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如何成就“圆梦新一代”

来源:中国文化报

 

120年前,风雨如晦的旧中国,京师大学堂作为戊戌变法仅存果实,开启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艰难求索;100年前,新文化运动中北大青年挺立潮头,接受马克思主义洗礼,平地一声惊雷,“五四”运动席卷全国;70年前,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第三次工业革命在颠覆传统的同时,也为人类社会勾画了全新的图景;20年前,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逐渐融为一体,“网络原住民”成为当代青年的基本身份特质。进入新时代,历史与当下、虚拟与现实、中国与世界、青年与未来已经错综交织。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前夕的视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寄语北大新青年,要爱国、立志、求真、力行,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争做“圆梦新一代”。

那么,如何理解新时代与互联网?网络社会的迅速崛起是新时代的重要背景和深层动因。从器物、制度层面而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革新是时代发展的重要动力,互联网已经对政治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推动了电子政务、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从文化、观念层面而言,互联网已经成为文化生产、传播和创新的重要工具和平台,互联网一方面推动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也在塑造和繁荣时代文化,网络文学、网络语言的创造和传播是其中生动写照。可以说,新时代既是政治、经济的新时代,也是文化的新时代,更是互联网的新时代。

那么,新青年与互联网又该做何理解?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深度渗透,对人的影响是全面的,是从信息到观念,再到价值的传导过程。青年作为网络原住民,互联网的影响体现在从学习到生活、从思想到行为的各个方面,移动支付、网络购物、虚拟社交、碎片化学习等社会生活和交往模式的变化,便是青年对互联网全面渗透的回应。在更高层面,互联网精神对于青年的影响则更为深入而持久。网络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开放、平等与包容:开放是互联网的基本特征,平等是互联网的基本价值定位,包容则是帮助青年接触多元文化、保持多元立场、持续不断创新的重要保障。基于互联网的特征与影响,创新能力、责任意识、共享精神应当成为新青年的必备特质:创新是变革时代的必要能力,责任是中国知识分子与生俱来的情怀与担当,而共享则是全球化时代大国青年应然的视野与心态。

新时代呼唤新青年,新青年成就新时代,中国梦和互联网共同成为其注脚,而这四者必然溯源并汇聚于新时代的“网络新青年”。其内涵,至少包括四个维度。第一是历史与未来。网络新青年的概念既源于“五四”时期“新青年”的历史遗产,也基于创新能力作为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地位;第二是全球与本土。互联网的全球化特征,意味着网络新青年应当是禀赋全球视野的新一代,而我们的人才核心标准则决定了网络新青年更应当扎根中国大地,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出发,关注中国问题,坚持中国道路,发出中国声音;第三是虚拟与现实。网络新青年以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作为基本成长背景,网络社会是网络新青年成长的客观存在,高度信息化环境的熏陶成为其价值观念和能力素养的重要来源;而青年成长离不开现实环境,从历史社会环境中感受生活、获取灵感、树立信念,是网络新青年成长的根本途径;第四是主体与客体。网络时代平等、共享的特征增强了当代青年的主体意识,冲击了传统单向度的教育主客体关系,网络新青年培育强调激发青年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作用过程,强调辩证审视和重新构建教育主客体的统一性。

如何成为“圆梦新一代”?基于网络新青年的内涵维度,我们认为需要培养至少四项基本能力。第一是阅读能力。对于青年学生而言,掌握基本的阅读能力意味着能够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中,有效甄别、筛选信息,从而习得有益知识;第二是表达能力。准确表达自我观点、向外传输观念是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的重要途径;第三是逻辑分析能力。包括多角度看待事物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等,互联网时代的辩证分析水平决定着青年学生能否在多元的信息、观念和思想中保持独立思考和判断;第四是批判转化能力。是指对信息进行批判思考和有机整合,并进行现实转化创新的能力,这是互联网时代的核心能力要求,也是这个时代的根本精神所在。

百余年前,梁启超写下《少年中国说》,对青年寄予厚望:“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百余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今天,我们已经迎来了美国社会学家玛格丽特在《文化与承诺》中提出的“后喻时代”,这个时代的特质与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谋而合,实质上都肯定了受教育者对于教育者的超越。有鉴于此,我们应充分理解并勇敢吸纳新时代的互联网精神,以开放、平等、包容的教育理念和文化心态,积极培育新时代的青年文化,努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责任意识、共享精神的时代新人。

蒋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