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非遗: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内涵

来源:中国文化报

 

根雕《龙抬头》

在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八里畈镇南冲村,行走在高山小道中,荡漾在山水树林间的歌声是其最好听的背景音乐。这里的村民普遍喜欢唱民歌:干活时唱,做饭时唱,冬天烤火时也在唱。每年正月里,在最热闹的玩花船、舞狮子等民间娱乐活动中,大家更是大唱特唱,人们以唱歌为乐,以唱歌为荣。2008年,信阳民歌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县南冲民歌是信阳民歌的代表之一。

地处大别山腹地,河南新县豫风楚韵特色浓郁,非遗资源丰富。非遗不仅被誉为民间文化历史的“活化石”,一代代传承人更是传统文化在岁月长河中的“提灯人”。正是有了他们的坚守,传统文化才得以传承和发扬。

积极保护促创新发展

近年来,河南新县不断加强对非遗资源的挖掘与保护,关注非遗项目的开发利用和传承人的培养,为非遗及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提供保障,在传承与创新中让非遗焕发新活力。

位于新县八里畈镇的丁李湾村,保存有明清时期古民居109套、438间,有门楼、石雕、木雕、彩绘等古建筑遗迹260余处,另有古井、石桥、城门、城墙、彭杨军政干校、刘邓大军后方医院等历史及革命遗迹40余处,是豫南地区保存完整、具有典型豫南特色的古村落。日前记者走进丁李湾村,看到新县南冲民歌、宋畈皮影、打草鞋、鹤蚌舞这些豫南非遗均汇聚于此。

“非遗将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新亮点,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文化内涵。”新县文广新局局长付象海说。

在古村落的保护中,新县邀请河南省古建研究院规划编制丁李湾古民居维修保护方案和西河古民居维修保护方案。截至目前,新县已有8个古村落被评为国家级传统村落,有23个古村落被评为河南省传统村落。

以丁李湾村为例,新县先后争取国家和省市项目资金近3000万元,对丁李湾古村落进行保护与建设。而如今,这里开放了民俗博物馆、文化广场、茶亭、栈道等设施,群众自发组建了乡土民歌队、舞狮队,编排地方歌舞、戏曲。村民经营农家乐5家、茶馆1家、手工作坊4家,据统计2017年共接待游客11.6万人次。

特别是丁李湾古村落博物馆的建设,为古村落的保护提供了经验。在保护古村落、对古民居进行维修保护的同时,新县文物局挖掘整理当地厚重的红色文物资源,把古村落的开发和红色革命文物旧址的保护有机融合。

宋畈皮影传承人李国告诉记者,由于政府重视非遗传承与保护,皮影戏焕发了生机,目前皮影戏演出比较多,也有很多年轻人前来学皮影戏。在李国所收的学徒中,最小的学徒仅7岁。据统计,近年来新县积极加强非遗保护,现有各级各类非遗传承人200余人、皮影戏20余担箱、戏班16支、地灯班12支、手工作坊20家,仍在活动的庙会5个、民间歌手1000余人。

来自泥土的文化记忆

非遗产于民间,有强烈的地域性,是华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农耕文明的“基因库”,很多人来到新县,正是出于对当地非遗手工艺品的喜爱。比如大别山根雕、手工刺绣等。

62岁的手工刺绣传承人吴成荣是新县金孔雀工艺艺术公司的负责人。谈到非遗保护与传承,她说:“拥有这门手艺,把我放在哪里,我都会‘生根发芽’,做出精彩的作品”。

吴成荣在姥姥和母亲的教导下学习刺绣,母亲去世后,吴成荣立誓要将刺绣手艺发扬光大。她不仅自己绣,也教女儿沈丹学刺绣,而且还带动了全县十几名妇女一起刺绣。目前新县金孔雀工艺艺术公司拥有梅兰竹菊、喜鹊登梅、岁寒三友、六鹤同松、莲生贵子等各类绣品和剪纸作品,这些绣品通过各种渠道推广,销售成绩非常好。

大别山根雕是新县的特色非遗项目,它是以大别山的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

大别山根雕非遗传承人、新县山人部落根雕艺术馆馆长蓝天玉介绍,大别山根雕能“化腐朽为神奇”。在根雕创作中,利用枯树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是一门造型艺术。目前这些非遗根雕作品在重要场合作为礼品馈赠外宾,是新县对外宣传的重要媒介之一。依托特有的红色旅游资源,新县不断开发本地地域特色鲜明的根雕非遗旅游商品,极大地丰富了新县红色旅游文化的内涵。

蓝天玉认为,大胆创新工艺、融入现代元素,是非遗传承的一个重要方面。“非遗绝不是老土,虽然工艺简单,却保留着农耕社会的记忆。”

(本报记者 李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