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经典阅读与传统文化

    莫砺锋   2018-10-21

    浏览量:5050

    视频播放

    今天的讲题是经典阅读和传统文化,这两个主题实际上可以用一个简单词串起来,就是“读书”,“读经典”。

    读书是生活中一件很重要的事,每年的4月23日是江苏省人大规定的读书日,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世界读书日。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日期有什么意义?如果是西班牙人,可能会想到这一天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去世的日子。如果是英国的读者,或许会想到这是莎士比亚的生日,同时也是莎士比亚的去世纪念日。实际上都不是,虽然这个日期是几个西欧国家提出的,但这个时间是西欧某些国家的一个节日,这个节日叫“圣乔治节”。这个节日的来源是,相传古代的西班牙有一位勇士叫乔治,乔治救了一位公主的性命,公主为了感谢他,送了一件珍贵的礼物,就是一本书,所以后来就演化成西欧的一个节日,就是圣乔治节。这一天节俗就是大家互相赠送书。但是有些人觉得我们中国人把一个西欧的节俗作为自己的读书日有点遗憾。我倒是觉得没什么遗憾的,这本来就是西方人首先想到的创意,而且也应该承认现在的中国社会上的读书风气很淡薄。据去年政府公布的统计,每人每年读书量为6本左右。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如以色列每人每年读书量为60多。

    为什么中国的读书空气如此淡薄呢?是因为中华民族不喜欢读书吗?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是很喜欢读书的,我们的四大发明有两大发明是直接和书籍有关,造纸术和印刷术。我们的祖先一直有尊重读书人的好的传统。也只有中国人把上学叫做读书,把有文化的人叫做读书人。为什么现在中国的读书空气如此淡薄呢,我曾经想过这个问题。我今年70岁,我以我为例子,分析一下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不喜欢读书。可能是这个原因,在我的前半生,前面的30多年,社会上是不主张读书的,我记得我年轻的时候经常在报上看到一句话,书读得越多越反动。后来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长期被压抑的致富欲望爆发出来,这个时候心态浮躁,静不下心来读书。前30年是不主张读书,后30年是没心思读书了。再往前推,民国、清朝、明朝那个时候怎么样呢?那时虽然很重视读书,但是那个时候整个社会有一个毛病和缺点,就是读书的目的有问题,为了功名和富贵。读书为了考取功名,做官过上好生活。这和我们科举制度有关。科举发明于隋代,形成于唐朝,制度严密化于宋代。这个制度曾经在古代是个非常先进的制度,本意是打通社会上下层级的流通渠道。让出生下层的贫贱人士,有才能的人,有一个合法的渠道上升,这样一个国家可以保持安定,同时为国家选拔人才。但是毋庸讳言,科举制度带来一个副产品,它在鼓励大家读书的时候以功名利禄为目的。相传北宋的皇帝宋真宗,亲自写了一首诗《劝学篇》,大家可能比较熟悉,“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马克思说的好,统治阶级的思想,就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孔子说的更好,“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说的是社会上层的价值判断像风,社会下层的价值判断像草,风往那边吹,草就往那边倒。

    到了清朝,山东有个穷书生蒲松龄,他写的《聊斋志异》里有一篇《书痴》,这篇小说里的主人公是郎玉柱,郎玉柱的父亲是个清官,做了一辈子官没有给儿孙留下什么财产,只留下一房子书。郎玉柱的父亲亲自抄了宋真宗的《劝学诗》贴在郎玉柱的书桌上,郎玉柱也是勤读诗书,三十多岁也没娶妻生子。有一天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有一天他翻开《汉书》卷九汉宣帝本纪,里面夹着一个剪纸的美女。后来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这个美女本来是平面的,现在变成立体的了,然后晃晃悠悠飘到地上,见风而长,变成一个真人大小的美女,开口自我介绍到,妾颜氏,小字如玉,一个活色生香的颜如玉从书里面踱出来了,小说的结尾就是郎玉柱和颜如玉结成幸福的一对就不说了。

    这就是宋真宗劝学诗的价值判断,深入民间,深入到蒲松龄的小说里。这种在功名利禄的诱惑下读书,是不是我们今天主张的读书呢?不是!我们今天号召的读书,我们江苏省设立全省读书日,不是为了具体的物质利益,不是为了功名利禄。我们作为大学老师,最烦有的高考考生的家长问我们,你们南大哪个专业将来毕业赚钱多。我们只培养人才,哪知道那个专业挣钱多。

