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援外工程成文化外交新亮点

来源:中国文化报

文化遗产保护“朋友圈”显著扩大

文物保护援外工程成文化外交新亮点

  

尼泊尔加德满都修复中的杜巴广场九层神庙建筑群

  

蒙古国修复中的科伦巴尔古塔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遗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和新进展,其中,积极推进文物保护援外工程成为我国文化外交的新亮点。

自20多年前我国政府第一个文物保护援外工程——柬埔寨吴哥古迹周萨神庙保护修复工程开始,一系列文物保护援外工程稳步确立、开展、实施,有力保护了世界文化遗产,推动了文物合作与人文交流,展现了负责任、有担当的文化遗产大国形象,得到受援国家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文物保护援外在挖掘历史文化、弘扬丝路精神、推进民心相通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2006年,在吴哥古迹周萨神庙保护修复工程进入尾声之际,中柬两国政府正式确认茶胶寺为中国在柬埔寨开展文物保护合作的另一处古迹。茶胶寺保护与修复工程2010年正式启动,今年即将竣工。目前,吴哥古迹王宫遗址修复项目前期研究工作正在开展,中国文物团队面临新的挑战。

2013年,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下,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两国领导人指出,应进一步加深在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2014年4月,中乌双方决定在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州希瓦古城选择历史文化遗迹共同开展修复保护工作,包括阿米尔·图拉经学院和哈桑·穆拉德库什别吉清真寺文物本体保护及周边环境整治工程。该项目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响应,计划于2019年全部完成。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强烈地震,首都加德满都谷地世界文化遗产受损严重。中国政府迅速展开援助行动,国家文物局选派专家组,于当年6月7日至13日赴地震灾区开展文物损失现场调查评估工作。最终,杜巴广场九层神庙及其附属建筑被确定为援助修复项目。该工程于2017年8月正式开工,预计工期为5年。

此外,蒙古国科伦巴尔古塔抢险维修项目、缅甸蒲甘佛塔灾后抢险工程等文物保护援外工程的开展,都展现了中国在文物保护方面的实力和担当,不断扩大着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作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国家队”,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受商务部和国家文物局委托,承接了上述多个项目。“我们注重将国际社会公认的保护理念与具有中国特色的文物保护原则相结合,在保存文物原貌和传承当地文化的基础上,融入我们的先进理念,保质保量完成修复工作。”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许言说,柬埔寨、尼泊尔等地集结了多国先进的文物保护力量,其文化遗产本身也深受世界关注,作为我国文物保护的对外窗口,可以很好地展示中国团队的研究水平和成果,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学习和吸收别国经验,了解更广泛地区的历史文化。

“吴哥古迹多为石质文物,面对当地气候湿热,施工空间狭窄、危险等困难,中国团队严格遵循不改变原状、最小干预、可逆性和可识别性、研究与修复并重等原则,高效率的工作获得普遍赞赏。”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际工程部助理馆员袁濛茜说,在古迹修复期间,中国团队还为柬埔寨培养了很多成熟的技术人员,并助力当地旅游业发展,惠及广大民众。

据了解,对杜巴广场九层神庙的文物抢救工作从2016年初立项时就已开始。工程前期采取无人机航拍、三维扫描、现场勘测等手段深入调研分析,并与尼泊尔各方反复沟通确认。修复现场的每块砖石、木料都被编号并记录在案,上面所展现的历史文化含义也要进行专门研究。为此,中方聘请大量当地工匠,召集尼泊尔传统工匠对老构建和雕刻的维修进行指导,确保当地文化韵味。“这样的国际交流活动进一步检验了我们的工作,为中尼未来相关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基础。”文保专家、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说。

对希瓦古城的维修援助同样如此。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工程师张念说,希瓦古城历史上经历过多次损毁,情况复杂。从调查研究、前期设计、沟通协调、确定方案到基础加固、本体修缮、环境整治等,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

文物保护援外工程的实施过程也是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过程。正如吕舟把文物保护援外称作“暖心之举”,认为帮助当地人修复这些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其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超过一般性工程。袁濛茜表示,自己在柬埔寨工作期间,当地民众被中国团队的精神面貌和中华文化魅力所打动,彼此建立了深厚友谊。“无论政府官员还是普通百姓,都给予我们最大的信任与支持。与吴哥古迹保护与发展管理局设立的‘中国吴哥古迹保护研究中心’,成为我们在柬埔寨长期开展保护与研究工作的根据地。”张念说,希瓦古城所在的小镇条件相对艰苦,中国团队要来开展维修工作的消息在当地传开后,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应聘,一方面是想找工作,另一方面能够参与修复希瓦古城也令他们感到自豪,“我们团队平时会教他们中文,现在走在路上,很多当地人会用中文与我们打招呼。”

我国文物保护援外工程很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正如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柴晓明所说,文物保护援外工作在国家外交大局中的独特作用日益彰显,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助力。这些工程项目有助于与相关国家共享文物保护经验,扩大文化遗产保护的“朋友圈”,同时展示好中国形象、传播好中国声音。

日前,国家文物局发布了近年来中国开展文物保护援外和联合考古工作的情况。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文物保护援外和联合考古项目在周边国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项目链。其中,历史古迹保护修复覆盖6个国家的8个项目,联合考古合作覆盖12个国家共15个项目,为“一带一路”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2018年,国家文物局在稳步推进已有项目之外,还将在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国家择机新开文物援助项目,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推进在沙特、伊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的联合考古、规划设计和保护修复项目。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逐步建立中国文物保护援外工作机制,并广泛动员、充分依靠地方、行业和高校力量,支持更多有能力、有水平的中国文物保护力量“走出去”“落下地”。

本报记者 陈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