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让百姓得到了实惠

来源:中国文化报

 

十九大即将召开,回忘过去5年,四川通过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等措施,不仅兜住了群众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底线,同时以群众与时俱进的需求与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服务方式,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对此,记者梳理了四川近年来公共文化相关统计,一个个看似简单的小数据背后,是四川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变迁的轨迹。

博物馆成群众假日新去处

10月8日,虽说已是双节最后一天,但成都博物馆依然人流如织。正在举行的法国现当代艺术展因为展出莫奈、毕加索等名家真迹,观展人次8天共计近16万人次,几乎每天达到2万人次的限流上限。“游客太多,几乎是人推着人往前走。”谈及博物馆在成都的火爆现象,成都博物馆工作人员认为,这与各大博物馆近年来普遍实施惠民措施有很大关系。

近年来,每逢大假,成都各大博物馆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都受到市民热捧。仅2017年春节黄金周7天,至少有106万人次观众走进成都各大博物馆。武侯祠的大庙会、杜甫草堂的诗圣文化节,甚至在金沙的古埃及大展、成都博物馆的敦煌艺术特展上,到处人山人海。其中,金沙太阳节客流量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敦煌·丝路大展”5个月吸引了近60万人次参观,文化的供给正在慢慢适应市场和老百姓的需求。

此外,自8月1日起,包括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馆、武侯祠、草堂、金沙在内的省属、市属博物馆相继推出了延时开放政策,四川博物院闭馆时间延长至晚上9点,成都博物馆夏季时间延长至晚8点半,武侯祠、草堂、金沙夏季时段开放至晚8点,不少市民闻讯赶来夜游博物馆。延时开放政策首日,仅成都博物馆就有636名观众进馆。

错时延时开放只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除了看得见的实惠,高质量的活动内容才能真正满足公众的“获得感”。为此,四川各大博物馆也下足了功夫:武侯祠博物馆“三国季”主题文化活动,通过讲座、曲艺表演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形式,为全国各地参观者奉上文化大餐;杜甫草堂博物馆的“草堂一课”系列青少年传统文化体验课程已开办4年,成为博物馆进行社会教育的品牌阵地;金沙遗址博物馆一场接一场的高规格展览提升了观众的欣赏品位。此外,建川博物馆等一大批民办博物馆不仅通过“以馆养馆”建立了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产业链,还不断寻求合作、扎根社区,成为区域内重要的公共文化活动载体。

公共图书馆提供多元化服务

近年来,四川各地图书馆探索创新服务方式,群众到图书馆借书看书的固定景象正慢慢演变为日趋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方式。

今年初,四川省图书馆与网易直播合作播出《看过我在故宫修文物,小编亲身体验修古籍》体验活动,吸引了在线20万人观看。四川省图书馆读者服务部负责人认为,公共图书馆最大的困扰就是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开展丰富的活动。“网络直播让成本问题和资源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尽管四川省图书馆的直播项目还处在探索阶段,但效果让所有人为之振奋。据统计,四川省图书馆自去年开始试水的8场公益讲座直播,总共吸引了50万以上的观众在线观看。而以前,由于场地限制,图书馆的每场活动和讲座最大容量不超过400人。

任何服务内容、形式的创新最终均要落实到“服务民众”上来,体制结构改革的探索,使四川各地图书馆的文化惠民效应日益放大。

自2015年起,成都市武侯区图书馆以每年280万元的服务费,引入了艾迪讯电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全面“接管”图书馆,推出了“書·阅”电台服务,吸引近万人的关注量;成都市龙泉驿区在2010年设置的“三级总分馆”全面开通了图书馆多馆集群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一卡通”服务至村、社区的100%覆盖,成为今年文化部等五部委提出的《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的最好佐证;双流区图书馆每年近200场公益服务项目全部纳入了区政府财政预算,良好的服务功能、特色的公益活动和符合市民需求的文化课堂,使图书馆变成了一个县城的文化“磁场”。

“创新服务方式不仅给四川各地图书馆带来了活力,也让我们开始思考现代公共图书馆的定位。”据四川省文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最近四川正在研究如何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农民文化理事会运作机制运用到图书馆中去,吸引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业务领域的高层次专家参与图书馆管理,更好地发挥公共图书馆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生力军作用。

文化馆全力推进全民艺术普及

在四川,各级文化馆不断创新培训模式,阵地式与流动性的融合服务大面积提升了文艺培训辐射广度,服务受众也不断年轻化,全市全民艺术普及成效明显。

今年8月,成都市民文化艺术培训学校将开课时间由原来的春、秋两季转向一年四季,共吸引6.7万余人报名。除了总、分校的常规阵地培训,成都市文化馆还在府城社区、蒲江明月村,以及集合了全市精英创业型人才的天府新谷开展流动式的文化艺术培训服务,并为受培训单位提供上门授课服务,将文化艺术培训向更多领域的人群普及,实现服务效能最大化。

另一边,四川省文化馆则以馆养团,利用文化馆现有资源,尽可能为民间文艺团体提供支持。“5楼音乐排练厅:周一上午室内合唱沙龙,下午余辉合唱团,晚上巴蜀老年合唱团……”一周7天,省文化馆4楼、5楼所有排练厅、琴房、教室都安排得满满当当。巴蜀越剧团、巴蜀老年合唱团、巴蜀弦乐团等15支登记注册的馆办民间文艺团体不仅成了省文化馆送文化下乡的中坚力量,也是对外展示四川群文艺术的重要载体。

数字化也渐渐成为四川各级文化馆惠民的有效手段。4月26日,四川省文化馆与21市州文化馆以及21家区县文化馆签署协议,率先在全国成立全省性的数字文化馆联盟。联盟采用“省级中心馆+区域中心馆+总馆+分馆+服务点”的建设模式,“线上线下结合”的合作方式,总体完成上下联通、覆盖全省的五级数字文化馆总分馆网络体系。

目前,由乐山市文化馆推进建设的“乐山文化通”平台获文化部督查组高度好评,平台将实现辖区范围内文化活动、场馆、数字资源进行整合,从而达到群众方便参与、单位方便组织、机构方便管理的效果;成都市文化馆也在课程设置上,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资源配置,评选出了最受欢迎课程,以及各年龄层次的报名情况和占比分布,使得课程在师资、时间、场所上的设置和分配更合理、更科学,更符合市民需求。

本报驻四川记者 付远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