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睡眠问题早知道

    杜向东   2019-03-23

    浏览量:755

    大家好,我是来自苏州市广济医院的杜医生,今天的话题是关于睡眠的。睡眠障碍也是属于精神疾病类的一种,睡眠问题是非常难重要的一个问题。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卫生日,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医院也开展了一系列有关睡眠的科普宣传。过去,很多居民对睡眠不是很了解,有很多疑问,自己的睡眠究竟好不好?不好的话该找谁看?睡眠不好是不是一个问题?那么今天就帮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些有关睡眠的知识。

    首先跟大家介绍睡眠的功能,人该不该睡觉?睡觉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意义?实际上人们一生当中大约1/4到1/3的时间都是在睡眠当中度过的,一天要睡六到八个小时,就凭这一点,也能感受到睡眠对人是比较重要的,占据我们生命当中这么多部分。睡觉是我们的三大本能之一,三大本能即吃饭、睡觉和性,三者缺一不可。睡眠在不同阶段的时长是不一样的,最长的是新生儿,一天能睡到22小时。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时间就逐步缩短,成年后,一般在7到8小时左右。步入老年以后,时间就更短了,可能5、6个小时就足够了。这也是老年朋友常问的,我究竟该睡几个小时?实际上,这是对睡眠的误解,老年人睡5个小时和年轻人睡8个小时产生的效果是一样的就没关系。只是我们睡眠过程中,不同的时期会发生变化,新生儿睡眠有助于大脑的发育,因此他们的睡眠要充沛以保证大脑的健康发育。到儿童、少年学习期,需要更多的深睡眠以整理、储存白天的记忆,浅睡眠则容易被惊醒,会感到头昏,记忆力不好。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慢波睡眠(即深度睡眠)减少,这是正常现象,年龄越大睡眠也会越来越浅,容易醒,醒后不容易再入眠这也是老龄化的一个特点。从睡眠变化的角度也能看出一个人是否步入老年了。

    睡眠有很多重要的功能,比如促进精力和体力恢复,那么睡多久才合适?只要觉得精力恢复了,状态还不错,情绪稳定,思维活动正常,那这个睡眠就是好的睡眠。不论你到底睡了5个小时,还是4个小时,还是2个小时。睡眠越久越好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单纯的追求久睡反而睡眠会出现问题。

    保护大脑是我们今年的一个睡眠主题。实际上就是要一直健脑,睡眠对大脑功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情绪调节,对机体抵抗力、免疫力也有一定影响。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也很重要。长期失眠,会带来很多影响,免疫功能会受影响,情绪调节会出问题,从而导致家庭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的产生。情绪不稳定,脾气急躁,血压、血糖等随之不稳定易引发冠心病、高血压,甚至中风。对女性而言,皮肤老化,皱纹增加,学习上记忆力衰弱等症状都可能出现。

    每年世界卫生组织都公布一个主题,从这些主题上也能看出实际上睡眠跟很多领域都是相关的。比如2010年的“良好睡眠有益健康”,睡眠不好会影响心理健康,长期睡眠不好肯定会引发一些心理疾病,比如焦虑、抑郁;2011年的“关注中老年睡眠”;2013年的“关注睡眠,关爱心脏”;2014年的“健康睡眠,平安出行”,研究表明,许多车祸都和睡眠不足有关,疲劳驾驶更容易发生车祸,也因此交管会规定大巴车夜间某个时段是不准出行的;2017年的“健康睡眠,远离慢病”。慢性疾病有很多,常见的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等,睡眠会影响这些疾病的发展趋势,如果睡得很好,血压就很平稳,心脏功能也比较好。如果一个血压不好心脏不好的人,同时睡眠也不好,那她的心脏功能就更容易出问题。2019年的“规律睡眠,益智护脑”。强调保护我们的大脑功能,让我们的智力发挥到最好的水平。

