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老年人腰痛了该咋办

    张俐   2020-01-18

    浏览量:929

    日常生活中腰痛确实是一个折磨人的问题,平时该如何预防,又该如何去处理,是许多老年朋友们非常关注的问题。一旦发生了腰痛首先要明确原因,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腰痛,才能找到相应的处理方法。老年人常见的腰痛原因包括,腰肌劳损,腰椎疾病,例如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或者椎管狭窄等。泌尿系统疾病也可能导致腰痛,因为腰部除了骨头,肌肉,还有双肾,有时发作除了腰部疼痛之外,还伴随血尿。还有风湿系统疾病,一般风湿系统疾病导致的腰痛发生在中、青年人身上的情况较多,例如风湿性关节炎,强制性脊柱炎,男性尤其在夜间腰痛发作得更厉害时,有可能就是由风湿性疾病导致的。最后的可能性就是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在目前生活中被普及程度不高,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这才是导致骨质疏松比例增加的原因之一。

    腰椎病变导致的腰痛有几种形式:首先是椎间盘的向后突出,突出到了一定程度会压迫神经、脊髓,引起疼痛、麻木。当压迫脊髓,症状较轻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平时锻炼,保护腰椎,也可以通过药物来缓解压迫导致的问题,严重时,会出现大小便失禁,下肢感觉异常等情况,需要做手术才能缓解。其次是骨质增生引起的骨刺,部分患者有一个误解,就是骨质增生和钙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这是一种年龄增长导致的老化现象。有严重骨质疏松的病人,会反而刺激骨膜的生长,导致骨质增生,所以需要弄清楚究竟是哪一种情况非常重要。

    去医院就诊腰痛问题,一般分为几步,首先医生会要求病人告知病史,其次会做相关的物理检查,例如直腿抬高试验,人在躺平的情况下把腿抬高,如果感到大腿后侧有放射性的疼痛,那么椎间盘则存在突出。在病人没有痛感的情况下,会进一步压迫脚掌,如果这可以诱发疼痛,这也预示着腰椎存在问题。

    另外一种检查方法,是拍片子,也就是影像学的检查方法。影像学检查通常分为三个,X片,CT和磁共振。X片主要是看脊柱是否在一直线上,有没有存在被压缩、病变。一般压缩导致的疼痛都是潜移默化的,慢慢发生的,但如是突然坐到了地上导致了急性压缩,那么可能会引起急性的症状。如果需要了解椎间盘,或者肌肉软组织的形态是否存在异常,就需要结合CT进行判断。磁共振的清晰度更高,成像效果更好,费用相较更贵, CT的价格一般在几百块人民币,核磁共振大概要比CT贵50%甚至100%。同时,磁共振也存在条件限制,要求患者体内没有金属类的内容物,如有支架,人工起搏器,人工关节等等都不符合做磁共振的资格。

    泌尿系统的结石,不管是双肾还是输尿管的结石,越小的越容易活动的,一般比较容易引起腰痛的症状。泌尿系统感染和炎症、肾病也都会引起腰痛。如何才能得知自己的腰痛是否由泌尿系统病变引起的呢?医院检查首先会做尿常规,是否存在血尿,是否存在红细胞,白细胞或者蛋白质等等。还可以通过B超,一般结合这两项检查就能确认腰痛症状是否和泌尿系统存在联系,如果有需要还要做进一步检查。

    强直性脊柱炎虽多发于青中年男性,但也存在于5、60岁的年龄层,这种疼痛是慢慢发生,越来越重,开始能够保持直立姿势,到后来就腰也弯了,背也驼了,走路也会非常吃力。腰部,脊柱,肌肉的关节炎也会导致腰痛,对于风湿系统疾病的检查,通查通过抽血化验,例如类风湿因子,一些风湿的CRP之类的指标,通过是否增高来综合性判断是否是由风湿性疾病引起的腰痛。骨质疏松主要是由于骨密度的下降,从而导致在承重的时候,容易引发断裂,导致骨折。骨折是骨质疏松最危险的并发症,有些患者不一定会表现为骨折,变现为疼痛,有时累了,就觉得腰酸背痛,直不起腰。判断骨质疏松的办法,首先,是否发生过脆性骨折,脆性骨折是非暴力性的骨折,比如患者走着走着自己摔了一跤。如果没有骨折,则需要做骨密度检查,骨密度随着年龄,呈现下降曲线,尤其是女性,女性平时体力活动少,肌肉普遍也没有男性发达,肌肉可以促进骨骼生长。总体上女性骨量普遍低于男性,绝经期以后更是直线下落,所以女性更需要关注骨健康的保护。同样男性也不能掉以轻心,根据中国数据,低骨量(指没到骨质疏松但也不正常的数值)的50岁以上男性比例已经高达51%。骨质疏松最常见的表现,第一,容易腰酸背痛;第二,容易骨折;第三,身高变矮,或者是驼背。平时生活中可见的例子,比如老年人摔一跤骨折了,去医院做手术治疗,安装人工关节,但骨质疏松依然存在,一旦发生过骨折,再发生的可能性是逐年增高的,因此确诊了骨质疏松也要及时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

