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外国人眼里的中华文明

    胡阿祥   2019-04-20

    浏览量:4070

    随着科技的发展,空间距离在缩小,时间距离则近乎消失,所以今天的地球人,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那么,在交通相对艰难、信息交流不畅的古代,各个国家或地域的人们之间,又是怎样相互了解的呢?我们选择一个独特的角度,以域外有关“中国”的称谓为例,看看古代外国人眼里的中华文明,究竟是怎样的?

    因为China指中国,china指瓷器,所以称呼中国的China源于称呼瓷器的china。至于China=吃呐、拆呐、昌南(东晋称新平,唐称昌南镇,北宋改景德镇)等,当然属于开玩笑或者臆想。

    “瓷器”的说法,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真实:首先,中国瓷器的出现时代最早,近2000年前已经出现成熟青瓷;其次,中国的瓷器最多,唐宋以来输出商品就以瓷器为大宗;再次,中国古代的瓷器最好,它薄如纸、润如玉、声如磬、明如镜,引得外国人惊叹不已。

    这样的普遍说法,又是错的,错在它颠倒了China与china的因果关系,这就仿佛Pekin=北京、北京烤鸭。

    “瓷器”本来写作porcelain,“中国瓷器”则称China porcelain、porcelain of China;到了17世纪,英语中有了chinaware这个指称“中国瓷器”的专用词;再到后来,表示物品、器皿的ware在口语中被省略,只用china也可代表“中国瓷器”;再到后来,china又不再被视为“中国瓷器”的专用词,而是同时兼容了原来的porcelain,于是,便出现了china和porcelain两个都可以解释为“瓷器”的单词。那么,作为国家称呼的China,真实的来源到底是什么呢?

    1655年意大利传教士马梯尼(M.Martini)发表China为秦国之“秦”的见解。至今300多年,学术界主流观点认为:China来源于古印度梵文Cina,公元前4世纪就见于记载;Cina来源于秦,Cin是秦的对音,a是代表土地的后缀。

    秦国为何称“秦”?这联系着公元前891-886年之间的非子。非子在今陕西宝鸡一带为周孝王养马,得封附庸小国。《史记·秦本纪》:非子“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

    秦,三人持禾,春秋循环。金文秦字。猫尾谷,别名梯牧草。Brasil红木,Cameroon河虾,Mali河马,赣榆盐仓,柴达木盐泽。

    Chinese=秦人=中国人,中国主体民族为华夏(汉)。华夏与蛮夷戎狄、汉与胡的区别何在?《礼记·王制》所谓“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华夏(汉)则为火食、粒食,粒食即以“五谷”稻黍稷麦豆为主食。China=秦=草,我们又是吃草的民族,真是名实相副。

    音译的“支那”本来没有贬义。梁启超笔名“支那少年”,黄兴曾编杂志《二十世纪之支那》。1894年甲午战后,日本人普遍改汉、唐称支那。郭沫若《行路难》:日本人说“支”字时,“故意要把鼻头皱起来”,说“那”字时,“要把鼻音拉作一个长顿”,这是典型的轻蔑神情。Japan与“假扮”,Russian,鲁西亚与露西亚。

    意译的“震旦”看似辉煌明亮,其实暗含贬义。唐朝慧琳法师:“东方属震,是日出之方,故云震旦。”佛教以恒河中游一带的中天竺为中国,所以视“中国”为东土、东国、东胜神洲。

    追根溯源,以China称中国,从地理言,显示了印度与中国的密切关系,从政治言,显示了秦朝对中国与域外的广泛影响,从文化言,显示了中国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china即瓷器也确实属于古代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器物,所以这是非常高明的域外称谓。

    Serice(赛里斯),同样与中国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有关。

    四大文明古国,对应四种主要的纺织纤维材料,而以蚕丝最为神秘。一方面,出于获取利润的目的,古代中国政府对桑、蚕种子与植桑、养蚕、缫丝技术严格保密,另一方面,由于地理距离遥远、中间环节(安息、贵霜、波斯等)加价严重,丝绸贸易又极为艰难;一方面,古希腊、古罗马人如痴如醉地喜欢丝绸,另一方面丝绸又价比黄金;一方面获得了稀有的丝绸,另一方面又不知道丝绸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昂贵的才是追求的,稀有的才是向往的,无知的才是疑惑的;正是在这样的追求、向往与疑惑中,希腊、罗马等欧洲文明古国既把丝绸的来源地、那遥远的东方国家称为Serice,也就是丝国,又极尽想象或锲而不舍地探寻着丝与丝国的秘密。