    我们看另外一篇外国小说,世界上有三个小说家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俄罗斯的契诃夫,这个三个人中我最喜欢第三位,在我心目中,契诃夫才是真正的短篇小说之王。我们来看契诃夫有一篇小说——《打赌》,说在帝俄时代的彼得堡,在一个沙龙里面发生了一场争吵,争执的一方是银行家,另一方是个年轻的律师,争执的内容是关于读书。银行家认为读书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偶然读读还可以,天天读就受不了。年轻的律师认为读书很有趣,他愿意天天读书。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他们签条约,正式打赌。打赌的内容是,由银行家提供一套住宅,律师住在里面,可以开书单,读他愿意读的任何书籍,吃什么穿什么都由银行家提供,一共15年,不能离开房子一步。如果律师做到了,银行家就输200万卢布,200万卢布在当时可算是一笔巨款。条约签订后就生效,第二天年轻人就开始进去读书了。一开始他读什么书呢,和现在的年轻人差不多,读有趣的书,如爱情小说、侦探故事,慢慢的读书的口味是会变的,读了一年两年就觉得这些东西太浅薄了,没意思,开始读比较严肃的东西,散文、诗歌、剧本,然后读历史小说、哲学书,学术的著作、宗教的著作,读书的层次越来越高,转眼到了十五年,十五年内一步也没有离开,天天在读书。条约规定到某年某月某日的中午十二点到期,到了那天的前一天半夜,银行家心生反悔,想到打赌要输了,要输掉200万卢布,他有点不甘心,所以他趁着月黑风高爬进那个住宅,看见那位律师看书看累了趴在书桌上睡着了。同时发现在书桌上放了一张纸,这张纸正是写给银行家的信,信上说,明天天一亮我就离开,不要那200万卢布,但是要谢谢银行家提供了这么好的一个读书环境,整整15年我不用谋生,可以无忧无虑的读书,了解了人生的知识和道理,我觉得我的人生非常充实和有意义,我觉得很幸福,谢谢你。银行家看了这封信就悄悄地从窗户里爬出去了。果然第二天一清早,那位律师果然离开了,小说到这里也结束了。这种读书态度是我们今天主张的读书态度,他绝不是为了金钱利益,他觉得读书本身就是目的,就是人生应该有的内容。这种意义上读书读什么书呢,当然绝对不是和我们谋生手段有关的书,不是那个具体行业里的操作规程的书,如果你是股民,那当然不是炒股大全,如果你是公务员,肯定不是公务员手册,这种书。它是有关人生的书,有关人生意义的书,这也就是我待会儿会讲的经典,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一放。

    说到这里,我们说了第一个问题,我们主张的读书态度是怎么样的,应该读什么样的书。下面转到第二个关键词,传统文化,读书怎么可以和传统文化发生关系呢?

    现在全社会都在倡导传统文化,我们现在的传统文化是被一百年前“五四”先贤们猛烈地批判,全盘否定过的,一百年来不知道被批过多少回了,但是到了今天我们蓦然回首,我们发现我们的传统文化还不能一概批倒,还是有很多精华的部分需要继承的,这一点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了,从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到社会上的普通群众。大家都承认传统文化是有精华部分的,是有历史的正能量的,这是没有争论的。但是在“五四”的时代不是这样的,认为传统文化一无是处,该全部推倒,全部学习西方的,即使贤如鲁迅先生也说过,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问题是传统文化到底指的是什么?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非常广泛,你说武术是不是,当然是啦!中医药是不是传统文化,当然也是。传统文化的内容太多了,我们现在说的继承传统文化,最核心的对象是什么?我们现在来看文化这个词,文化是一个含义最复杂的词。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这一代人还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正是所谓的文化热的时候,很多人试图为文化设立定义,有人统计过一共有160多种定义。一个词有160多种定义等于没有定义,所以我们现在无法给出文化的定义,我们只能看内涵,它包括什么内容。我们说到中华传统文化,大致上可以分为三大板块,第一类称为“器物文化”,我们传统文化里的“器物文化”当然是光辉灿烂的,但是它需要人继承吗?当然也没什么好继承的。我们看看“器物文化”里如万里长城,曾经是我们古代国防线上坚强的屏障,把匈奴挡在了长城外,保护了农耕文化,但是到了今天,万里长城在国防上有什么用啊?首先它也不在国境线了,即使向北推移200公里,到了中蒙边境线上,也是一点用也没有了。小的“器物文化”如苏州博物馆里藏的那些玉器、瓷器,是很精美,可现在谁家里用,早就换代了。所以“器物文化”就是博物馆价值,提醒我们祖先曾经灵心慧性,手非常巧,创造力很高,但是到了今天它的具体用途已经没有了。

    第二个我称之为“制度文化”,所谓“制度文化”就是社会的结构,社会的组成,比如说古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比如说朝廷,从秦汉开始到清朝,朝廷分为六个部,现在我们的政府肯定不止六个部,起码要20个以上。情况不一样,所以“制度文化”也是很难继承的,只能借鉴不能继承。

