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旅行风光摄影的入门

    糜嘉浩   2018-07-28

    浏览量:769

    大家好!今天是旅游大讲堂第一课——旅行风光摄影的入门经验分享。今天来的好多都是想要出去玩玩,然后在旅行过程中拍些好照、不管是用手机还是相机,那我今天就我这几年在旅行、设计过程中的经验来给大家讲讲怎么样把照片拍的好看些、怎么把照片拍的和别人不一样,而不是每个人拍出来都是千篇一律的东西。我看来的还有一些做摄影的老师,我拍了十几年,年纪还比较轻,如果讲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我们先说旅行和旅行摄影。我们出去玩最重要的一个观念就是:旅行不要被摄影拖累。因为可能有很多老师出去玩拍照会带很多很多器材,包括我自己也是,但其实旅行中的很多时候,当你带了过多的器材会拖累自己旅行中的步伐,比如说负重很重,没法很方便的从这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旅行不要被摄影拖累”是我想讲的第一点,这主要分成三块:怎么选择旅行的摄影器材、自驾是旅行摄影的最佳方式和我们在旅行中携带器材的一些小技巧。

    首先我们先来讲一下怎么选择旅行的摄影器材。我们知道摄影器材有镜头、无人机、脚架等,但旅行摄影里大家要对这些器材里有个取舍,不能全部都带。很多旅行,比如家庭出游,如果对后期画质要求不是特别高的,我推荐大家只要带个手机就行,我一会儿也会讲一些手机拍图的技巧。所以一种选择就是只带手机,另一种就是带很多的摄影器材。①如果大家要带专业器材的话,我强烈推荐大家带全幅微单而不是单反,因为单反实在是有点重,带全幅微单最大的理由就是很轻便。②手机可能是你能接触到的现在最具性价比的摄影器材了。现在大家基本上都用智能手机了,安卓也好、苹果也好,这些手机除了拍摄比较方便外,在修图方面也会比较方便,在拍完照片后只要通过手机APP就能完成修图。③如果我们带了微单、单反的镜头选择,当然我们可以带定焦镜头,如果你倾向专业的话,推荐的镜头焦段有:16-35mm变焦段,这个是拍风光用到最多的焦段;50mm焦段,适合拍摄人文纪实;大于135mm焦段,适合我们去西藏、新西兰等,一些有山比较开阔的地方。有很多人有个误区说带个广角镜可以把风景收的比较多,但其实到了很开阔的地方后,你会发现你的广角镜头能收的太多了,用一个70mm-200mm的长焦镜头在200mm去拍很远地方的东西,你的构图其实才是刚刚好的一个位置。因为很多的雪山山脉会非常远,你需要一个前景叠加,起码要用到85mm以上的镜头。所以去很开阔的地方玩,比如山区、高原,我强烈建议一定要带一个长焦段,对于旅行摄影来说,轻便是必要的,而不是一定要把照片画质拍的特别好,其实画质差的并不多。现在手机也出了可以外挂的镜头,有一些还是很不错的。④不实用镜头有佳能小白、尼康竹炮。这点可能有很多老师不认同我这一点,觉得这些镜头看上去非常专业,我们说的专业是在干活里面,这些镜头拍出来确实画质很好,但是比较重,对于旅行来说还是要以轻便为主。⑤三脚架。出去特别是长途旅行,时间比较久需要过夜的时间段,比如说要拍风光场景、夜景、星空、日出、日落、延时摄影,一定不要忘记带。这个可能是除了相机和镜头旅行里必须携带的东西了。建议不要用软质三脚架,不要带有些像章鱼一样的三脚架,要带硬质小三脚架会比较好用。

