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众里寻他千百面

    甲状腺疾病,你了解吗?

    陈蕾   2019-05-19

    浏览量:571

    一、了解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疾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全球患病人数已超过3亿,且逐年增加,其中50%的患者对患病并不知晓。因为典型的症状可能很轻微,常常被误认为抑郁、怀孕或更年期的症状,因此在很长时间内未被诊断出来。没有得到充分治疗,结果很严重,人们的生活质量因缺乏精力等健康问题受到严重影响。

    二、认识甲状腺

    甲状腺是一个蝴蝶形的小器官,位于气管的前方,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它是身体代谢的主要调控者。

    甲状腺有哪些生理功能?

    ①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碘,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②它们能够增加人体的代谢,产热,调节体温,营养合成和分解。

    ③促进生长发育——脑骨

    ④影响机体各器官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的兴奋性:心脏血管;血液;胃肠道;骨骼;脑;生育等。

    甲状腺常发生哪些疾病?

    ①甲状腺功能异常:

    因甲状腺激素产生过多所引起的疾病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因甲状腺激素产生不足所引起的疾病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

    ②甲状腺结节:良、恶性

    哪些因素容易造成甲状腺功能异常?

    ①缺碘、碘过量②自身免疫疾病③甲状腺术后④其他

    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激素产生过多所引起的疾病病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俗称“大脖子病”,是一种常见内分泌疾病。

    甲亢的分类:

    ①Graves病 (最为常见,占所有甲亢的85%左右)。

    ②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

    ③甲状腺自主性高功能腺瘤。

    ④垂体性甲亢。

    ⑤仅有甲亢表现而甲状腺本身无功能增高。

    甲亢男、女均可发病,以中青年女性多见,女性是男性的4-6倍。我国女性人群患病率达2%,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精神压力大、免疫功能异常的人患甲亢的可能性大。

    Graves病引起的甲亢具有遗传相关性及家族聚集性。但这并不说明家人有甲亢,家族中其他成员就一定会得甲亢,只是患甲亢的几率增加。

    甲亢如未得到治疗,可能导致:心律失常、骨质疏松、流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甲亢危象。

    哪些因素可以诱发甲亢?主要有:感染、精神刺激、放射损伤、外伤、过度劳累、妊娠可诱发或加重甲亢、碘摄入过多。

    造成甲亢的原因有许多,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一种叫做“Graves病”的自身免疫疾病,发病占所有甲亢的85% 。有家族聚集倾向,在年轻女性中多见。

    治疗甲亢的药物有哪些?

    甲巯咪唑(赛治),30-45mg/天,每日1次,每2-4周减药一次,每次减量5-10mg/天,最后5-10mg/天,1-1.5年。

    丙基硫氧嘧啶,300-450mg/天,每日3次,每2-4周减药一次,每次减量50-100mg/天,50-100mg/天,1-1.5年。

    长期服药有哪些副作用?

    ①常见较轻的反应:皮疹、荨麻疹、关节痛、白细胞减少。

    ②次常见的反应:关节炎、腹泻、味觉减低(1%~5%)。

    ③严重反应:粒细胞缺乏(0.2%~0.5%)。

    药物治疗时需要做哪些监测?

    ①治疗前检查:血细胞水平,肝功等。

    ②定期随访并复查甲功。

    ③注意有无口腔粘膜和咽部炎症,如出现咽痛,发热,形成疖,应立即停用此类药物,检查血细胞计数。

    ④定期检查血细胞计数。

    甲亢病人在服药期间应注意什么?

    ①禁忌辛辣食物:辣子、生葱、生蒜。

    ②禁忌海味:海带、海虾、带鱼、海菜。

    ③禁忌浓茶、咖啡、烟酒。

    ④保持心情平静、防止劳累。

    ⑤多吃下列食物:绿花椰菜、甘蓝菜芽、甘蓝、白花椰菜、芥末叶、桃、梨、黄色大芜菁、大豆、菠菜、芜菁。这些食物有助于压抑甲状腺制造荷尔蒙。

    四、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因甲状腺激素产生不足所引起,简称甲减。常见,患病率1%。女性多见(女:男=5~10:1),尤其40岁以上女性,随年龄增加患病率上升。

    造成甲减的原因是什么?

    ⑴先天性原因:发育、基因异常。

    ⑵后天性原因:①长期缺碘 :过去常见,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不足。②甲状腺损伤破坏:甲状腺炎(最常见)、甲状腺手术后、放射性131碘治疗后。③药物。④下丘脑-垂体疾病:肿瘤、炎症、手术和放疗等。

    含碘较多的食品有:海产品:海鲜、海带等;羊肉、鸡蛋;碘盐。

    甲减轻症、早期病人可以没有症状。甲减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常与其他一些疾病类似,因此常常被漏诊。