    真正能继承的传统文化是什么呢?我认为实际上是第三类,我称之为“观念文化”,它是意识形态,它是古人的价值观,它是古人的思考和哲学,这些东西是可以继承下来了的,它里面核心的精华部分的光辉是永远不灭的。中国人很早就发明了汉字,我们的汉字又有巨大的稳固性,汉字单字的形意基本上不变的。我们的祖先从先秦开始就把我们祖先的一切的行为、一切的思考都用文字记录下来,所以我们有很多的古书,这是我们的一大福分。我们读古书很容易,因为汉字很稳固。我大学本科时代学英语,我知道拼音文字变化很快,像英语,乔叟是六百年前的作家,但是乔叟的文本现在的英国人是读不懂的,因为拼音文字语音有一点变化,词形也会跟着变,久而久之词形就变得认不出来了。而我们汉字有巨大的稳固性,所以我们古人一切思考的东西,他们的感受,他们的探索,都记录在这些文本中间,也就是这些古书中间。这些古书尽管有秦始皇焚书坑儒,有历代的战争、战火的劫难,还是有很多保存了下来,所以我们现在有数量巨大的古籍,也就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经典。这就是我说的第三类文化,“意识形态、观念的文化”,主要保存在这些古书中间。所以我们现在讲继承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要读古人留下来的经典。因为书籍是这类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

    我们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为什么要强调“中华”两字?要强调民族特征。应该说文化,特别是“观念文化”,一定是属于民族的,没有哪种“观念文化”是超民族的。我们中华民族本来就有自身的源远流长的非常发达的传统文化,这是我们历史上留下的非常重要的精神遗产。这里有一个问题,我们要稍微解释一下,在“观念文化”里有三大主流,一条是儒家文化,一条是道家文化,一条是佛家文化,就是儒道佛三条主流。儒家和道家都是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文化,这个佛家文化好像是外来的,它最早是源于印度,这是不是我们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呢?中华民族在文化心态上是持开放态度的,我们从来不保守,从来不故步自封,我们对外民族的好的精华的文化,愿意学习、愿意接收。但是观念意识形态方面的外来文化,它想在中华大地上陆地生根发芽的话,它一定经过彻底中国化的过程。而佛家文化正是在中国大地上的生根发芽的一种彻底中国化的外来文化。现在大家要去印度找佛家文化的踪迹已经是几乎找不到了,印度现在已经不信佛教了。佛教最兴盛的地方是在中国,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呢?我们来看一下陈寅恪教授的一个研究,他研究佛教史有两个案例。一是他研究了一个佛教的故事,莲花色尼出家因缘,他看了两个文本,一个是中文本,唐朝时翻译过来的,还有一个是印度的文本,但也不是梵文本,是用巴利文写的,这是一种死文字,相传是释迦摩尼用的文字。陈寅恪比较这两种文本,发现有一点很大的不同。这个故事的大概情节是说,莲花色年轻时不守规矩,没有信仰,生活放荡,后来受到命运的惩罚,受到种种报应,然后才幡然悔悟,信仰佛教,出家成为尼姑。在巴利文的文本中间,她受到了七种报应,到唐朝人翻译写定下来,成了六种,少了一种非常残酷的报应。这个报应是说,莲花色在年轻时生活放荡,有一个私生子,生下来随即抛弃了,在某种际遇下面,母子结婚了。到了中文本的故事里,这个报应消失了,对于中国人的伦理观,这个内容即使作为报应也不是应该发生的。

    第二,陈寅恪研究了唐三藏取经。这个大家肯定都了解,即使没看过《西游记》、《大唐西域记》,肯定也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唐三藏在文学作品中,有孙悟空、猪八戒保护,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唐僧可没有这样神通广大的徒弟。他千辛万苦出关去印度取经,走到玉门关两个徒弟,一个病死了,一个逃走了,他孤身一人,九死一生,到了印度居留了十四年,精通佛教,精通梵文,带着大量的佛教经典回到唐王朝。他回长安后,大唐帝国专门为建了一座寺庙,派了很多年轻的和尚向他学习佛经,翻译佛经。在中国历史上唐僧翻译佛经是最忠实于原文的,因为第一他去印度留学了十四年,他精通印度的语言,也精通佛教的教义,他的翻译态度也特别严肃,所以他翻译的佛经最忠实于佛教的原教旨。但是陈寅恪发现由唐僧开创的一个佛教宗派——唯识宗,在中国基本没有传人。中国人很多信仰佛教,信仰的是哪些宗派呢?有的文化往往信禅宗,但禅宗也是彻底中国化了宗派。社会底层的往往信净土宗,净土宗的教义最简单,修持也只需要念诵“阿弥陀佛”。所以中国人信仰的佛教已经不是印度原来的佛教,它已经被改造了,中国化了。

