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杨国勇历时一年,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创建工作开展得怎么样?全省基层尤其是农村群文活动开展、文化设施建设情况如何?如何提高基层群文干部的能力、素质?带着这些疑问,近日,河北省文化厅组建4支检查验收组分赴20余个县(区、市)开展了检查验收,同时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民营文艺院团调研。各检查验收组实地察看了各县(区、市)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中心)及社会力量兴建的文化场所,听取了当地政府关于创建工作的情况汇报,并与乡镇文化站长、民营院团负责人等进行了座谈。“可以利用干部下乡驻村帮扶的时机,以带图书下乡慰问的形式,通过流动图书车这一载体开展图书服务。”在张家口市蔚县,河北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建华针对当地政府、群众提出的农村群众阅读需求难以保障等情况提出建议,“还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扶持鼓励民营院团到农村去演出,进一步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针对各地反映的资金、人员等困难,检查验收组鼓励当地政府主动作为、因地制宜、创新方法,破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各类难点问题。如就宣化县赵川镇提出的乡镇文化站站长需要加强业务培训的需求,检查验收组建议今后除了要建立健全常态化的培训机制外,文化站站长的招录须做到具备艺术专长,且能指导村民开展文化活动者优先,同时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队伍的作用,尽可能调动一切人员、资源来服务农村文化工作。此外,检查验收组还提出要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进一步盘活文化资源,提高文化场所利用率;充分保障好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的文化权益;通过乡村文化大集等形式,把文化送到农民家门口。一路检查验收,一路感触良多。在基层,不少社会力量已经成为文化舞台的主角。在张家口市演艺集团排练室内,演员为大家表演了一段精彩的大型口梆子新编近代剧《魂系京张》。近几年,张家口市演艺集团不仅与相关院校合作办学,培养了52名一专多能的艺术专业人才,还创排了获得国家、省、市级各类大奖的口梆子《梳妆楼》、《天漠滩》、《少年董存瑞》等剧目。在张北县,一支由退休老干部组成的夕阳红艺术团名声不小。该团团长、现年63岁的王凤兰介绍,艺术团先后参加了县春晚等演出活动60多场,自编自导了舞蹈、张北快板等节目100多个,深入乡村、敬老院和街头巷尾为群众演出200余场,累计吸引观众20余万人次。“这次检查调研获取的资料、情况,我们要在制定《河北省贯彻〈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实施意见》中加以体现,明确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责任,尤其是要引导各级政府采取购买服务的形式来扶持民营文艺院团、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河北省文化厅公共文化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河北省文化厅将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着重向贫困及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力争让全省各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齐头并进、全面发展,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公共文化均等化带来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