    对于我们长途旅行来说,自驾是旅行摄影的最佳方式。①能装更多的器材,开大点的SUV的话可以放很多器材到后备箱。这可能是旅行摄影中最需要的一点了,因为我们之前一直在强调减重,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没办法拖着如此多的器材到处走,但是有了一辆车事情就会变得不同了。②能去更远的地方。在外出旅行时,自驾要比徒步和搭乘公共交通去到更多更好的机位,寻找更好的风景。比如西藏、新疆,是我们风光摄影爱好者最希望去到的地方。③自驾能有长时间拍摄的休息所。如果你喜欢拍摄延时,或者拍日出、日落等自然现象需要等待一个最好的拍摄时机,一辆车会变成你最好的休息所。

    我们再分享一些旅行摄影中的器材好物:①可以挂在包上的快挂。这是可以取代你的肩带和相机带子,为什么要取代呢?在旅行里常常会碰到两件事:一是长时间将相机挂在脖子或肩膀上,你会觉得你的脖子或肩膀很酸,当取下来的时候因为有绳子,没有地方放会磕到;二是将相机挂在脖子里,结果掉下来,镜头都砸了。这其实是很危险的事情,推荐大家去用快挂。快挂一种是有个单个快挂挂在肩带上;还有一种是整个穿在绳上,上面有个快挂钉,当你蹲下、爬起来、包括走山路都不会让你的相机磕到。快挂差不多一两百块钱,但是对于旅行摄影非常实用。②小三脚架。刚刚我们说要带大三角架,但是小三脚架也是必要的,为什么呢?大家也知道现在有很多景区是不准携带三脚架的,包括像迪士尼、国外的一些国家公园、日本有些寺庙等都是不允许携带超过一米以上的三脚架,那么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带一些小的台面三脚架,放在我们的书包上、或者有些石头上都可以作为一个固定的支点去拍一些我们需要长时间曝光的东西。③镜头筒。这个对于镜头比较多的、需要长时间徒步去拍摄风光的老师比较实用。

    接下来我们进入正题:旅行摄影到底拍什么。今天我们说旅途摄影撇开人像的留念照的概念来说些其他的旅行摄影,我们旅行摄影到底是做什么呢?

    第一是为了记录自己看到的东西或是记录当时一瞬间的风光,包括一个时间段的流逝。旅行摄影有几种类型:旅行中的人文、旅行中的风光。

    我们先来说旅行中的人文。旅行中的人文关键词有3个:一,寻找画面中的特殊镜头语言。我们在拍摄人文的时候,到了一个景点,如果你觉得一个画面不是特别好看、或是有些雷同的时候,你可以找一些人进入你的画面。因为你的画面里有了人之后,可能就会更加生动,会产生画面的故事性写实,对于旅行人文摄影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在人文摄影里是要去善于发现一些有故事的东西。我看很多人拍的都是一个异域风情画面里有一个人穿着异域风情的衣服,还有很多旅行摄影会去摆拍,其实我不主张大家去摆拍这些东西,这些失去了旅行摄影的意义。旅行摄影是要去抓拍旅途中看到的、经历到的东西,而不是去摆拍。二,美食是旅行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中国人出去玩对吃的是非常认真的,每到一个地方就会想到这个地方有没有什么独特的美食。这时,我们就能拍到美食、美食的制作过程,拍摄时注意用构图来表现环境,如果能拍到可以尽量去寻找这样的场景。比如有次我去日本,去了东京著名的海鲜鱼市,里面有个比较有名的寿司店,排队的时候觉得好无聊,透过窗户我看到灯光、色彩、人物、包括整个氛围都很能引起人的兴趣,就拍了几张照。所以在旅行摄影里我们遇到美食店、或我们没见过的食物的时候,都可以尝试拿起相机去拍一些关于美食制作过程的东西。在拍摄旅行照片的时候,我们要经常寻找一些类似说构图的东西。比如说我们在拍摄一个店铺的时候,我们要尽量去寻找有框建构能够形成独构特点的构图。三,地标和当地特点。比如说拍台北,对我来说我对台北的第一印象特点是机车、101以及城市的忙碌,去过台北的人都知道机车和101是当地有显著特色的风景线。把地标和当地特点拍在一张照片里,等以后看到就会很清晰的知道这是哪个城市。比如我刚去过冰岛,冰岛没什么人,会出现冰川、雪山,这些也是相对来说可以去抓住的特色。我非常建议大家在旅行中可以去抓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这是能使照片最具有辨识度的东西。

