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的发展观

来源:中国文化报

 

党的十九大新修订的党章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时,归结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前无古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改革实践中逐渐实现体系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坚定的选择,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非无源之水,也是在持续发展中的。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特性?习近平总书记做了阐释:“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这里有几个要点:

要全面、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能把传统和现代割裂开,不能把中国和世界割裂开。首先要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间的发展关系,以探求深层次的民族精神为任务,而不能狭隘地把精力用在简单地复兴传统文化的一些表现形式;其次是要认识到百年来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民族精神的熔铸过程,不仅仅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认识百年来的奋斗史,要更多地思考其背后的文化力量;再次是要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中新时代文化精神的成长过程,总结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先进性。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对邓小平“三个面向”思想的继承。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是邓小平以学校的文化教育为切入点,系统论述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文化发展态度的精辟论述,是邓小平理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后党中央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同志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其中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一点,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的讲话中做出过明确的阐释,那就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的表述中再次重申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更是不止一次谈到“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邓小平“三个面向”的重要思想高瞻远瞩,代表着老一代革命家在历史转折时期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展望未来的自信和胸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锤定音,为它的发展拓展了广阔的空间。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对毛泽东“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同志不仅把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斗争夺取政权的理论在中国革命实践中成功地实现中国式转化,也对中国文化的前途和命运做了深刻的思考。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是“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义的内容——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新文化。”他同时冷静地看到,“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尊重历史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尊重民众则是文化发展生生不息的保障。毛泽东说,新民主主义文化“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民众就是革命文化的无限丰富的源泉”。因此我们看到,不管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从“三个代表”到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无不把毛泽东同志“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这一论断作为文化主张的最后一个定语,也就意味着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核心的属性。

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既是经济建设一路高歌的历程,也是一部思想理论建设史,是文化自信的成长历程。绵延数千载的文化传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一种信念支撑,近四十年,它经历了我们国家从闭锁转向开放时期西方文化的大幅冲击,经历了在前沿文化面前观念的扭转,经历了世界格局大变动时期的动摇与困惑,经历了多元文化时期自信的回归,直至在建党九十五周年之时我们自豪地把它作为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并列的基本信念加以确认。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始终的主题,我们没有在学习西方先进经验时抛弃自己的文化,因为我们的道路姓“中”;没有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受考验时动摇过我们的方向,因为我们的制度姓“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全部主题,我们的文化自信,正是在这个主题上一步步走向成熟,成长为最根本的自信之一。

近四十年,党和国家发生了全方位的历史性变革,这些变革,无一不是凝聚着中国文化精神、以中国式的文化方式发生的。从农村改革中的土地情怀,城市改革中的人文关怀,环境保护中的自然关切,到国际事务中的运筹韬略,无不体现着民族文化的神髓。而我们的文化传统,也在时代的巨变中经历了全方位的洗礼。三十多年前,我们党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多角度认识国情,得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判断,使社会主义的实践深深植根在民族文化的土壤中。三十多年实践的推进,理论认识也不断深化,我们对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认识,对科学发展的认识,都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现实中得出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新的理论,它的底蕴,就是中国文化中实事求是、审时度势和高瞻远瞩的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的变革,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文化自信”日益成为民族精神的根本支撑,中华文明作为软实力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五位一体凸显着厚重的中华民族历史经验和民族智慧,凸显着三十多年来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的融通能力,昭示着中华文明具有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的能力。融通、创造、贡献成为我国发展站到新历史起点上的重要标志。

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时刻就在眼前。小康从来不是一组简单的经济指标,文化建设也从未缺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描绘2020年以后第一个十五年奋斗目标时,谈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是重要的现代化指标。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贡献给世界的,既有一个文明古国民族精神的历史提炼,也有一个快速发展的大国独特道路的经验汇总。

张伯江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