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哈尔滨2月2日电(杨海全)“这些画画的都是俺们庄稼院的事,有放羊的、有开拖拉机的、有割高粱的,都是俺经历过的。”看到自己的画作在“黑龙江省2014年农民文化节美术、书法、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巡展”中展出,69岁的农民刘海山合不拢嘴。
2014年8月至9月间,黑龙江省首次将每年进行的由上自下的“送文化下乡”活动,改为从最基层让农民自己“搭台唱戏”,让村里的文化人在首届“农民文化节”露个脸。在持续两个月的时间里,黑土地农民自己唱主角,进行舞台文艺、美术、书法、摄影、朗诵等多项文化活动内容,田野中飞出欢乐的歌。
2014年,黑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6%,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富裕起来的城乡老百姓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期待。回应期待,黑龙江省的文化惠民工作也齐头并进。
2014年,黑龙江省举办首届全省农民文化节,近万名选手登台献艺,近百万人次观众为咱们的村里文化人点个赞;“黑土金秋”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全省巡演活动,近千名演职人员历时2个月,行程万余公里,在全省各地演出近百场;“高雅艺术进校园”、“送欢笑到基层”演出活动和“城市之光”、“金色田野”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让2600万人次城乡群众不出远门、不用花钱就能享受高雅艺术。
与此同时,黑龙江省各地的品牌活动也异彩丰呈。齐齐哈尔市的“鹤城百姓文化季”、大庆的“大地欢歌”“百湖之夜”“激情之夏”、七台河的“七台河之夏”、伊春的“林海欢歌”、鹤岗市的少数民族文艺汇演、黑河市的“黑河之夏”文艺调演、抚远县的“夏之梦”文化周等活动,让当地老百姓共享一场场文艺“饕餮盛宴”。
文化设施如何不让百姓望洋兴叹?2014年,黑龙江省启动中心村文化室设备配置和文体广场建设工作,落实资金2.41亿,基本完成1432个中心村建设任务。争取中央和省财政资金5359万元,为1109个社区文化中心(活动室、乡镇文化站)配发设备。齐齐哈尔市图书馆、桦川县文体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肇东、望奎、绥棱、兰西、庆安等县市建设或改造了一批文化场馆,鸡西市群众文化艺术中心项目规划面积达3万平方米……
为了零门槛提升百姓幸福指数,在过去的一年黑龙江省下拨免费开放补助资金1.57亿,奖励资金425万元。各级各类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站)通过24小时自助图书馆、全天候自助数字图书馆、开展主题(特色)活动等多种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提高免费开放效能。全省1336个公共文化场所全部实现免费开放,举办各类展览(活动)近5000个,惠及城乡群众2000余万人次。
一张张免费门票,让高雅艺术融进百姓生活;一间间农家书屋,让农民“放下锄头拿起书,不打麻将学知识”;一台台群众文艺演出,点燃了城乡大地的文化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