    下面我们来说说旅行中的风光。旅行中的风光大家最想拍的有日出、日落、星空、极光、沙尘暴、迷雾,这些都是我们摄影能出片的时间段,想拍到这些我们有以下几个关键字需要注意:①了解你旅行地的自然状况。我来说下日出、日落,我们会有晨昏时间这样的概念,一个是航海晨昏时间,一个是人类生活晨昏时间,这个说起来比较专业一点。我们在风光摄影里面有两个比较关键的点:一个是黄金时刻,是指比如苏州夏天5点之后太阳落山金黄色的时间点,在拍摄风光片的时候,如果我们能遇到太阳落山或日出,在同样一个景点、一个雪山,一定是日落会好看很多,大家拍雪山都知道“日照金山”这个词,有些雪山需要日出拍摄,有些则需要日落拍摄,日落日出大家在拍雪山、湖面、又有山又有湖可以用到,黄金时刻是拍日落日出非常重要的;还有一个是蓝调时刻,也叫航海的晨昏时间(是指航行在大海上白天和黑夜的边界,太阳已经落到海底下了,但是还有光的时候),是指黄金时刻结束太阳完全下山,比如在苏州夏天一般是7点半左右,别的季节百度上也能查到,大家看到天上的颜色是深蓝色的,或是粉色、紫色的,这个时间段最适合拍摄城市夜景,大家记住所有拍摄城市夜景风光一定要尽量靠近蓝调时刻,因为完全黑了之后拍出来城市是没有层次的。要去查阅了解旅行当地的天气状况、云的状况,这个对于摄影是相当重要的。如果晴空万里但是一片云都没有,就会拍出来一点层次感都没有;如果晴空万里,飘着几片云,会对我们摄影更好一些。旅行中的自然状况,就是天气状况,包括日出日落的自然状况。②长曝光,是我们旅行摄影里相对来说用到比较多的东西。也可能大家觉得长曝光比较专业,但是其实并没有那么难。白天的长曝光有两种,一种是水面的气化,会让水面形成镜面的感觉,整个画面比较干净,没有反光;另一种是清空人流,我们想象一下在一个教室里人走来走去,把相机放在某处,用十分之一秒拍人都在,如果长时间曝光一个小时(当然我举例比较夸张),走来走去的人就会形成没有固定点的样子,画面上是看不到人的。所以长曝光是可以把人流去掉的。我们在摄影作品里能看到故宫,发现别人拍的故宫人都没有,而自己拍出来的都是人,其实就是用的长时间曝光把人消除了。那怎么在白天做到长时间曝光呢?白天的曝光摄影需要安装ND滤镜(减光镜),就是一块深色的玻璃,可以让光线进来的少,模拟天黑的时间段,比如我的本来正常曝光时间是一百分之一秒,我加了个1000的滤镜,那我的曝光时间就能减到10秒、甚至60秒,在60秒内镜头面前走3个人每个人只要十分之一秒就行了,走3个人根本看不到。所以长曝光对于摄影来说用的最多的就是清空人流。③寻找特殊表达方式。在旅行风光摄影中视角想和别人拍的不一样,一种是利用水塘和倒影,特殊的取景方式会让旅行照片更有意思,旅行中可以碰到各种各样的天气,其实我还比较喜欢刚下过雨的时间段,找一个水塘,拍一个倒影式的照片,如果没有水,大家也可以拿瓶矿泉水倒在地上自己制造一个小水塘,特别是在景区景点的时候,大家千万不要错过水塘;另一种是利用长曝光光流,是用来表达时间流逝的一种比较好的方式,拍城市风光常用,如果只是普通抓拍一个场景会显得比较平淡,长曝光能使照片看上去鲜活一些。大家在天气实在不好、又没有日落光线云的时候,就试试长曝光,说不定会有好的收货。长曝光大家要注意几点:首先要有脚架,没有脚架是拍不出来的;其次手机也是能拍出来的,只要手机拍照功能上有专业模式,但是建议大家用手机拍也要带个小脚架,比如现在的华为、小米有个比较傻瓜的光流功能,这个功能其实特别好。④星空。我个人比较喜欢拍星空,每到一个深山、没有光污染的地方我就喜欢拍星空记录。其实拍星空很简单,只要有相机和三脚架(三脚架必备),但是一定不能有月光,有月光亮度太大,会导致过曝。拍星空先把脚架架好,镜头对着天空,调到你能调的最广,在这里我也分享个拍摄星空的简单参数参考:ISO2000F4.0,曝光时间:30秒,镜头焦距在14-24mm之间,调到天上的任意一颗星,在没有对实焦点的时候,星光是虚的,没有对实也没有关系。大家记好这个参数,有时间可以试一下,不过苏州比较难拍到,因为光污染比较严重,大家可以去西山、望亭试试。

