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景宁: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路径探索

来源:中国文化报

浙江景宁的畲族歌舞表演 夏 婧 摄

浙江景宁百姓兴致勃勃地观看演出 陈 露 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浙江景宁,近年来在县委“文化名县”战略指导下,以“文化引领”为理念,全县文化建设呈现出生机盎然、跨越发展的良好局面。如何振兴乡村文化、加快乡村文化繁荣,景宁县文化部门开启了破解难题的探索之旅,把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作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点举措,坚定文化自信、抓住农村文化工作的难点和热点,以法治的思维、改革的方法和创新的手段,推出新举措,设置新载体,着力补齐农村文化建设短板,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努力打造景宁乡村幸福文化升级版,为乡村振兴贡献文化智慧和力量。

制度设计,做好乡村文化规划。景宁先后制定出台《全国畲族文化总部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推动畲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等近10部法规,对乡村文化振兴起到良好的规划指导作用。充分发挥景宁作为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和浙江省畲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优势。研究制定《景宁畲族自治县乡村文化振兴规划》,根据乡村现存文化设施简陋短缺、总体水平低及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差什么改什么的现实需要,项目化遴选提出《景宁县乡村文化振兴行动计划》,并将其纳入重点攻坚项目内容。整合资金资源,加快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完善配套。

夯实基础,补齐乡村文化短板。景宁统筹规划建设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阵地设施整体布局,大力实施文化设施工程和文化保障工程。当前,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效果不好等问题比较突出,因此,要通过“整合一批、提升一批、培育一批”的方法,因地制宜抓管理建设。实施乡村文化振兴工程,建立健全乡村文化建设“四纳入”工作机制(即将乡村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纳入乡村振兴总体规划、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科学发展重要考核内容),以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传承创新,厚植乡村文化优势。景宁民族文化底蕴厚重,文物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一是挖掘与弘扬并举,善于发现和整合具有景宁民族特色的民间技艺、民间戏剧、民间习俗等,深耕根植于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以弘扬为目的推动其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二是开发与保护并重,进一步加大文化资源普查力度,强化文物保护责任,实现对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效保护和管理。另一方面要促进对独具特色的畲族文化生态资源的整体保护。同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支持文化资源由静态保护向开发利用的转变,促进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相统一,使民族文化和优秀历史文化真正成为支撑景宁振兴发展的宝贵财富。三是活化与传承并行,推动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这既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传承传播,又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注重打造民族文化体验,将畲族歌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鱼灯等民俗体验及畲乡农耕文化体验等融入其中,使传统文化变活。四是在传承中创新,对传统文化要善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在扬弃中继承和发展;引导当地村民进行祠堂、教堂的改造与提升,将其改造成书院、学堂、文化礼堂或非遗传习所等,使之成为文化教育主阵地,成为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

集聚人才,聚拢乡村文化智力。大力实施乡村文化人才战略,促进人才集聚创新。一是实施文化人才招聘工程,针对乡村文化人才奇缺问题,建立文化人才制度,统筹面向社会招贤纳才,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文化工作管理队伍。二是实施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大力支持民间草根文化队伍建设,发展壮大“畲乡幸福文化使者”志愿者队伍;积极支持民间文艺团体、文化示范户、民间艺人发展,采取多种方式拓宽文化服务渠道,在经费、技术、场地等方面给予扶持。三是实施文化人才培训工程,健全完善农村文化人才培训机制,加大农村文化人才培训力度;对农村基层文化骨干、乡村文化工作人员要定期开展培训,提高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加大对农村本土文化传承人的培训,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四是实施招贤纳士人才工程,一方面依托“畲乡人才工作室”与省内外文化专家牵线搭桥,“借智汇力”为景宁乡村文化发展出谋划策;另一方面重视乡贤文化人才挖掘,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引导乡村社会见贤思齐、见德思义,发挥乡村振兴中的正能量。

服务下沉,促进乡村文化均等普惠。景宁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与内容标准化建设。坚持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向偏远地区倾斜、向弱势群体倾斜,深化流动文化配送、文化走亲、文化联动等形式多样的流动服务机制,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优化特殊群体基本文化权益,积极开展面向老年人、未成年人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将外来务工人员文化供给纳入常住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组织开展送戏、送书、送电影下乡等活动,举办镇、村“文化联姻”活动。为基层群众提供各类文化艺术展示平台,丰富文化产品服务供给,群众文化权益切实保障,文化服务均等普惠。

融合发展,增强乡村文化产业功能。一要做好“文化+生态”文章,加强畲族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争创国家畲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使畲族文学艺术、节日风俗、饮食习惯、衣着服饰、传统医药、建筑风格、生产方式、技术技艺、宗教信仰等,得到切实尊重、保护和传承。二要推动“文化+旅游”融合,以畲族文化、自然山水、民俗风情和革命传统文化等特色资源为依托,着力打造闻名遐迩的神奇畲乡、民族风情、红色之旅等大旅游品牌。同时,不断提升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推出文化旅游精品线路,进行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才能促进乡村文化由精神向物质的转化,因而要加大对重点文化旅游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系列文化旅游精品及特色村镇,促进第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逐步使景宁成为我国畲族文化旅游中心。

做亮品牌,营造乡村文化新气象。一是推广具有鲜明特色和社会影响力的服务项目。继续深化“文化物流”“畲乡文化卡”“文体项目申报答辩制”等,做大做强“凤舞畲山大舞台”“畲家飘歌”等活动,广泛组织开展“一乡一品”“多乡一品”乡村文化活动,扶持和促进社会办节、办活动,提质提亮“畲乡春晚”。同时打造一批代表畲族文化形象、富于景宁地域特色、达到省内一流水准、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精品佳作。二是打造一批有影响的畲民族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等文化艺术品牌。做好《印象山哈》系列精品剧目创编,提升原创能力,提高畲族文化产品数量和质量,精心打造畲品牌,提升畲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办好“中华畲族服饰大赛”“民族体育节”等重点文化艺术活动。每年举办具有标志性、民族性的“中国畲乡三月三”大型品牌活动,继续打造“中国畲族民歌节”品牌节庆活动,使之成为景宁畲族文化走向全国的重要平台和畲族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叶 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