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八北京(台湖)影偶艺术周:连接中外 共谋发展

来源:中国文化报

 

 

观众在台湖公园观看影偶表演

日前,随着北京皮影剧团演出的《樊梨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传统折子皮影戏,以及瑞士偶剧《杜达和巴克》、英国纸偶戏《纸偶嘉年华》的纷纷亮相,由北京市文联、北京市通州区委宣传部共同创办的2018北京(台湖)影偶艺术周在北京市通州区台湖公园拉开帷幕。

“立足传统 以变求新”——2018北京(台湖)影偶艺术周以“变”为主题,既呈现了古老的影偶艺术在2000多年传承过程中的发展与演变,也展现了中国影偶艺术的现代转型及其焕发出的时代风采。艺术周坚持当代剧场艺术的展演理念,通过表演、展演、游艺、学术交流等多种方式,拓展了传统影偶发展传承的新空间。

艺术周在台湖公园搭建了4个主题帐篷,用作影偶展演及展览的场地。其中,A、B两个帐篷用作国际影偶戏剧的展演剧场,C帐篷主要演出国内剧目,最后一个帐篷则用于影偶视觉展览。艺术周邀请国内外13个专业影偶剧团,分国内、国际两个单元共演出65场。其中,国内单元以“薪火传承 致敬经典”为主题,邀请中国木偶剧院、北京皮影剧团、福建省泉州市木偶剧团和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河北省唐山市皮影剧团、江苏省扬州市木偶研究所等中国传统影偶戏剧团队演出。国际单元共有来自瑞士、英国、西班牙、以色列、比利时、越南6个国家的7个剧团演出8台风格各异的剧目。

艺术周注重公益性,采取“免费不免票”进帐篷看戏的办法,观众可以通过到相关机构领取、网络预约等方式免费获得戏票。国庆期间,3个演出帐篷同时开演,每天各有3场演出,每天超过1500人次观演。

在中外设计师的精心布置下,作为本次活动主会场的台湖公园化作了天然的大舞台,为大型背架人偶环游及国内外各类影偶展演提供了沉浸式空间。

当观众来到园区入口,便有憨态可掬的导览木偶引领观众穿过鱼门装置、进入公园,走过散落园中的龙偶、藤条筐、木偶小船等。其中,最令人惊喜的要数一系列高达3米的背架木偶环游演出,这些人偶造型、神态逼真,穿梭在游览的人群中,仿佛观众也成为了演员,在游乐中演绎属于自己的影偶故事。

这些大型木偶是中外艺术家合作的成果,由中央戏剧学院偶剧系教授胡万峰、韩非子剧社艺术总监韩星及其团队、英国木偶艺术家爱丽森·杜德尔共同制作完成。此外,台湖公园里的各种户外装置均由中外艺术家及其团队带领志愿者手工完成,力求节约环保,同时让装置尽可能完美地融入公园的自然环境。

为了让观众与影偶艺术家多维度互动,促进影偶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艺术周选择通州区文化馆作为活动的分会场开展演出和论坛活动。

艺术周论坛以“新时代的影偶传承与发展”为主题,围绕当今世界影偶发展趋势、中国影偶的现状与前景、影偶与中国当代戏剧舞台等话题展开讨论,并邀请专家学者及相关的艺术从业者基于目前国际、国内戏剧的发展趋势,围绕影偶戏的创作、表演、导演等方面,提出推动我国影偶艺术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本报记者  罗  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