    我们再转回我们的主题,好的读书态度不是为了功名利禄,第二读书直接与传统文化有关,因为记载着传统文化意识形态的观点和言论都在书里。接下来我们讨论读什么书?在这里我们非常为难,因为我们祖先为我们留下的书太多了,不要说全部古书,就是清代乾隆年间编的《四库全书》也读不完,而且大家也没有这么多的时间。我们一定是挑选这些书中最主要的一些书来读。有人肯定会问,最主要的经典是什么呢?或者说由浅入深,我们先从哪几本书读起?这个问题假如是在美国的一个图书馆来讲,究非常简单了。假如有一个美国人问一位美国教授,要学习传统的西方文化,要读那些著作,非常简单,可以去看哈罗德?布鲁姆的《西方正典》,这本书写得很清楚,从《圣经》、《莎士比亚》等等20多本书,这是权威的,也为大家所公认的,很多美国的大学直接将这本书作为教材。但是我们中国现在还没有一本这样的书,我们现在有一本《中国正典》吗?有一本这样权威的中国经典书目吗?还没有。为什么没有,为什么这么多大学的历史系、哲学系、文学系的老师没有编出这样一套书目,我本人也想编,可还是觉得自己能力不够。想要写这样一本书,是不能局限于现在大学所设置的学科,它绝不是一个中文系的教授,也不是一个文学系的教授能独立承担的,它是跨文史哲的,而中国的大学往往走的是单科教育,这主要是要怪1951年的院系调整,原来民国留下来的大学体系是属于欧美体系,是综合教育。当年清华大学的国学研究院是全国国学研究的中心,当时国学的四大导师,陈寅恪、王国维都是清华大学的。解放后院系调整把清华大学变成了一个工科大学。这是学习苏联的教育体系,苏联就是单科化的教育方式,因为它急着培养工业人才。我们看苏联的教育史,它曾经有这样的大学,有点学校叫“某某拖拉机学院”,这个大学就是研究拖拉机的,其他都不管。我们学习苏联模式,大学在院系调整的过程中变得支离破碎。以我现在身在的南京大学为例,南京大学的前身是中央大学,蒋中正曾是我们的校长。中央大学当年系科全国最全,院系调整时把它给肢解了。我们现在看看南京的几所主要的大学,东南大学,是中央大学的工学院,河汉大学是中央大学的水利系,南京农业大学是中央大学的农学院,南京林业大学是中央大学的林学系,西安的第四军医大学是中央大学的医学院,现在的上海财经大学是中央大学的商学院。解放后中央大学变成了九个大学,中央大学的本部成了南京大学,只留下了文学院和理学院,学科交叉就谈不上了。像北京的石油学院、地质学院都是单科突进,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视野都很窄。要我介绍传统文化,哲学我不懂,史学也不懂,我只懂文学,没法去写像《西方正典》这样的书。所以目前也没有这样的书出现。没有这样的书怎么办呢?我们还是要学习西方先进国家,当然除了哈罗德?布鲁姆的《西方正典》外,再向大家推荐一本类似的书,这本书的写作过程部分的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读这些经典,这部书的作者不是美国教授,他叫大卫?丹比,他是一个媒体人,毕业于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传媒专业。三十年后事业成功,然后他突发奇想,回忆当年在哥大传媒专业学了很多课程,到底是哪一门课程对自己的工作起了作用,他经过一番检讨之后,很惊讶地发现对自己作用最大的并不是专业课,对他的工作和人生发生最大影响的,恰恰是一门通识教育课,教授西方经典的书,如哈罗德?布鲁姆的《西方正典》这样的书。他发现这一点后就重返母校,再去听这一门课,和比他年轻30岁的同学一起认认真真学习、参加讨论,听完以后写了这么一本书,介绍这门课上的20多本西方经典,这本书的书名就叫《伟大的书》。它的内容是和哈罗德?布鲁姆的《西方正典》比较重合的。但这是一个非专业人士写的。所以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在学习传统文化时,要读哪一些书,实际上也不需要太多,上面讲的也只是介绍了西方经典的20多本书。

