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双流县总—分馆建设成效显著

来源: 中国文化报

6个分馆、11个图书流转点落户基层

本报驻四川记者 梁 娜 通讯员 薛继业

1月27日一大早,家住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黄甲镇黄瓦居的李明启就来到了小区广场上的图书馆。“我们镇也有了图书馆,再也不用羡慕其他镇了。”李明启所说的图书馆,正是当日正式开馆的双流图书馆黄甲分馆,这是双流图书馆正式运行的第6个分馆。近年来,双流图书馆充分利用文化阵地功能及软硬件设施设备,联合县内各种资源,逐步将图书馆打造成民众的精神家园。

“一边排队等理发,一边看书,这种服务恐怕只有我们胜利镇才有。”在双流县胜利镇花龙门村的“林军理发店”里,63岁的张青华向记者介绍。作为双流图书馆胜利镇花龙理发店图书流转点,这里的两个书架上整齐摆放着400余册各类图书。

谈及设立分馆和图书流转点的初衷,双流县文广局副局长蒋红表示:“县图书馆远离居住区,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功能,我们想了各种办法。”为给群众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和更便捷的服务,2013年9月,双流图书馆正式推行总—分馆建设。分馆选址均为人口集中居住区,辐射人群达万人以上,由中心馆统一配送图书资源及现代化设施设备。为了对分馆功能进行有效补充,双流图书馆还设立图书基层流动服务点,让居民真正做到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文化服务。

双流图书馆馆长张燕英说,目前双流已建成永安图书分馆、黄龙溪东岳图书分馆、古镇图书分馆等6个图书分馆。“公兴街道朱家庙分馆及九江街道蛟龙分馆两个分馆即将开放运行。”2014年还新建了11个图书流转点,并根据各流转点实际需求,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特色化图书借阅服务。“2014年流转图书达1.5万册次。”张燕英说。

2012年11月,在双流图书馆的协助下,双流县首家小区图书馆——“双流县图书馆正兴分馆”正式投入运行。这不仅仅是一个图书馆。“我们尝试利用图书馆打造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体。”正兴镇社事办主任兼文化站站长黎伟表示,以图书馆为载体,开展丰富的配套活动。以“一名儿童带动一个家庭”的模式,把小区居民吸引到图书馆里。数字化“以公民道德积分积累兑换”体系,让村民可以免费参加文化培训获取积分,再用积分换取服务和日用品。居民在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又能自觉提供力所能及的公共文化服务,提升主人翁意识。黎伟介绍,为了更好发挥“文化综合体”的功能,正兴镇还专门配备了两名大学生村官对正兴分馆进行服务管理,同时每年还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其日常运营。

在双流图书馆宽敞、明亮、温馨的少儿阅读区,除了有2万种近6000册各类少儿读物,故事屋、数字空间、互动导览区、体感互动区等,更是小朋友们钟爱的快乐天堂。“多点悬浮触控、人机交互体验系统等先进设备,从听觉、视觉、触觉多维刺激未成年人的阅读兴趣。”张燕英介绍,多年来,双流图书馆在少儿服务方面一直以人性化为核心,以高新科技应用为方向,推广阅读自动化、智能化,最大限度地实现少儿阅读中心的功能。

除了硬件设施,常态化开展的少儿公益活动也是双流图书馆少儿服务的一大特色。为避免公益活动形式单一,双流图书馆打破了“一馆单干,自我封闭”的模式。“除了与各类公益文化提供者及社会商业机构合作,为各年龄段少儿提供差异化服务外,我们还努力寻求资源更丰富、层次更高的合作伙伴。”张燕英说。2013年11月,双流图书馆与西南民族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等驻县高校创建了“院县合作”交流平台,通过购买服务与志愿服务的形式,推动了少儿服务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