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做客“苏州大讲坛”

20191123下午,国家一级演员、弹词演员、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做客“苏州大讲坛”,为苏州市民朋友们带来主题为“评弹——心目中的江南”的讲座。

 “评弹是一门江南的曲艺艺术,在江南一带家喻户晓。今天我回到了评弹的家乡。” 高博文老师说道。

高博文老师从评弹的本质入手,讲了评弹与江南社会的关系,以及评弹的历史及文化。评弹起源于说书,明代的大说书家柳敬亭对苏州的评话、弹词有很大的影响,清代的乾隆皇帝与弹词名家王周士的故事更是广为传诵。高老师讲到评弹艺术中三个流派:马如飞的马调、夏荷生的夏调、蒋月泉的蒋调,并分析了他们之间的特点和不同,向大家解析了评弹的审美五说“理、细、趣、奇、味”,以及成功人士对评弹的感悟。评弹艺术在流行地域外的影响和吸引力。

评弹演员常有“出码头”一说,这与江南的环境特点不无关系。江南多水乡,乌镇、朱家角、同里、周庄、西塘等古镇是数百年来评弹的基本演出阵地。水乡河道纵横,演员外出表演,必须坐船,这是“出码头”的由来。

评弹起源于苏州,19世纪中叶传入上海,很快落地生根,向艺术的深度、广度和高度发展,受到了上海人的厚爱。“上海开埠后,经济发展了,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大,苏州话和上海话又区别不大,因此评弹在这里迅速发展。”高博文说。当时,在热闹的南京路上,评弹书场随处可见,比如,现在的新世界百货原是西藏书场,梅龙镇伊势丹过去是静园书场。“许多殷实之家会在书场包位置,如果没有空就让家里人或邻居去听,听评弹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艺术享受。”

在高博文看来,以前观众欣赏评弹大多是在书场,书场是个小社会,而评弹演员在台上讲的故事也是一个社会。比如弹词经典《珍珠塔》,讲的便是人情世故,分析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在说噱弹唱的过程中,评弹演员会用自己的叙述评论,肯定正确的观念,对不好的观念加以鞭挞,因此所有的评弹,包括戏曲,都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