    我们到底要读哪些书呢?我们还是要向西方人学习。在鉴别哪些是经典同样需要学习西方,因为我们对经典著作并没有一个好的定义,而西方人善于下定义。我要学习的这位是意大利的著名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他有一本书《为什么读经典?》。很多朋友可能也有同样的疑问,难道读轻松的、消遣的书不好吗?为什么要读这些很难读的经典呢?这本书的第一篇文章就是为经典下定义。他一连下了十四条定义,都讲得很好,这里我没时间展开了,我现在只讲两条,是我最佩服的,是它的第4条和第5条定义。第4条说一部经典著作,就是一本你即使重读也好像是初读一样带来发现的书。第5条定义说一部经典著作,就是一本即使你是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这句话有点晦涩,就是这本书,你从没读过,可是翻开来,如逢故人、似曾相识。我用这两条定义对照我读过的书,发现第一经典就是《论语》,为什么这样说。使我想起卡尔维诺第4条定义,见于《论语》的子路篇,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我翻译成白话文,叶这个地方的一个老翁对孔子说,我们那个地方的老乡中间有个很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一头羊,他出来检举。孔子说,我们那里的老乡,正直的人不是这样的,我们那里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互相隐瞒正直就体现出来了。当年我做知青的时候,读《论语》,怎么也想不通。我觉得孔子说的不对,大义灭亲才是正直,实事求是才是正直,怎么互相隐瞒才是正直呢?这个问题在我心里翻来覆去好多年,很多年后,我考进南大了,有了我的导师了,见到我的导师,一番寒暄后我就问了这个问题。老师跟我解释,这很简单,是儒家的亲里原则,儒家认为人伦关系中最基本的就是亲情,这是社会上一切关系的基础,其他关系都是从这个关系上派生出来的,所以要维护好这个关系,假如你出来揭发自己的直系亲属,如揭发父亲偷羊,亲情就被破坏了,父子关系难以修复了。这个受到破坏后会影响到整个的人伦关系,最后社会就变成一盘散沙,所以儒家强调这一点,情愿委屈法律。我后来在南大工作后,向法学院的朋友请教过,法学中有类似的情况吗?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律体系中都有这一条原则,亲密原则,他们说在法国刑法典434条6款,写到假如有一个犯罪嫌疑人,警方不得找他的直系亲属,父母、儿女来作证,亲属有权利保持沉默。现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里也有了这一条内容,禁止强迫直系亲属作证。这也不是说孔子是对的,法学界还是有争论的,这是告诉我们这个问题是值得思考的。《论语》就是这样一本书重读还能像初读一样有所发现,思考会更加深入。

    使我联想到卡尔维诺的第5条经典定义的是《论语》中的另外一条条文,见于《论语》子张篇,子曰: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孔子说,人是做不到自致的,什么是自致?把自己整个的奉献出来,做事用十分力气。如果说一定有,那么就是为亲人办丧事。说到亲丧,要解释一下这个“亲”字,这是一个很尊严的字,在孔子的时代,这个字只能用在两个人的身上,就是父母,没有第三个人可以称“亲”,后来才延伸到兄弟等等亲人。所以孔子说的亲丧,就是父母的丧礼。我在读到这条文时已经为父亲办过丧事了,1974年我父亲去世,我是知青,我的一个弟弟也是知青,都插队。而且我父亲还戴着历史反革命的帽子。为了将我父亲火化,我只得向大队去借手扶拖拉机将我父亲的遗体运到殡仪馆。因为我们家出身不好,我向大队书记提出要求时,他一口拒绝。我和我弟弟都束手无策,有一个好心人提醒我有没有跟大队书记“意思意思”,当时我还不太懂。听了他的提醒,我去买了两包香烟,送给了大队书记,然后事情就办成了。可是办完后,我心里一直觉得很窝囊很委屈,这个疙瘩一直解不开。那时我还没读过《论语》的全文,那时读书很困难,知青的生活是很艰苦,但最大的痛苦,不是生活艰苦,也不是劳动繁重,是没有书读,精神生活很枯燥。我们一开始是在古代汉语的教材上读到的20多条《论语》的条文。过了一年到了1975年,因为要批判孔子,批判儒家,所以出版了一本北京大学哲学系工农兵学员编写的书,《论语批注》。我赶快到新华书店买了一本,这本书很有意思,白色封面,论语两个字用黑颜色,表示这是一本黑的书,反动的书,批注两个字用鲜红的颜色,表示用红色的思想无产阶级的思想革命的思想来批判《论语》。它是怎么批判的呢,实际上就是谩骂。比如子曰:有朋至远方来,不亦说乎。它便解释为有奴隶主从远方来进行反革命串联不是很高兴吗?尽管这样,我拿到这本书还是很高兴,如获至宝,批判我们可以不看,可以看原文。然后我就读到了子张篇的这一句话,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你平时不肯做的事情,为亲人办丧事就做了,我心里的窝囊委屈就解开了。真的是圣人啊,2500年前说的话,使我在生活中间遇到,解开了我的郁结。这很符合卡尔维诺说的第5条定义。一本经典就是你即使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论语》是我们中华文化中间毫无疑义的第一经典,也是我极力推荐的人生第一经典,我主张不管什么年龄什么层次什么身份,不管读过还是没有读过,都要去好好地读。

