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常用药物剂型知多少?
王玉 2018-03-10
浏览量:659
感谢大家来听我的讲座,我今天的讲座相对来说比较科普一点,主要是药物的剂型和临床使用的注意事项。
大家平时拿到的药物有很多种名字,比如大家常见的一种降压药叫苯磺酸氨氯地平,不同的厂家有不同的商品名,如络活喜、兰迪、亚斯克平,它们的成份都是苯磺酸氨氯地平,因为是不同厂家生产的,所以名字不同。这里就是药物通用名和商品名的区别。
通用名是由世界卫生组织编定的在全球范围通用和在药品标准中列入的名称,如阿司匹林、头孢曲松钠。商品名则是药品生产企业为了市场竞争和知识产权保护的需要,往往给自己生产的药品注册商品名,以示区别。“巴米尔”是阿司匹林的商品名。药品的通用名在药品包装盒上字会比较大,商品名会稍小一点。因此,同样一种药品,由于生产企业、注册商标和剂型规格的不同,可能有多种商品名。
药物剂型是根据疾病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比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注射剂及吸入剂等。不同剂型可改变药物作用性质、改变药物作用速度、改变药物毒副作用及影响疗效。
固体剂型主要有:片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等。半固体剂型主要有:乳膏剂、凝胶剂等。液体剂型主要有:混悬剂、糖浆剂、注射剂等。还有一些其他剂型如气雾剂、栓剂等。
片剂指药物和辅料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药物要在胃肠崩解成小颗粒,才能被吸收。因此服用时应服用60-150ml左右的水,防止药物黏着在食管壁,并使得药物和胃肠黏膜充分接触,加快吸收。除了咀嚼片等剂型,一般服用时不要咀嚼、掰碎或碾压药品。
通常选用纯净水或煮沸过的饮用水,一般不用饮料、咖啡、牛奶、茶叶、果汁等(除非说明书有特别规定)。
缓释剂型指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缓慢的释放药物的剂型。缓释、控释制剂的特点:减少给药次数,避免夜间给药,增加患者用药的顺应性;血药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避免某些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减少用药总剂量,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
一般的控缓释剂型不能掰开服用,但控缓释剂型的表面有压痕,就可掰开服用。比如美托洛尔缓释片就是可掰开缓释片。适应症:高血压。心绞痛。伴有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的症状稳定的慢性心力衰竭。用法用量:口服,一天一次,最好在早晨服用,可掰开服用,但不能咀嚼或压碎,服用时应该用至少半杯液体送服。
控释缓释剂型的错误服用方法举例:
例1:患者,女,70岁
诊断:高血压。
处方: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
用法:5 mg 1天1次 口服
结果:服用数周无效。
调查:经询问得知,患者因感觉药片难以吞下,嚼碎后服用。
分析:不能咀嚼后服用,应用温开水空腹整粒吞服。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应整粒吞服,不能嚼碎或掰开服用,否则失去控(释)制剂缓慢释放药效的意义,还会发生药物倾泻现象。所谓“药物倾泻”现象,是指大幅度增加药物吸收的速率,造成血药浓度的陡升,从而增加药物的副作用。一旦产生碎片,药物瞬间大量快速释放,有时还会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
例2:患者,女,76岁
诊断:2型糖尿病。
处方:格列吡嗪控释片 (瑞易宁 ,5 mg×14片)
用法:5 mg,1次/d ,早餐前30分钟服用 。
结果:患者发现药片从大便排出,担心在会不会出现未释放完就排出体外?投诉药品质量问题。
分析:格列吡嗪控释片是骨架片,其骨架片基要从大便排出,这是正常现象,患者不必担心。格列吡嗪控释片在服药后的前12小时释放速度较快,至服药后第16小时药物基本释放完毕。无论空腹服药或与食物同服,残余药片(药物外壳)的平均排出时间均长于30小时。所以在正常情况下药物可在胃肠道内释放完全才排出体外。
例3:一粒泡腾片引发悲剧,18月龄幼童干服泡腾片身亡!