    典型甲减的临床表现:代谢降低、怕冷、少汗、体温偏低、嗜睡、反应迟钝、动作迟缓、体重增加;浮肿:粘液性水肿。

    哪些症状出现时要警惕甲减?乏力、畏寒、少汗;嗜睡;浮肿、体重增加;记忆力减退、听力下降、抑郁等;便秘、厌食;女性月经紊乱;脱发。

    哪些检查异常出现时要警惕甲减?贫血;心脏:大,心率慢;高血脂;甲状腺肿大。

    甲减如未得到治疗,可导致:心动过缓,低血压;血脂增高-心脏病危险;低体温;低氧血症;老年痴呆;不孕;昏迷,死亡。

    妊娠期甲减对母亲的危害:妊娠高血压;自然流产;早产;低体重儿;胎盘早剥。

    妊娠期甲减对胎儿的危害:胎儿脑发育所需的甲状腺激素来源于母体,母体的甲状腺激素缺乏可导致后代的智力发育障碍。未补充甲状腺激素者,其后代的智商降低,及时补充甲状腺激素者,其后代智商不受影响。影响胎儿的骨骼系统发育。

    怎样治疗甲减:补充缺少的甲状腺激素。常用左旋甲状腺素钠片,一天一次,空腹服用,剂量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大多需要终身服用。治疗初期每间隔4-6周复查一次,达标后每6-12个月复查一次。监测内容:甲状腺功能、调整药物剂量。

    研究发现:碘摄入量与甲减的发生有显著关系。维持碘摄入量在尿碘100-200μg/L安全范围是防治甲减的基础措施。特别是对于具有家族史等易感人群尤其重要。

    五、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内出现一个或多个组织结构异常的团块为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十分常见,常在体检时发现,在中老年人中发生率很高,女性多于男性。

    甲状腺结节的危害:结节多为良性,但有5%为恶性,即甲状腺癌;影响甲状腺的正常功能;产生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出现甲亢。

    引起甲状腺结节的原因:碘过高或过低;食用致甲状腺肿的物质;服用致甲状腺肿药物或甲状腺激素合成酶缺陷。

    甲状腺结节的分类:①增生性结节性甲状腺肿②肿瘤性结节③囊肿④炎症性结节。

    甲状腺结节的表现:①多数无症状②结节压迫周围组织时出现声音嘶哑、憋气、吞咽困难③结节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④合并甲亢时,出现心悸,多汗、手抖等。

    恶性结节的高危因素:有颈部放射线检查治疗史;有甲状腺髓样癌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年龄<20岁、>70岁;男性;结节增长迅速,且直径超过2cm;伴持续性声音嘶哑、发音困难、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结节质地硬、形状不规则、固定;伴颈部淋巴结肿大。

    化验检查: TSH↓、T3↑、T4↑,为良性;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85%为桥本甲状腺炎,少数为恶性;血清降钙素↑↑,提示恶性。

    超声检查:评价甲状腺结节最敏感的方法。目的:判断结节的良、恶性。恶性结节的特征:微小钙化;结节边缘不规则;结节内血流紊乱。三者特异性达80%以上,但敏感度低。如有低回声结节,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性达87%~93%。

    甲状腺核素显像:①热结节:占10%,其中99% 为良性。②温结节③冷结节:占80% ,恶性率为5%~8%。

    甲状腺细针穿刺和细胞学检查(FNAC):最可靠、最有价值方法,准确性达95%。怀疑结节恶性者均应进行FNAC。

    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治疗多数首选手术治疗,甲状腺未分化癌用综合疗法,甲状腺淋巴瘤用化疗或放疗。

    甲状腺良性结节多数不需要治疗,6~12个月随诊一次。少数需要治疗:①L-T4抑制治疗,使结节缩小的占20%。②手术。③超声引导下经皮酒精注射(PEI)治疗。④放射性131碘治疗:有效性高达80%~90%。

    儿童甲状腺结节较少见,恶性率高于成年人,癌肿占15%,FNAC检查可疑恶性病变时,手术治疗。

    妊娠期甲状腺结节的处理:禁止甲状腺核素显像检查和放射性碘治疗,FNAC可在妊娠期间或产后进行,恶性者在妊娠的3-6个月或产后手术治疗。

    如何预防甲状腺结节:减少精神、心理压力;减少颈部X线照射;高碘地区防止碘摄入过量;合理膳食;定期体检。

    六、甲状腺癌

    甲癌多数很善良,90%以上恶性程度低,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合理治疗,患者通常能长期存活甚至治愈。5%以下恶性程度高,未分化癌,有转移平均生存期仅3~6个月。

    基础治疗:甲状腺全切或甲状腺部分切除,此外,一般还会加做淋巴结清扫。

    术后治疗:内照射(碘131),药物治疗(左旋甲状腺素钠片)。

    131Ⅰ具有放射性,当病人服了大剂量131Ⅰ后,本身也成了一个放射源,体内会不断发射出大剂量的射线,这可能使家人或周围的人受到射线的损害。另外,病人的排泄物(小便、大便、漱口液等)同样含有放射性同位素,流入下水道后,会引起周围环境和水的污染,故需要经过专门的处理。

    接受内照射治疗的病人必须住入具有放射隔离作用的病房,待体内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到允许剂量时,方可与家人或周围人共同生活。所以也要住院。

    DTC术后10年内复发率较高,TSH抑制治疗应长期持续,5-10年后如无病生存,可进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治疗期间应注意随访:甲功(调整L-T4剂量)、心血管系统(心脏功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系统副作用)、骨矿化状态(尤其是绝经后妇女,预防骨质疏松)。

    【返回】

    投诉建议:0512-65227889    咨询电话:0512-65226989
    网站维护:苏州图书馆 技术信息部 0512-65226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