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杂粮养生

    苏米   2016-07-02

    浏览量:409

    视频播放

    夏天对有些人来说是难熬的,天热又下雨身体里的小毛病就都出来了,除了没有胃口还有晒伤、湿疹、心烦、口渴、拉肚子……而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杂粮,既可以当作粮食也能治病,只要你用得巧也能够有很好的治病效果。

        许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杂粮:玉米、小米、黑米、薏米、荞麦、燕麦,优点太多了:你看能护心脑、降糖、降血压、降血脂、消水肿还能防衰老。但是这么多不同的功效对应的是哪一个杂粮啊?

        玉米、小米、黑米、薏米、荞麦、燕麦,这6种杂粮,首推的是哪个呢? 燕麦。为什么呢?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了十大健康食物,其中入选十大健康食物里的粮食只有燕麦一个。10大健康食物:西红柿、菠菜、坚果、西兰花、燕麦、鲑鱼、大蒜、蓝莓、绿茶、红酒。粮食里的代表就是燕麦了。燕麦从营养成分上看,它也是热能比较低,营养素比较全的。

        燕麦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都有好处,但提到了一个最字,那一定是最适合高血脂类人群食用。

        燕麦所含成分:矿物质里的硒比较多。还有β葡聚糖。β葡聚糖对胆固醇的吸附性、排除性、降低性有很好的作用。同时对我们体内的脂肪甘油三酯这个成分有很好的排除性。燕麦含有的β葡聚糖应该在所有的粮食里是最高的,所以它的作用非常强。

        燕麦的第一个好处就是降血脂。为了降血脂,应该把这个β葡聚糖让它最大化地起到一个活性。燕麦熬粥降血脂效果好,燕麦粒和燕麦片营养价值无明显差别。

        超市里各种各样的燕麦,应该怎么挑选?要看成分,关键要看里面是什么原料,有的麦片全小麦30%,燕麦片5%;有的把燕麦和麦片通通搞到一块了,其实燕麦和麦片不是一个东西;还有的混合型麦片,打开看一下就发现有小麦、有砂糖、有植脂末。注意:混合型的燕麦片有粉末,这个粉末叫植脂末。植脂末又是什么?是人造奶油或者叫反式脂肪酸。

        燕麦并不是很好消化,当我们吃的食物在胃里不是很好消化停留的时间特别长的时候就会有一些不舒服。但是在早上起来不太好消化对我们更有利,因为不感觉饿。所以不管吃燕麦粥还是吃燕麦片冲的牛奶,还是做成一些燕麦饼,包括用燕麦做的其他的吃的,尽量在早上吃或者中午吃,而尽可能不在晚上吃。

        荞麦的主要功效是降糖。荞麦的小形状特别乖巧可爱,长得像颗小心脏,三面立体心形的。荞麦里含有微量元素铬。铬,胰岛素合成的必不可少的一个原料,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直接的作用。食用荞麦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稳定血糖。

        荞麦营养丰富但不好消化。我们所食用的荞麦是一个完整的荞麦果实,包含了胚芽、胚根、种皮和子叶完整的部位,因此,它这个营养成分就非常完全的。特别是这个铬元素,它在胚芽和种皮当中含量是非常高的。而大米,如种皮、胚芽、胚根还有子叶的部分全都被丢弃不用了,所以食用的这个部分的主要的营养物质只剩下淀粉了。

        苦荞和荞麦是一样的吗?苦荞麦和荞麦是一家的,是近亲。荞麦粒是有棱角的偏绿色的,苦荞长得荞麦完全不一样,它们的大小颜色、透明度都不一样,苦荞小小的,褐色的,还是晶莹透亮的。但有一个共同点是都有棱角。

        苦荞比荞麦药效高。苦荞里铬的含量要比荞麦里头高。苦荞里的蛋白质含量以及其他的一些矿物质和植物化学成分的含量要比荞麦高一些,所以苦荞的作用要比荞麦强一些。

        荞麦性寒,用在去火、败火这种现象比较多。这个食物的属性也决定了适宜什么样的体质的人群来吃,所以明白它的特性很重要。当上火了、咳黄痰的时候,选择吃些荞麦对于症状的缓解是有很大帮助的。荞麦有止咳祛痰的功效。

