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关注儿童矮小
陈临琪 2014-12-28
浏览量:162
儿童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
垂体-下丘脑:矮小症、巨人症、性早熟、促性腺激素异常的性腺发育不良、中枢性甲减、尿崩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甲状腺: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胰腺: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
肾上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性腺:性早熟、性腺发育不良……
染色体疾病、一些骨骼疾病……
营养代谢疾病……
常见的有关生长的问题:
家长常见误区之一:我和他妈都挺高,孩子不可能矮!
身高不光是受遗传影响,各种后天疾病,例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等都会影响孩子身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性早熟越来越多,性早熟也会让孩子长不高。
家长常见误区之二:我的孩子就是晚长,我当年就是这样!
晚长也是有可能的,体质性青春期延迟;但是一定要及时检查,排除疾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追悔莫及。
家长常见误区之三:我为了孩子长高,花了不知道多少钱买各种增高产品!
保健品中很多添加了性激素,其短期内可能有一定效果,但同时促进骨骺愈合导致最终身高下降——拔苗助长。矮小是疾病,应当到正规医院去检查治疗。
影响生长的有关激素:
刺激因子:生长激素、甲状腺素、性激素、维生素D、甲旁腺激素等。
抑制因子:糖皮质激素等。
人的生长发育受遗传因素的调控,是一个连续的但不均匀的过程,基本上在儿童、青少年期完成,可分为胎儿期、婴儿期、儿童期和青春发育期。
影响因素:遗传基因,母体的营养、内分泌功能和疾病、生活环境、系统疾病、细胞本身内在缺陷。
儿童各年龄段的生长规律:
新生儿期:平均出生体重3.2~3.3kg,平均身长50cm。
婴幼儿期:身高增长第一年25cm,第二年10~11cm
儿童期:与父母平均身高相关系数,2岁时为0.7~0.8cm,身高稳定于某百分位。
青春期:第二性征开始到性发育完全成熟。开始年龄取决于下丘脑——性腺轴功能启动的迟早。男孩较女孩迟2年。男12~14岁,女10~12岁
身高的监测帮助你掌握孩子的生长发育。
怎样正确测量孩子的身高?
3岁以上儿童身高测量:
立位身高赤足免冠,背靠立柱,四点(枕部、脚后跟、臀、双肩)同时与立柱接触, 立正姿势,眼平视,手下垂,足跟靠拢,读数时精确到0.1cm。
注意减少误差: 同时间、同测量仪器和同一测量人。
怎样比较孩子的身高是否正常?怎样评判矮小?
标准差法:身高低于同种族、同年龄和同性别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年生长速率低于4~5cm。
最好正规医院检查,排除疾病。健康成长,科学长高。遵守医嘱,积极治疗。
为什么要经常测量儿童骨龄?
骨龄是反应人体成熟度的最重要的指标,骨龄相对于实际年龄的提前或落后能决定孩子的生长未来,对成年的身高有重要影响。因此,骨龄测定是发育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评定的重要手段。例如:生长激素缺乏、性幼稚、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骨龄落后,而甲亢、性早熟儿童骨龄提前。
孩子现在身高不矮也不能掉以轻心。骨龄≠实际年龄。现在身高水平≠成人身高水平。
性早熟。
女孩在8岁以前,男孩在9岁以前,呈现第二性征的病变。是一种生长发育异常,表现为青春期特征提早出现。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已成为最常见的小儿内分泌疾病之一。女:男=4~5:1
性早熟的危害:骨龄提前,骨骺提前融合,终身高降低。
孩子生长发育异常必须就医。专科就诊、定期随访、制订治疗方案
儿童垂体性侏儒症(生长激素缺乏症)。
诊断:
1、生长速度缓慢身高增长速度<3~4cm/年
2、身材矮小,身高低于同年龄正常小儿3 个标准差( SD ) ,但身体各部发育比例匀称。
3、智力正常,骨龄延迟骨龄落后≥4年。
4、血清生长激素低于5ug/dl,两种生长激素刺激试验均无反应。
5、可伴有T3、T4降低或在边缘水平。
治疗:生长激素替代治疗。
宫内发育迟缓
又称“小于胎龄儿” 或“足月小样儿”等,通常指足月儿(胎龄近40周)体重低于2.5 kg者,是产科重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造成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欧美发达国家的发生率是2.5%,我国的发生率是6.39%,患儿自幼大多生长落后终生身材矮小。