    下面有几个数据说明睡眠对我们大脑的影响。研究发现:睡眠对记忆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甚至一些科学发明都是人们在睡眠当中想出来的。还有情绪调控的问题、免疫力的问题、睡眠不足导致我们大脑损伤的问题,都是有先进的一些研究发现。总的一句话,睡眠影响我们的大脑功能,影响我们的智力水平,影响到我们的认知功能,长期睡眠不好认知功能肯定会下降。良好的、健康的睡眠对我们大脑有保护作用。拥有良好的睡眠才能有一个比较好的记忆状态,创造力、决策力都能呈现出最佳的状态。如果每天都昏昏沉沉,睡眠不好,那么创造力也会受到影响。这是睡眠对健康重要性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梳理。

    第二部分,究竟有哪些睡眠问题。很多人都不太了解,究竟睡眠有哪些问题呢?以前以为睡不着才是睡眠问题,然而睡不着,仅仅是睡眠问题里面的一部分。睡不着,也分很多情况。有的人是迟迟睡不着,躺在床上三五个小时还睡不着,一睡着就可以睡到天亮;有的人是很快睡着了,但是一会儿又醒过来了,醒过来以后就再也睡不着了;而有些人则是夜里经常醒过来,可以马上又睡着。

    睡眠不好有很多形式,每种形式代表不同的意义。在处理上也会有所区别。上述所讲这一部分人是睡的少,还有的是睡得多,嗜睡。这一类人也不少见,尤其凸显在老年人身上。很多老人坐在那边,说着话说着话就打瞌睡,实际上,这不是他睡得好,这是睡眠有问题的表现。在小朋友身上也有可能发生这种睡病,比如有的小孩子走路,走着走着就倒下去睡了。吃着饭,吃着吃着一下子就睡着了。

    还有一类叫睡眠觉醒的问题,积虑的问题。比如有的人晚上七点钟就睡觉,家里只有他这样,那就不太和谐。再说年轻人,凌晨十二点了、两三点了,还没有睡,到早上四点五点才开始睡,一直睡到中午。这是睡眠时向的后移,睡眠时间的后移。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睡眠时向的问题?实际上,人们的大脑皮层都已经形成了一个生物钟,生物钟和大家总不一致,长此以往就会出现问题。对于晚睡熬夜的人,可以早上服用一些褪黑素的保健品,但不宜长期服用。

    还有一种就是异态睡眠。比如打呼噜、说梦话和梦游症。有的人晚上睡着睡着,起来了跑一圈。这种人也有很多,异态睡眠过去大家不太了解,几年前我们也编了一本书,叫《醒着,还是梦中》,实际上讲的就是这种怪的行为。一个是意识不清,一个是易惊,在睡眠中惊叫,叫醒以后又什么都不知道。还有睡行症、梦呓、梦魇,经常从噩梦当中惊醒。睡眠瘫痪症,快睡着前觉得喘不过来气,仿佛有石头压在自己身上,叫也叫不出,手脚也不能动弹。如果频繁发生,肯定要看医生。还有多梦症、磨牙症,很多人不认为磨牙是睡眠的问题,它的外在表现是牙齿的磨动。牙齿磨动是大脑在支配,说明大脑睡眠中心的功能紊乱,我们的运动肌肉在不断的乱磨,在口腔科解决不了了就会移到我们精神科,我们见过牙套都磨断了的患者,顽固的磨牙症最后都会到精神科,因为牙齿实际上是中枢在调控的。在老年人身上还有周期性腿动,早上起来腿受伤了,胳臂受伤了,甚至伤到了旁边的配偶。这些都是睡眠障碍的表现,要去医院做检测,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老年人睡眠还有一个特点,一般睡眠有4到6个周期,每个周期大概90分钟,交替出现,老年人在交替过程中就会出现问题,周期转换困难,睡眠中断,睡眠变浅易醒。晚上如果睡不好,白天就会打瞌睡,这时候肌肉会放松,就容易摔倒。