        有一种杂粮以前不仅在杂粮店里卖,还在药店里卖,那就是薏米。薏米对虚胖有缓解作用。薏米健脾胃,可以帮助运化和代谢,它利水利湿的作用,可以把人体内多余的水分排下去,所以有对虚胖有好处。

        薏米和芡实搭配消水肿效果好。芡实本身就有利湿的作用,芡实和薏米一块利湿时,作用是最强的。利尿消肿食材推荐:薏米+红豆。红豆的利尿作用很强。过去薏米还在药店里呆着的时候,有很多老年人感觉排尿不通畅了或者有点像慢性的尿路感染现象的时候,又不想吃药,就会煮一点红小豆。

        夏季吃薏米更合适。因为我们体内的湿气与季节有关系,与饮食有关系。夏天湿气特别大,我们体内有点湿气的时候排不出去,所以桑拿天的时候总是闷得慌。而薏米有很好的去湿利水的作用。所以巧用薏米能缓解夏天水肿。煮薏米粥的时候最好把薏米炒了,薏米翻炒后利湿作用更强,健脾的功能更强大,寒性就会被减小。

        如何让薏米更好地发挥美容功效?如果坚持吃,一定是少量的,不能把它当成一顿饭去吃。如果用薏米来美容,可以把面膜纸浸泡薏米的水敷在脸上; 或者把薏米粉当一个载体,和成糊糊,有的加蛋清,有的用牛奶,有的用蜂蜜,还有的用黄瓜汁来调,然后当成面膜一样地敷上去。

        黑米在古时候是贡米,黑米怎么会这么珍贵呢?第一,产量特别少;第二,那么多米都是粮食,虽然黑米也在粮食堆里,但是唯独黑米可以入药;还有一个是它的营养成分上也是相当丰富。黑米是可以入药的粮食。

        面色苍白的人最适合吃黑米。从中医上讲,黑色入肾。入肾对身体能滋补肾气,有补益作用。从营养学上讲,黑米中的铁的含量比较丰富(黑米含铁量较高,补血功效好)黑米中铁的含量比大米小米等常用的一些米要多。

        黑米有哪些吃法?一般都是熬粥。第一觉得粥养人;第二觉得省事;第三熬粥最好吃。现在厨房革命了,有豆浆机可以做糊糊的、粥类的、汤类的非常好的一个工具,而且省时。很多人会把红糖、红豆、红枣和黑米一起打浆或者熬粥,这样是不是补血效果更好?确实是有好处,都是补血的,强强联手。但是有一点,如果要是掌握得不是很合适很合理的时候,血是补了,同时火也补上来了。如果单纯从铁的吸收来讲,稀盐酸、维生素C等有助铁的吸收。什么原因?在酸性的环境时铁的吸收最好。所以在吃黑米粥的时候,可以吃个醋泡花生等或者创意一下熬个水果黑米粥。

        泡黑米的水不应该倒掉。这个颜色是自然的、天然的一个色素——花青素。泡黑米的水中有大量花青素有益于健康,黑米中的花青素抗氧化,要美白、要美容离不开花青素;想防癌离不开花青素;现在的三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的防治也离不开花青素。这个花青素的作用如果归纳一下可能有十七八种。

        煮黑米粥时加糯米口感更好,黑米与糯米的比例大概是5:1,在这基础上还可以配一些绿色的蔬菜和坚果类的食材。山药是蔬菜中滋阴补肾补气血的最好的食品之一。

        把黑米放入白醋中可以辨真伪。花青素第一个特性,遇到酸性的时候,比如白醋就会变成红色。花青素另外一个特性,当它遇到碱性的时候就会变成蓝色。

        出现胃疼胃胀不宜吃黑米。胃疼胃胀的人,有溃疡有一些炎症的时候尽量不要吃。虽然黑米有很多好处,但它的膳食纤维比较粗、比较硬、比较多,所以吃的时候感觉有点扎不好消化。建议老年人不能多吃,小孩子也要少吃,我们胃肠功能比较弱的时候也尽量不要吃。

