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礼乐文明内涵 推进当代文化建设

来源:中国文化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传统礼乐文明与当代文化建设研究”开题

深挖礼乐文明内涵 推进当代文化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传统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性格和精神的内核。全面准确把握礼乐文明的内涵,重构其与文化建设的新型关系,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近日,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传统礼乐文明与当代文化建设研究”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开题论证会。课题研究对象包括传统礼乐艺术、礼乐美学、礼乐文化、礼乐政治、礼乐化的天下观、礼乐文明的当代价值生成和实践等。“鉴于该课题对中国历史的广泛覆盖性和所涉问题的复杂性,课题组将首先以史实考辨和线索梳理为基础,恢复礼乐文明在中国历史中的本来面目,然后探讨这一文明体系如何向当代文化生成。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将以传统礼乐文明对当代文化建设的启示意义为核心,做到历史真实与现代价值的统一。”课题首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刘成纪介绍。

以美和艺术为中心

为当代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礼”从个体、群体、礼器角度,或意味着行为的艺术化、审美化,或作为一种典礼艺术(仪式性的活动)而存在,或具有礼仪美术的特性。“乐”与审美教育、艺术教育密切相关。在中国古代,礼建立秩序,乐实现和谐。礼、乐两种艺术形式有着共同的内在依据和外在呈现,包含的是一种风雅精神。在中国历史中,礼乐虽然关乎传统政治,但在根本意义上却基于美和艺术。换言之,艺术构成了中国传统礼乐文明的核心问题,因此,礼乐研究成为中国美学和艺术学研究的重大课题。“本项目将以美和艺术为中心,探讨这一文明形态的精神实质、审美架构和历史嬗变,以期对中国当代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刘成纪说。

在中国历史上,礼乐不仅是艺术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文化和政治问题。就礼乐政治而言,周公制礼作乐的直接目的就是建构国家制度,因此礼乐与国家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关联;对于当代文化建设而言,借助礼乐,可以有效把握中华文明的整体属性,为艺术价值向文化、政治等领域拓展提供思路。同时,当代人已日渐认识到,传统文化并不是中国走向现代文明的障碍和负担,而是弥足珍贵的资源财富。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礼乐文明对当代文化建设有何意义,成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刘成纪介绍,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性和重难点问题如下:

首先是关于礼乐艺术的界定问题。现代以来,艺术研究者往往将中国传统礼乐等同于音乐,将礼乐文化等同于音乐文化,礼乐教育等同于音乐教育,导致对礼乐艺术特性的严重误读。本课题认为,完整理解礼乐应该将其视为空间性艺术(行为艺术、典礼艺术和礼仪美术)和时间性艺术(诗、乐、舞)的交会形式。唯有如此,才能准确认识礼乐艺术的整体特征。

其次是礼乐艺术与礼乐文明的关系问题。现代艺术史学者将礼乐看作艺术,政治学者将其看作国家制度,文化学者将其视为礼乐文化,导致对同一问题的认知混乱。本课题将礼乐视为一个纵贯艺术、文化和文明的连续性概念,其具有一种以艺术为中心向文化、文明逐步放大的圈层结构。礼乐文明包括艺术在内,而艺术则构成了这种文明的核心内容。

最后是礼乐文明的现代转换问题。礼乐中的“乐”以缓解“礼”对人性的压抑为宗旨,但在具体实践中往往被“礼”控制(以礼节乐),因此礼乐对人的制约和教化功能仍是根本。课题组认为,必须在社会价值层面回归礼乐的精神本源,即重仁和尚文;在社会建构层面回归礼乐的基本原则,即推崇秩序与和谐;在社会理想层面回归礼乐的艺术本质,即以美和艺术为人类昭示美好前景。这些价值原则在任何时代都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力量。换言之,如何从礼乐中伸张出“正能量”并使其实现创造性转换,是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重点和难点问题。

侧重文化价值研究

注重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刘成纪表示,在历史研究方面,本课题主要采用考古资料与经史文献互证的方法,即用考古资料的实证性克服上古礼乐文献的传说性,用经史文献的宏观描绘为考古资料的解读规划方向。在逻辑方面,主要针对两个问题:一是理出中国传统礼乐文明发展的规律性和目的性;二是对研究对象做出限定,即以能否对当代文化建设提供助益作为礼乐研究的取舍标准。同时,为了与文化、文明等问题对接,课题尽量弱化审美鉴赏、风格分析等传统手段,将重点放在对礼乐艺术文化意义的阐发上,将礼乐艺术的文化价值研究作为课题重心。另外,为了使研究成果助力当下的文化实践,本课题将重点关注礼乐从传统向现代的价值转换问题。

