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绘就新时代的视觉史诗

来源:中国文化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国文艺的发展作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指明了中国文艺前进的方向,引起文艺界强烈的思想共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出文艺精品之所以“精”在于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提出从“高原”迈向“高峰”等重要思想,都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根本遵循,也是我们要努力践行的课题。美术界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这些年从深入生活到投入主题性美术创作,从美术理论建设到评价体系建设,都有了健康发展的新气象。

就美术创作而言,我们有悠久深厚的中国美术传统的学术支持,有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走出的现实主义主流道路经验,有改革开放之后吸收和借鉴外来艺术的语言探索。现在,要集中解决的焦点问题是如何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民族、无愧于伟大时代的精品力作。

在这方面,我们的创作投入和理论研究还有差距,比如说这些年美术界在重大主题创作上呈现出新的热潮,主要还是靠自上而下的推动,真正自下而上,把“要我画”变成“我要画”的自觉还远远不够;在现实题材的美术创作上,如何找准艺术表现的切入点,使现实题材创作拥有深度思想内涵、展现时代精神、体现新的艺术高度等,都需要进一步加强。

美术创作的特点是视觉形象的塑造、视觉场景的构造和视觉意境的营造,体现思想性、时代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新时代的中国美术应该立足中国大地、表达中国主题、展现中国气派,也就是要努力绘就新时代的丹青史诗。马克思、恩格斯等思想家从哲学和美学的高度评价史诗的文化意义,认为史诗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是人类特定时代创造的高不可及的艺术范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中国古代美术史上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无论是人物画还是山水、花鸟画,无论是岩彩壁画、工笔重彩还是水墨写意,都带有史诗的性质,在思想内涵上充满了现实关切,从来自生活的具体性上升为彰显时代的精神性,在形式语言的精深度上具有恒久的艺术感染力。20世纪以来的许多艺术先贤,在外部条件远不及今天充分的情形下,坚持画出中国美术“大画”的理想,创作了许多史诗般的巨作,例如徐悲鸿的《田横五百士》《傒我后》,董希文的《开国大典》,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傅抱石、关山月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等,成为时代精神的视觉载体。

史诗是人民创造的。新时代的中华民族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创造力量,新时代的中国社会呈现出巨大的历史变迁与进步,就是史诗般的气象。我们处在大变革、大发展、大进步的时代,从生活层面的视觉图景到文化层面的视觉体验,可以说是色彩斑斓,在中国新时代这个总主题下,有极为丰富的视觉切入点。我和美术界同行经常谈到,当代中国美术发展的最大机遇就是我们拥有巨大的“社会现场”,只要重视和关注这个现场,真正贴近人民群众创造伟大史诗的实践,以心投入、以情投入,就能够获得鲜活而具体的造型契机。社会生活场景的蓬勃生机,人民群众精神面貌的丰富性,尤其是在发展中战胜困难砥砺前行的中国精神,是美术创作应追求的新造型、新语言和新境界,走出方寸之地,投身社会生活,就能获得创造文艺史诗的动力、视角与方式。

现实题材美术创作的前提是直面现实,现实主义美术的本质是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提炼和创造出具有精神性的形象。这些年,美术界在谈到创作存在的问题时着重聚焦两个方面。一是过分依赖照片。美术和摄影同属视觉艺术,运用摄影搜集素材作为参考当属自然,问题在于只以照片为蓝本,在创作中用的是“二手图像”,让人一眼就看出首先缺乏“实感”,也就是人在现场的实际感受。在画面结构、场面景深、人物形象、光影色彩上都太像照片,就失去美术语言的特征。二是在作品的意境上和主题的呈现上流于浅表,停留在生活的表象,缺乏从表象上升为精神的艺术感染力。解决这些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要真正沉下心来,把深入生活作为从感受、体验到思考、研究的全程,而不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我的工作主要是美术理论和美术教育管理,在工作之余也进行一些油画实践。这几年,我和油画界部分同行提出“天下黄河”的写生创作计划,持续组织沿着黄河深入生活的活动,既感受到了黄河作为中华母亲河的博大内涵,描绘黄河流域的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也体验到了黄河流域各地区当代社会的发展变化。我还抽时间前往黄河陕北段写生十多次,这几年的元旦假期都是在陕北的黄河边上度过的,在那里一边写生创作,一边和老乡们共同迎接新年。虽然所画的作品还不成熟,但这种脚踏黄土高原、面向奔流黄河的感受绝非看照片所能代替。

这段时间以来,文艺界都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的重要回信精神,回信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充分肯定了老一辈美术家、美术教育家的贡献,再一次体现了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的关怀。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指出“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我认为这两句话高度概括了教育工作者和文艺家的使命。“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尤其凝练地阐述了文艺创作应有的责任、修养和能力,也阐明了文艺创作应该追求的目标,那就是“传世之作”。能够成为传世的作品,必是关怀和表现了今天的“世”的内涵,这个“世”包括了对世事主流的深切体察,包括了对世相状态的观察视角,更包括了对世人心声的倾听与表述,而这些,正是创造新时代视觉史诗的重要准备。

(范迪安  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