    为什么我拍的照片没有别人的好看呢?为什么同样一个地方摄影师拍的比较好看呢?其实只要做到下面这三点:

    首先,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你手里的相机。①仔细阅读说明书。相机说明书是你最好的老师,一定要好好去读懂你的说明书,要了解每一个功能是干什么的,你的相机可能有你根本不了解的实用功能。你要拍好的照片,一定要了解你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②了解基础调试按钮的位置:对焦点选择、白平衡,这两点我强烈建议你们一定要知道。有天我去拍照,看到两个年纪比较大的阿姨拿着两台D850在我旁边,镜头全套,在说为什么我拍出来的天是红的而你拍出来是紫的,我就说是你的白平衡不对,阿姨就问白平衡在哪。这个就是风光摄影里最容易碰到的事情,不知道白平衡、对焦点是干吗的、在哪里。当你照片色温比较高,照片就会变成黄色红色;色温比较低,就会变成蓝色的。所以色温、白平衡、对焦点,我建议大家先读这几块,包括你手机上也是,一定要了解。③了解基础的知识:光圈、快门的组合原理。这个讲起来还比较搞脑子,大光圈、小光圈、快门速度。建议大家看点这方面的书,推荐一本书——赵嘉的《一本摄影书》,这本书强烈推荐所有入门摄影去看,已经入门的、已经拍了很久的也比较建议大家去看。这本书有上下两本,上部比较基础,下部是进阶。我自己在拍照拍了5、6年后看到了这本书,把这本书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发现这本书很有用,把很多知识很系统的告诉我们,还有很多实例,像一本拍照的说明书,有什么问题翻到那一章,基本上都会有解答。④不要只用自动挡,M档会有更多的操作空间。这就要了解你的相机和手机,现在的手机专业相机里也会有M档,建议大家去用一下,还是很好玩的。

    其次,摄影要善于做减法。①摄影是减法的艺术,画面简洁才能更有利于构图。前期做减法,后期才能轻松很多。有的人觉得拍照最好把所有好看的景色都囊括到一张照片里,又想拍山、又想拍水、又想拍树,这是最最最错误的做法。像我看到湖边有棵树,我一般走两步,看看有没有什么角度能让画面更干净,更干净的意思就是画面中的元素更少,能让我想拍的东西更突出。我们风光摄影或日常摄影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过程,可能我们多走一步、换个角度,画面中元素就能更少。②善于等待,99%的好照片都是要等待的,只有1%是抓拍的。摄影不光要让尽量少的元素进入画面,元素少才能突出主题和中心,要知道求全是摄影大忌;等待,是等待最佳的拍摄时机和最佳的角度,时机包括天气、光线、等待黄金时刻、蓝调时刻。如果你看到一个好看的路口或景色,就要等,等一只鸟飞过,或是一排鸟飞过的时候,那一定会更好,一定是张好图。所有摄影的巧合其实都不是巧合,我问过很多摄影师,其实都是要通过长时间的等待拍来的,很多生态摄影师等一个镜头4、5天、好几个月是很常见的。我觉得如果是喜欢拍照的,能等到一张好照片也是比较值得的。

