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颈肩腰腿痛的病因和防治

    沈军   2018-01-20

    浏览量:211

    视频播放

    颈肩腰腿痛是一组以引起颈肩腰腿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的总称,是骨科常见病。 超过80%人群患过颈肩腰腿痛,全球每年治疗费用大于500亿美元,严重影响健康和劳动生产力。

    颈肩腰腿痛分为颈肩痛和腰腿痛。颈肩痛特指颈项部、肩胛部等处疼痛及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等。腰腿痛特指腰、腿、 臀部疼痛及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等,不包括脊柱肿瘤、结核等特异原因所引起。

    无论是办公室一族还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长时间工作后在伸懒腰、转动头部时会听到脖子嘎嘎作响,出现头脑疼痛、眩晕感。这可能就是颈椎病, 颈椎退行性改变,相邻神经(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及血管(椎动脉、脊髓前动脉)压迫。通过影像学检查(X线)可发现颈椎生理弯曲消失或反曲,椎间隙狭窄、椎体退行性变,椎间关节松动(动力位片),椎管/椎体矢状径小于0.75。

    颈椎病的分型:颈型颈椎病 Cervical Spondylopathy、神经根型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脊髓型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椎动脉型 Cervical Spondylotic Arteriopathy、交感神经型 Cervical Spondylotic Sympathy、混合型 Mixed Cervical Spondylopathy。

    神经根型颈椎病以颈肩背部疼痛、上肢及手指的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为主。部位可能在肘弯、前臂和手掌手指,也有可能从肩臂部一直放射到手指尖,手臂的麻木疼痛部位是多种多样的。神经根受压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根本原因,解除压迫就是最好的治疗方案 是颈椎牵引,枕颌带托住下颌和后枕部,往头顶方向用力。绝大多数神经根型颈椎病经过牵引等保守治疗后会获得好转,少部分病人不能缓解,严重影响生活,可手术减压。

    脊髓型颈椎病压迫颈脊髓,压迫感觉神经,疼痛、麻木、冷暖不知、走路不稳,压迫运动神经,手脚无力、肌肉萎缩,其他可能出现胸腹部束带感、大小便异常等。脊髓型颈椎病是最为严重的颈椎病类型,致残率高,后果严重。脊髓属于中枢神经系统,是一种极其娇嫩脆弱的组织,几乎没有自我修复的能力。

    颈椎脊髓受压迫的早期,尽早手术解除压迫,神经功能有完全恢复的可能。如果压迫的程度重、时间长,脊髓会有实质性的损伤,即使手术解除压迫,功能也难以完全恢复。医学界普遍认为:对于脊髓型颈椎病,一旦确诊,应该尽早手术。

    颈椎病的治疗——保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除外): 1、枕颈牵引,颈围固定;2、推拿理疗,针灸;3、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物,激素,改善神经根水肿药物)

    可通过项背肌锻炼方法进行颈阻抗锻炼。上身直立,头略后仰,立位或坐位均可,双手交叉放在枕后(即后脑勺)部位,用力向后仰头,同时双手用力抵住枕部使头不能后仰,即头和双手对抗。感觉到颈部后方的大块肌肉在持续收缩用力,颈部因为双手的对抗动作没有活动“抗阻等长收缩”。每天锻炼4组,每组对抗20次,每次持续对抗5-10秒钟。用手对抗,或者背靠门、墙等物体对抗。适宜颈椎病,颈肌劳损(颈痛)、颈椎曲度变直,颈部没有明显不适时锻炼,2周后起效。

    也可进行蛙泳(反复仰头出水换气),小燕飞,配合纠正坐姿(坐直、颈部垫枕),颈部勤活动(半小时活动一下颈部,1小时起身走一走)。

    临床上有不少颈椎病患者病情十分严重,不敢手术,时刻有跌倒的危险。一旦跌倒后颈髓受到严重的损伤,出现瘫痪。在专业成熟的脊柱外科,颈椎手术发生意外的概率是很低的,相反如果患者一味拖延反而可能造成更大风险。颈椎手术有一定的技术和设备要求,同时也是一项相当成熟的外科技术。

    科学识别中风与颈椎病所引起的麻木。脑子梗塞灶,影响到感觉神经传导,出现手脚麻木,就是中风的症状;如果颈椎的骨赘或者椎间盘压迫到神经,引起麻木,那就是颈椎病了。而颈椎病引起的肢体症状,疼痛和麻木呈放射性的分布,往往伴有颈肩背部的疼痛不适。中风引起的四肢症状以肢体无力较多,往往伴有头晕头痛、口眼歪斜、语言不利;而颈椎病引起的肢体症状,疼痛和麻木呈放射性的分布,往往伴有颈肩背部的疼痛不适。