        小米是最温和的养生杂粮, 从功效上有和人参一样的作用,所以把小米的粥或者小米熬出来的粥或者熬出来的米汤有的叫米油,就是老百姓中的人参汤。清代医学家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上说“米油可代替参汤”。从现在的营养学去研究的话,这个米油也是非常好的,里面含有的为饱和脂肪酸等成分也是公认的可以养人的。《本草纲目》上说,“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可见这小米的功效可与人参媲美,只是强度没有那么大而已。小米补虚损,人参也是补虚损,只是力度的大小差别。所以现在有很多人吃小米来调养身体。

        小米缓解胃反酸最有效。喝点小米粥不会反酸,喝大米粥易反酸。这是酸碱度的不同,小米和大米的酸碱度差别很大。粮食都是酸性的,但是酸的程度不一样。比如说中性是7,假设大米是5的话,小米就得在6或者6.5之间,所以比较接近碱这个范围。所以从酸碱度上来讲,小米可以中和我们的胃酸。一般情况下人的胃酸是PH2—3,有的胃酸过高的可能到1。

        胃痛胃胀时适宜吃小米吗?胃胀有相当的一部分人是因为胃酸的酸度不够,如果是这种现象就不要吃小米了;但胃痛不一定,胃痛有的可能是酸性比较强然后影响到了胃黏膜的完整性,可能会出现浅表性胃炎,这种现象的时候喝小米粥是比较好的。小米是煮饭还是熬粥还是怎么做才能更好地调养胃部?长期反酸的人,建议熬一点小米粥吃;如果想喝大米粥时,别单独喝大米粥,放一点小米放一块煮着吃,小米多一点,这样反酸的程度就会小一点。

        小米以熬粥最好,最滋养能调补胃部的不舒服。

        小米不宜熬煮时间过长,易损失营养。如果长时间熬小米粥会破坏营养成分,特别是一些维生素B族之类的。B族是调节神经系统很好的一个维生素。小米粥应煮45—60分钟为宜养胃的程度最好。现在的食物在加工过程中都是比较干净的,而且加工得是比较好的。如果淘米时反复这么搓,第一遍有点黄黄的,自然的色素,洗到没有颜色时,把水溶性的维生素物质一些矿物质能丢掉30%以上。小米淘洗次数过多易造成营养素流失。

        高血压人群最适合吃小米粥,小米里含钾量特别高。高血压病人在选择盐的时候都会选择低钠的。低钠盐里钾的含量相对高一些。钠在人体内可以带来一些水分,使人体内的水分不容易排出去,从而令血压升高,而钾就不是了。小米里含的钾是大米的几倍甚至是几十倍。

        小米搭配绿豆可以使营养更全面。小米的蛋白质的消化率和吸收率是特别低的。低的原因是小米中的赖氨酸的含量特别少,少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所以它的蛋白质的吸收率比较低。小米中的赖氨酸含量特别少,而绿豆中的赖氨酸的含量比较丰富,所以小米和绿豆组合在一起加工成粥或者其他食物的时候,可以大大提高小米中蛋白质的吸收率。放红豆也可以。总之单独煮作用不好,合起来煮的时候作用就好了。

        手脚冰凉的人不适合吃小米,小米是偏寒凉的,体寒的人,胃肠功能比较虚弱的人不要单独去吃小米。体寒的人如果想要喝小米粥就和热的东西放在一起。放点红糖或者红枣或者桂圆,再或者放一些像山药之类的,它对调整的祛寒的这个作用或者对体内的寒凉的这个影响就会大大降低。有关和小米搭配在一起吃的食材,有很多种选择:有肉、有坚果,还可以放热性的大枣桂圆这样的食物。

        多吃玉米最大的好处是清肠,玉米中镁的含量比较丰富,膳食纤维也是非常丰富的,玉米还有通肠的异麦芽糖。异麦芽低聚糖:促进有益菌吸收分解镁:加强肠壁蠕动;膳食纤维:减少胀气,改善便秘。

