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郑嘉励做客“名家大讲堂”

    3月11日下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郑嘉励做客“名家大讲堂”,为苏州市民朋友们带来主题为“寻墓记”的讲座。

  郑嘉励老师首先为我们揭开了考古的神迷面纱,郑老师说,考古这个工作一点都不神秘,只是平常工作中的一种。大量时间是从事田野考古,我个人就是做历史时期考古的,主要是唐宋以后的浙江历史。考古要扎根于田野,地域性很强,分工也很细。再细分的话,考古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性的考古发掘,抱着一个学术目的而去,比如说我们要解决吴文化起源、解决中国文明的起源,抱着特定的学术目的进行的主动发掘。还有一种是为了配合基础建设而进行的考古,在高速公路、铁路的建设过程中,延线涉及到很多文物抢救,这个就叫配合基建抢救性文物发掘。而这么多年来,我参与基建的抢救发掘非常多,当然流动性也非常大,所以能够接触到方方面面的东西。

    在配合基建考古中,最常见的就是碰到古人留下的墓葬,这是很平常的,特别是在写作的时候,讲到自己的工作,死亡是不能回避的话题。当我参加工作,进入浙江省文物研究所开始考古之后,曾长期去发掘古窑,因为这项工作涉及不到坟墓。也就是说,哪怕是我开始了考古工作,还是在逃避这样沉重的主题。但逃避绝对不解决问题,大约在30多岁时,感觉人生到了一个瓶颈,人的状态非常焦虑。那时候我想,既然逃避不是办法,不如直接面对,索性就开始“挖墓”了。你怕什么来什么,而当你真正去面对时,奇迹就发生了。这奇迹来自两方面,一是我们长期面对古人的墓葬,面对往生者留下的遗物,慢慢地你会觉得生老病死,只不过是人生中一个必然的过程。另外更重要的是,古人的墓葬是我们理解、认识历史与人性非常好的载体,而当我们深刻地去认识历史、理解人性时,又会反过来更好地认识自己。实际上是把我们的人生充实了,反而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宁静。

    郑嘉励老师主要做的是宋元考古,尤其是宋墓,很多。在墓葬发掘中,有完整的,也有被破坏的,它能够看出古人对死亡、对生命的态度。在宋墓中,有三种,土坑墓、砖室墓,还有一种是用“三合土”浇灌的墓。这第三种墓的特点是深埋、密闭,在江南这种地下水位很高的地方,也能做到完全密闭、不因水的渗入而破坏。这个“三合土”是用松香、糯米汁等做成的,就相当于现在的水泥,浇灌后,墓室与棺木能够与外界完全隔绝。这些墓室一旦发掘出来,里面无论是棺木还是其他东西,都是完好的。江浙一带,宋代流行火葬,就是因为这种墓没有完全普及,而江南地区潮湿,地下水位又高,只能火葬。比如苏州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真正宋代出土的墓葬是很少的,到了明代以后,这种三合土的墓大量普及,出土的文物就多了起来。

  南宋墓葬的随葬品,可以看出一些文人墨客的生活态度。南宋的随葬品,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世俗化,也就是说他生前用什么、喜欢什么,死后也就带什么。比如文人墨客喜欢的文房用具,那么死后就以此随葬,而且随葬的物品都非常简单,很多人对此不甚了解。比如在江西,宋墓里一挖开,东西好多,随葬品非常丰富,再到苏州、杭州、宁波来看看,这些宋墓里的东西极少。我们试想一下,假如这墓又是保存不好的,衣服烂掉、书也烂掉,是不是说这些墓里什么都没有了?很多人因此认为江南地区的人都是“穷光蛋”,什么都不埋,不如江西那些墓好,恰恰相反。江南地区随葬品的“世俗化”表明,我们南宋的那些理学家、文人,对死亡抱着更加理性的态度,所以他们的随葬品就不会特别讲究。就如朱熹在《朱子家训》中明确说明,随葬时多余之物一概不要。

  另外,南宋的墓等级制度也非常的模糊。古代是一个等级社会,什么等级的人就配什么等级的墓,而宋代不同。比如余端礼的墓,余端礼是谁?他是宋宁宗时的左丞相,身份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他的墓穴无非也就是两米长、一米多宽的一个长方形墓穴。当然,他的墓园,也就是地上的那部分筑有石羊、石马,彰显着他与众不同的身份和等级,而地下,却是非常一般。退一万步讲,现代人死亡之后火化,容纳骨灰的盒子更小,在南宋时期,那些达官贵人没有大兴墓穴,反而是民间土豪喜欢搞“地下工程”。其实,这个“盒子”越小,却恰恰证明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

  郑嘉励老师最后讲到,如何把我们的专业知识与公众分享的问题。他说道,一个是知识层面的层次,还有一个情感层面的层次。其中情感层面的层次跟公众的沟通是最重要的,就是一个专业的文物工作者跟公众交流的一个最重要的东西,是文物保护的理念。这个文物为什么值得保护?我们可以说这个文物很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它去研究古人的生活方式、生产技能等等,但其实这些研究跟老百姓没有直接关系,它跟我们有关系的恰恰是情感层面上的。比如说这件文物跟我们的生活记忆、乡愁,跟我们整个家族、乡土的家乡情结联结在一起,它已经构成了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我们要把这个东西揭示出来,这个才是真正地做到了普及,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和实践的东西。所以我个人认为,一个文物工作者在与公众交流时,只有知识的传递是远远不够的,还有趣味的传播、思想的传播,只有把两者的情感相联结,我们的文物保护也才会发自内心。


  郑嘉励老师简介:

  1972年出生于浙江省玉环县。1991—1995年,就读于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1995年7月,进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至今。2010年被聘为研究馆员,从事浙江地区宋元考古、瓷窑址考古与研究。

  主要著作有《浙江宋墓》《武义南宋徐谓礼文书》《丽水宋元墓志集录》,业余从事杂文写作,在《杭州日报》等报刊开有专栏,结集为《考古的另一面》,既为个人的抒情遣怀,也为考古工作者与大众之间情感、趣味和思想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