    发生了腰痛应该如何处理?腰痛一般分为急性腰痛和慢性腰痛,急性腰痛就是短期内突然发生,需要急迫地去解决的腰痛。通常引起急性腰痛的常见原因是腰肌劳损,或者由于姿势不当而引起的椎间盘突出,进一步压迫神经导致的急性水肿的腰痛。发生了急性腰痛后,需要第一时间卧床休息,但是不要连续超过48小时,最好是间隙性站立或坐一会保持肌肉的力量。患者需要根据医嘱配合治疗,注意不要过度运动,携带腰托保护腰椎受力,急性期即发生急性腰疼的48小时内不要热敷,此时热敷会加重水肿,可以进行冰敷或冷敷。慢性腰痛,平时要做到腰椎的康复和保护措施,还有注意维护骨健康,人体都是骨肉相连,相辅相成的,骨头好了,肌肉才能好,肌肉好了,骨头才能保持健康。腰痛患者平时生活中姿势一定要注意,如果是站着,必须站直,双腿适当分开,中心放在中间,不要前倾身体,例如,日常洗碗,时间久了觉得腰酸背痛,可以在一只脚下垫一个小方凳,这样对腰椎的受力就小很多。往高处拿放物品,不要怕麻烦而使劲拉伸身体,要在脚下垫一个凳子,站在凳子上拿东西。拿放地下的重物,不要弯腰去拿,而应该先蹲下,再拿起重物。如果要坐,必须坐正,背挺直,可视情况背后放置一个靠垫,如果凳子太高,就在脚下垫一个凳子。卧姿,注意枕头不可太高,可以在腰椎部位垫一个小枕头。

    关于骨健康的问题,在生活方式方面,戒烟戒酒,还有戒盐,很多含盐量高的食物,比如榨菜、腌菜、饼干、饮料、面包、蛋糕等,这些食物里的盐平时很难意识到,但是都会被计算进盐的摄入量。还有汤品,控制汤的摄入也能很好改善盐分摄取过多的问题。目前提倡每人每天盐的摄取量为6g,大概只有一个牙膏盖的量,其实是很少的,大部分人会觉得太少了,这其实是由于平时生活中的饮食习惯所摄入的盐太多而不自知才导致的。盐分摄取过多会导致钙质的流失,钙是骨头的基本营养素,钙质流失有可能就会导致骨质疏松,因此限盐,减盐对骨头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还有一些需要注意摄取量的物质,比如蛋白质,目前提倡老年人每天摄取的蛋白质,以自己为例,大概的比例是体重的1.2g/kg到1.5g/kg,最少也要达到1.0g/kg每天,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肌肉骨头的合成都需要蛋白质,蛋白质缺失会导致身体无法维持基本的运转,导致肌肉量减少、衰弱、抵抗力下降。然而与之相对的,过度蛋白质摄入也会导致钙质的流失。第三是碳酸饮料,所有带气的饮料,都会导致钙质的流失,老年人尽可能不要喝碳酸饮料。第四种是咖啡,咖啡适当饮用是有一定好处的,例如促进新陈代谢,提升兴奋感,每天摄取不要超过三杯。咖啡因过度摄入也会导致钙质的流失。

