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园管理处书记梅康做客“苏州大讲坛”

101下午,苏州著名园林文化学者、古建筑工程师、苏州耦园管理处书记梅康做客“苏州大讲坛”,为苏州市民朋友们带来主题为“耦园探幽”的讲座。

梅康老师讲到,近些年来,“苏州园林”在社会上的热度很高,前段时间苏州市政府隆重纪念了苏州园林申报世界遗产名录成功二十周年,在大苏州范围内修复和建造的个人私家园林也如雨后春笋一般。

虽然今天讲的是耦园,我们要了解一下江南私家园林兴起的历史背景。明王朝进入中叶(公元1510年明嘉靖)以后,北京及江淮一带,工商业极为繁荣,城市人口成倍增长,市民文艺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在小说、戏曲、版画等艺术繁荣的同时,园林也成为市民文艺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它从文人雅士抒发性情、追求精神享受的上层文艺形式,逐渐变成了较普及的、全民喜爱的艺术活动。到了清初康乾盛世,又一轮园林建设高潮。

清初雍正年间保宁知府陆锦致仕归里后始构“涉园”于此,又名“小郁林”(今东花园)。园不甚广,有观鱼槛、吾爱亭、藤花舫、浮红漾碧、宛虹杠诸胜。后一度由书法家郭凤梁赁居。继为崇明祝氏别墅。咸丰年间毁于兵燹。同治十三年(1874年),按察使湖州沈秉成因病寓苏,购得涉园废址,聘画家顾沄在旧园基础上设计,重修扩建为一宅两园的现存格局,光绪二年(1876年)落成。建成后的园子,沈秉成将其易名为“耦园”,寓夫妇偕隐双栖、啸吟终老之意。光绪十年,沈秉成奉诏复出任官他省,全家随往。光绪二十一年,沈秉成至苏州治病,医治无效,卒于耦园。此后园内日渐破落,散为民居。

耦园建筑数量较多,建筑占地面积 3600 多平方米,约占全园面积的46%。园内建筑保留有多处清代遗构,部分为近现代改建、复建,基本保持了清末原有风貌。厅堂宽敞华丽,长廊曲折绵延,亭台精巧别致。

1965 年,假山曲径和花台,用石上百吨。“山水间”水阁系整体落架重建,因觅得鸡翅木“松竹梅”落地罩,故水阁体量比原先相应放大,东西池岸也略向后退,为了使水阁贴近水面,取近水楼台之意,将“山水间”地平面放低了 70厘米。重修樨廊,并新建樨廊无名亭。另外,对中部住宅区也作了一些整修,如楼厅前的砖细墙门所用砖雕与构件,系从古市巷(现人民路至皮市街段的白塔西路)、庙堂巷、景德路等数处拆来的旧件拼装。

苏州耦园之精妙,自要游者亲历细品,方可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