提升旅游消费的品质一定会有好处。

    【返回】

    投诉建议:0512-65227889    咨询电话:0512-65226989
    网站维护:苏州图书馆 技术信息部 0512-65226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