    公元前1世纪,罗马诗人维吉尔(Virgile)《田园诗》:赛里斯人从他们的树叶上,采集下了非常纤细的羊毛。

    公元前1世纪,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Plinius)《博物志》:赛里斯国林中产丝,驰名宇内。丝生于树叶上,取出,湿之以水,理之成丝。后织成锦绣文绮,贩运至罗马。富豪贵族之夫人娇媛,裁成衣服,光辉夺目。由地球东端运至西端,故极其辛苦……(罗马)奢侈之风,由来渐矣。至于今代,乃见凿山以求碧玉,远赴赛里斯国以取衣料。

    公元2世纪,希腊历史学家包撒尼雅斯(Pausanias)《希腊纪事》:赛里斯人用织绸缎之丝,则非来自植物,另有他法以制之也。其法如下:其国有虫…… 虫之大,约两倍于甲虫。他种性质,皆与树下结网蜘蛛相似。蜘蛛八足,该虫亦有八足…… 虫所吐之物,类于细丝,缠绕其足。先用稷养之四年,至第五年,则用青芦饲之,盖为此虫最好之食物也。虫之寿仅有五年。虫食青芦过量,血多身裂,乃死。其内即丝也。

    树上的羊毛与稷养的虫子,一直争论到六世纪,而且树羊毛的说法占据优势。

    6世纪以后,域外称呼中国为Serice的现象越来越少,这与蚕种外流、技术泄密有关。三种版本:

    ①6世纪中叶希腊历史学家柏罗科劈斯(Procopius):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527-565年)时,几位曾经居住在赛林达(Serinda,西域)的印度僧人,把几个从中国偷来的蚕茧带到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献给皇帝,并传授了罗马人养蚕取丝之法,由此获得了皇帝的巨额报酬。

    ②8世纪后期东罗马历史学家梯俄方内斯(Theophanes):波斯人把几个赛里斯蚕茧秘藏在竹制的手杖里,蒙混出关,来到君士坦丁堡,献给查士丁尼皇帝。

    ③7世纪中叶中国高僧玄奘《大唐西域记》:瞿萨旦那国(今新疆和田一带)求婚“东国”,使节对公主说“我国素无丝绵,桑蚕之种,可以持来,自为裳服”,公主于是“密求其种,以桑蚕之子置帽絮中”。

    三种版本,一样史实:桑蚕种子约在4到5世纪之间传入中国西域,6世纪中叶前后传入中亚土耳其。

    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Stein)在今和田地区唐代建筑遗址中发现的画板。

    随着中国的养蚕缫丝不再神秘,使用大约千年的Serice也逐渐停用。

    蚕丝与丝绸扮演了中西交流的最早原始物证。所谓物质文化充当文化传播和彼此了解的先锋,大概可以看作是一条规律;而赛里斯称谓,正是这条规律的最好注脚。

    有种说法,中国的物质文明,就是一块泥巴、一只虫子、一片树叶。的确,泥巴烧成了瓷,蚕虫吐出了丝,茶叶滋润了人,而瓷与丝,就在China、Serice称谓中得到了形象的体现。

    2013年,我国政府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战略目标,这无疑是古老的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陶瓷之路”的现代重生与再度辉煌。

    Serice之后,域外又先后称中国为Taugas(陶格司、桃花石,6世纪末期到15世纪初期)、Cathay/Китай(乞塔、契丹,12世纪以后)。

    Taugas的来源取义,众说纷纭,本人倾向复旦大学章巽的观点:Taugas出自大汗,大汗指中国皇帝,然后逐渐成为中国、中国人的称呼。

    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1228年):1221年九月二十七日,丘处机一行抵达阿里马城(苹果城,今新疆霍城),“土人惟以瓶取水,戴而归。及见中原汲器,喜曰:‘桃花石诸事皆巧。’桃花石谓汉人也。”

    问题在于:丘处机为什么把Taugas译写为桃花石?有趣的思维尝试,竟然获得意外的收获: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里的长春子丘处机,道教中人黄药师的桃花岛。非常巧合的是,在今浙江舟山海外的桃花岛,真有一种观赏名石桃花石。南宋《四明图经》记载:秦汉时代道教仙人安期生“尝以醉,墨洒于山石上,遂成桃花纹,奇形异状,宛若天然,人多取之,以为珍玩。”或许,道教中人丘处机首译、李志常首记的“桃花石”名称,就是受到了与道教传说有关的这种桃花石的影响?

