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斌
仅凭身份证,就可以在成都图书馆借阅图书。这项举措一推出,立刻引起市民的强烈反响,当天到图书馆借书的读者居然比平时增加了6倍以上,效果可谓立竿见影。
公共服务是近年来的热词,政府各项工作都把“惠民”作为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尤其是公共文化服务,更是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因此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都更是领跑全国,成为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15分钟文化圈”“全民阅读”“国家舞台精品演出季”等涵盖了精神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各地学习的榜样。
文化惠民从“为民”出发,在“乐民”中落实。在各项公共文化服务的硬件建设基本完成后,“软件”成为体现服务水平高下的关键因素。此次,成都图书馆选择了一个细微的切口——仅凭身份证便可借书,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成效,既充分反映了群众对阅读的强烈需求,又是一次有效提升服务水平的有益尝试。说到底是惠民惠到了“点”上,引得市民连连叫好。
一张身份证的改变,不仅提高了服务效能,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更体现出职能部门心里始终揣着群众,问需于民、服务于民、惠及于民。如此到位的灵机一“变”,不仅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普惠性,更是激发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随着职能部门服务惠民到“点”的增多,群众将享受到更便捷、丰富、人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一证通”服务理念也将会被进一步推广,释放出更大的社会服务红利,让群众脸上乐开花。