    睡眠时向前移,早睡早醒,也是老年人的一个睡眠特点。有的老年人晚上八点就睡,早上两三点就起了。这样的睡眠提前会导致跟家人的作息时间不一致,对家庭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个人也会很苦恼。怎么办呢?首先自己要主动推迟睡眠时间,黄昏时候散步照太阳,可以推迟睡眠时间。或者定制一个时间表,一点一点的后挪睡觉时间。

    老年人失眠也有一些特点,一定先要排查有没有其他疾病的影响,比如血压、血糖,有没有小中风。特别是之前睡眠很好,最近突然变得不好了要多注意。老年人睡眠很少有单纯的失眠障碍的,都会伴有鼾症、睡眠呼吸障碍(尤其体态肥胖的),甚至呼吸暂停,有这些现象的,自己可以通过侧身睡缓解,如果体态肥胖的,伴有睡眠打鼾,甚至呼吸暂停的,就要开始减肥,控制体重。如果还是不能改善,要去医院检查,当然患者也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睡眠不好,伴有打鼾甚至呼吸暂停的,要格外注意,这会影响我们的记忆,整体睡眠质量,认知功能,大脑功能,引发高血压、糖尿病,成倍增加心血管意外事件。

    所以,失眠的时候,不要认为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还是要找专业人士评估一下,尤其是老年人,要排查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失眠。另外,失眠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一种表现。绝大多数以睡眠不好来看医生的人,都是因为其他因素导致的,所以不要简单听信别人推荐的药,要找医生进行评估、制定治疗方案。

    失眠的患者大多数都不愿意吃药,来看医生的病患都希望不吃药解决问题,那么如何不吃药解决失眠呢?科学的称为“认知行为治疗”,简单的说就是要自我调适,改变大脑对失眠的看法。患者认为这两天睡眠少了就是失眠,其实平时加班熬夜,喝酒聊天到下半夜也都是睡眠少了,也叫失眠。我们要明确一点,睡得少一点并没有什么关系,往往人们害怕睡得少,害怕失眠,反而进入恶性循环。老百姓常说避免睡前喝茶喝咖啡,减少咖啡因的摄入,当然我也见过例外,极少部分人是睡前喝了咖啡才能睡。所以喝茶喝咖啡导致失眠这一个说法具有暗示性,如果你睡前喝了,又相信会睡不着,那么就很容易失眠。另外,睡前2小时要少进食,尤其是睡眠本身不好的要注意,因为吃进去的食物会影响到人体内的内分泌。睡觉前少饮水,避免入睡后经常起夜。黄昏以后避免剧烈运动也是一个改善睡眠的办法,躺床上了不要看电视、玩手机,还要注意卧室的环境,有些人对声、光比较敏感,定时起床也很重要,保持体育锻炼,避免努力去睡觉,睡眠好的都是自然入睡的。失眠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害怕失眠,睡眠不能被强迫。

    还有一些注意事项,比如困倦的时候再睡。躺在床上半个小时还不能入睡的,应该起床做些别的事放松一点。对睡不好的人一般不建议白天打瞌睡,因为白天打瞌睡可能让你晚上又睡不着。不论晚上睡没睡好,早上都要固定起床,定时起床比定时睡更重要。还有一种办法叫睡眠限制疗法,即减少在床上的时间,也就是前面说的提高睡眠效率。比如一个人12个小时躺在床上,只睡了3个小时,另一个人4个小时躺在床上,也睡了3个小时,那么后者的睡眠效率就比较高,有效睡眠多。躺在床上没有睡着的时间就叫无效睡眠,它会增加焦虑感,反而让人更睡不着。还有一个办法叫逆向思维,睡不着就干脆不睡了,努力保持清醒,结果反而不到2分钟就睡着了,这也是有很多实验可以证明的。当然老年人不适合这个方法,一些年轻人可以用。还有一些松弛治疗,比如有些人打太极,练瑜伽,上冥想课,这对有些失眠是有用的。如果这些自我调适的方法都解决不了,那就去看医生,不建议自己买药,也不建议听信旁人推荐的药,尽管医生可能给你开同样的药,但是对你病情的把控和道听他人的是完全两回事。