        玉米既然能清肠是不是也能减肥?多吃玉米能减肥吗?肥胖一定是体内堆积的脂肪多了。年轻人主要看重的是减肥,但老年人会想,把肠道清理了,那一些胆固醇的吸收、一些油脂的吸收会不会降低?是的,肯定是会降低的。所以有时老年人要保护心血管吃一点玉米,所以玉米还能清理血管,这是不是比清理肠道作用大多了。

        玉米胚芽的营养价值最高。粮食里胚芽,有油脂,叫不饱和脂肪酸;有矿物质,有一些镁大部分也藏在这里。异麦的低聚糖也在这里,我们就叫麦芽糖那个低聚糖也在这个里头比较多。把这个丢失了,等于是吃了那么大一块玉米它的营养只吃了它的一半甚至一半都不到。

        黏玉米最好消化,黏玉米热着吃更易消化,这是因为它里面是淀粉,而且这个淀粉一部分是支链淀粉,一部分是直链淀粉。在支链淀粉里它的糊化作用比较好,在煮的过程中,在热的时候,它的葡萄糖溶解程度比较好,所以这个时候吸收是比较好的。用黏玉米去养胃一定要把它煮得透透的热热的去吃。胃不好的或者老人小孩消化功能不好的要买白的黏玉米,还要注意要热透了煮熟了趁热的时候吃。

        玉米须的主要功效是利尿,《滇南本草》上说,玉米须可以利水消肿,泄热,平肝利胆,一般情况下,如果煮水喝一天的话,大约有25克玉米须就够了。如果要泡水喝,玉米须要泡个十几分钟,它的成分才能慢慢释放出来。所以吃法不一样,用量也就不一样。暑湿的天气影响了脾胃的运化功能,而玉米须可以缓解夏天口渴。

        有种说法是老年人多吃粗粮更健康?这种说法太偏面,粗粮含有比细粮更多的膳食纤维、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所以粗粮比细粮具有更好的健康效应。但具体到老年人这个特殊人群,应该考虑到他们的生理特点。老年人是不适合多吃粗粮的。也就是说不是不能吃,但不能多吃,反正是看怎么个吃法。不建议每餐只吃粗粮,主张主细粮搭配,一般粗粮占一天主食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就挺好的。这个比例适合老年人,一般人群也可以。但是对一些特殊人群不行。比如有急慢性胃肠炎的,有食管静脉曲张的、肠道手术前后的病人还有经常腹泻的人都是不适合吃粗粮的。因为会加重拉稀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

        过量吃杂粮有坏处。吃粗粮过量的五大坏处:①影响消化②造成反酸③干扰药物吸收④导致营养不良⑤引发肥胖。

        杂粮只能辅助调节,燕麦、荞麦、玉米……这些杂粮都没有治病的作用,只是一个辅助调节。粗粮在延缓血糖血脂升高的同时会不会影响微量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利用,目前也不敢确定。比如像钙、铁、锌,不敢完全的排除这种风险性。

        国家推荐的健康成年人每天粗粮的摄入量50克。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适当做出调整,在30克—60克区间为宜,一般占总主食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最多不宜高过总主食是的50%。超过这个量有些朋友会出现排空延迟,腹胀甚至有些反酸。

        老人吃粗粮适可而止,粗粮也好,粗粮中所含的膳食纤维也好,绝非多多益善,而是适可而止。老年人吃粗杂粮可以适当减少,不一定天天吃,可以隔日吃一次或者降到一周两次,每次25克—50克都可以,有的时候可以喝点粗粮粥,当然前提是血糖平稳。

        科学搭配营养杂粮。粗粮搭配一定是粗细搭配,粗在前,细在后,但是并不代表粗粮越多越好。粗粮的量不超过三分之一量的主食,而且绝大多数粗粮都要做熟了吃,才能又好吃又营养又健康。

    【返回】

    投诉建议:0512-65227889    咨询电话:0512-65226989
    网站维护:苏州图书馆 技术信息部 0512-65226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