    最后第三点,构图。给大家讲一些基本的,一般基本的都够用了。先说一句我跟所有来问我摄影问题的朋友的话,拍照相机一定要拿稳、拿正,不要斜拿,拍出来的照片是斜的一定不是好照片。大家去翻一些摄影书、摄影杂志、好的摄影网站,除了一些街头摄影的抓拍之外,大部分照片都是横屏、竖屏的。为什么要横屏竖屏?因为人的视觉、感官会感觉出是正常的状态。①三分法构图法,就是把画面等分两条线分成平等的三块。除非你是特别大的大师、拍一张完全等分的水面照片能卖几千欧元的那种,但我们一般不会这么做。告诉大家一个拍留念照的小技巧,很多人喜欢站正中,但是不要,千万不要站当中,站当中画面就会被破坏。大家可以尝试一下人放在三分之一的点,会更好看一些,大家可以试一下。②九宫格构图法。把你要拍的东西放到九宫格的某一个格子里,大家拍某样东西前可以看一下,千万不要放中间,放旁边的格子里就行了。③对角线构图法。④引导线构图法。一般这种构图法会用在拍直路的时候,拍这种图的时候强烈推荐大家引导线不要放中间(当然引导线在对称的照片里可以放中间,比如当你的路两边是对称的),但如果两边没法对称,引导线放旁边就行。⑤多种组合方式结合的构图法。很多俯瞰风光照都能用到,比如需要水面分界线,就可以用九宫格三分法组合。

    下面我们来说一下怎么用手机拍出旅行好照片。其实用手机也能拍出很好的照片,下面我来讲几点很实用的小技巧:

    第一点是随时做好拍照的准备。手机摄影之所以是旅行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它的便携性。人们走到哪里都会带着手机,喜欢摄影的人,则会走到哪儿拍到哪儿。而好作品都是需要积累的,想要学好手机摄影,坚持多拍,同样是很重要的一点。无论是踏上一路美景的旅途,还是走在熟悉城市的街道,多去观察生活,发现特别的细节,记录不可多得的瞬间,随时随地做好拍照的准备,就是拍出好作品的开始。比如大家拿着手机走在观前街、苏州小巷子里都能拍出很多东西,只是取决于你有没有认真观察周围的环境、有没有做一个有心人。很多时候在旅行中你会发现突然有个特别适合拍照的点、框架构图也非常好,但是拿出相机已经来不及了,这时候就可以用手机拍摄,就算有不满意的地方比如说歪了,后期也可以调一下调正,千万不要觉得过了就过了吧以后会有更好的点,这样是拍不出好照片的。拍照就是要多练习,一定要多练习才会有好作品出现。