    在运动保护方面,首先是纠正不良姿势,还有就是适当的运动,除了锻炼心肺以外,骨骼肌肉的锻炼也是很重要的,运动可以促进肌肉的力量,肌肉有力量才能促进骨骼生长。平时锻炼,一定要注意运动损伤,进行锻炼可能会加重腰痛,最好在遵照医嘱的指导下纠正锻炼姿势,同时锻炼的时候也需要量力而行,千万不要运动过度。最后是营养方面,骨头生长最需要的营养成分是钙和维生素D,很多食物中是富含钙的,比如紫甘蓝、大豆、牛奶,而且牛奶里面的钙和磷的比例合适,更容易被身体吸收。平时如果能够从日常饮食中补充钙,比如牛奶、豆浆、茭白、虾皮,通过这些食物补充是最好的,可由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是素菜为主,荤菜为辅,不太喝牛奶,也不太喝豆浆,经统计中国人每天大概的钙摄入量是400mg/天,而营养协会推荐成人每天钙的摄取量大概是800mg/天-1000mg/天,老年人是1000mg/天,相比较而言中间有600mg的差距,两袋250ml的牛奶差不多正好满足500mg的钙摄入量,再加上平时的日常饮食,差不多可以接近1000mg/天。如果做不到每天两袋牛奶,可以通过钙片用于补充差额,以维持骨健康所需的元素。维生素D作用种类多种多样,对于全身代谢,免疫,调节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骨健康中,和钙相辅相成,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也可以促进肌肉生长。天然富含维生素D的来源很少,平时能够摄取的最简单方式是通过皮肤晒太阳来实现,太阳的时段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需要11:00-15:00时段的太阳照射。原理是通过太阳中的紫外线,直射皮肤,在体内经过一系列活化等作用转化为维生素D。老年人由于皮肤转化的能力下降,大概只有年轻人的70%,因此可以通过食物补充的方式,比如三文鱼等海鱼,如果食物摄取有困难,就通过维生素D制剂补充,肝肾功能好的情况下可以补充普通维生素D,肝肾功能不好的情况下可以补充活性维生素D。同时,补充钙和维生素D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要摄入过多,任何东西都是过犹不及,营养学会推荐的钙摄入剂量是,一天至少400个单位-800个单位,如果已经有骨质疏松了,那么一天至少要800个单位以上。钙在适当的范围内,每天摄入的量,包括营养补剂,饭菜等加起来不超过2000mg都是安全的,甚至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泌尿系统发生结石的概率;而维生素D在正常范围内是每天400个单位-800个单位,有骨质疏松的情况下,每天1000个单位甚至1500个单位都可以。如果已经有了骨质疏松,发生了骨折,补充钙和维生素D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及时向专科医师进行求助,治疗,预防,选择合适的药物。

    老年人尤其注意不要跌倒,有一半情况的骨折是由跌倒摔跤引起的,除了骨折,摔跤还可能导致内部损伤,甚至引起死亡。引起跌倒的因素也有很多,一是房间和卫生间之间最好不要有门槛,如果有门槛,就垫一个垫子,尽量做到同高;二是灯光要充足,家具最好是要重一点,扶着走的时候不会连带着一起摔倒;三是卫生间的坐便器边上最好留有扶手,这样可以避免摔倒的情况。地面湿滑,拖鞋质地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疾病问题,用药方面也需要注意,高血压的药可能会导致低血压,从而引起头晕眼花,忽然摔倒。还要预防体位性低血压,比如坐着的时候头不晕,站起来就头晕了,躺着的时候头不晕,坐起来的时候头晕了,我们提倡老年人站起来的时候要慢慢站起来,等头不晕了,再慢慢往前走,动作一定不能快,要慢要稳。很多老年人入睡困难,需要依靠安眠药入睡,一般安眠药的药效比较迅速的,因此一定要坐在床上吃安眠药,一部分精神方面的药物也会有这类问题。老年朋友们身体条件不允许的时候,该拄拐杖要拄拐杖,不要因为显得不好看就不愿意拄拐,摔倒了就更加得不偿失,各类生活细节都应该注意,防患于未然。对生活自理能力有问题的老年人,专业人员和家人需要具备该有的医学陪护常识,并注意关护患者的心理健康。

    年龄变大就一定变得驼背,腰酸背痛,生活不能自理,病痛缠身,这不是必然的过程,这都是能够改变的,与老年朋友们生理,心理健康的关注具有很大关联,希望大家都能生活得健健康康,祝愿大家都能拥有美好的老年生活。

    【返回】

    投诉建议:0512-65227889    咨询电话:0512-65226989
    网站维护:苏州图书馆 技术信息部 0512-65226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