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K歌:音乐产业的互联网出路?

来源:中国文化报

把在线K歌从一个APP变为一个“生态”体系,进而把线上唱歌从一种娱乐方式变为一种生活方式,并以此为切入点谋求对音乐产业的整合——这是腾讯音乐旗下APP“全民K歌”关于未来发展的构想。正是因为这个构想,9月27日在北京举办的“连接生态,唱想未来”音乐生态说明会既吸引了知名音乐人、相关APP运营者,也吸引到硬件厂商以及最近很火的迷你歌咏亭生产厂家前来助阵。

业界普遍认为,这是“全民K歌”在发展3年、取得一定用户数量基础上的突破之举,其核心思路是升级,所指向的则是整个音乐产业。不过,这样的“升级”无论是打着生态还是别的什么旗号都不稀奇,而从各个切入点对音乐产业进行整合的尝试从没停过,然而能否成功关键还要看实际运作能力。因此,尽管有腾讯泛娱乐战略为支撑,但“全民K歌”能否从一个APP进化成一种互联网时代的音乐生活方式,进而改变音乐产业,仍需进一步观察。

向上拓展:从K歌到写歌

尽管在线K歌APP诞生时间并不长,但竞争一直非常激烈,因此,对“全民K歌”这个从诞生之初就在红海中厮杀的产品而言,一旦市场份额和占有率趋于稳定,通常会马上寻求升级,加快切入整个音乐产业并进行资源整合。

根据“全民K歌”发布的数据,其用户数目前已达4.6亿,这是敢言生态的底气所在。“在4.6亿的用户群体基础上,‘全民K歌’将构建从线上到线下、从内容到社交、从硬件到服务的泛音乐新生态,同时继续与其他平台和产品有更深入的协同效应。”腾讯音乐娱乐集团CEO彭迦信表示。

这个“协同效应”是“全民K歌”敢言生态的另一个底气。比如,同在腾讯音乐旗下的、已有12年发展历史的QQ音乐,就通过与“全民K歌”的组合覆盖了一首歌曲从源头发布到用户传播传唱的路径。这样的协同效应实际上赋予了歌曲更强的生命力,也可能给用户、音乐人乃至音乐产业带来更深刻的价值。

如果说以上还是在消费端的体验升级,那么“全民K歌”构想的升级的另一个重要支柱则是对音乐内容生产的重视,从原创直接切入整个音乐产业。据介绍,“全民K歌”即将上线内容开放平台,届时,原创音乐人可上传作品与伴奏,只要经过相关授权与认证,其作品就能被“全民K歌”的用户传唱,还可获得打赏和收益。同时,“全民K歌”还将在年内启动星途计划,从线上到线下以大赛的形式发掘原创音乐的潜力,“我们会投入大量资源和专业制作团队帮助创作者,让每个热爱音乐的人都有机会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社区产品部副总经理计鸣钟表示。

向下延伸:娱乐业的转型升级

音乐产业的产业链条上包含众多产业门类,当“全民K歌”意图切入整个音乐产业时,其生态构想无疑也要涉及这些产业门类,于是,能否开辟新商业模式下运用新硬件产品的新市场,成了检验其是否具有整合能力的另一个标准。

“围绕唱歌,‘全民K歌’逐步构建了4个生态体系,除了以手机APP为核心的平台生态和以曲库为核心的内容生态外,还有以麦克风和TV为核心的硬件生态、以线下KTV和线下活动为核心的‘O2O’生态。”计鸣钟介绍,这个探索从2016年就已开始,K歌所需的硬件载体生产厂商如联想、创维、康佳、海信、长虹、小米等,都是“全民K歌”合作的对象,合作结果则是从麦克风到电视,再到盒子、soundbar和投影的解决方案。

进入2017年,迷你歌咏亭等音乐产业转型升级新业态的出现,标志着文化部门多年来倡导的娱乐场所转型升级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今年7月,文化部文化市场司下发了《文化部关于引导迷你歌咏亭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对迷你歌咏亭市场的发展进行引导和规范,鼓励行业转型升级。这也是“全民K歌”所言的“O2O”生态的一部分。据介绍,占据迷你歌咏亭较大市场份额的友唱和KTV方案供应商K米都已成为“全民K歌”的战略合作伙伴,三方联动将打造出新的产品矩阵。

“未来的‘全民K歌’将成为陪伴用户、记录和分享音乐的核心载体,在任何场景中都可以上传、分享自己的音乐作品。”计鸣钟认为,通过打通资源和打磨硬件产品,“全民K歌”有可能帮助线下的KTV合作伙伴获得更多用户流量,从传统的KTV升级为具备互联网思维和能力的新形态KTV。

本报记者 曲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