    第二点是随时拍但不随便拍。随时拍摄,但不是举起手机想都没想就随意按下快门,而是在拍摄前有一定的思考,在脑子里问自己一遍,你拍下这个画面,是单纯想记录下一个美好的画面,是那一瞬间的光影,还是捕捉一个故事?只有有想法地去拍摄,才能让你拍得越来越好。现在大家都用手机拍摄,手机不像胶片时代,我在大学刚开始拍照时,是要考虑自己只有36张胶,而且一卷拍完还要先去冲出来,冲了还要自己去洗,所以我那时候每一张照片都会很小心的去拍,因为害怕万一按没了或是没冲出来或是拍坏了,我就失去这个瞬间了。但是手机无所谓,可以拍无数张,反正已经在手机里了,而且马上就可以看,这就会养成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随便拍,拍的不好就回去后期。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每当拿起相机拍前一定要好好想一想,当你按下这个快门,这张照片是不是你想要的,一定要先在脑子里想一遍构图。有这么几个时刻的时候,推荐你可以选择拿起你的手机:①某一个特殊时刻。②特殊的光影。比如说刚刚说的雨后的小水塘、看到太阳照在墙上有斑驳影子时等,大家可以尝试去想一个构图把它拍下来。在苏州有两个地方的墙推荐大家去拍:上午文庙的红墙,一整堵红墙旁边有很多树,上午的时候斑驳的树影映在墙上很好看,如果拍一个人正好从有树影斑驳的红墙前走过,这个构图会很好看;还有就是太阳落山时苏博靠临顿路的那堵墙,一整堵白墙,如果一整堵有着斑驳影子的白墙前面有很多三轮车夫、一个老人走过的话,构图会很好看。我再推荐几个园林:一个是留园,一进门有个亭子,这个亭子是可以充当一个画框的结构,可以做一个框式构图;还有一个是耦园,有个特别大的圆画框,在下午3、4点的时候有个影子,可以打到前面的石台上。这些我都很推荐大家去拍,比如还有竹子倒影也可以,下午4、5点的时候拍了,然后调成黑白色,会有一种水墨画的感觉。③有故事的瞬间。比如有次一个很严重的雾霾天,我在震泽一座石桥上,正好有个和尚站在桥上想事情,我就在桥底拍了一张照片,后期还做了一个高度模糊,很有意思。④特殊的场景。推荐大家个地方:在苏州的定慧寺巷有两棵银杏树,在进到银杏树的那个门下面拍,是一个框型结构,可以上面留黑,三分法很好看。

    第三点是取景构图要讲究,不能因为是手机就随意。就是我前面说的:随时拍摄,但不是举起手机想都没想就随意按下快门,而是在拍摄前有一定的思考,在脑子里问自己一遍,你拍下这个画面,是单纯想记录下一个美好的画面,是那一瞬间的光影,还是捕捉一个故事?只有有想法地去拍摄,才能让你拍得越来越好。很多初学摄影,或者喜欢用收集摄影的朋友,最长犯的错误错误就是——求全。想把所有东西都装进你的画面,其实这是不对的,而且非常错误!我们一定要记住,拍摄前想想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画面的主题是什么,那些元素是可以去掉的。我们就尽量避开。我们要拍照时要做到:①寻找框线。很多建筑物拍摄都是需要寻找框线的,有引导框线会更好看。②寻找对称和延伸。比如苏州火车站候车大厅,我觉得虽然外面建的一般,其实里面的几何结构还是很好看的,特别是有光线的时候,推荐大家去火车站的时候可以抬头拍一下,就在引导台的正上方。③突出主题。当你看到有些特别的、能占据你画面比较重要中心的东西比较推荐去拍摄。

    第四点是尽量平视构图,减少畸变影响,毕竟手机的抗畸变能力比较差,会让你的照片比较难纠正过来。手机自带的相机基本都是广角镜头,当你靠近物体拍摄时容易产生较为严重的畸变,会比较斜,有的甚至会呈T型。那么在拍摄时就要多留意取景框里的几何线条,或是多选择大场景构图,以平视角度拍摄,反而能避免畸变的效果。当然手机也有一些可以加配的镜头,不过这个不在我们今天讲课的范围内,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查一下。

    第五点是用上手机专业模式。现在大多数手机都带有专业模式,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更多的可玩性。如果你已经掌握取景构图,有丰富的想法,对器材也有了足够的了解,下一步就试试手机里的专业模式吧。在拍摄时根据需要去调整ISO、快门、色温等,可摆脱手机拍摄的限制性,拍出你更想拍出来的效果。之前也说了手机相机也可以拍出很专业的图,如果你们的手机是小米、华为或是苹果,安卓手机都可以调专业模式来拍,不过可能苹果需要自己下APP才能使用专业模式。

    第六点我推荐几个手机拍图、P图APP,大家可以记一下:Snapseed、VSCO、泼辣修图、拍食物的Foodie、美图秀秀、拼图软件Layout,这6个是我最常用的。

    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旅行风光摄影技巧,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返回】

    投诉建议:0512-65227889    咨询电话:0512-65226989
    网站维护:苏州图书馆 技术信息部 0512-65226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