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遗产都“活”起来

来源:中国文化报

 

文物保护法确定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利用是文物保护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合理的利用可以实现更好的保护。”这似乎一直是文物保护界的共识,但是却又对“利用”讳莫如深。直到2013年,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建筑遗产再利用研讨会在天津召开,这是国家文物局首次将建筑遗产“再利用”作为专题来展开公开探讨,意味着对建筑遗产保护理念某些方面的调整。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迎来了春天。

“文化遗产‘活’起来的提出,正中文博行业存在问题的要害。”广东省博物馆馆长魏峻说,以博物馆当时的利用状况为例,在展览的推出、展览的内容、语言的运用、与观众的互动等方面说教的成分比较多,但对于观众到底喜欢不喜欢观看、如何吸引观众的兴趣却关注得少之又少。地上文物建筑多是“养在深闺人未识”,陷入“维修—破败—再维修”的怪圈。

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活”起来的要求提出之后,各地文博机构群策群力,推陈出新,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魏峻介绍,广东省博物馆一方面突出优势馆藏,开放藏品信息,奠定了让文物“活”起来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创新展览策划理念,盘活馆藏资源,推出让观众喜爱看、看得懂的展览,同时设计开发博物馆文化产品,在优化参观体验的同时,增强观众对于博物馆文化的认同感。还利用“科技+文物”扩大文物的传播渠道,丰富藏品的阐释方式,丰富和提升用户体验,拉近文物与观众的距离。

一向“闭门搞学术”的考古界,如今也敞开心胸,着力推进考古遗址“活”起来。以入选2017年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为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原院长高大伦介绍,在该遗址发掘过程中,公开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让志愿者全程参与其中,亲身体验考古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肃性。遗址还多次对公众开放,让公众参观水下考古工地和出水文物,零距离接触历史。“日前开放的虚拟考古体验馆,让公众通过沉浸式体验的方式了解遗址考古发掘的全过程,将专业的考古知识以一种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带给公众,让公众更好地感受到考古的魅力,享受到考古的成果。”高大伦说。文物建筑也更多地以名人故居、博物馆、纪念馆、文化中心等形式对公众开放,在保护的前提下更好地发挥了文物建筑的公共文化属性及社会价值。

经过短短几年的尝试,文化遗产“活”起来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显示了蕴含丰厚历史文化价值的文化遗产的无穷魅力与潜力。文化遗产“活”起来之路要想走得更广、更远,文博单位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很多博物馆的藏品资源丰富,对藏品的研究够不够直接决定了对其活化利用充分不充分,未来在文物资源的基础积累方面还需要多下功夫。”魏峻说。

文物资源“活”起来还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各地的大型博物馆在“活”起来方面做了不少尝试,而中小型博物馆在这方面做得非常不够。“文物‘活’起来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需要多方面的投入,人才、技术、经费投入等因素,限制了中小型博物馆在这方面的发展。此外,观众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如何打造让观众喜爱的展览,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未来也需要加强。”魏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