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街举办“唱响文明 放飞梦想”老年人合唱展演柳林街举办第四届采摘节无花果义卖活动天塔街举办第十六届邻居节东海街儒林书画院开展笔会创作桃园街举办第十四届安居节大营门街三义书画社祝贺第十届文化节开幕邢媛媛 胡孝明天津市河西区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秉承“人人参与文化建设,人人共享文化成果”的惠民理念,以“文化365、快乐在河西”为主题,全面开展各项活动,13个街道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精心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活动和品牌,形成了“一街一品牌,一社区一特色”的良好局面。下瓦房街我的社区 我的文化一直以来,下瓦房街着力打造“幸福下瓦房”文化品牌,实现文化惠民与打造文化品牌特色相互优化,让每一名居民真切感受到“我的社区 我的文化”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围绕“幸福”主题,该街道各社区根据自身特点,将文化服务工作做得各具特色。为了引导协助社团开展更多更好的活动,该街道创新社团理事会制度,根据规模和水平,将社团分街、居两级,并统一纳入社团理事会管理。在社团理事会的高效管理和组织下,社团水平不断提高,规模不断壮大。这些社团热心公益,经常将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送到养老院、建筑工地,通过文化艺术的形式,传递社会正能量,进一步塑造了该街道的“幸福”文化品牌。挂甲寺街推陈出新 彰显活力挂甲寺地区民间文化源远流长,群众文化底蕴丰厚,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永音、庆音法鼓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不断巩固、提升“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节”品牌的基础上,该街道推出了“文化惠民365、共建共享项目”新品牌,将驻街单位、优秀文体社团与社区有机融合,实施文化资源、课程培训、师资人才、文化活动“四共享”模式,向社区、辖区企事业单位提供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驻街单位与各社团、社区签署文化共建共享合作书,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带动了街、居文化团队发展,吸引了更多居民参与其中,发现、培养了新的文化志愿者和社区文艺骨干,新品牌建设初见成效。越秀路街打造“红色氧吧” 建设“休闲驿站”越秀路街以强化管理、提升品位、打造特色为抓手,整合广场文化资源,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使文化社团有序、蓬勃发展,越秀路街成立了银河文化社团联合会,打造文化社团“红色氧吧”,以活动为载体,形成特色品牌,先后举办过送文化进军营、进敬老院、进工地、进楼宇、进社区的“五送五进”活动,并将活动常态化,为社团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使社团从自娱自乐提升到服务各类群体、传播文明风尚的新高度。越秀路街辖区内楼宇众多,白领青年多,但因工作繁忙,文化活动少。该街道以文化为载体,精心策划各项楼宇文化活动,将员工和企业联系起来,成立“young”青春联盟,在文化中心商贸圈建立银河商业中心“休闲驿站”,组织文化社团走进楼宇送文化,成为文化惠民的又一亮点。马场街品牌引领 共建共享马场街文化气息浓郁,“书韵飘香 幸福马场”读书节是马场街文化品牌之一。除此之外,该街道的“居民节”已经持续举办多年,为公共文化工作搭建了一个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活动载体和平台。它以内容充实、形式丰富的活动,受到群众的欢迎和认可。马场街在打造文化品牌的同时,积极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合力,共建共享。该街道与区文化局、天津图书馆、区图书馆、区少儿图书馆联合在气象里社区成立图书分馆,在德才里社区建立“图书漂流基地”,建立多个社区图书阅览室,形成一个个读书文化交流平台,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与实验中学确立教育资源共建项目,成立了实验马场体育俱乐部,组织各种全民健身活动;与部队开展系列读书活动,组织读书征文、演讲等活动,丰富了官兵业余文化生活,同时倡导马场青年与部队官兵在荐书、借书、换书活动中分享阅读快乐。友谊路街文化友谊 和谐社区广场文化、楼栋文化、家庭文化……这里处处营造着文化的氛围;歌咏队、舞蹈队、健身队……这里的居民打造着幸福的乐园;综合活动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这里的社区溢满了浓浓的书香,这就是友谊路街和谐社区建设的累累硕果。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工作中,友谊路街充分发挥204支社团、3000名文化志愿者的作用,社团以文化广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室等为活动场所,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结合各种迎庆纪念活动开展文艺宣传演出,吸引居民参与。通过文化活动这一平台,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联系起来,使人们自觉做到文明相聚、以诚相待、和睦相处,形成具有共同爱好的社会群体。尖山街温馨四季文化行尖山街在探索社区社会管理机制创新工作中,将文化共建作为重要内容之一,成立了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负责人、专家学者、社区名人等组成的共建指导委员会,与驻街单位、社区文化名人签订了共建共享协议书,联合开展运动会、企业文化节等丰富的活动,激发社区活力。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该街道积极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突出特色亮点,以“温馨四季”文化行活动展现共建共享成果,包括“春之序曲、美丽尖山,全民健身踏青行”“夏日激情、舞动尖山,群文舞台风采秀”“秋日欢歌、畅想尖山,公共文化成果展”“冬日暖阳、情满尖山,文化惠民公益行”。秉承“文化惠民”的理念,该街道培育了一批有特色、有水平、参与广、口碑佳的文化社团,涉及书法、绘画、舞蹈、合唱、民乐、戏剧、影视创作等多个门类,成为扮美社区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陈塘庄街弘扬民俗文化地域历史传说及文化团队资源是陈塘地区的宝贵财富,也是陈塘庄街发展民俗文化品牌的优势。该街道始终坚持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充分挖掘、整合和利用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以“打造民俗文化街道,建设文明美丽陈塘”为目标,以创建学习型文体社团为载体,充分发挥文体社团组织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寓教于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优势,全力打造具有地区文化特色的民俗团队,深化传统文化教育内涵,形成了一系列民俗文化特色和亮点,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深受地区居民的喜爱。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民俗团队和活动持续深化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已举办13届的陈塘关民俗文化节、陈塘社区文化艺术节、陈塘风筝文化艺术节等充分展示了该地区民俗文化风采;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充分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节日,组织开展文化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进养老院、进监狱,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进一步深化了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不断优化着地区人文环境,营造了社区守望相助、温馨和谐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