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中国画派——巴蜀画派

    刘飞   2018-12-19

    浏览量:626

    视频播放

    今天所说的巴蜀画派和巴蜀文化一样是从广义上来界定的。从地域上来说,巴蜀画派指包括重庆在内的四川地域内,以历史悠久的巴蜀文化为依托,包括省内各少数民族在内的、由古至今的地区绘画的流派总称。广义的巴蜀画派不仅指四川本地的画家,还包括在其他地区的四川籍画家和许多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分布在各地的画家,以及入蜀多年为巴蜀绘画做出贡献的画家。

    巴蜀画派代表人物:张大千、张善孖、陈子庄。

    张大千(1899~1983年),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斋名大风堂, “蜀人张大千”。四川内江人。20 世纪50年代,张大千游历世界,获得巨大的国际声誉,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他与二哥张善子创立“大风堂派”,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泼墨画。除绘画外,他对诗词、古文、戏剧、音乐以及书法、篆刻,无不涉猎。

    20世纪40年代前具象师古:从清朝一直上溯到隋唐,逐一研究。从临摹到仿作,进而到作伪,特别是临摹石涛和八大作品可以达到惟妙惟肖,以假乱真的地步。40年代后60年代前印象师自然:1925年到1937年三游黄山, 1941至1942年他面壁敦煌,临摹了历代壁画,再次获得了传统艺术的滋养,为其创作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60年代后抽象师心:属晚期作品,风格大变。 其“作风大变,泼墨泼彩,大行其道”,画面上泼墨泼彩则逐渐加重,成为最为主要的创作手段之一。

    《嘉耦图》作于1947年,以荷花入画,寓意佳偶天成。画中精工细致的描金朱荷,在墨绿渍染的田田茂叶的衬托下,富丽堂皇而无匠俗之气,浓阴中的双栖鸳鸯色彩斑斓、悠然自得。

    《灵岩山色图》作写于1981年,时张大千83高龄,居住在台湾摩耶精舍中,虽然已经进入耄耋之年。此一时期张大千先后创作了一批颇有分量的泼墨泼彩作品, 灵岩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西南郊木渎镇灵岩山,原名“秀峰寺”,唐朝称“灵岩寺”以后成了净土宗著名道场之一。 有灵岩塔,原名“多宝佛塔”。

    《爱痕湖》又名《爱痕湖一曲》,为巨幅绢本泼彩,画面前景为青翠的山峦,后景则一泓湖水,掩映其间;湖的后岸,又有淡墨、淡彩勾勒的屋舍。作品采用的手法,为张大千开一代画风的“泼彩”:从画面的意境来看,张大千爱痕湖意境深远,用山水衬托出现实世界的静谧和安宁。

    《桃源图》高2.09米、宽近1米,堪称画家晚年泼彩泼墨的压轴杰作。上方几近满画,以极厚重的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反复泼洒,层层堆叠;画面下方留白,近岸处醒以桃花数丛,旁有渔翁钓艇,似入桃源之境。画作上有高山、岩洞、村舍、桃花、渔船等物象,以泼彩泼墨法为之,当是陶渊明《桃花源记》文中捕鱼为业的武陵人误入桃花源的山水意境。

    张善孖(1882—1940),中国四川内江人,名泽,字善孖,后又字善子,号“虎痴”。现代名画家,以画虎名噪一时。善孖从四、五岁就在慈母指引下学习绘画,他颇具绘画天赋,善画山水花鸟、骏马与猛虎,其中尤对画虎特别痴迷,爱虎画虎,情有独钟。

    《怒吼吧,中国》,张善孖擅画虎,并在家中圈养老虎。其画多寓意深刻,气势磅礴。这幅猛虎扑日图名为《怒吼吧,中国》,画中28只老虎扑向落日余晖,怒目张牙。

    张善孖画虎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26年以前笔力尚未遒健,作品以表现虎的形貌动态为主;1928年至1937年为成熟期,渐成自家面目,寓国仇家恨于笔端,所画之虎不惟逼肖而且生气勃发;1937年为晚期。

    《五虎图》作于1931年的《五虎图》即具张善孖中年时期的精心力作。笔致刚健灵活而气势豪迈,构图繁复多变而轩敞豁朗。

    《山溪虎啸》,画中共作八虎,虎身以淡赭朱烘染,趁湿添画斑纹,用色较深,是画家三十年代作品的典型画风。画中各虎,或立或蹲,或行或奔,或跳或扑,或仰头长啸,形神之俱佳,无不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可见画家对虎的各种形态,均了然于胸,画虎的任何部位和姿态都一样轻松自然,挥洒自如。