    我心目中的经典,我从1979年考进南大,40多年,一直在从事古典文学研究,我的研究集中于唐诗宋词,我写过不少书,也写过100多篇论文。我敢讲的是我比较熟悉的,文学上的经典唐诗宋词肯定是的。唐诗宋词之所以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经典,当然我指的是其中好的作品,唐诗宋词不是每一篇都好。《全唐诗》五万首,《全唐诗补编》6700首,我都读过,这56700首,我是一个字一个字从头读到尾,我读了一遍,发现里面有的诗并不好,《全唐诗》里最差的一首,比我本人写的还要差。其中的好诗绝对是千古名篇,今天我不来讲诗,诗比较散漫,不要说两小时了,讲两天也讲不完。我讲这样一个问题,我认为由于我们中国的古人在评判文学家价值的时候,一向是人文并重,古人认为人品不高的哪怕再有才华,其作品都是没意义的,经过我们古人千百年选择,留下来的那些大诗人、大词人,一定是人品、文品并重的。有了这个前提,我要强调一点,读诗实际上就是读人。读诗,当然要注意它的平仄、对仗、典故、优美等文化价值,但是最根本的意义,是透过这些作品来读诗人本身。读1458首杜诗,实际上是读杜甫这个人,看这个人的人生观,他在作品间表达的思想,表达的价值判断是怎么样?这些文化方面的内容对我们今天的人有什么意义。这才是我们最后的阅读目标、阅读价值。所以在这个前提下,我下面的话题就转为在唐诗宋词之间,选择一个或几个(如果时间允许的话)作为我们的阅读目标,通过这样的阅读来了解和感受我们的传统文化,我在唐代诗人中间选到的第一个典范人物,就是杜甫,在我的心目中间杜甫的重要性是高于李白的,学术上我承认李杜并重,都是第一层次。但是就个人来说,一个读者来说,我感到亲近的,对我最有意义的,它首先是杜甫。

    我们来看看杜甫的文体,说到杜甫我先要回忆一件往事,六年以前,公元2012年,是杜甫诞生1300周年纪念日,杜甫生于712年,我们准备开个杜甫学术讨论会,但是很奇怪,那一年的春天,在学术界任何纪念活动还没有开展的时候,社会上也开始关注到杜甫,那年3月份,发生了一个社会文化事件,叫做“杜甫很忙”,笑的朋友大概还记得。这件事发生以后,南京扬子晚报的记者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他说,莫老师,你是研究杜甫的,请你对“杜甫很忙”事件发表看法,我一听电话就来气,因为这个记者我认识,就是我们南大毕业的,我说,亏你还是南大文学院毕业的,杜甫是唐朝人你不知道吗,还说什么“杜甫很忙”。那个记者后来传了很多材料给我,原来是中学的一个语文课本上,有一副杜甫的肖像,有些中学生闲着无事就对这幅画,进行改画、涂鸦,说实话,对教科书上的插画进行涂鸦,我当年在苏高中时也做过。那时我们语文书肖像少,物理书上有很多,一会儿一个牛顿像、一会儿一个爱因斯坦像,给他们添上眼镜或是胡子。我想你们涂鸦谁都可以,怎么可以涂鸦杜甫呢,说实话,如果你们涂鸦另外一个唐朝大诗人李白,我就只当没看见,涂鸦杜甫我就不高兴了。我就没接受扬子晚报记者的采访。到了12年年底,国家图书馆请我去北京做一个讲座,指定我讲诗圣杜甫。我就讲到,为什么我对春天发生的“杜甫很忙”事件感到不高兴呢?因为杜甫是诗圣,诗圣是不能涂鸦的。我举了一个比方,我知道西方现代艺术中间有一个流派就叫涂鸦,把历史上的名画改画和结构,我在纽约的一个现代艺术博物馆看到过一副涂鸦蒙娜丽莎的作品,蒙娜丽莎长着浓密的胡子背着弓箭。但是你在西方任何一个现代艺术博物馆里,绝对看不到一副涂鸦圣母玛利亚的作品,在基督教文化背景的社会里,圣母像你必须表示敬畏,你不信教也要表示敬畏,同理我反对小朋友涂鸦杜甫像。

