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文化惠民工程滋润城乡群众

来源: 嘉兴日报

本报讯全省率先实现“两员”全覆盖,全市先行试点建设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过去一年,海盐县认真落实“以文化人、以文惠民”的理念,着力育队伍、建阵地、兴活动,公共文化服务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打造了一系列贴近基层、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滋润着城乡群众。

全省率先实现“两员”全覆盖

正在火热开展的“欢乐四季·恭贺新春”2015海盐县送文化进企业巡回演出中,活跃着村级专职文化管理员的身影,沈荡镇村级专职文化管理员带来了令人捧腹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澉浦镇村级专职文化管理员表演了排舞《小苹果》……

“以前的送文化下乡活动中,一直是县文化馆的演员们挑大梁,现在有了镇(街道)文化下派员和村级专职文化管理员的参与,舞台上新面孔不断,节目品种更为丰富,提高了公共文化的服务效能。”有关人员说。

在基层文化建设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培养一批专业素养高、责任心强、不怕吃苦、热爱基层的年轻文化干部,是促进基层文化蓬勃长效发展的必要保障。海盐县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以镇(街道)文化下派员和村级专职文化管理员为重点,推进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目前,海盐县共有9名镇(街道)文化下派员和99名村级文化专职管理员,在全省率先实现“两员”全覆盖。

为确保“两员”队伍素质,海盐县对“两员”分别量身定制了科学管理制度,根据年度考核、群众满意度调查等结果,推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同时,针对“两员”工作需要和职责,采用集中授课、参观学习、技能比武、才艺表演等方式,实施上岗培训、综合培训、专业培训和在岗培训。

在海盐各地,一支支具有海盐特色的、助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两员”骨干队伍正快速成长,充分发挥县文化下派使者、镇文化站助手、村文化建设组织实施者的角色作用,使基层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文化阵地高效能

昨天,记者刚走进澉浦镇澉东村就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文化礼堂内设有凤凰山民俗博物馆、文化讲堂和十姑娘先进事迹陈列馆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场所,“邻近的村民基本上每天都会过来,有的聚在一起看书读报,有的相约在广场上跳跳排舞,特别是傍晚时分,非常热闹。”一名管理员说,“这样的文化载体很接地气,正对我们的胃口。”

公益性文化场馆是文化惠民的基础,海盐县在广覆盖、高效能、持久性上下功夫。去年,在已建成12家农村文化礼堂的基础上,海盐县又新建成了15家农村文化礼堂,这些集学教型、礼仪型、娱乐型、长效型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内,设有道德讲堂、图书室、活动室等文化阵地,农村居民除了能在这里开展各类活动,还可以在这里了解村史村情、乡风民俗。

海盐县将以“文化地标、精神家园”为主题,以有场所、有展示、有活动、有队伍、有机制为基本标准,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软硬件上,作更大力度的倾斜和扶持,力争用3年时间,在全县所有的行政村建成农村文化礼堂,并将农村文化礼堂打造成为农村的文化地标和农民的精神家园,在推进“优雅海盐”和“两美”建设中,发挥主阵地作用。

在兴建“农村文化礼堂”的同时,去年,海盐县在全市先行试点建设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以县文化馆为总馆、镇(街道)文化站为分馆、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文化礼堂)为支馆,打造“平台共享、资源互补、区域协同、供需对接”的文化馆运行模式,逐步形成城乡一体的群众文化活动指导创作、辅导培训、团队建设、成果展示、技术服务等体系化运行方式,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