    道教之桃,仿佛佛教之莲。西王母种桃传说、桃木符避邪观念,等等。

    契丹(Cathay,俄语称Китай)。13世纪中叶法国路易九世派遣卢白鲁克(Rubrouck)出使蒙古,《纪行书》:“过此有大契丹国,余意即古代赛里斯国也,盖其地今代仍产丝,品质之佳,世界无匹……契丹人身躯短小……精于各种工艺,医士深知本草性质,余亲见治病以按脉诊断,妙不可言……其人写字用毛刷,犹之吾国画工所用之刷也。每一字合数字而成全字。”

    17世纪初葡萄牙传教士鄂本笃(Benedict Goes)《访契丹记》:“昔威尼斯人马可波罗著书详记契丹国事,名震欧洲。惟世代湮远,人已忘之。甚有谓为寓言,世间确无此国者……神父利玛窦自支那国京城迭次致书印度诸同事,谓契丹乃支那帝国之别名……亦有谓契丹与支那为邻国……故皮门塔等会商决定,派人探访,以释群疑,兼寻与支那有否短捷交通路线也。”

    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Columbus)携带西班牙国王菲迪南二世致契丹大汗的国书,从巴罗斯港出发,寻找契丹,结果发现了“新大陆”,开启了欧洲殖民美洲的序幕;1603-1605年,葡萄牙传教士鄂本笃从印度莫卧尔帝国陪都拉合尔出发,寻找契丹,结果证实了契丹就是支那。这都彰显了1298年问世的《马可波罗游记》所记“契丹”的魅力(Cathay,金朝疆域;原南宋疆域称Manji ,蛮子)。

    寻找契丹,可谓15-17世纪“地理大发现”这首长诗的主题,是陆地探险与海洋航行的意志与灵魂。

    Cathay 、Китай 本为族名,本义众说纷纭。《金史·太祖本纪》的传统说法:“辽以宾铁为号,取其坚也。”宾铁是从印度输入的一种钢,以宾铁打制的刀剑,锋利异常。契丹冶炼业先进,每年送给北宋朝廷的新年礼物之一,就是宾铁刀剑。

    其他域外称谓还有许多,如日本之西国、常夜国、吴国,缅甸之Ta-ruk(德卢。达鲁花赤),越南之Tàu(船),既是自称、也是他称的汉、唐、龙、狮。

    总之,China、Serice、Taugas、Китай等域外称谓,一方面反映出长期以来中华文明广泛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亚欧非大陆以及东亚、东南亚海邻诸国;另一方面,在中外交通并不充分、了解途径仍较狭窄的古代,这些域外称谓能够形象或准确地抓住中国的各方面特征,实在难能可贵,这就是外国人眼里的中华文明。

    至于既是自称、也是他称的汉、唐、龙、狮,汉、唐是充满正能量的代表性皇朝,它们共同写照了中国的历史地位,龙、狮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政治历程的典型化动物,它们一并烘托了中华的文化形象。

    东汉刘熙《释名·序》:“名之于实,各有义类,百姓日称而不知其所以之义。”而一旦“打破砂锅问到底”,往往奥妙无穷,常常别开生面。

    闻香识女人,闻“名”识中国,名实可以互证。

    《闻香识女人》,1992年公映的美国电影。故事情节:失明,使退休军官弗兰克中校对听觉和嗅觉异常敏感,甚至能靠闻对方的香水味道,识别其身高、发色乃至眼睛的颜色。其实这都源于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真切感悟。

    香水号称“魅力之衣”、“看不见的华服”。通过香水,你可以获取许多关于她与他的信息:性情、品位、职业、年龄乃至内心……

    同样的道理,闻“名”识中国,国有国号、名号、域外称谓,这是“中国”的“魅力之衣”、“看得见”却少受关注的“华服”。通过国号、名号、域外称谓,我们可以从独特的视角,深刻理解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历史之悠久、文化之丰富、汉字之魅力、名称之有趣,感悟中外交流的艰难与中华文明的影响……

    以域外对中国的称谓为例,闻“名”识中国就可见一斑。

    【返回】

    投诉建议:0512-65227889    咨询电话:0512-65226989
    网站维护:苏州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 0512-65226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