    我们来看为什么?这个问题实际上也是杜甫对我们当代读者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说他的诗就是中华文化的经典?杜甫的诗1458首,就它的内容来说,地负海涵,可以说包罗万象,山川云雾、草木虫鱼,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都写了,但它的核心内容,最闪光的那些内容,是弘扬儒家理论和精神的,他实际上是把儒家的精神以诗语的文本方式把它表述出来,用现实生活中的生活场景把它解释出来。所以杜甫是唐代儒家精神最好的阐释者,甚至也是历史上最好阐释者。所以钱穆先生有一句名言,杜甫是唐代的纯儒,我很赞成这个观点。我们来看看,在什么意义上这样说。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一条主线无疑是儒家文化,儒家精神最有意义的价值在哪里?最核心的就是两点,第一在政治学上,强调仁政爱民,儒家认为检测一个政权是不是具有合法性,唯一标准就是仁政爱民。所谓仁政爱民,就是这个政权的一切措施和行为,就是为了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使百姓生活得更富裕、更安定、更幸福。儒家是赞成革命的,儒家赞成汤武革命,孟子甚至说,商纣王这样的独夫暴君,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杀掉商纣王,就是杀掉一个独夫民贼,不是杀一个国君。第二条,儒家的仁政爱民这个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呢?一种思想有一个立论的基础,推论的过程。儒家思想非常的清晰,简洁明了,儒家理论的出发点就是人性善,三字经就说,人之初,性本善,这是孟子的观点,孟子认为人的本性中本来就有向善的一面,孟子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个小朋友在井边玩,快要掉到井里去了,这时候你不会考虑这个小孩是否是你亲戚家的小孩,他父母认不认识我啊,我去救了他会不会有人谢我啊,你本能就会冲上去拉他一把,把他救起来,不要让他掉下去。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在这个基础上,儒家提出仁者爱人,“仁”就是爱别人,作为伦理观念的仁者爱人,跟政治观念的仁政爱民,这两者是怎么联系起来的,一个推理过程非常简单,是自然地延伸,自然地扩大。孟子用两句话,把这个过程说的非常的清楚,就是大家熟悉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一个“老”字是动词,把老人当老人看待,实际上就是包含着善待老人的意思。孟子认为这还不够,光善待自己的家里的老人是不够的,应该要以及人之老,要扩张出,延伸出去,爱邻居家的老人,爱社会上的老人,这才是儒家的信仰,如果儒家的仁爱精神,从表面上看和基督教的博爱精神很相似,但是来源不一样。博爱精神的来源绝对是宗教的,《旧约全书》、《新约全书》,基督教认为假如你做不到博爱,对别人不好,耶和华就显灵了,就惩罚你。人在外来的强力的道德要求下,做到博爱。儒家不承认有神灵,儒家认为这一切都是从我们内心自然生发出来,人的本性中间就有善良的东西,你培育好它,保护好它,发扬出来就是仁爱精神。它是天然的,它自然可行,又易于操作。所以儒家的精神说千道万,就在这里。正是在这一点上,杜甫体会得最真切,他表现得最深刻。一千多首杜诗非常形象生动地把儒家的精神本质体现出来。向朋友们推荐杜甫的一组组诗,《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乾元是一个年号,乾元二年,杜甫48岁,从甘肃的天水逃难到成都,途中路过同谷县,是现在宝成铁路上的一个非常小的站,叫成县,是个非常偏僻的小山城,路过时正好是寒冬腊月,他在那里住了一个月。于是就创作了这一组诗,第一首,“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有一个远道来客,他叫杜子美,什么模样呢?白头乱发垂过耳,穷途潦倒,一事无成,这首诗关注的是自身。

    第二首写的是家人,他写到他带着一家老小逃到同谷县很惨,住了几天断粮了,然后同谷县的人告诉他野外有一种植物——黄独,可能是野生的芋头或是山芋之类的东西,《本草纲目》记载泥下有块茎,平时是没人吃的,是入药的。我们的大诗人听了以后,拿了个铲子去城外挖黄独,但是天寒地冻,大雪封山,黄独长在地面上的茎和叶都枯萎了,很难找到,他在地里乱挖一通一颗也没挖到,到黄昏空着两手回去了,“此时与子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一家老小饿了一天都说不动话了,靠在墙壁上在呻吟。