本课题主要包括3种研究手段:对经史文献中礼乐史料的搜集整理,主要依托图书馆和数据库;礼乐艺术类考古资料的搜集整理,主要依托博物馆藏品和田野调查成果;以严谨的理论思维建立框架,主要依托课题组成员的美学和艺术理论素养,以及对当代相关研究成果的借鉴。在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将借助小型会议以及现代媒介交流手段,实现课题组成员学术思路的统一和学术成果的交流,以期使最终成果主题鲜明、结构统一、框架合理。

本课题由总课题和4个子课题组成。总课题名为“中国礼乐文明总论”,内容主要包括中国传统美和艺术的礼仪属性、中国传统礼乐艺术体系的构成、以美和艺术为中心的礼乐文明体系、中国传统礼乐文明向当代文化实践的生成。

子课题一为礼乐与中国传统物质文明体系,主要研究礼器对于中国礼乐文明史的意义,内容包括礼器的哲学发生、审美和艺术本性、空间生产与意义生产、中国礼器沿革史及现代价值等。负责人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徐习文。

子课题二为礼乐与中国传统制度文明体系,主要研究礼乐对中国古代制度文明的创造、构成意义,内容包括中国传统制度文明的历史起源、礼乐制度对国家政治文化体系的建构、礼乐制度与审美政治、礼乐美学史、礼乐美学的现代生成等。负责人为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郭善兵。

子课题三为礼乐与中国传统精神文明体系,主要研究礼乐文明的精神特性和价值指向,内容包括礼乐的思想特质、人性基础和外在表现、教化与雅化国风的形成、礼乐与中国人的世界观、礼乐精神的现代价值等。负责人为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韩伟。

子课题四为礼乐传统向当代文化实践的生成。该子课题主要采用理论探索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国当代文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进行评估,然后探讨礼乐在当代文化建设中能够起到的作用,最后在国家艺术制度和国民教育体系建设方面提出实践性建议。负责人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余开亮。

观照现实

为当代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刘成纪认为,对于传统礼乐这一综合了艺术、政治、文化等多重要素的研究对象,研究时既要重点突出又要保持弹性。本课题以艺术为切入点,然后向文化、政治、文明逐步扩大的研究方式,符合研究对象的特性。同时,礼乐是一个历史范畴,对其发展史的挖掘是重要的研究环节,本课题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探讨其发展规律,有助于从中总结原理性内容,为指导文化实践提供理论背景。另外,本课题最终从礼乐文明引向当代文化建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在开题报告会上,课题评议专家一致认为课题思路清晰,学术视野开阔,并对选题价值、项目内容、研究思路和可行性进行了中肯的评价和分析,为项目实施提出了若干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陈望衡认为,课题对艺术学和美学“中心清晰,边缘模糊”的认知较为准确。在具体研究中,不必追求面面俱到,要突出重点,注重深度。“在礼乐和艺术的关系中,诗教和乐教是核心,建议课题突出这两部分的研究。”陈望衡说。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张法表示,礼乐文明主要是夏商周三代文明。以诗书画为核心的中国艺术体系则是在秦以后建立起来的,虽然包含着礼乐文明的基本原则,但呈现形态和功能有了明显变化,因此不能简单地从礼乐文明角度解读。“我们迫切需要礼乐文明启发当代建设,希望课题组在关键点上有所突破。”张法说。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朱良志建议,课题每一部分都应积极融入当代视角,要以此为前提,做好材料取舍。在写作手法上,应充分考虑读者需求,做到语言明快而不晦涩,内容简练而不繁冗,使项目成果能够走出学术圈,激励更多有文化渴求的人。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叶朗认为,礼乐文明除了具有规范日常行为的作用外,关键在于引导人们提高精神境界和精神追求。因此,希望课题突出礼乐对人的培养,同时对中华美学精神有所观照和探析。“另外,一些传统制度无疑已经过时,需要特别注意课题的内容取舍和导向。”叶朗说。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郑岩表示,课题论证中提到的三重证据法很有启发意义。希望课题组积极追踪考古学的新成果,并处理好其与文献记载、观念认知的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春青建议,研究首先要厘清礼乐文明本身的定位。几千年来,礼乐文明不断沿革、深入人心,中国人的思想、言行,处处可见礼乐文明的影响。其次,礼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固然重要,但后来的文学艺术发展与礼乐文明慢慢疏离,成就了不少精品和经典。“礼乐文明具有深入和复杂的特性,在讨论其对当代文化建设的影响时,应当引起注意。”李春青说。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李景林提出,礼乐系统不但要建立一种政治秩序,更要构建人的生命整体。礼乐之美正是在一个整体结构里显现出来的。从艺术学角度来研究礼乐,自然要关注美的东西,但不要忘记礼乐原初的意义。另外,礼乐文明在当代的作用是什么,怎样处理好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在研究时需要找到一个契合点。

课题组成员认真听取了专家的观点和建议。刘成纪表示,将根据上述意见进一步优化课题结构,紧扣主题、突出重点,完善研究计划,力争按时完成任务,达到预期目标。

连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