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力推小戏小品繁荣发展

来源: 中国文化报

本报讯 严冬“三九”时节,地处洞庭湖区的湖南岳阳市进入全年最冷日子,而该市巴陵戏传承研究院的排练室这几天却是热气腾腾,20分钟的巴陵小戏《农村包围城市》正在进行连排。为唱好一段戏、演好一个动作,3名演员一丝不苟地和乐队反复磨合,脸上冒出的汗珠让他们忘记了室外的寒风。该戏编剧郑玲告诉记者,这个小戏刚刚获得了“2014岳阳市首届原创小戏小品大赛”一等奖的第一名,正抓紧进行完善和修改,为即将在岳阳市举行的春节晚会演出和下农村进社区巡演作准备。

2014年,岳阳市发扬崇尚戏剧文化的传统,搭建平台,组织文化干部和老艺术家积极培养戏剧人才,扶持基层的小戏小品创作演出,使全市原创小戏小品得到繁荣发展。

岳阳古称巴陵,为历史文化名城,戏剧文化底蕴深厚。岳阳市各届领导历来重视和支持文学和艺术创作,使岳阳戏剧一直在湖南省占有一席之地。据了解,在经过20世纪80年代戏剧繁荣后,岳阳和全国一样,市场逐渐萎缩,观众不断减少。投资大、创排时间长的大戏往往参加完比赛或艺术节后,服装道具便锁进库房,除非逢年过节,观众很难再次观赏。而短小精悍、贴近生活的小戏小品原来一直归属于群众文化范畴,难以得到系统的专业指导,发展不平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精神的指导下,岳阳市委、市政府领导意识到:繁荣的戏剧需要“百花齐放”,既要有弘扬当代主旋律的大剧目,也要有一大批适合当代观众不同欣赏趣味、满足多元需求的小剧目。要坚持面向多层次的观众群体,面向农民群众和城市居民,让戏剧紧贴百姓的生活。

据了解,从2014年初开始,岳阳市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为戏剧创作特别是为小戏小品创作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召开全市文艺工作座谈会,听取相关编剧、导演、作曲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为小戏小品创作生产规划布局。并多次召开会议讨论、研究方案,对活动进行周密细致的安排;

——市委市政府及宣传文化部门负责人定期和艺术家谈心交朋友,为他们鼓劲打气,鼓励他们积极创作。多次组织艺术家深入基层采风,让大家接地气,从生活源头找创作灵感。还经常看望老艺术家、老专家,勉励他们积极培养戏剧接班人;

——成立“舞台艺术专家委员会”,30多名艺术专家对全市舞台艺术创作、选题、剧目生产等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和监督;

——发出通知,组织“岳阳市首届原创小戏小品大赛”,要求各县区宣传文化部门负责人主抓精品剧目,任务分解到人;

——市党政主要领导全程观看大赛演出,大赛结束后召开全市剧团改革发展和戏剧创作现场交流会,总结大赛经验,为进一步发展岳阳小戏小品创作奠定基础。

该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柳亚非高兴地说,随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精神,岳阳戏剧创作的春天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