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研究专家王秦丰做客“苏州大讲坛”

201862日上午,教授、国学研究专家王秦丰做客“苏州大讲坛”,为苏州市民朋友们带来主题为“《论语》与君子”的讲座。

王秦丰教授讲道,“君子”是《论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大约有一百多处。孔子为什么如此频繁地谈论君子呢?因为君子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更是一个哲学和伦理的范畴,寄托着孔子太多的人生理想,展示了孔子的理想人格。在孔子看来,人生无非包括对内追求和对外追求两个方面,对内追求是自我修身、完善人格;对外追求是积极入世、建立事功,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内圣外王”的信仰。君子是人生自我完善和外在事功的有机统一体,是“内圣外王”的可信载体,是超越现实人生的应然人生,是人生的价值取向、奋斗目标和行为规范。

什么是君子?王秦丰教授阐述道,君子是人生自我完善和外在事功的有机统一体,是超越现实人生的应然人生,是人生的价值取向、奋斗目标和行为规范。概言之,君子是孔子关于人生的“理想型态”。

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王教授说道,《论语》关于君子的思考和论述,不仅是从概念来定义的,也不仅是从概念引申来判断的,而且还从君子与小人的比较中加以丰富和完善。《论语》把小人置于君子的对立面,在矛盾对立中进一步分辨君子与小人各自内在的价值构成,明显表现出既赞美君子又厌恶小人,给人以很大的反差感。《论语》从“心胸”、“义与利”以及“和与同”三个方面比较了君子与小人的差别,从而提供了人生参照。

怎样成为君子?王教授阐述道,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洞悉了人性的差异、人格修养的不同层次,为我们指出了怎样成为君子的具体途径。捧读《论语》,仍然感到对于完善我们的人生有着重要的学习借鉴指导意义。《论语》认为,君子要好学、、崇仁、遵礼、守信、慎言。

千百年来,君子这一理念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无数志士仁人以君子人格为人生追求的目标,修齐治平,推动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君子的理念仍然具有合理性、适用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仍然值得“高山仰止,景行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