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磊
日前,由中国图书馆学会、福建省晋江市人民政府主办,福建省图书馆学会、晋江市图书馆承办的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五届百县馆长论坛在晋江成功举办。参会代表们围绕“县级图书馆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主题,总结基层公共图书馆发展的中国经验,分析县级公共图书馆发展面临的挑战,并就县级图书馆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使命等问题达成了共识。
广泛参与 互动热烈
与以往历届论坛相比,本届论坛的社会参与度更高。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参与,反映出基层图书馆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论坛上,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巡视员刘小琴作了专题报告,阐述了县级图书馆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解读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和《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还就新时期基层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法人治理结构的意义和作用等作了详细说明,这令与会代表对基层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有了直观的了解和认识。而论坛从一开始就得到了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e线图情直接参与了基层图书馆案例的征集工作;来自同方、超星等公司的代表还以具体案例向与会代表展示了如何利用新技术提升基层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会场内,一张张来自不同地区图书馆的照片,令很多基层图书馆馆长举起相机争相拍照;会场外,企业宣传栏前,咨询图书馆相关服务和新技术的人员络绎不绝。
本届论坛的另一特色是互动交流极为热烈。论坛分为大会发言、分会场讨论、专家报告、大会总结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安排了互动交流,为代表们营造了畅所欲言、切磋交流的良好氛围。在大会发言阶段,不少代表在进行了案例展示后被其他代表提问和追问。论坛点评专家、北京大学教授李国新也屡次被提问,问题直指公共图书馆立法进展、基层图书馆免费开放经费等现实问题。在分会场交流时,总分馆建设、全民阅读和贫困地区图书馆发展3个议题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强烈共鸣,讨论热烈。
主题明确 目标集中
本届论坛主题鲜明,大家讨论的热点也相对集中。围绕本次论坛的主题——县级图书馆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与会人员就“基层图书馆如何因地制宜推动全民阅读”“贫困地区图书馆如何从实际出发实现跨越式发展”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浙江省嵊泗县的船头书屋案例、山东省莒南县的农家小书柜案例,给大家展示了基层图书馆因地制宜推动全民阅读的生动实践。深圳图书馆研究馆员吴晞认为,目前阅读推广活动已经成为图书馆的核心工作,不再可有可无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在全社会关注阅读的时代背景下,基层图书馆应当不断推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适应大文化、大阅读和大时代的要求”。
此外,安徽省金寨县图书馆构建总分馆体系的做法,成为贫困地区基层图书馆开拓创新的一个缩影。南开大学教授柯平一直关注着贫困地区基层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此次论坛上,他的专题报告以《乘风破浪 特色发展》为题,希望中西部地区的基层图书馆抓住国家发展的大战略,依靠理念创新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从本地实际出发,借助技术和特色,推动当地图书馆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论坛上,“公共文化社会化发展”“新技术的应用”等话题,则体现了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起点。江苏省江阴市图书馆“三味书咖”城市阅读联盟建设的案例,是当地推动公共文化社会化发展的尝试;江苏张家港市24小时图书馆驿站案例、陕西省神木县图书馆微信阅读推广案例,则凸显了新技术对于基层图书馆工作的重大影响。这些案例都具备操作性强、可移植等特点,反映了基层图书馆充满活力、不断进取的发展状态。
地位提升 任重道远
如今,我国图书馆事业全面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状况已经得到改变,甚至在有些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而经过十年的发展,图书馆百县馆长论坛关注的也不再是“人吃书”“书吃人”如此严峻的话题,如何提升效益、如何服务创新成为与会代表关注的热点。
十年时间五届论坛,见证了我国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和壮大。在此次论坛的共识和总结中,“事业基石、体系枢纽、服务前端、总分馆中心”等关键词被反复提及,这是对县级图书馆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最佳阐释。
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整体目标,给县级图书馆的未来指明了方向。站在事业发展的新起点之上,基层图书馆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