分析:直接口服泡腾片患儿可能是噎住了,药片致喉管呼吸堵塞,大脑缺氧,才会引发意外。泡腾片含有泡腾崩解剂,遇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会在口腔及胃肠道迅速释放大量气体,刺激黏膜,甚至造成意外。正确的服用方法:将泡腾片溶解在温水中,待完全溶解后口服。
口含片的正确服用方法,如西吡氯铵含片:
适应症:用于急性、亚急性咽炎,牙龈炎。
用法用量:每日3~4次,每3小时一次,每次1片,在口中慢慢溶解,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6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本品;2、本品应逐渐含化,勿嚼碎口服;3、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混悬剂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形成的液体制剂。特点:容易聚集、沉淀。注意事项:使用前摇匀。
气雾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例4:患者,男,67岁
诊断:哮喘。
处方: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万托林)200喷
用法:每次2喷。必要时用。
结果:患者自述只喷了一百多喷就没了,而且效果不佳,投诉药品质量。
分析: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前应振摇药罐,本患者在使用气雾剂前未充分摇匀,所以药物未充分发挥疗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是混悬液型气雾剂,由于药物与溶媒易分层,分散不均匀,若用前不摇匀。很可能喷出来的是抛射剂而非药液。起不到治疗作用,而造成药物不必要的浪费。
散剂的使用举例:
例5:患者,男,9岁
诊断:腹泻 。
处方:口服补液盐(治疗腹泻引起的轻、中度脱水)13.75g ×6包
用法:1包加凉开水250毫升,6小时内服完。
结果:患者使用口服补液盐用100毫升凉开水送服,腹泻次数增加。
分析:溶液过浓反可引起腹泻,而过稀则效差。口服补液盐应用不当会加重病情,甚至导致不良后果,其原因在于消化不良和急性胃肠炎患者的消化道粘膜有炎性水肿,吸收功能很差,短时间内大量快速服用补液盐,不但难以吸收,而且会促使胃肠蠕动加快,引起吐泻加剧,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加重。
使用滴眼剂步骤:1、清洁双手,将头部后仰,眼向上望,用食指轻轻将下眼睑拉开成钩袋状;2、将药液从眼角侧滴入眼袋内,一次滴1-2滴。滴药时应距眼睑2~3cm,勿使滴管口触及眼睑,以免污染;3、用手指轻轻按压眼内眦;以防药液经鼻泪管流入口腔;4、滴后轻轻闭眼1~2min;用药棉或纸巾擦拭在眼外的药液。
滴眼剂使用注意事项:① 若同时使用2种药液,宜间隔10min;② 如眼内分泌物过多,应先清理分泌物;③ 滴眼剂不宜多次打开使用,连续应用1个月不应再用,如药液出现混浊或变色时,切勿再用;④ 白天宜用滴眼剂滴眼,反复多次,临睡前应用眼膏剂涂敷,这样附着眼壁时间长,利于保持夜间局部药物浓度。
滴耳剂使用注意事项:①将滴耳剂用手捂热以使其接近体温;②头部微向一侧,患耳朝上,抓住耳廓轻轻拉向后上方使耳道变直;③滴入后稍事休息5min,更换另耳;④滴耳后用少许药棉塞住耳道;⑤注意观察滴耳后是否有刺痛或烧灼感。
大家平时在使用药物的时候也会有很多的疑问,正确的服用药物有好多种办法,最常见的是看医生开的用药标签,每种药物的注意事项一般都会贴在标签上,所以大家应该仔细地看这些标签。另外还可以阅读药物的阅读说明书,可以咨询医师或药师,在配药的时候就可以问医生用药时应该注意点什么,在拿药的时候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最好停在那里问,大型医院一般都会有药物咨询窗口,现场有专业人员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很多人拿了药后直接就回家了,回家后发现问题很多,所以大家去医院要不慌不忙,问清楚药物的使用方法再回家。
非处方药(OTC)的说明书一般简单易懂,但有些处方药的说明书则相对复杂,其是提供给医学或药学的专业人员看的,而非患者。所以很多患者看后觉得副作用这么多不敢用这个药了。其实不然,国外规定所有跟该药物可能有关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都应该列在上面,所以药品说明书就很长副作用就很多,我们用药的时候要听从医生的医嘱,权衡利弊,并不能因为可能出现的机率很小的副作用就放弃使用这种药物,这是不合适的,这样可能没有什么药物可以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