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合肥市“十大书香家庭”和“十大读书之星”诞生。自2014年4月以来,合肥启动“大湖名城·悦读合肥”全民阅读活动,通过各种方式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运转,为市民搭建全方位的阅读平台,将合肥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向了新的高度。全民阅读活动是合肥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让改革成果惠及百姓的一个重要缩影。(1月14日 中国文明网)
在全民阅读的推进过程中,合肥市的做法无疑具备着标本价值和意义。一方面,将“文化惠民”落实在细节上,也落实在每个人心坎上,不断评选各种与文化和阅读相关的奖项,这能够满足人们群众阅读的需求;另外一方面,“文化惠民”的落地更是需要政府部门的有力推进,这一点也是合肥市已经注意到的地方,而这样的“文化惠民”也注定能够成为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成为这座城市与众不同的地方。但是,要真正擦亮“文化惠民”这张城市名片也并非易事,需要我们有着长期的努力和坚守,但目标却是注定光明且有前途的。
要擦亮“文化惠民”这张城市闪亮名片,一方面需要从硬件设施上进行系统完善。对于城市建设来说,不仅需要高楼大厦,更是需要各种文化惠民的措施。比如建设各种公共文化设施,通过建设各种文化惠民设施来满足群众的需求,这样的话才能够实现人们群众文化需求层次的满足。无论是图书馆的建设,还是公共文化馆的建设,这样的硬件设施必须能够成为“文化惠民”环节上不容缺少的环节,因为只有硬件设施才能支撑起整个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大网络。由此可见,“文化惠民”的城市名片就是需要这样的过程,也需要从硬件设施上努力。
另外一方面,要真正擦亮“文化惠民”的城市名片,更是需要不断从软件条件进行完善。对于城市文明来说,硬件设施固然重要,软件条件也显得极其重要。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希望能够赢得一种华丽转身。而软件条件,对于“文化惠民”来说,需要做的事情也就是从人们的阅读习惯上入手,不断改善人们对于文化的认识,通过各种讲座的形式来完善这样的过程。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欣喜看到“文化惠民”这张名片的闪耀。
不难看出,城市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必须落实到实际的效应上,尤其是对于居民福利的提升,而“文化惠民”就是最好的模式,只是这条路需要我们有着坚实的信心,能够坚定长期的道路走下去,不断从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上进行完善。只有如此,“文化惠民”才能落地。而这对于整个城市文明的建设来说只是一个最好的浪花而已,还有着更长远的道路需要走下去。我们期待着这样的“文化惠民”带给每个人不同的惊喜。(特约评论员 费正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