    六个有效的自我防治方法:①注意颈肩部保暖,不要受凉。②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一小时要适当活动颈部。③枕头要有一定支撑力,高度在一拳左右;位置低一些,把整个颈椎托住。④各种颈椎保健操遵循慢和无痛的原则,颈肩疼痛时颈围固定,停止运动和锻炼。如果发生落枕,卧床是最好的休息。⑤适当热敷和自我按摩。⑥颈部肌肉功能锻炼,运动以没有酸痛不适为度。

    腰腿痛是中老年高发的疾病,与劳动或者运动不当有关,长期坐在办公室的年轻白领,是目前腰椎盘突出人群的“主力军”。

    常见的症状有腰背痛,坐骨神经痛,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至足跟部或足背的放射痛。

    磁共振对软组织具有很好的显像,在判断椎间盘突出是否压迫神经及压迫神经的程度上相比于常规的腰椎X线及腰椎CT检查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常见为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

    遵循阶梯治疗及个体化治疗的原则。

    第一阶梯:保守治疗

    卧床休息,佩戴腰围;使用止痛、营养神经等药物;辅助理疗、牵引及中医中药等;腰背肌功能锻炼。

    很多人是可以通过保守治疗缓解症状,但也有人保守治疗了几个月症状不但没缓解还加重,这时候你需要及时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第二阶梯:微创手术治疗

    1、微创介入治疗

    椎间盘射频、臭氧、等离子消融、神经根、小关节及骶髂关节阻滞。

    操作简单,风险低,创伤极小,操作后当天即可回家,有效率一般在50-60%左右。

    2、微创内镜手术

    ①椎间盘镜: MED技术,手术时间大约40分钟,手术切口大约2-3cm,通常需要缝合2针,术后一般3-5天左右能下地活动,1周左右能出院。能解决几乎所有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绝大部分病人可以达到治愈或明显改善的效果,存在3-5%复发率。

    ②椎间孔镜:局麻,手术十分安全,术中患者保持清醒,可以和医生交流,手术切口7毫米,又叫“创口贴”手术。术中医生从患者背部置入一根穿刺针,定位满意后扩展建立通道置入椎间孔镜,医生借助于显像系统准确地切除并取出“病灶”。手术仅需40分钟左右,术后患者即刻感到腰腿痛症状消失,术后2-6小时就可以下地行走,当天可以出院,该技术适用于大多数突出、脱出及游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3、微创融合手术

    患者采用全麻,在背部开个cm左右的切口,合并不稳滑脱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置入螺钉进行固定,术后3天左右下地行走与常规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第三阶梯:开放手术手术

    经过保守治疗及微创手术治疗都无法取得良好疗效,合并椎管狭窄,脊柱侧弯等,腰椎间盘的终极手术方案,一般不主张在疾病的早中期应用终极的融合固定方法。目前技术成熟,手术在2-3小时,减压彻底,复发率低,疗效好。

    术后还要配合正确的康复和锻炼,要注意保持正确的站姿、坐姿、睡姿,以及劳动的合理性。不要让腰椎长期处于某一被迫的体位。电脑操作时,座位可略倾斜些,并使双手放在键盘上时腰部没有弯曲,双肘屈曲90°,双肩完全放松,同时坐时最好整个脚掌着地。不要经常跷二郎腿。

    久坐工作一段时间后,做做腰部后伸、左右旋转等运动。寒冷天气应注意保暖,寒冷天气是疾病复发的一个重要诱因。

    小燕飞是最经济的腰背肌锻炼方法,锻炼整个背部肌肉(颈椎+胸椎+腰椎)。头和胸部抬起,双腿抬起坚持5秒钟,然后放松、趴到床上5秒钟。每天做60次,可分为2-3次,坚持6个月以上。小燕飞不是练习形体,只要稍微离开床面、吃上劲即可(胸部、腿部抬起1-2cm即可,一下一下的做,而非挺住长时间。锻炼时不要猛然用力,以防扭伤,腰腿痛急性发作期,不适合进行此项锻炼。

    【返回】

    投诉建议:0512-65227889    咨询电话:0512-65226989
    网站维护:苏州图书馆 技术信息部 0512-65226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