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安县,彩调、文场、戏剧等文艺形式深受当地群众喜爱,该县因势利导,念好学、练、演“三字经”,不仅有效地传承了民族传统文化,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也愈加有滋有味。
“学”字经:将免费培训送到家门口
“唱彩调讲究的是要真情流露……”近日,在融安县雅瑶乡组织的彩调培训班上,30多名业余文艺队队员和学生接受了培训,大家都感到收获颇丰。
“我们不仅培训基层文化站的文艺队骨干,还为老年人、农民工子女、残疾人等群体举办各类培训班,将免费艺术培训打造为惠民品牌。”融安县文化和体育局局长莫荣翔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今年融安县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7期,包括书法、美术、音乐、舞蹈、摄影等多个门类,近千名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从中受益。
除了市里和县里组织的各类培训外,融安县文体局还依托“三区”文化人才支持项目,分期举办了彩调、文场、戏剧和曲艺培训班,特邀广西戏剧院彩调剧团的专业演员,为县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的文艺工作者以及村屯文艺队的业务骨干现场授课,帮助他们提高表演水平。
“练”字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12月20日,距离今年融安县“季季赛”只剩几天时间,该县长安镇和平社区的文场沙龙文艺队正在紧张排练中。近日每天晚饭后,队员们都会聚集到排练室,按照编导的要求排练节目。累了一天,大家唱唱跳跳、说说笑笑,一天的疲劳也全然消失。
2010年,融安县成为广西“和谐文化在基层”——“周周演、月月比、季季赛、年年奖”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的试点县。自此以后,农村业余文艺队建设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业余文艺队从2009年初的47支发展到现在的142支,演职人员总数达3000多人,每年演出2000多场,观众超过80万人次。
为使文化惠民政策达到均等化,同时让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承与弘扬,融安县文化馆邀请了彩调、文场等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定期到县文化馆及各乡镇文化站进行免费培训。“我们采取‘晚晚排、周周练、月月比、季季赛’的形式进行业务‘大练兵’,普及推广传统特色文化。”融安县文化馆馆长曾武庆告诉记者。
同时,该县还将文场和彩调以“体艺2+1项目”工程列入当地中小学校音乐课,定期对学生进行培训,努力做到民间传统特色文化传承从娃娃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