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创新机制,设立“清远市基本公共文化体育均等化奖补专项资金”,对服务效能好、建设积极性高的县、镇、村给予奖补,以鼓励更多镇、村更好地建设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开展文体惠民活动。南方日报讯 (记者/魏金锋)清远文体惠民工程开展得好的县、镇、村或将得到奖补专项基金了。记者从《清远市推进基本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均等化实施细则》(下称《细则》)上获悉,清远创新机制,设立“清远市基本公共文化体育均等化奖补专项资金”,对服务效能好、建设积极性高的县、镇、村给予奖补,以鼓励更多镇、村更好地建设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开展文体惠民活动。《细则》还透露,将按照因地制宜、资源共享原则,在活动场所上充分利用城乡社区的公屋、空置的学校、群众集聚的祠堂等场所新建、改建、扩建文体基础设施;也可结合党员活动中心、民兵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妇女活动中心、青年志愿者活动中心等进行统一规划,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如何打造街镇特色?效果显著活动可申请专项资金记者了解到,从2014年开始,清远就以村、社区为建设主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合力推进村(社区)综合文化室建设。《细则》指出,镇(街、乡)按共建共享的模式,提升完善及建设集文化娱乐、书报刊借阅、电子信息阅览、广播影视、宣传教育、科普培训、体育健身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文化站(文体活动中心)85个。镇(街)综合文化站组织民间文体队伍开展一镇一特色品牌文体活动,效果显著影响大的可申请市基本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均等化效能奖补专项资金。到2016年完善图书馆、文化馆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功能,图书馆、文化馆达到二级综合性文化场馆的标准,鼓励博物馆建设并达到三级标准,全面完成体育馆、游泳池、体育场、全民健身广场体育四大件的建设工程。人手不足怎么办?社会聘请或购买服务《细则》指出,要大力引入各项专业人才,设立文化体育公共服务人员资格准入制度,新进综合文化站人员必须具有文化艺术、体育类中专以上学历(或具有文化艺术、体育类助理级以上职称);加强与社会各文艺协会、文艺团队、社工机构的合作,共同开设面向社会文化体育骨干的培训课程。针对不同市民群体的文化需求,提供差异化的文化艺术服务,全面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文化配送工程和全民健身工程。打造“广场文化艺术节”、“北江舞台周末广场活动”、“同饮一江水”北江歌手大赛、“文艺进万家”文化惠民工程、文化体育专业人员培训工程、“文博‘三贴近服务’”、“社区全民健身活动”等服务品牌。对在职人员达不到珠三角中等发达地区同类馆的人员配置数量者,政府采取向社会聘请文化雇员或向社工机构购买服务解决,保证各馆有基本的专业人员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大力引入各项专业人才,设立文化体育公共服务人员资格准入制度,新进人员必须具有文化艺术、体育类大专以上学历,或具有文化艺术、体育类中级以上职称。村级综合文化室怎么建?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据介绍,综合文化室的硬件标准应该包括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培训室、多功能文化活动厅和文化橱窗,其中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可三个自然村综合文化室面积叠加计算)。综合文化室还应配套建设全民健身广场(文体广场)。综合文化室常设活动标准为“五个有”,即有一支文艺活动队伍,有一个文化志愿者团队,有一个心愿墙(心愿树),有一个村史展览(本地民村风情图片展),有一个品牌活动。综合文化室人员配置标准为一名专职或兼职文体协管员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