    为什么很多人怕吃药呢?实际上是担心药物的副作用,怕吃药成瘾,伤肝伤肾伤大脑,但这是缺乏科学依据的。一般睡眠性药物是不会成瘾的,长期吃药不叫成瘾。安眠药成瘾也具有特定的表现,停药以后不仅仅会睡眠不好,会出现很多其他问题。慢性睡眠障碍是一个慢性疾病,需要长期专业的治疗以避免副反应。

    究竟每天应该睡多久?比较靠谱的说法是,一般情况下成人6到8小时就够了,儿童保持在8到9个小时,保证充分的睡眠对学习也有帮助,老年人的睡眠时间可以再少一点。总的来说,你感觉第二天状态是清醒的,情绪稳定,交流正常,头脑反应灵敏,那这个睡眠就是足够的,不必因为睡眠时长比别人少而感到焦虑。做梦是正常的吗?实际上,做梦表明你的睡眠是好的,做梦是在我们深睡期出现,对正常人来说是必须的,它在整理我们白天的信息,删除一些无用信息,我们的新陈代谢也是在梦境(慢波睡眠期)中进行的。为什么有的人会觉得自己天天在做梦呢?实际上大家都做梦的,有的人因为恰巧在做梦的时候醒过来了,在睡眠周期交替过程中醒来,90分钟左右的睡眠周期中,有15到25分钟是做梦期,没在这个期间醒过来的人,就觉得自己没做梦。每个人都做梦,因此我们要科学的认识梦,它是对人们正常功能的维持,大脑保护的一个必要过程。如果频繁的把一个人从梦境中拉醒,他的记忆、判断力就会受影响。

    再说回安眠药,大家都很害怕。曾经有一位专家提到过人类寿命延长的第三次飞跃归功于安眠药。七八十年代人们开始推崇安眠药,使老年人生活的更愉快,睡眠质量更好,整体生活质量水平提升,寿命也就延长了。安眠药会导致老年痴呆吗?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是没关系的,反而睡不好觉不吃安眠药的人容易痴呆。从另一个角度看,安眠药能上市这么久,说明它的利远大于弊,所以它的副反应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在医生的建议下,该吃还是要吃,但不得自行加量。

    睡前喝酒可以助眠吗?我认为喝点小酒暂时性对睡眠有点作用,可能能使你暂时放松,缓解焦虑,但这是饮鸩止渴的行为,长期依赖饮酒助眠反而容易喝酒成瘾,影响日常生活。当你饮酒同时服用安眠药,两者都有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就可能使副反应加强,饮酒后建议不要再吃安眠药。

    这两年市场上比较流行褪黑素保健品助眠,我认为这对老年人有一定的作用,可以改善睡眠时向,但是它的作用是有限的。褪黑素就是一种激素,我们人体本身就有,正常人有自己的生物激素在调控,外来物品再补充这种激素会扰乱自身激素,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这里特别不建议年轻人服用,老年人也要适当服用。

    白天补眠能弥补熬夜吗?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长期如此也不可取。可以把睡眠时间补回来,但是对身体的损伤是补不回来的。工作压力大的人,长期熬夜,容易出现“三高”,这就是对身体损伤的表现。现在人们都喜欢躺在床上玩手机、看电视,一玩玩一两个小时,这样睡眠肯定不好的,要控制自己,不能玩这些。手机、iPad的光线会刺激我们的视网膜,影响中枢褪黑素的分泌。实在要玩,建议到客厅去玩,并且开灯,这样能减弱一些手机蓝光的作用。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即使睡眠不好,也要把自己当做是健康的,保持好心态,不要把自己当成病人,如果整天就想着如何如何才能睡好,生活失去了其他乐趣,就本末倒置了。

    【返回】

    投诉建议:0512-65227889    咨询电话:0512-65226989
    网站维护:苏州图书馆 技术信息部 0512-65226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