    《荷塘白鹭》绘秋日荷塘,荷叶以浓淡不同的墨略加花青自由挥写,复以浓墨勾勒叶脉,并不拘泥于形似,时见破笔,生动再现了秋日荷叶衰败零落之形。荷叶间,重墨撇了的数笔芦苇更增加出几分萧条之意。唯有荷塘中的两只相依而立的白鹭,给这萧瑟的秋景带来了几分生意。

    《穿林啸月》构图清整明晰,设色淳雅而明亮,虽没画月亮,但白猿在杷林中成为耀眼飞动的精灵,由此可以想像月光的幽静。白猿伸展左臂,垂下左下肢,姿态舒展,而目光精警传神。

    《凤凰》作于1935年,系为友人所作。是时,张善孖正借寓苏州网师园。 这幅《凤凰》侧向右方的竹叶和石头似乎是在膜拜凤凰的到来,虔诚又敬畏。细看赭石,石纹清晰、色泽鲜明;竹叶脉络清晰、无限生机;凤凰则充分展现出优美的线条,舞动的凤尾充满活力。赭石、绿叶,凤凰于飞,神仙境界,是张善孖不可多得的以凤凰入画的精品。

    陈子庄,著名国画大师,名福贵,别号兰园,四川荣昌人,自幼习书画,艺术上宗唐、宋、元、明、清诸家,兼吸民间技法,博采众长,自成一格,亦工书法,被誉为“中国的梵高”。

    《牡丹拳石图》,陈子庄的花鸟画明显的继承着文人花鸟画的精髓。这件作于1962的牡丹,用非常纯粹的颜色来画牡丹花头,花色更显抽象而气息端严厚重。垂叶陶瓶,均已水墨阔笔为之,一方拳石,几支疏竹,丰富了画面,尽显旷达奔放的气质。

    《山静日长图》是先生鲜有的较大尺幅山水力作。画中描绘了巴蜀地区山野间的平凡生活,两间瓦舍前后错置排布在山谷中,右侧树丛自山石上伸发而出,十分自然的将屋舍掩映其中。而立于房屋后方的群山用笔泼洒简练,山顶上几株松树与下方树丛亦形成呼应。整幅作品在笔法的使用上奔放大胆,不求形似而重意外之妙。

    《山村小景》,陈子庄的这幅山水小品用笔简练舒展,无论是运笔还是布局无不简约、质朴。这幅《山村小景》的构图既有别于“折高折远”的法则,也有别于“马一角”、“夏半边”的构图方式,而是呈横置长方形,取平视的角度,近景浅而近,不强调空间的纵深感,给人以平易亲切之感。他把远处的树林、房屋拉近,而在形象描绘上则把近处的山石推远,不做精细刻画,淡化结构、省略细节,使画面存质而见势。此画设色淡雅,风格类似于水彩画。在运笔落墨上,画家化繁为简,用笔以卧笔、拖笔、逆笔为主,中锋、侧锋兼用,轻重徐疾,富于变化。远处的树大多无枝,笔势断中有续,以没骨法大面积设色,虽不形似,却能让人感受到绿树浓荫。近处的树则粗枝大叶,用巨大的点画树叶,点的大小、聚散自由无序。画中的山石,黑白、疏密、聚散相辅相成,无论其质地刚柔,用笔干湿,都是从大处着笔,以浓墨和粗细不等的线条概括物象。画中的房屋寥寥数笔,不讲透视,随心所欲,生动活泼。所画的人物、小狗造型夸张,突出其动势情态。画中起主要作用的山石,黑白、松紧、疏密、聚散,极尽变化之妙。

    《飞雀》,活泼欢悦的双雀翩逐清风,两三支墨竹隐现石间,画面简练而突出,构图为简练的长方形,从视觉的角度来讲,不强调空间纵深感的近景,画面平易而又亲切,可以说是相当精炼的作品。

    《待渡图》,热情讴歌的是他熟悉而热爱的蜀中山川和田园风情,用墨简洁温暖的山,森然古树下青砖白瓦的山边民居,一红衣少女行于木桥,远远望见江面的数面白帆......一番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

    【返回】

    投诉建议:0512-65227889    咨询电话:0512-65226989
    网站维护:苏州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 0512-65226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