    第三首写他想念远方的弟弟,兵荒马乱逃难逃散掉了,第四首写家在远方的妹妹,兵荒马乱一个寡妇家带着几个孤儿,生活艰难。五六七写到天下苍生,军阀混战,战火还未停息。这七首诗组成一个主题的转移,典型地表达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就是把儒家孟子的精神诗歌化。我本人永远无法忘记读杜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受到的深切的感动。高中时初读体会不是太深,但语文老师讲得太好了,听懂了,也听进去了。几年以后下乡插队,我在长江边上有了一座茅屋,我插队在太仓,太仓是苏州八个县市里唯一一个没有山的县,我插队的那个村子在长江边上,那边的长江非常宽,有十公里宽,我站在江边望,茫茫一片江水,看不见对岸,大平原加十公里的江面,秋冬之际刮大风,无遮无挡,1973年的霜降以后立冬以前,那天正好是大晴天,我在田里割稻,突然刮起一阵大风,有个老乡跑过来说,赶快回去,你们的茅屋被刮坏了,我奔回去一看,我比杜甫还要不幸十倍。杜诗是怎么写的,“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我的茅屋顶上的全部茅草都刮掉了,跑到屋里一看,顶上蓝天白云。生产队长一看,问题不大,茅草没了但屋梁还在,竹竿做的椽子也在,茅草多得是,但得等两天再修,这两天正好是天晴要抢收水稻。别人是露宿街头,我是露宿家中,家里很冷,看着繁星满天。一点不夸张,那天李白和杜甫的天平在那天倾斜了,我仿佛听到杜甫在我的屋脚吟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我当时真的很感动。一千多年前的大诗人,他关心天下苍生,关心不幸的人群,这种伟大的情怀穿透时空来到身边。虽然杜甫生前没有给老百姓盖过一间房子,他也没有这个能力,自顾不暇,但是他有这份情怀,我觉得他很了不起,这就是儒家精神,儒家的仁爱精神,关心他人,关心社会,我们中华社会的历史正能量就在这里。什么叫“安得广厦千万间”?这就是最早提出的安居房的概念,安居房就是让贫穷的人也有个住所,不用露宿街头。杜甫说到底,杜甫就是把儒家的精神用诗歌的文本表达出来。我们今天读这样的文本时候,我们会欣赏这是优美的文本,这是优美的诗歌,它的用典故、练平仄、练字等等精美绝伦,千锤百炼。学习写诗的朋友你要想写七言律诗、五言律诗读杜诗就够了。读个几百首,背个几百首就够了。《红楼梦》里林黛玉教香菱写诗,就是这样,王维的五言律诗背个一百首,杜甫的七言律诗背一百首就行了。杜诗在艺术上是精美绝伦,但是更重要的是,对我们普通读者来说他的诗歌里包含着的火热的感情,那种情怀,关心天下苍生。我一直认为读杜诗,一方面是欣赏文学作品,一方面也是接受人生观的熏陶,是人生道德的教育。读了像杜诗一样的唐诗,会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大家可能会不相信,我要举一个后代人的例子,文天祥。我们来看文天祥读杜诗的经历,公元1279年,崖山沦陷,南宋最后一个宰相陆秀夫把9岁的小皇帝背在背上一起跳海殉国,南宋灭亡。此时的文天祥正在蒙古的战船上,他被元军俘虏了,蒙古人押着他一起去崖山。在进攻崖山前,蒙古人强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文天祥拒绝写这封信,写了一首《过零丁洋》,其中两句大家都很熟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蒙古人后来也就不再强迫他了。蒙古人押着文天祥北归,回到大都,然后就开始了长达近三年的劝降过程,蒙古人用尽办法,威逼利诱,许以宰相高位,不仅派他的旧识朋友,甚至元朝皇帝忽必烈亲自劝降。文天祥就是不降,慷慨就义。我们追问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精神力量支撑着文天祥,在南宋亡国将近三年后还坚持不降。文天祥在监狱里写了一首最有名的诗《正气歌》,最后两句写道,“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我在一个穿风漏雨的屋檐下,打开书来读,古人的道德光辉照亮了我。

    我们再来追问一下,传统文化中什么方面的内容鼓励文天祥坚持到最后。文天祥就义以后,他的夫人欧阳氏去收尸,解下一根腰带,他事先在腰带上写下一段文字,这行文字我们后人尊称为“衣带铭”,一共十六句,“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孔子说过杀身成仁,孟子说过舍生取义,这两句都是一个意义,为了一个崇高的道德目标,人是可以牺牲生命的。“衣带铭”的存在就清楚地告诉我们,文天祥坚持到最后的第一精神来源,就是孔孟之道。然后第二精神来源就是一部杜诗,文天祥在北京的监狱里经常读杜诗。南宋末代皇帝度宗的琴师汪元亮经常去监狱探望文天祥,见到文天祥在读杜诗。文天祥不仅读杜诗,还写了两百多首集杜诗。诗歌创作有一种方式是集句,不是自己写的句子,把别人诗歌中的句子拼凑起来成为一首诗,假如集的都是唐诗,称为集唐诗,集的是宋朝的诗,称为集宋诗。集句诗其实很不容易写的,不仅不能改动句子,而且还要兼顾押韵,语义的连贯。为什么文天祥会写两百多首集杜诗呢,他在序言里写的很清楚,自从国破家亡以来,两次起兵抗元失败,一对儿女失散,这一切的一切,杜甫都说过了。杜甫所处的时代正是安史之乱,前后一共十几年,大唐帝国由盛转衰,文天祥遭遇的是由宋入元的大变动时代,时代上有相似性。所以文天祥说,杜甫都已帮我说过话了,我只要把杜甫的诗重新装起来,就能表达我内心的情思。所以两百首集杜诗的存在就证明,支持到文天祥最后的第二精神来源就是杜诗。

    我们再仔细推究一下,第一精神来源和第二精神来源,它实际上是同源的,因为杜诗本身也是儒家精神的诗语表述,这就是传统文化的力量。所以我认为读杜诗,读这样好的文学作品可以对人生,对心灵起到熏陶和淘洗的作用。像杜甫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以上讲得就是我想表达的观点。我们要读书,要读好书,最好的好书就是经典,现在我们读的经典是包罗一切的,既要读自然科学,像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甚至像现在刚刚去世的美国女学者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西方的经典从《圣经》到《莎士比亚》,都是好书。但是作为中国的一个读者,我们首先要读的事中华文化的传统经典,从《论语》到《杜诗》,这些书会使我们的人生受益无穷。

    【返回】

    投诉建议:0512-65227889    咨询电话:0512-65226989
    网站维护:苏州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 0512-65226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