临床表现:身材均匀性矮小,面容较特殊:三角脸、小下颌、前额异常宽大;体态消瘦、纤弱、腹部有脂肪堆积,骨龄落后。
对IUGR的随访表明,IUGR经合理喂养其身高在1周岁之前都经历过加速生长,因此在2-3 岁后,大部分身高是能够追赶上正常人群范围,但是大约10%不出现追赶生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也很有可能不出现充分的追赶生长,这些儿童成年后男孩平均身高162cm左右,女孩为147cm左右。
治疗:2001年,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生长激素治疗IUGR矮小儿童。目前确定,治疗IUGR生长激素用量为0.12~0.2IU/kg/天,皮下注射,每天1次。治疗开始的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使之身高能够追赶上正常同龄儿的身高后可考虑停药。
Tuner综合征
Tuner综合征又称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Turner综合症,TS),只发生在女孩,此病不少见,约每2000~2500个活产女婴中有一个发病。TS是由于性染色体异常引起的。正常女性性染色体为46XX,而此种病人的性染色体为45XO,亦可呈各种嵌合型。
临床表现:患这种病的女孩,她们的外观有一些异常表现,95%~100%患儿身材矮小,在2~3岁以前身高可正常,3~4岁以后生长缓慢,常常比同龄儿童矮,到了青春期和正常同龄女童差别更大。此外,还有性幼稚、蹼颈、肘外翻等症状。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TS的女孩,除了矮小外,其他表现不明显,所以凡是个子比较矮、且原因不明的女孩,最好都做性染色体检查,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TS虽然是先天性疾病,但是可以对症治疗。治疗的方法有三个:
①生长激素治疗;
②雌激素治疗:患此病的女孩到成年时没有女性的特征。雌激素治疗可以让患者出现第二性征;
③其他对症治疗:有明显的颈蹼,可以做整容手术。有心脏畸型或其他疾病的,可以做相应的治疗。
性早熟为什么会引起矮小?
家长们常发现:性早熟的孩子,早期身高普遍比同龄孩子要高,那么性早熟与矮小有什么关系呢?如果出现性早熟的话,由于性激素提前大量分泌,使孩子身高加速增长,在早期身高暂时会比同龄孩子高。但由于性激素的刺激,骨成熟变早,骨骺会提前逼和,生长期缩短,以致身高增长过早停止,也就是说因为性早熟他比别的孩子少长了几年,所以成年后最终身高普遍较矮。
性早熟引起的矮小如何治疗?
首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其作用可使性早熟的症状得到控制,终止青春期进展和月经周期。然而,由于GnRHa使性激素水平降低的同时,也抑制了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影响肝脏hGH受体及相关的hGH结合蛋白的分泌,从而使患儿生长受到抑制,速率也随之下降,甚至低于正常个体的生长速率,其结果患者的最终身高得不到改善。因此,建议在应用GnRHa的同时,如生长速率过低可联合应用生长激素治疗,以促进最终身高的增长。
何为特发性矮小?
特发性矮小是儿童矮小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它是指身高低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人群的平均身高-2SD以下或第3百分位以下,且排除了其他一些疾病如生长激素分泌低下、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性早熟、慢性器质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引起的矮小。
为什么会引起特发性矮小?
特发性矮小的儿童中有的在婴幼儿期营养不良,或婴幼儿期长期生病,影响了第一个儿童高峰期的生长速度,以后就难以追上正常儿童。有的儿童性发育较早,虽不属于性早熟,但偏早,使生长期缩短,最终身高较矮。也有的儿童根本无原因可查。
如何促进儿童健康自然生长?
合理营养、充分睡眠、阳光空气、户外活动、减少精神、心理压力、无疾病。
如何预测增高期
实际上,对于儿童有两个快速生长期,一是0-3岁,从出世到一岁,身高增长25厘米,第二年和第三年长10厘米,以后每年只长6厘米,青少年青春期每年生长8-12厘米。因此,抓住两个快速生长期和了解生长发育规律十分重要,一般来说,女孩初潮后、男孩变声期后生长潜力就很小了,有些广告称能长到20岁,其实并不然。
遗传身高的计算:
男孩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5cm) 
女孩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